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导学案新_第1页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新_第2页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新_第3页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新_第4页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基础知识补充部分

基础知识补充I: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基础知识补充II:热力环流

基础知识补充in:三圈环流

基础知识补充IV:世界的气候

二、必修二部分

i.i人口数量的变化

1.2人口空间变化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2.3城市化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3以畜牧、Ik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4.1工业的区位选择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5.2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2

基础知识补充链接I: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四季五带

一、学习目标

能够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二、合作探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直射光线:垂直照射地面的光线。

2)直射点:直射光线和地面的交点(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点,站在这一点,太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看图填空)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或在23026°N——23026°S之间移动),看下图填表格。

太阳直射的北半球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纬线度数节气

A

B

C

D

3

后(夏至)

23°26'N

v(秋分)

3.2胞(春分)》一23面后3.21前后(春分)o

------------------------------*------------------------23026s

12.22前后(冬至)

(二)四季更替和五带

四季: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

12、1、2月是冬季。

分布范围阳光直射情况极昼极夜情况

北寒带北极圈至北极点无有

北温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无无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无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

南温带无无

南寒市南极圈至南极点无有

三、课后总结与反思

4

基础知识补充链接II:热力环流

一、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学习过程

(-)知识准备

1.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即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压与密度成正相关。

2.热胀冷缩的原理: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气压降低;遇冷收缩下沉,

密度

“增大,气压升高。

(二)合作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

思考:

1.假若A地受热,B、C两地冷却,此时大气首先会怎么样运动?

2.垂直运动后,高空中同一水平高度上空气密

度和气压如何变化?

3.此时高空同一高度空气是怎样运动的?

4.此时近地面空气密度和气压是如何变化的?

5.此时近地面空气的流向是怎么样的?

三、学以致用一一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L海陆风

白天:夜晚:

2.山谷风

白天:夜晚:

3.城市风

郊区~城市"郊区"

6

四、本节检测

画出热力环流箭头

Bl~Al3Cld

////////////////////////

加A2a

冷,如冷,

五、课后总结与反思

7

基础知识补充链接III:三圈环流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了解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二、学习过程

1.单圈环流

(1)假设条件:地面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不公转、阳光直射赤道

(2)形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在下图左侧画出北半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

运动状况:

2.三圈环流(北半球)

(1)假设条件:地面性质均一、地球自转但不公转,阳光直射赤道

(2)形成因素、;

(3)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在下图左侧画出北半球赤道与极地

之间的大气环流)

结论:形成、、三圈环流。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在下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用弯曲的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

8

(2)三圈环流——近地面的表现为:个气压带,个风带

(3)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南北半球

分布。

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假设条件:地面性质均一、地球即自转也公转

(2)形成因素:、、

(3)移动原因: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中;阳位置目低压带LZZ竭压带

A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

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

B节

C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

就南半球而言:

9

三、本节检测

1.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在()

A.赤道附近B.极地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D.南北纬30°附近

3.关于气压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气压带具有高低相间分布规律

C.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D.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升空气

90°N60°30°0°30°60°90°S

(1)该图表示北半球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

是O

(2)图中B处是风带,它是环流的组成部分。

(3)C所处的风带,吹风,气流来自气压带。

(4)由图可看出,有一个气压带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它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

四、课后总结与反思

10

基础知识补充链接IV:世界的气候

一、教学目标

1.记住主要的气候类型;

2.在地图上说出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的分布地区;

3.学会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会分析气候特点,

判断气候类型。

二、学习过程

(一)形成气候的因素

;鬻我,鬻常吃场量「}普描述气候特点时必要因素

2.大气环流(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降水

3.地面状况(局部地区的气候差异)

(二)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读背地图册P24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各气候类型特

征统计图,填下图各数码区分布的气候类型(重点关注南美西岸、北美西岸、欧

洲西部南部、亚洲东部南部、非洲澳洲整体)。

热量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尼等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20°之间非洲、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等地

热带大致在北纬10°-25°之间的大陆东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地

大致在南北20°-30。之间的大陆西北非、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热带沙漠气候

部和内部南北美洲等地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日本南部、

大致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

亚热带季风气候朝鲜半岛南部、南北美洲1、澳大利亚

东部

亚热带东南部

地中海沿岸、非洲南端、南北美洲、

地中海气候

澳大利亚中西部

大致在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日本北部、

东部朝鲜半岛北部

大致在南北纬35°-55°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内部、南北美洲

温带西欧、南北美洲大陆西岸、新西兰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大致在北纬50°-70°之间亚欧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

