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风成地貌课标要求素养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区域认知]了解风力侵蚀地貌、风力堆积地貌的空间分布差异;能结合某特定区域风成地貌的成因,推理并归纳其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思维]分析风成地貌与影响其形成的某一个或多个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解释风成地貌的动态变化过程。[地理实践力]能够使用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和风沙活动进行初步观察。[人地协调观]能简单分析风沙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辨识风沙活动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简单过程和结果。课前|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基础清单】干旱、半干旱破坏沉积[小提醒]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且频繁。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并摩擦岩石(风力侵蚀作用)以及风速减小使沙粒堆积的作用,统称为风力作用。

风力吹蚀地表形态风蚀蘑菇

新月形沙丘

土壤肥力植树种草石方格防护林带【名师助学】新视点:水上雅丹水上雅丹是一种奇特的地貌现象。它不仅包含了陆地雅丹的所有特质,更有与陆地雅丹不同的风韵。我国青海省海西州东台吉乃尔湖就有一处独特的水上雅丹地貌。由于这一片雅丹所处位置较低,史前残留的海水和雪山融水,在雅丹周围形成一些湖泊。由于大气热效应的作用,这些湖泊的水域面积逐渐扩大,并逐步淹没了旁边的雅丹群,于是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水上雅丹地貌。想一想:宁夏中卫沙坡头地区的人们采用草方格治理沙丘,其治理的起因是为了保护此地的铁路线(如附近的包兰线)免受沙漠掩埋。因治沙成就卓越,经验丰富,该地区的治沙成果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为什么草方格在治沙行动中作用显著?【答案】草方格既能增大地面粗糙度,降低风速,削弱风力的侵蚀作用,又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读某地貌景观图,完成第1~2题。1.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

)A.风蚀柱 B.风蚀城堡C.风蚀蘑菇 D.风蚀洼地2.下列省份中,该地貌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

)A.新疆 B.陕西C.湖南 D.河南【答案】1.C

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蘑菇形状,故该地貌为风蚀蘑菇。第2题,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3.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答案】D[解析]雅丹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沙丘地貌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4.下列地表形态与主导外力作用的搭配,正确的是 (

)A.风蚀城堡—风力堆积作用B.戈壁—流水侵蚀作用C.雅丹地貌—流水堆积作用D.新月形沙丘—风力堆积作用【答案】D[解析]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都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5.采用扎设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来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麦草方格沙障

(

)A.可以增加土层的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能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C.有利于保持水分,增加当地年降水量D.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答案】B[解析]扎设麦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另外还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但对增加当地年降水量作用不大。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沙丘形态特征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某科考小队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对研究区的风力状况展开分析的前提下,对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山前沙丘区内的风沙地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阐释与描述,并探究主要沙丘的形态特征。沙丘区如下图所示,沙丘区内有13条间歇性河流,图中右上角示意沙丘区内的一种沙丘类型。风蚀地貌【情境探究】(1)识别图中A所示的沙丘类型,并画出其剖面图。(提示:剖面图中应包括风向以及迎风坡和背风坡坡度陡缓)

【答案】新月形沙丘。绘图略。(2)试描述图示区域沙丘的分布规律,并推测沙丘物质的主要来源。【答案】沙丘区位于祁曼塔格山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上,呈狭长带状延伸。区内有13条间歇性河流,这些河流搬运的沉积物为风沙地貌发育提供了沙物质来源。(3)科考小队通过对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采样,发现其沙粒的颗粒大小存在差异,利用所学的风沙地貌的知识,尝试推断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差异:迎风坡颗粒大,背风坡颗粒小。原因:沙丘迎风坡风力大,以侵蚀为主,风的搬运能力强,此时只有颗粒大的搬运物能够沉积;沙丘背风坡风力小,加上背风坡易形成涡流,风的搬运能力减弱,此时颗粒小的搬运物沉积。1.主要风蚀地貌差异及地貌特点【整合提升】地貌形成过程地貌特点风蚀柱垂直节理发育的厚层岩石或土体经过长期的风蚀作用后形成柱状石柱或土柱地貌形成过程地貌特点风蚀蘑菇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岩石下部磨蚀强烈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风蚀壁龛陡峭的岩壁(尤其是砂岩和花岗岩)在长期风蚀作用下形成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2.风蚀蘑菇(1)形成因素。①强大的风力:动力条件是风蚀蘑菇形成的关键因素,风力强劲,可以吹起岩石的碎屑和沙石。②丰富的沙源:沙漠地区或多沙的河谷、湖岸、海岸。③风向多变:如果风向不变,只会在迎风面形成中间小、两头大的情况,和风蚀蘑菇不同。(2)形成过程。①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演变而来的。风蚀柱主要发育在垂直节理发育的基岩地区,经过长期的风蚀,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故称风蚀柱。②接近地表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力强;距离地面越高,风中含有的沙子越少,磨蚀作用越弱。风蚀柱常被磨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称为风蚀蘑菇。[考向1:风蚀地貌的判断](2022年吉林长春期末)某地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仿佛雕塑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如图),被当地人称为“蘑菇沙漠”。读图,完成第1~2题。【学以致用】1.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C.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2.“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C.平原地区 D.荒漠地区【答案】1.A

