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23.06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新近完成发掘的宜兴丁埂遗址,距今4500年—5000年左右,是一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种类丰富的石器,包括石刀、石铲、石锛、石镞等共计多达329件,另外还有500件左右用于捕鱼的渔网坠。这反映出当时()A.农耕生产方式相当成熟 B.生产力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C.早期国家形态基本形成 D.长江流域文明领先其他地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4500年—5000年左右(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丁埂遗址出土了种类丰富的石器,据所学,石铲、石刀用于农业生产,石锛是木作工具,石镞用于军事防御、战争扩张,出土的还有大量用于捕鱼的渔网坠,这反映出当时生产力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B项正确;石铲、石刀用于农业生产,农耕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不能体现“相当成熟”,排除A项;据所学,早期国家形态的特征有阶级的存在,材料无此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其它地区文明做比较,无法得出“长江流域文明领先其他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2.《史记·平准书》称:“汉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俗治,毋赋税。”据此可知,“郡”的设置()A.源于战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同于分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C.因俗而治,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D.交纳土贡,不利于加强边疆治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汉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俗治,毋赋税。”可知,汉武帝时对新开拓,南越、西南夷地所置的郡,给予“以其故俗治,毋赋税”的优待,称为初郡,据此可以推测,“郡”的设置是因俗而治,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C项正确;“郡”的设置是源于对地方的控制,而非战争,排除A项;“郡”的设置是对地方的控制加强,而非与分封相似,排除B项;对边疆因俗而治,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加强边疆治理,排除D项。故选C项。3.西晋时太原高门王济看到一位兵家子很好,想把妹妹嫁给他,便征求母亲的意见。王母看了那位兵家子后,也承认王济的眼光不错,但因为当时兵家子地位低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爬上高位,最终阻止了这门婚事。这反映当时()A.社会阶层流动不畅 B.士庶之间严禁通婚C.门阀制度达到鼎盛 D.统治基础受到削弱〖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因为当时兵家子地位低微,没能与高门女子结成姻亲,结合所学知识,当时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按照门第选官,所以,地位低的兵家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爬上高位,反映了社会阶层流动不畅,A项正确;据材料“太原高门王济看到一位兵家子很好,想把妹妹嫁给他”可知,当时士庶之间没有严禁通婚,排除B项;材料只是一个示例,不能得出“门阀制度达到鼎盛”,排除C项;材料只是一家的婚姻问题,与“统治基础”无关,而且西晋的统治基础是世家大族,材料不能反映其削弱,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图出自敦煌莫高窟壁画,清晰表现了唐朝曲辕犁的使用。据此可知唐朝时曲辕犁()A.改变了敦煌地区的生产模式 B.是当时最为先进的耕犁C.在全国得到大规模推广使用 D.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唐朝时曲辕犁用于农耕,印证了唐朝耕作工具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D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敦煌地区的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生产模式是精耕细作,材料信息不能证明敦煌地区的生产模式变了,排除A项;材料未与其他耕犁比较,无法得出曲辕犁“是当时最为先进的耕犁”,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只能知道唐朝曲辕犁的使用,不能得出“在全国得到大规模推广使用”,排除C项。故选D项。5.宋真宗说:“且要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由此,派系不同、政见不同的王钦若和寇准均被任命为宰相。可见宋朝()A.统治宽松促进言论自由 B.皇权相权矛盾不可调和C.防范重臣加强君主专制 D.重视发挥台谏政治功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宋真宗是通过宰臣政见争论的方式凸显皇权,将防范重臣置于效率之上,从而加强皇权,C项正确;据所学,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统治环境并不宽松,排除A项;据所学,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相权难免侵夺皇权,但皇权至上,皇权可以压制相权,排除B项;据所学,宋代把中央监察系统的台谏与军权、相权三者并用,但材料无台谏政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6.有学者认为,元朝统一全国前后设立的十一个行省,其原型为金行尚书省和蒙古三大行断事官,其机构名称是汉制,实乃金元军事征服所派生。由此可知()A.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B.军政因素影响治国方略C.民族地区得到有效治理 D.制度文化传承自有渊源〖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元朝行省制可以从金朝和蒙古政权制度中找到原型,表明制度文化传承自有渊源,D项正确;材料未能呈现制度实施的效果,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制度继承的问题,与军政因素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了元朝行省制受到金和蒙古制度的影响,没有体现效果,不能得出民族地区得到有效治理,排除C项。