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至西周时代宫庙合一,以庙为主;春秋战国时代至秦汉时代宫庙分离,以宫为主。这一变化说明()A.专制王权与神权统治彻底分离 B.国家治理的理性化色彩逐渐增强C.古代宫庙建筑影响历史的走向 D.周秦之际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答案】B【解析】宫庙结合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宫庙分离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分离,所以这种变化说明神权对国家治理的影响逐渐减弱,国家治理的理性化色彩逐渐增强,B项正确;“彻底分离”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A项;宫庙建筑影响历史走向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儒家思想在汉代才成为正统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2.下图为汉代的部分画像石、画像砖拓片,表现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B.城市发展呈现繁荣景象C.对外交往交流深入开展 D.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答案】D【解析】这些拓片内容都与商业或者手工业活动有关,由此可知汉代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D项正确;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A项;这些拓片反映的不全是城市中的景象,也不全是对外交流,排除BC项。故选D项。3.下图是某一历史专著目录。此书的第四章标题和第八章最后一部分应该是()A.江南的贵族制社会北周武帝与华北再统一B.八王之乱后的动荡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C.东晋皇权的加强北齐灭掉北周统一江南D.西晋使中国统一淝水之战后的南北对立【答案】A【解析】根据“北魏的登场与时代状况”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的江南门阀士族发展,江南出现贵族制社会;根据“北朝后期的政治与社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到北朝后期北周武帝灭亡北齐,实现了北方的统一,A项正确;八王之乱是在西晋时期,西晋是再南北朝出现之前,排除BD项;是北周灭掉北齐统一北方,而非北齐灭掉北周统一江南,排除C项。故选A项。4.《辽史》载,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败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这可以用来说明()A.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对立 B.契丹族推行汉化的根本原因C.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程度 D.辽朝实行因俗而治必要性【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长城南北的地理环境有较大差异,这导致两地的经济模式和社会生活也存在差异,因此辽王朝根据两地的差异实行不同的统治措施是有必要的,D项正确;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并不是要对立的,排除A项;材料说明的辽王朝因俗而治的必要性,而不是必须推行汉化,排除B项;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程度,而非决定,排除C项。故选D项。5.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广征耆儒,研究礼制。洪武元年,朱元璋刚登基就下令启动礼制建设工程。在其亲自督促下,陆续完成《大明礼制》等十几部涉及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从官员到百姓的礼仪、服饰、住房乃至妇女的发型也有严格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A.强化皇权 B.光大儒学 C.加强法制 D.规范秩序【答案】A【解析】根据“在其亲自督促下,陆续完成《大明礼制》等十几部涉及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从官员到百姓的礼仪、服饰、住房乃至妇女的发型也有严格的规定。”可得出朱元璋重视礼仪规范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秩序,稳固等级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从而达到维护皇帝权威,强化皇权的目的,A项正确;光大儒学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礼制,而不是法律,排除C项;规范秩序是手段,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6.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的诗歌“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百姓)。三年揽辔悲赢马,万众梯山似病猿。我志未酬人亦苦,东南到处有啼痕!”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A.控制中原地区与清政府对峙 B.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充满艰辛C.抗击英法侵略我国东南地区 D.颁布《资政新篇》扭转了后期危局【答案】B【解析】根据“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百姓)”可得出石达开参与起义主要是为了拯救百姓,而“三年揽辔悲赢马,万众梯山似病猿。我志未酬人亦苦,东南到处有啼痕”则反映出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并不容易,充满艰辛,B项正确;根据“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可得出对峙清政府并不是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针对英法,排除C项;材料与《资政新篇》无关,且也没有扭转危局,排除D项。故选B项。7.有思想家认为,福建船政学堂一改当时其他新式学堂只招八旗子弟或秀才传统,广招学童,凡"性慧夙有巧思者无论官绅、士庶一体入局讲习",并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由此可知福州船政学堂()A.实现了晚清教育机会人人均等 B.诞生于甲午战后的民族危亡之际C.意在培养洋务运动的有用人才 D.促使资产阶级提出君主立宪主张【答案】C【解析】根据“凡‘性慧夙有巧思者无论官绅、士庶一体入局讲习’”可知,福州船政学堂意在培养人才,C项正确;“人人均等”的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福州船政学堂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设立的,诞生于甲午战争之前,排除B项;福州船政学堂是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和资产阶级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1934年,徐悲鸿挥毫泼墨,创作了《雄狮图》,题词“新生命活跃起来”。这反映出作者创意图是华夏有限公司()A.肯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影响 B.激励民众抗日救亡的责任担当C.嘲讽“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 D.