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巴州区2023年春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学情问卷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①奥本海默是一个bá【】尖的人物,锋芒bì【】露。②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③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④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大约已四十多岁了,他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⑤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1.文中填入【】的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拔毕rúkān B.拨毕rúkànC.拨必rǔkàn D.拔必rǔkān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上述文段选自杨振宁撰写的人物传记《邓稼先》。B.第③句中的“常常”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它表现了事件发生的经常性,突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的性格特征。C.第④句中划线部分有语病,句中“大约”与“多”重复了。D.第⑤中的“佩服”、“他”、“很”、“少”分别是:动词、名词、副词、形容词。【答案】1.A2.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拔尖,bájiān,意思是指出风头,亦指在某方面非常领先或优秀。锋芒毕露:fēngmángbìlù,锐气和才华全部显露出来。多比喻人有傲气,爱表现自己的才能。妇孺皆知,fùrújiēzhī,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难堪,nánkān,一指难以忍受,二指承受不了。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D.“佩服”、“他”、“很”、“少”分别是:动词、代词、副词、形容词;故选D。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用在这里不恰当。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怎么都忘记了吗?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答案】A【解析】【详解】A.“药丸一、二粒”这里的顿号使用错误,这里表示约数,不需要顿号。故选A。5.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①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②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③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④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根据下文的“岳飞”“文天祥”“辛弃疾”“张骞”,对应的分别是“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岳飞在风波亭被害),“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过零丁洋》),“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出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故正确的排序是②④③①;故选D。6.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蒙辞以/军中多务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B.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根据句意,正确的停顿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故选B。二、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①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②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③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④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⑤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⑥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⑦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⑧海婴从三楼下来,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⑨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⑩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边睡着了。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8.选文第一段用了7个“陪”,能否将其简化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为什么?9.作者写鲁迅的夫人许先生和儿子海婴睡觉的原因是什么?10.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7.鲁迅先生不得不花大把时间陪客人;鲁迅先生深夜勤奋工作;为让鲁迅先生安静休息好,家人从不打扰他。8.不能简化,七个“陪”字的连用,强调了鲁迅先生会客时间之长、客人之多,更好的体现了对客人的热情真诚,能使情感更强烈,使读者对鲁迅先生花大把时间专心陪客人产生更强烈的反响。9.这里起到对比的作用,以此反衬鲁迅先生因为陪客人不得不把工作时间调到后半夜到清晨,同时也起到表达鲁迅先生的敬业与辛苦。10.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以及对鲁迅先生辛苦写作的同情。【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从文章第①段的“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从下午两三点起,陪到夜里十二点”可概括出,鲁迅先生花大量的时间陪客人;从②段的“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③段的“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直到⑦段的“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可概括出,鲁迅先生从下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从⑧—⑨段的“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到⑩段的“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可概括出,家人小心翼翼,不打扰鲁迅先生休息。【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结合对文章第①段的阅读体会,不能简化,连续七个“陪”字的使用,可见鲁迅为人热情、和蔼、有耐心。连用“7个陪”起到强化感情色彩的作用,给人以更深的意境,使读者对鲁迅先生花大把时间专心陪客人产生更强烈的反响。而简化之后就不会有这种效果。【9题详解】本题针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感悟。文段通过对鲁迅先生日常待客和写作的叙述,来表现先生对待客人热情以及对待写作的刻苦和辛苦。接待客人之后,深夜才开始写作,而且一直写到早晨,这种工作热情和辛劳是作者所崇敬的。写许先生醒来早晨看到鲁迅先生写作的背影,以及海婴上学不打扰鲁迅先生,都是通过对比,来衬托鲁迅先生的敬业与辛苦。【10题详解】本题针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结合对文段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发现文段以鲁迅先生的作息时间为顺序,叙述了鲁迅先生每天待客和写作的辛劳,从中就可以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同时看到鲁迅如此的辛劳,作者内心也是十分同情的。(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追念闻一多先生冰心①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多每首我都读过。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②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③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请他替演员化装。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年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一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可是不多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④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⑤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但是越到后来,更加冷酷的事实,使他更是站在进步的年轻人一边,使他觉悟到“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把自己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这个时期他没有写诗,但他说:“诗是负责的宣传。”他重视诗的社会价值。他把自己的诗人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⑥作为一个诗人,一多先生写的诗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的死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早在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在《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那篇文章里,他说:“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也许有时仅仅一点文字上的表现还不够,那便非现身说法不可了。所以陆游一个七十衰翁要‘泪洒龙床请北征’,拜伦要战死在疆场上了。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⑦一多先生死去快三十三年了,今天我写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顾过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无尽!毛主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曾经是民主个人主义者,而首先是个爱国者的闻一多先生,一旦找到了和广大人民结合才能救国的真理,他就昂首挺胸凛然不屈地迎着“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选自《闻一多纪念文集》,有删改)11.作者追念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先由闻一多的诗入手?12.第⑤自然段记叙了闻一多先生回国后的心绪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请在括号内补充完整。失望——()——()——()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14.臧克家说,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冰心先生说闻一多先生是“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请你也用这样的语言,说一说你对闻一多先生的认识。