气候

除了注意一些重要沿海外,还要注意赤道、回归线、30。、40°纬线东西岸气候

类型的分布规律。

II

总结:气候类型的特征:其本质是概括一地的冷热、干湿及其组合状况。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15℃,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

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

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0℃,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

受西带和副高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一偏北风一低温少雨,夏季一夏季风一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0℃(海洋性气候外)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

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一55。大陆东岸,寒冷干燥,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且在夏季。

(三)气候类型的判读

12

上浮东•(大陆西部北法中邺为传军将氏洋西的火气坏就

---------90°----------------------------------------------------------------------------------900----------------------------------------

冰原气候机地高压带

苔原气候意/

70°//tel地东风带/

无意带针叶排气供萍

*剂极地低气压带

温帝

——-....50°

诲洋性气候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西风带/

大他姓气候

地中海气候35°

花热带李风完候副热带高压带

热带沙麦气候25°/

/传风带/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1叫就A

热带雨林W候未连低压带

世界气候今帝易箕出我文电

(1)根据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来判断

从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包

括比热容、地形、洋流)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决定了该地所处的热量带

太阳辐射强弱主要取决于当地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总体而言,太阳高度是由低纬

向高纬递减的,故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这

些不同的热量带。

2.•大气环流(气压与风)一一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1)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极地高气压带一一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2)风带

信风-----性质一般炎热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来,则较为湿润;

西风-----性质温和湿润;

极地东风-----性质寒冷干燥。

(3)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4)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副热带高气

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一地中海气候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

温,干湿季交替;

13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一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O

3.•下垫面状况(包括比热容、地形、洋流,也称非地带性)

(1)比热容——影响到气温变化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

大陆——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大陆性气候;

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海洋性气候。

(2)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带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

雨;

中纬度大陆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

热、降水稀少。

(3)地形因素——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

高原、高山气候的形成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山脉走向影响气流运动状况,从而影

响降水分布,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东

非高原地势高”,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安第斯山脉东部处于西

风带的背风坡

(4)洋流——暖流对沿途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途气候起降温减湿作

用。

除了南美洲外,其他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均一定程度受到暖流的影响,热带沙

漠气候逼近海岸是受由于到寒流的影响。远离亦道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

岛——“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及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一一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

岛。

(5)地面反射率——影响着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南极大陆成为世界最冷的地方的原因之一就是南极大陆的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

射率很大

(四)提醒细节:“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掌握世界气候的分布

世界气候纷繁复杂、类型多样,不少同学一看到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就有畏难情

绪,不知从何处入手,对掌握世界气候存在着心理障碍。那么如何来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

入手:

1、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热量带

各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并不多,均不超过4种(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

种、亚寒带1种、寒带2种),实在并不可怕。

2、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大洲

可以从气候分布最为简单、最有规律、最有特点的非洲入手,迅速掌握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然后从我们所在

14

的亚洲,得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的分布规律;再从欧洲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等。

(五)比较儿种比较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1.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点相似点:

气温:全年各月气温都高(200C以上);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0

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16

不同点:①降水量多少不同:I0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年降水量>15(-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少,年降水量<10(“

②植被不同:热带季风气候一一热带季: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草高树稀。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

相似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g30

不同点:|1«

①最冷月均温不同:扈。

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0C以上;-15

温带季风气候在00C以下。-30

②雨季长短和年降水量不同:二: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年降水量多,

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年降水量较少。

3.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区别

不同点:

①最3月均温不同: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0以上;

温带大陆性气候在0℃以下。

②气温年较差不同: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温年较差小;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温年较差大。

③降水季节分配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总结: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别(结合,世纪金榜的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步骤一:根据纬度位置判别该地位于什么热量带、受什么气压带、风带影响;

步骤二:根据经度位置判别该地处在大陆东部、西部还是内陆;

步骤三:根据地理位置结合世界

气候的分布规律判断该地属于何种气候类型。

遁带海洋性气候温帝大陆性弋候

)

10何10(月)

三、本节检测

(一)表格型:气候特征不以图形形式出现,而以表格形式出现。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1〜3问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气温(℃)24.24.21.16.11.8.6.7.10.13.17.21.