坚信敌后抗战力量的不断壮大【答案】B【解析】根据“1934年”可得出这一时期正值抗日救亡时期,“新生命活跃起来”的寓意是让民众团结起来,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B项正确;统一战线是1937年才建立的,排除A项;“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当时并没有破产,且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敌后抗日力量是在全面抗战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为建国初期的年画。它最能反映当时()A.中西结合婚姻礼俗 B.婚姻自主的时代诉求C.合作劳动的社会变革 D.五讲四美的精神风貌【答案】B【解析】g根据“新人来鞠躬”、“互敬互相爱”、“和睦共劳动”可知,这些描述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新风尚的出现,所以反映了当时婚姻自助的时代诉求,B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中西结合”,排除A项;仅根据一个婚姻的年画不能说明出现了合作劳动的社会变革,排除C项;“五讲四美”是到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10.新中国初期,中央确定参加某次国际会议目标是"加强外交和国际活动,以破坏美国的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以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并尽一切努力达成某些协议,“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道路”。这次会议上,新中国()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促成了朝鲜问题的解决C.进行了多边外交的尝试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答案】C【解析】根据"加强外交和国际活动,以破坏美国的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以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道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次会议是1954年中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与其他西方国家进行了交流,进行了多边外交的尝试,C项正确;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日内瓦会议中并没有解决朝鲜问题,排除B项;D项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11.对下表(单位:亿元)解读正确的是年份()A.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加入世贸促使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顺差C.政府宏观调控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D.《民法典》保障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一步神户改革开放,由此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值都大幅增长,A项正确;我国到2001年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B项;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排除C项;《民法典》是2021年才真正施行的,排除D项。故选A项。12.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最终使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最能印证中国共产党坚持()A.中国道路 B.统一战线 C.胸怀天下 D.人民至上【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土地改革摆脱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通过扶贫使近1亿人口实现脱贫,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由此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D项正确;材料印证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而非中国道路、统一战线和胸怀天下,排除ABC项。故选D项。13.20世纪中后期,西方学者通过更细致研究,不仅发现后起的希腊罗马文明受到古代东方的影响,进而提出"东方化时代"的概念,而且注意到古代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进而提出"地中海共同体"的概念。由此可以看出()A.经济交流是文明交流的桥梁 B.地中海地区文明具有同源性C.古代文明之间交往交流互鉴 D.古代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西方学者发现古希腊罗马文明受到古代东方的影响,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之间也存在相互交流与影响,说明古代文明之间存在交流互鉴的现象,C项正确;材料仅说明古代文明之间存在相互交流,并没有说明就是经济交流,排除A项;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存在相互交流和影响,因此提出“地中海共同体”的概念,但这并不能说明地中海地区文明具有同源性,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古代文明间的相互交流,而非多元,排除D项。故选C项。14.1682年,法国人帕潘设计了第一台蒸汽机模型,然而,这一伟大的构想在当时却无人问津。100年后,一个叫瓦特的苏格兰人在资本大鳄的倾囊赞助下改良蒸汽机成功,他的机器在英国受到争相追捧,人类从此进入了“蒸汽时代”。瓦特的命运与帕潘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进步 B.社会需要 C.政府支持 D.资本力量【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帕潘涉及的蒸汽机模型之所以无人问津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社会层面对于新的动力机器的需求不足,而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正是迎合了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对动力机器的需要,B项正确;帕潘设计的蒸汽机模型也是科技进步的表现,排除A项;瓦特得到的是资本的支持,而不是政府支持,排除C项;资本之所以支持瓦特是为了迎合社会需要,获取更多的利益,所以主要原因还是社会需求,排除D项。故选B项。15.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共产党的奠基人胡安·胡斯托曾尝试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相调和;智利工人运动领袖雷卡巴伦创立了智利共产党:巴西创办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报纸。材料表明()A.马克思主义成为拉美主流思潮 B.拉美工人运动走向联合C.拉美革命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D.拉美革命出现了新气象【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洲多国都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现象,这说明拉美革命运动中出现了新气象,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拉美主流思潮,排除A项;各国出现新气象并不代表拉美工人运动走向联合,更不能说明拉美革命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BC项。