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摘要:“新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不断涌现出新的潮流。新时期小说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探索期、高潮期和转型期,每个历史时期又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从一开始借鉴西方艺术形式到转型进行自我调整,中国小说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目前的小说更加重视故事情节,追求价值深度,刻画人物性格。新时期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加入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开启了全新的艺术实践,打破了文学封闭的格局,对艺术审美、表达方式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关键词:新时期;小说;发展流变;现实主义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上,现实主义成为小说的主潮,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小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随着新时期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众多作家开始丢弃传统的文化,将小说写作与现实脱节,呈现出过分西化的错误认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众多作家开始正视本土化创作,开始了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因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新时期小说的发展流变,目的就在于厘清小说的发展脉络,重视传统文化在今后小说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一、探索期(1979——1984)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虽然人们对外界的文化不再是排斥和否定,但是对于小说是否要融入现代化还是有一定的争论,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还是持有一种观望的态度。因此这时期的作家主要还是借鉴西方小说的艺术形式,在观念上并没有展现出完全性的改变。这就导致在这一阶段,中国小说虽然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加入了西方小说的色彩,但是仍旧是保持了一定的理性姿态,有着自身的价值导向和深刻内涵的。“荒诞”、“象征”作为西方小说的主流特征,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开始引入这些手法,将自己的小说加入了这些“现代化”的因素。虽然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借鉴,但是作家们也没有按照西方小说照搬照抄,而是将社会责任感、理性感有所保留。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是有很强的逻辑情节框架,虽然在内容上体现出一定的错乱性,但这种错乱是由于作者部分借鉴西方艺术形式。虽然在小说中呈现出一定的“荒诞”和“象征”,但是晦涩感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重,小说在大体上还是通俗易懂的。二、高潮期(1985——1988)这一时期的中国小说发展异常迅猛,尤其是自1985年开始,在创作领域开始了深入探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绩。在这短短几年之间,中国小说大量借鉴西方文学,几乎将西方近百年的文学知识都浓缩成这几年的创作之中。在借鉴方面也不仅仅是创作手法,各种观念、流派、形式、技巧开始出现在中国小说的形体中,所以在这个时期作家的创作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众多的作品之中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整体上呈现出作者的心浮气躁,标新立异的文学心境。为了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作家大多是追求“数量”而不是“质量”,所以缺少时代精品。尽管这一时期的艺术观念与创作形式相较于探索期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思想上仍然是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发展性,并没有超越前期的时代主题。这一时期的作品是非常重视叙述试点的,并且极具个性化的语言特色,在小说形式上仍旧是混乱的、荒诞的,虽然在形式上已经趋于现代化,但是这种混乱是因为思想并没有冲破传统的束缚。三、转型期(1989——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与上个时期相比,褪去了热闹的本色,并逐渐走向低谷,在高潮时期的一些著名的作家也开始销声匿迹,创作陷入困境。因为对于读者来说,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学小说读起来是非常的困难的,其中的哲学道理也是很难弄懂的。因此借用历史故事来传达现实生活的认知成为这一时期作家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做法。这些所谓的历史故事并不是为了解释某种历史规律,而是借用其氛围、情调等来展示当代人物的命运,将现代意识放在历史框架中进行思考和创新,进而传达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感知。他们更加关注当前文化环境,将生存的苦难意识、精神痛苦作为当代小说的核心内容。虽然技巧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小说的形式,但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在单纯地迷恋于技巧和方法,因为形式的意义毕竟是有限的,仅仅凭借形式技巧作为创新的主流,缺乏实质内容的创新显然是不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的。因此,转型期间的创作中作者将这种苦难意识和孤独意识融入进自己的作品当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凸显出精神痛苦,进而丰富内容实质。因此,技巧和形式已经不再是作家创作小说所追求的重要方面,当前作家们更加关注人类精神的沉沦和救赎,逐渐向现实主义整体回归。在小说的发展道路上,不管是哪个时期,都对小说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只有有超越前者的勇气才能够不断的创新发展。尽管在其发展变化中会有一定的争议所在,但是在当代我们必须给予中肯的评价,因为这是需要历史的检验和评价,其积极作用和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和探索。小说的创作就像是一条涌动的河流,需要融入新鲜的力量,后人不能够止步于前人的观点和创作,一直不断的走前人的老路。只有克服前者的局限,创新发展前人的观点,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超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
- 《财务分析的教学方法和流程》课件
- 《市场监管法规与实践》课件
- 射阳三中初一试卷及答案
- 陕西地生会考试卷及答案a卷
- 厦门二中体考试卷及答案
- 2025民间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商场电力供应合同模板
- 浙江国企招聘2025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石棉制品在油气管道的保温应用考核试卷
- GB/T 17872-1999江海直达货船船型系列
- GB/T 12027-2004塑料薄膜和薄片加热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
- 中医手诊培训资料课件
- 消防主机运行记录表(标准范本)
- DB2110T 0004-2020 辽阳地区主要树种一元、二元立木材积表
- 应急处置措施交底
-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链讲座课件(44张PPT)
- Q∕GDW 12154-2021 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规范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管理-复旦大学)
- 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及地网铺设、机房设备的安装与调整实践
- 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