2.D[解析]第1题,图示景观为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地貌。第2题,风力侵蚀地貌在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地区分布广泛。湿润、半湿润地区往往形成流水地貌;平原地区的地貌要取决于其自然特征,不一定会形成风蚀蘑菇。[考向2:风蚀地貌形成条件分析](2022年甘肃武威期末)下图是准噶尔盆地内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景观图。据此完成第3~4题。3.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溶蚀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4.与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是

(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答案】3.D

4.C[解析]第3题,该地貌位于新疆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图中“魔鬼城”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第4题,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河流发育较差;气候为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C项正确。风成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形成的地貌,称为风蚀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图甲为风成地貌景观图,图乙为沙山剖面示意图。风积地貌【情境探究】甲

乙(1)描述图中雅丹地貌的景观特征。【答案】沟槽相间;沿一定方向排列;形态各异。(2)推测沙山所在区域的主导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主导风向:西北风。理由: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3)判断沙山西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说明原因。【答案】变化: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原因:西北坡为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1.沙丘的形成条件沙丘的发育和形成受风力、风向、地面形态、水分、植被及沙源供应等条件的影响。(1)风力、风向:风力决定着沙丘的移动速度,风向决定着沙丘的移动方向。一般来说,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2)地面起伏:山岭是风沙流运行的障碍,起伏大,易在其迎风侧大量堆积沙粒,形成巨大的沙丘。【整合提升】(3)地表物质(沙源供应):沙粒供应量的多少关系着沙丘发育的规模。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丘较低矮,原因是地表细沙、中沙较少;沙漠内部的沙丘较高大,这与地表细沙、中沙较丰富有关。(4)水分、植被条件越好,越不利于沙丘的发育。2.流动沙丘的特征和移动规律(1)运动:迎风坡的沙粒在风的吹动下,不断地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粒源源不断地移动,沙丘向前缓慢推移,成为流动沙丘。(2)特征:流动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入而较陡,斜坡之间有一明显的弧形脊梁。新月形沙丘高度一般为数米,很少超过15米。下图示意流动沙丘运动机制。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方法技巧(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堆积,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考向:风积地貌的判断](2022年湖南长沙期末)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灌丛沙丘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右图是我国某地区灌丛形成的风影沙丘景观。据此完成第1~2题。【学以致用】1.图示风影沙丘常见于 (

)A.沿海沙滩 B.河流两岸C.绿洲边缘 D.森林内部2.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答案】1.C