742572996795

降水(nun)182565798010131277726144

722

1.从该地气温和降水的月份分配组合上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2.该地可能是()

A.罗马B.上海C.伦敦D.开普敦

3.南非开普敦与我国南京的气候相比较,一年中()

A.开普敦降水较多的月份,南京降水也较多

B.开普敦气温较高的月份,南京的气温也较高

C.两地都雨热同期

D.开普敦受高气压控制的季节,南京盛行偏南风

读某地气候资料并回答4〜6题:

1月7月6-8月降]2月一年降水

主导风向

均温均温水量次年2月降水量

冬季:偏北风;

一6.423.842985685

夏季:偏南风

4.该地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

5.该地的河流()

A.流量季节变化大B.含沙量小C.冬季无结冰期D.春季有凌汛

6.该地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稀疏草原

读某地气候资料并回答7〜9题:

16

1月

1月均温7月均温7月降水年降水量主导风向

降水量

3175085705全年西风

7.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亚欧大陆内部B.大陆东岸

C.30°〜40°大陆西岸D.40°〜60°大陆西岸

8.该地区的河流()

A.含沙量大B.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径流量丰富D.结冰期较长

9.该地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稀疏草原

(二)普通型:经典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2008年在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

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

下图是两地的气候资料。回答10〜12题。

10.有关北京、上海两地气候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两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

B,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C.冬季均温都在0°C以上

D.两气候类型只在北半球有分布

11.夏季奥运会一般于7月下旬召开,北京奥组委建议放在9月份主要原因是北

京7〜8月()

A.多暴风雪B,多沙尘暴C.多高温,暴雨D.多台风

12.上海到北京两地自然带的分布呈现()

A.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B.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读雅典和北京两地的气候资料。回答13〜14题:

13.雅典7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14.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

A.柑橘B.香蕉C.椰子D.荔枝

15.右图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表示的

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17

读右侧四幅降水和气温年配置图,回答16T9题。

16.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17.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18.关于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

正确的是()

A.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为亚带季风气候

D.④为地中海气候

19.气候类型④的分布规律()

A.30°-40°大陆的东岸B.30°-40°大陆的西岸

C.40°-60°大陆的西岸D.20°-30大陆的东岸

(三)骨干型:不给出气候特征的全面统计图表,

只给出一地主要时间的气候数值以反映该地

最本质的气候类型特征。

20.右边某地气候要素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

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21.下面四幅图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BCD

22.有关右图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7月降水量(mm)

05010015020()

A.全年少雨30200

B.雨热同期降

均2()15()

10

C.盛夏伏旱气)01CJ0

温10_

D.冬雨夏干的

/。

IX50

一0

1()01()2()3()

7月平均气温代:)

18

23.下图是四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资料,四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

的是()

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玉米④甜菜

B.①甘蔗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柑橘

C.①椰子②甘蔗③油橄榄④甜菜

D.①天然橡胶②冬小麦③葡萄④水稻

E□喊朗12月-2服植

+地区I月*地区7月口气颜料6月-8月林什

士气殿料年降柞

(四)区间型:给出一地全年气候数值的变化区间以反映该地最本质的气候类型

特征。

24.右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所作的统计图,

(每个区间有12个点,表示12个月),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为热带雨林气候

B.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丙为地中海气候

C.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乙为地中海气候,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区域型: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某一区域的气候类型。

读右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25〜27题:

25.甲地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稀疏草原

26.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潜水补给河水

27.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B.大气降水、冬季

C.地下水、春季D.大气降水、夏季

四、课后总结与反思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及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2.能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和地区差异并解释原因;

3.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转变过程,并对比分析世界和我国人口

增长模式的差异。

二、自主学习

(-)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________和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不同历史时期

20

a.总趋势: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b.20世纪以来

(2)不同地区

a.特点:不平衡

b.表现

国家具体特点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__________,人口增长________.