【答案】11.因为闻一多先生具有诗一样的性格和那比诗情更炽热、更浓烈、更豪放的情绪。12.①兴奋②低落③奋起1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闻一多先生比作“一团白热的火焰”“一束敏感的神经”,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热情、豪放、易感的性格特征,从而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14.合乎题意即可。【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②段“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④段“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可以得出,因为他就是一首诗,一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的诗,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所以先写他的诗。【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的把握。仔细读第⑤自然段,把握关键词。结合: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可以看出的他的情绪是失望;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可以看出此时他的情绪是兴奋;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可以看出此时她的情绪是低落;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可以看出此时他的情绪是奋起。【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本句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首先指出修辞方法,写出本体和喻体,然后写出作用和表达的情感。本体是闻-多,喻体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一束敏感的神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闻一多的正直、热情洋溢、豪迈,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结合文本中闻一多的精神和自己对闻一多的了解,仿照二人的诗句格式赞美闻一多即可。如:他,是中华学者的典范;他,是民主革命者的代表;他,精忠报国,为祖国沥尽心血;他,历经沧桑,为人民痴心不改。他是一轮璀璨的朝阳,他是一朵傲霜的菊花,他是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他是卓越的学者,他是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他是勇敢的革命烈士。三、古诗文识记与理解(24分)(一)古诗文名句默写(共4分,每空1分)15.①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②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③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归雁洛阳边②深林人不知③我寄愁心与明月④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雁、洛、寄、夜、郎。(二)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6.赏析诗中“飞”“暗”二字的表达效果。17.本诗与《夜上受降城闻笛》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作方法上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16.“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暗”字有“断续、隐约”之意,写出了吹笛人是毫不经意地吹,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勾起无限情思。17.《春》诗运用想象和夸张,突出了笛声无处不在,借抒发离情别绪的《折杨柳》曲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夜》诗借景抒情,借月下的回乐烽、受降城、沙漠等景色,烘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思乡之情。【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炼字。“谁家玉笛暗飞声”意思是: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诗人客居异乡,深夜难于成寐,忽而传来的几缕断续的笛声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飞”写笛声主动地在夜晚飞入千家万户,既出乎人的意料,又似乎是插上翅膀一样飞遍洛城。“飞”字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笛声的清越远扬。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所以说笛声“暗”送,吹笛者是无心的,但《折杨柳》的曲子却似乎专门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打动了很多人,引起他们对故乡的离愁别恨之情。【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李白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是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听到笛音后,触动了诗人的思乡情怀。《夜上受降城闻笛》则是景中寓情,在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征人思乡的无边离愁。“沙似雪”和“月如霜”烘托了边塞寒冷凄苦的环境,“吹芦管”则触动了无数戍边的征的愁思,让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凝视着远方。这首诗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融于一炉,含蓄地道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乙】金溪①民方仲永,世隶②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③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④理⑤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⑥宾客⑦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⑧仲永环谒⑨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⑩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⑪众人矣。”(选自《王文公文集》)注:①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②隶:属于。③收:取,团结。④文:文采,⑤理:道理。⑥稍稍:渐渐。⑦宾客:把……当作宾客。⑧扳:通“攀”,牵,引。⑨环谒:四处拜访,⑩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⑪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18.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见往事耳(见:了解)父异焉(异:诧异)B.蒙乃始就学(就:从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就:完成)C.蒙辞以军中多务(以:介词,用)或以钱币乞之(以:介词,用)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不能称前时之闻(之:助词,的)19.下列加点词语的称谓语属于敬称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 B.孤常读书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卿今当涂掌事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1.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引人深思,请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一谈你受到的启发。【答案】18.A19.C20.(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1.示例:吕蒙后天认真学习,才略进步惊人;仲永聪明过人,却因”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可见不论先天的禀赋如何,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现在学习,如果不认真做作业、及时复习、预习,再聪明的人也很难得到好成绩。我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勤奋地学习,必能出成果。【解析】【18题详解】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A.“父异焉”的意思是: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异:意动用法,感到惊奇。不是“诧异”。故选A。【19题详解】考查对文化常识的了解。A.家君:谦词,称自己的父亲;B.孤:谦词,古时王侯的自称;C.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D.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欲(想要)、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为(成为)、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利(认为……有利可图)、日(每天)、扳(通‘攀’,牵,引)、谒(拜访)”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1题详解】开放性试题。能结合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和自身学习经历来谈启发即可。《孙权劝学》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伤仲永》讲述了方仲永,因后天“不使学”,最后“泯然众人矣”的故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学习的角度谈启示。如:我们在学习中,不能因为没时间就放弃学习,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勤学是成功里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只要发奋学习才能学有所成。或许我并不是聪明,如果我能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必能取得好成绩。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金溪县有个百姓叫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仲永出生五年,还没有见过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就能立刻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到老家金溪,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他说:“方仲永已经完全如同常人了。”四、名著阅读(4分)22.下面是下面是选自《骆驼祥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1)选文中的“先生”是指_______,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事件)(2)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1)曹先生②祥子拉车摔伤了曹先生③(2)曹先生帮他出好主意(或答成“让祥子到他家拉车”、“安排他与小福子的生活);帮他重燃生活的信心。【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