故选D项。16.学者俞国斌提出:"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不同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意愿并未随着国际标准的趋同而步伐一致,反而因为他们自身的独特性而呈现出动态的差异,并构成当代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一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间文化交流 B.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原有的文化格局C.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多样性得以维系 D.经济全球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答案】C【解析】根据“不同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意愿并未随着国际标准的趋同而步伐一致,反而因为他们自身的独特性而呈现出动态的差异,并构成当代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一面”可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化依然存在,说明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多样性得以维系,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多元化的现状,没有体现各国间文化的交流,更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原有的文化格局,排除AB项;“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夸张,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中国古代的中央政府来说,土地的归属和分配问题一直是涉及社会稳定、财政收入和王朝延续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中后期,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变成流民,或者成为地主的佣工、奴仆等。那些掌握大量土地资源的大地主不仅恶意兼并土地,还躲避政府课税,导致国家财政状况恶化,并致使社会矛盾激化。王莽通过“禅让”建立新朝后,公元9年,他颁令“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具体分配办法则是一夫一妇田有百亩。“王田制”运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材料二"均田制"的出现是北魏政府对封建土地生产模式的重构,其制度内容的设计既有对“王田制”和“屯田制”的继承,也有依据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北魏政府将政府手中掌握的大量田地分为露田、桑田、麻田和宅田四种,其中露田、麻田为国有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允许私人买卖。耕种户死亡或年满70岁免除赋役义务,需将露田交还给国家,桑田和宅田不在还授之限,允许私人自由买卖。——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武祥、范家琛《古代土地财政增收模式》(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莽实行“王田制”改革的目的、实质及失败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王莽“王田制”相比,北魏均田制有何特点?分析均田制实施的积极影响。【答案】(1)目的:抑制土地兼并,解决国家财政问题,缓和社会矛盾;实质:以土地国有代替土地私有;原因:缺乏授田最基本的条件,即土地不够;触犯封建地主的利益遭到反对;操之过急;违背了客观规律;(2)特点:按照人丁年龄性别、奴婢、耕牛拥有数等情况,分配授田;所授田的主要部分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北魏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解析】【小问1详解】目的:根据“西汉中后期,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得出抑制土地兼并;根据“导致国家财政状况恶化”得出解决国家财政问题;根据“并致使社会矛盾激化”得出缓和社会矛盾;实质:根据所学可得出是以土地国有代替土地私有;原因: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有缺乏授田最基本的条件,即土地不够;触犯封建地主的利益遭到反对;操之过急;违背了客观规律等;【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北魏政府将政府手中掌握的大量田地分为露田、桑田、麻田和宅田四种,其中露田、麻田为国有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允许私人买卖。”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按照人丁年龄性别、奴婢、耕牛拥有数等情况,分配授田;所授田的主要部分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影响:根据所学可得出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北魏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18.辛亥革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对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进行了大胆地创新及实践。但由于没有对残留的所有旧事物进行改革,致使许多旧的制度没有根本消灭。辛亥革命成功后也没有建立起权威政府,没有也不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政治中来。政治参与表面看起来一片繁华,其实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短暂的繁华后权力被北洋军阀政府夺走了。由此可见,辛亥革命并没有使当时的中国真正摆脱传统政治,确立起崭新的政治形态,在政治现代化方面上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杨光《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材料二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展国家与民族,在推翻旧专制或推翻前殖民主义之后,当各国政治精英在本国建立起仿效西方的议会民主制以后,这些国家根本来不及在社会、文化、经济与教育领域,同时完成这样一种社会转变。整个社会、文化与经济结构还是传统的,于是,就出现了仿效西方的多元竞争型议会制,被嫁接到传统的社会经济大系统之上。这一政治体制无法从社会、经济、与文化系统中获得对自己的支持。多党制下的政治精英活动的无规则性,以及彼此仿效而形成的失范状态,均可以从这一理论解释中得到说明。众所周知,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大体上还是宗法家长制与小农自然经济,它们无法像西方市民社会那样,对议会民主政治提供支撑作用。——萧功秦《第二次选择:辛亥革命后的多党议会民主》(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时期“大胆地创新及实践”民主政治体制的具体表现及其存在问题。