2.D[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风影沙丘的分布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长有少量的绿色植物(灌丛)。绿洲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生长,因此分布有灌丛,在常年盛行风的影响下,沙粒堆积在灌丛根部,形成风影沙丘,C项正确。沿海沙滩灌丛较少见,难以形成风影沙丘,A项错误。河流两岸水分条件较好,一般不易形成沙丘,B项错误。森林内部植被茂密,风力作用小,沙粒少,不易形成风影沙丘,D项错误。第2题,风沙在灌丛背风一侧因搬运能力减弱而堆积,导致灌丛沙丘迎风的一侧较陡,而背风的一侧较缓。图示沙丘西南方向较缓,可知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D项正确。材料一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其与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环境污染,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四大生态环境问题。治理风沙活动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材料二下图是我国某地的治沙示意图。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情境探究】(1)风沙活动会带来哪些危害?【答案】风沙活动能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等。(2)补全图中右侧沙丘上空的风向箭头。【答案】略。(箭头自右向左)(3)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哪些?【答案】营造防护林;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1.风沙活动成因(1)沙源。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沉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将沙物质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沉积。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整合提升】(2)动力。盛行风:风大且大风日数多;受地形影响(山口处狭管效应、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等),地面风速增强。不稳定的空气条件:如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或傍晚,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的加大和强对流的发展。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2.风沙活动的危害3.风沙活动的防治(1)工程措施: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2)生物措施: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3)组织管理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制;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考向:风沙防治](2023年湖南郴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学以致用】材料沙物质被固定在灌丛植物根部的沙丘称为灌丛沙丘。灌丛沙丘是半固定沙丘中普遍且常见的沙丘,往往呈带状分布于绿洲边缘。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导致植物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如图示意灌丛沙丘景观。(1)描述灌丛沙丘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答案】气候比较干燥;地形较为平坦;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长着少量的绿色植物(灌丛);土壤较为贫瘠(地表多疏松物质)。(2)简析灌丛沙丘呈带状分布在绿洲边缘的原因。【答案】绿洲边缘有水源,利于灌丛生长;沙漠边缘多沙粒,为灌丛沙丘形成提供沙源;水源沿绿洲边缘呈带状分布。(3)简述保护灌丛沙丘的具体措施。【答案】保护绿洲植被,涵养水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拓展|素养提升·增效培优教材第52页探究1.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沙黄土、黄土、黏黄土,颗粒逐渐减小。强劲的西北季风带来西北地区的沙尘,遇到太行山脉、秦岭阻挡,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尘逐渐沉积,大的颗粒物先沉积,小的颗粒物后沉积。2.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受风力作用影响,会出现风蚀地貌(戈壁、风蚀蘑菇等)和风积地貌(沙丘)。【教材疑难助解】教材第54页活动1.盆地边缘多雪山,积雪融化后河水带来的沙石在盆地边缘堆积;该区域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地表带走细颗粒物质,粗大砾石覆盖后形成戈壁滩。2.风蚀洼地、雅丹地貌等。教材第56页活动1.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在野外,可以找出沙丘缓坡,即可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2.灌丛植物可以阻挡风沙,随着风速减缓,将沙粒固定在其根部,形成沙丘。灌丛沙丘的分布区域地形较为平坦,气候比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长着少量的绿色植物(灌丛)。绿洲的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生长,故灌丛沙丘多位于绿洲边缘,呈带状分布。教材第57~58页活动1.(1)风沙作用于路基时,会产生路基风蚀。路基本身又是风沙前进的障碍物,会导致风速降低,在线路上形成漩涡,致使沙粒无法前进而在路基附近堆积,掩埋铁道线路,损害机车信号,加大了对铁轨设备的磨损。(2)石方格沙障使原本较为平缓的沙面增加了微地形起伏,加大了地面的粗糙程度,削减了近地面风力,近地面的输沙量会相应减少。高立式沙障是以阻沙栅栏的形式设置的沙障,可以有效阻止地表流沙,减少风沙影响的空间范围。2.(1)豫东地区的沙地是河流决堤带来的泥沙裸露于地表形成的。沙粒被风吹扬后,在附近沉积而形成了沙丘。(2)略。综合思维——几种特殊沙丘的形成沙漠是沙的海洋,却并非一片毫无生气的死寂,因为沙是可随意塑造的材料,而风又是才华横溢的“设计师”。风在沙漠的“面庞”上画出最为灵动多变的表情,这就是沙纹、沙丘和沙丘链。沙丘是沙漠最常见的景色,它们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有的高达数百米,比小山还巍峨,也有的十分矮小,仅是可一跃而过的沙堆。观察这些大大小小的沙丘,它们呈现出极其生动的形态,如同羽毛、珍珠、新月、金字塔……大部分沙丘都不是孤立分布的,它们连绵起伏,组合成变幻莫测的浩瀚沙海。【课外实践探究】视角1:日本鸟取沙丘如图甲所示,河流搬运火山灰至近海地带,受冬季西北风的影响,高大沙丘靠海的一面,有被强风吹出的人称“风纹”的图案,也有从沙丘表面如雪崩般滑落下来的沙帘,能实现沿海地区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图乙)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鸟取沙丘(见下图甲)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下图乙为鸟取县地理位置与鸟取沙丘示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