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元素助力培育地理实践力的策略探究 论文_第1页
乡土元素助力培育地理实践力的策略探究 论文_第2页
乡土元素助力培育地理实践力的策略探究 论文_第3页
乡土元素助力培育地理实践力的策略探究 论文_第4页
乡土元素助力培育地理实践力的策略探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土元素助力培育地理实践力的策摘要:乡土地理知识作为初中学生最亲切的教学资源,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力抓手。本文立足笔者的自身地理教学实践和真实的乡土资源案例,通过阐述乡土地理元素对发展地理实践力素养中的突出作用,剖析当前地理实践过程中乡土元素的利用现状,探究融合乡土元素,助力培育地理实践力的有效策略。关键词:乡土元素,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生活实践引言:地理实践力是学生满足个人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需要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得以提升。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不能被动地接受,而是要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经验主动构建。笔者反思自身地理教学实践,发现乡土地理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资源,试想将地理实践活动与乡土元素的融合开发,作为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是结合笔者自身地理教学实践,以“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为乡土案例,探索乡土元素助力培育地理实践力的有效策略。一、乡土元素在培育地理实践力素1.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乡土地理因其贴近生活,可感可触,在营造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上具有突出优势。在地理课堂中,将学生的生活见闻、乡土常识和现实疑问有机融入地理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找到乡土地理在生活中的“原型”,可以给学生”的直观感受。合理利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乡土地理资源,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于在轻松熟悉的课堂气氛下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有效突破难点,凸显重点,利于学生反思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乡土地理具备德育功能,融入地理教学中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多角度、多方位的引入家乡典型案例,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家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家乡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感受家乡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会因家乡的发展成就而自豪,为家乡的更好发展而努力。例如,在讲到八年级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时,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日常出行实践,认识湾沚区现有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普通铁路”以城关穿插而过的“皖赣铁路”为例,“高速铁路”以2020年6月通车的“商合杭”为例,“高速”以城东的“G50沪渝高速”为例,“航空运输”以2021年4月通航的“芜湖宣州机场”为例,弋江”和“芜申运河”为例。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学生会思考和比较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选择。家乡的交通便利程度让学生不敢相信,也由衷的自豪,对家乡的感情进一步升华。2.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学习有用地理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贯穿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理念,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和思维空[1]间。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回归生活,以个人或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参观、实验、志研学等实践活动,分析和观察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探寻地理规律,解释地理问题,拓展地理视野。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时,笔者以芜湖市大力推行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为情境导入新课“XX同学和家人的分类困惑“为教学主线生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充分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在本节课倡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学校开展环保志愿活动,带领其他同学共同做好校园的垃圾分类,鼓励学生向家人和邻里宣传“生活垃圾四分法”,帮助树立“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环保理念。地理实践力在生活实践中提升,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3.培养综合思维素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地理问题具有辩证性和统一性,要学会综合分析和思考。当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时,具备“综合思维”素养的学生会多角度多方面综合思考问题。当学生学习了新的地理知识理论,发现了新的地理事物规律,他们也会在生活中寻找案例,例如,当我们在课堂探究“鱼米之乡”的特征时,学生当堂就可以从湾沚区找到乡土案例,从自身的阅历出发,结合本区域自然环境加以认识和理解;当生活中提到“寒来暑往”、“昼夜交替”时,学生课后就可以展开自己的观察和记录,结合所学的地球运动知识给家人进行解释;每逢特殊时节和天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学生可以结合本区的气候特点,在生活中做好相应的防范和准备。学习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和地理事物的变化,有助于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落实“人地协”素养的培养。二、乡土元素在地理实践力素养培育中乡土地理虽为学生最亲切最常见的教学资源,教师最为有利的教学抓手,但由于地理学科受重视程度低、软硬件设施薄弱等原因,使得乡土实践活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能有效开展,教学效果良莠不齐,现阶段主要有以下表现:1.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停留课本理论层面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课时较少,教学任务相对较重,加上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允许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时间十分有限。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将地理教材上的专业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单一注重提升学生的地理成绩,却忽略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社会实践运用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上中考的升学压力,对于非中考科目的地理学科”认识,他们认为学习地理只是为了应付完成初中学业水这些错误认识使得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和开展,实践力培养被“虚化”,实践不“实”。2.学生综合能力不足,缺少专业指导辅助初中地理课程目前主要开设在七、八年级,该阶段学生对于地理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求知欲较强。