(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辛亥革命后政党政治探索失败原因分析的视角,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1)表现:根据“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对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进行了大胆地创新及实践”可得出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结合所学可得出民国时期还颁布《临时约法》;建立政党政治;存在问题:根据“辛亥革命成功后也没有建立起权威政府”得出没有建立政府的权威;根据“没有也不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政治中来”得出群众基础薄弱;根据“短暂的繁华后权力被北洋军阀政府夺走了”得出北洋政府专制统治;根据“由此可见,辛亥革命并没有使当时的中国真正摆脱传统政治,确立起崭新的政治形态,在政治现代化方面上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得出没有实现民族独立;(2)视角:先进的政治体制与旧的经济、思想的错位;没有转型,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明:辛亥革命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性。但封建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封建传统的儒家思想仍然是主流思想,民主共和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民主政体的社会基础十分薄弱,参与政治的热情不高,封建主义仍然存在。同时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的状态,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辛亥革命的探索是失败的。【解析】【小问1详解】表现:根据“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对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进行了大胆地创新及实践。”得出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根据所学可得出颁布《临时约法》;建立政党政治;存在问题:根据“辛亥革命成功后也没有建立起权威政府,没有也不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政治中来。政治参与表面看起来一片繁华,其实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短暂的繁华后权力被北洋军阀政府夺走了。”可得出主要有没有建立政府的权威;群众基础薄弱;北洋政府专制统治;没有实现民族独立等。【小问2详解】视角:根据“众所周知,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大体上还是宗法家长制与小农自然经济,它们无法像西方市民社会那样,对议会民主政治提供支撑作用。”可得出视角是先进的政治体制与旧的经济、思想的错位;没有转型,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明:结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经济、思想等角度进行概括,可得出辛亥革命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性。但封建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封建传统的儒家思想仍然是主流思想,民主共和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民主政体的社会基础十分薄弱,参与政治的热情不高,封建主义仍然存在。同时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的状态,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辛亥革命的探索是失败的。19.现代法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在西方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思想家们探讨的重要领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世纪中后期,法国以王权为中心的民族向心力己呈逐渐增强之势。随着专制君主制的进一步演化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法兰西民族观念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完善。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手段,以“专制之下无祖国”为口号,确立起了未来新型民族国家的理论原则。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面对欧洲各国封建君主的联合干涉,法兰西人高扬"民族万岁"的民族热情和爱国精神,以"祖国在危殆中"为号召,奋起保卫革命,最终打退外敌进攻,保卫了民族,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现代共和国。材料二现代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1805——1859)认为,占领阿尔及利亚有助于法国控制西地中海;更为重要的是,法国人应当在非洲建立一个"欧洲社会",这将是法国的光荣的"伟大纪念碑"。在托克维尔那里,民主的民族主义不仅仅是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法国成为一个现代帝国。——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泽章《现代法国民族主义探微——以托克维尔为例的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法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18、19世纪法国民族主义的内涵。【答案】(1)王权的强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法兰西民族观念的发展和完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2)内涵:反对君主专制和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实现人民主权。法国的民族主义对于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反对外来干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推动法国维护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现代共和国;但法国的民族主义也为法国对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解析】(1)原因根据“法国以王权为中心的民族向心力己呈逐渐增强之势。随着专制君主制的进一步演化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法兰西民族观念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完善”得出是王权的强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根据“,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手段,以‘专制之下无祖国’为口号,确立起了未来新型民族国家的理论原则”、“法兰西人高扬‘民族万岁’的民族热情和爱国精神,以‘祖国在危殆中’为号召,奋起保卫革命,最终打退外敌进攻,保卫了民族”得出是法兰西民族观念的发展和完善和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18、19世纪法国的民主主义的内涵表现为反对君主专制和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实现人民主权。法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