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_____________的进步,

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_______.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

%

(1)构成:如图,粗线表示;细线表示;阴影表示

(2)类型及特点

类型特点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A(原始型)IHJ低

B(传统型)低高

C(_______)低低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由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型逐步过渡。

(2)表现

三、合作探究

差异具体表现

时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__________

间到70年代中期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实现从________向________的转变

空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_____型转变

21

全球人口数量(单位:亿人)

(年)16.研

1900()新生人口增长率

26/^%:占新生人口比例

1930

5%低于

1960金华

197440亚洲非洲南美欧洲北美大洋洲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1987轴轴轴榜榜50

1999鞋麟电韩豁箴^60

勰倒阐麻凝嫩嫩65

O

2012利烽料惶如睁粹牺怪相烽*701

赢巴西I

读上面全球人口预测示意图,研究下列问题。

(1)目前,新生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洲是。

(2)目前新生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洲是亚洲,原因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

家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怎样的?原因有何不同?

(3)分析上述两类国家的人口问题对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完成下表内容。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对人口增长

人口问

题的影

对社会发展

⑷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发达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当堂检测

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

国家是()

22

人口死亡率%

3.0-•④

2.Op

l.ok®•③

•②

0----1---------1---------1----------►

1.02.03.0人口出生

A.①B.②C.③D.④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

是()

020406080100%

①气候条件改善②0~14岁科技进步,生活水平的提

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④政治上的独立,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回答3〜5题。

髀男剑

男士当男」L女

70二』

604m

50------------

30=P

20J

10------------------

0।।三।

42024(%)42024(%)42024(%)

1980年2000年2025年(预测)

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3.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

4.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5.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

6.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国家,

23

B国属于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B国家属于。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

是;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

氤是课后总结和反思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学习目标: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3.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自主学习

(一)人口的迁移

1、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有哪两种基本形式?人口迁移有什么意义?

24

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

二战①①②

、乙

刖②②③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

美洲、非洲

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

I

二战各国经济发展②南亚、南欧、非洲人到

后的不平衡西亚打工

③南欧、非洲人到西欧打

X

3、什么是国内人口迁移?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4、读教材图1.9,思考: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变

化,填写1F表。

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

20世纪①①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

80年代②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

中期前区的建设

②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

稠密区迁往地广人稀的

O

20世纪①

80年代②山区——平原

中期后③贫困地区——发达地区“民

工流动”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问题:请看下面文字,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A.气候严寒的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的荒漠和土壤贫瘠的地区,人烟稀少。

而水、热条件较好的温带和热带往往成为世界人口集中的地区。

B.温带和热带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某些大河流域,人口也较为集中。

C.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

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至今也是人口密集地区。

25

D.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都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而形成的。

三、合作探究

1、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

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2、阅读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

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

四、本节检测

1.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2.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

是()

A.气候条件适宜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D.矿产资源的开发

3.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4.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5.“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A.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B.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C.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D.由长江流域移到了黄河流域

26

6.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7.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

趋势。据此完成8〜9题。

表1

迁出国数量(万人/迁入国数量(万人/

年)年)

中国30.3美国110.0

墨西哥26.7德国21.1

印度22.2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18.0英国13.6

菲律宾14.4澳大利8.3

8.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9.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五、课后总结与反思

27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学习目标:

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了解对人口合理容量估计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

(-)环境人口容量

1.什么是环境承载力?衡量指标是什么?

2.(1)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

28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研究人口合理容量有何意义?

2.概括不同国家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三、合作探究

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2、阅读“PPE怪圈”材料,叵I答问题:

“PPE怪圈”(见下图)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

(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确切地说,是指“贫困

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

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被用作贫困地区

贫困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29

(1)对比①④、②③、⑤三组因果关系,试分析“PPE怪圈”的基本原因

⑵从③、⑤线索入手,说明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⑶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与劳动力数量、教育与个人素质、社会保

障与防病养老等方面,简述②线索成立的原因

(4)请简要说明如何走出“PPE怪圈”

四、本节检测

1.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

A.比现在小得多B.比现在大得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我国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

“环境负担”公式:

的是()EB=P+A-T

P-人口(population)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B.实行环境保护政策C.垃A-消费程度(Affluence)

圾回收D.提倡高消费观念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3.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Burden)

①地区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水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据广州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广州市人口已超过1400

万,离该市1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一步之遥,

已迫近“临界点”。据此回答4〜5题。

4.“1500万”的数值是()195719902000(年)

A.人口合理容量B.最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