但年龄尚小,生活阅历有限,社会活动经验不足,安全动手操作和实践运用等综合能力较弱,实践活动仅凭学生自行设计和开展的难度很大。地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地理老师的支持和帮助,要求老师有渊博的地理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灵活的教学技巧和知识整合能力。目前湾沚区很多初中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地理学科师资力量薄弱,非地理专业教师较多,部分教师个人自身地理专业理论知识有限,受自身专业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限制,对于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很难给予科学的指导和有效的辅助。3.资源素材欠缺整合,专业设施配套不足乡土地理教学资源虽然源于学生生活周围,但实用和适用的乡土案例较为零散。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根据现行地理教材的内容安排,对知识点与乡土案例进行配套、整合和迁移,需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当前的地理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拿来即用,乡土案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无法保证,教学效果不明显。地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专业的设备支持,需要在特定的空间和场所完成。室内最佳的活动场所是地理教室,也可称为地理实验室,当前大多数学校因为未能建立地理教室。缺少了专业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实践活动效果大打折扣。三、融合乡土元素,培育地理实践力素养乡土地理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也是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内容。融合乡土元素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确保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既可以完成乡土地理教学任务,又可以落实地理实践力的培养。1.立足地理课程标准,科学开发校本课程开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应当立足《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以校情与学情为基础,结合本区域的典型案例和乡土常识,科学系统的开发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统一组织编写有特色的乡土地理教材,以满足地理教学和实践活动的需要。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方面,笔者建议参考韩加强老师和周尚意教授[2]制定的“乡土地理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教学实施策略的基本模式”。编写立足本区实情的乡土地理教材,可以合理规范乡土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的活动设计,可以指导地理教学实践,为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供范本和参考。特色校本课程与现行地理教材的有机融合,既彰显了乡土特色,又增添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利于强化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图1乡土地理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教学实施策略的基本模式2.开展校外专题活动,增强实践扩展视野地理实践力提升应基于“开放的地理课程”,地理实践活动应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着力拓宽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倡[1]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实践出真知”,有些地理现象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和观察,才能发现内在联系,揭晓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回归于生活实践。乡土地理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期开展校外专题地理实践活动,对提升地理实践力很有帮助。例如,可以利用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选择适合地点,开展自然地理的野外观察、勘测、实验等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家乡的人文地理特征,开展专项调查、统计、问卷、访谈、志愿等实践活动;可以选择具有某些典型地理特征的特色区域,规[3]划考察的活动路线和内容,利用假期进行“地理研”“农家乐”等形式的实践活动。3.增强地理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地理教师的专业指导,对于学生地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成效。目前大多数地理教师能够较好的开展常规课堂教学,但是对于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还是比较陌生,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亟待提升。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走出”两方面进行。一方进来”可以引进专业对口的地理教师,逐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可以邀请地理专家举办关于提高实践素养的专题讲座;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传授实践经验和方法;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需求开展系统的理论与案例的学习;另一方面,“走出去”可以向有实践经验的学校学习,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相关的社会团体和专业团队合作,寻求专业力量的帮助与指导;鼓励地理教师走出校园,开展[4]地理考察或专项实践调查等。切实提高教师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水平,有助于提升实践操作和策划实施能力,为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开展保驾护航。.地理知识“生活化”,回归并运用于生活教育即生活”,地理知识的学习最终需要回归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实践活动“4是学生发挥主体潜能、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培养学生用地理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环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把生活中的困惑带到课堂,与同学和老师共同探讨,在[5]课堂上弄清缘由,深化认知,回归生活去实践和检验。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规律的探究者和理论的应用者。安排“生活化”的实践作业,让课堂所学在生活实践中理解和深化,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河流”的时,我建议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近青弋江,观察河流的“水文特征”;在学习“聚落的形成”,我建议学生搜集资料,探索“湾沚”、“芜湖”等地名的由来和内涵。课后的实践作业,将课堂所学付诸于生活实践,既可巩固所学,又可服务生活。四、结语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受益终身的关键能力,是满足个人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应在个人自身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和提升。乡土元素融入,为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轻松的氛围,是地理实践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当前乡土地理资源利用现状并不理想,深化乡土元素与地理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和有效实施,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究和实践。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