故选D项。7.明朝嘉靖四十年起,对原来世代相袭无偿劳动的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到清朝时最终废除了匠户制度。明朝张居正改革将赋役合并,一概征银,清朝雍正时推行“摊丁入亩”,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这些变化()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强化了封建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C.使隐匿人口的现象得以减少 D.使赋税形式开始由实物向货币转变〖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朝嘉靖四十年起,对原来世代相袭无偿劳动的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到清朝时最终废除了匠户制度。明朝张居正改革将赋役合并,一概征银,清朝雍正时推行‘摊丁入亩’,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为适应其发展需要,对赋役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A项正确;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革,减轻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人口问题,排除C项;一条鞭法使赋税形式开始由实物向货币转变,其只是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一次变革,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A项。8.1853年,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实行由将官招募勇丁的制度: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的崛起()A.体现清朝军制近代化倾向 B.极大提升清军整体战斗力C.引起晚清权力结构的变化 D.源于抵抗外敌入侵的需要〖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曾国藩实行由将官招募勇丁的制度组建湘军,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曾国藩是汉族地主官僚,湘军的崛起使得其实力增强,引起晚清权力结构的变化,C项正确;“军制近代化”指的是使用西方的武器装备,采用西方军队的训练方法,据材料可知,湘军仍是传统的组建方式,不能体现军制近代化,排除A项;材料未说效果,排除B项;据所学,1853年,鸦片战争结束,此时无外敌入侵,正在发生太平天国运动,湘军的崛起主要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9.1860年清政府新设总税务司署,其职能是负责全国海关关税和行政事务,由英国人赫德担任总税务司。1861年又新设总理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其职能为“办理对外事务,以专责成”。这主要说明晚清政治制度变化()A.适应了外交近代化的需要 B.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C.体现了机构设置的独立性 D.迟滞了封建统治日益衰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晴时期(中国)。根据材料“1860年清政府新设总税务司署,其职能是负责全国海关关税和行政事务,由英国人赫德担任总税务司。1861年又新设总理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其职能为‘办理对外事务,以专责成’。”可知,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剧,清政府机构的设置受到列强侵华的影响,从总税务司署、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部,都是在被迫的情况下设立,服务于列强,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制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而不是适应外交近代化的需要,排除A项;材料中的机构是在被迫的情况下设立,而非独立性,排除C项;材料中机构的设立,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加速了封建统治的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10.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渗透儒家“仁”的思想,他把“仁”与“人”糅合为一体,指出“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也”。“仁”就是爱护百姓民众,把人摆在“天理”王法之上。康有为旨在()A.继承传统儒家以民为本思想 B.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思想C.推动儒家思想重新焕发生机 D.极力批判程朱理学虚假说教〖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康有为宣传儒家“仁”的思想,爱护百姓民众,把人摆在王法之上,目的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思想,进行变革,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了康有为宣传儒家以民为本思想,但不是目的,排除A项;康有为是要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思想,目的不是发展儒家思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极力批判程朱理学,而且也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11.1912年2月9日《神州日报》刊登了题为“鹬蚌相争”的漫画,将鹬蚌比作南北双方,旁边则站立着两个人,分别代表日本和西方帝国主义。此漫画的寓意为()A南北议和,稳定政局 B.携手共建,民主共和C.妥协退让,维护宪法 D.避免专制,捍卫成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中国)。根据材料“将鹬蚌比作南北双方,旁边则站立着两个人,分别代表日本和西方帝国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描绘的是在1912年2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政府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方清政府势力,在上海举行的和谈,以稳定当时中国的政局,A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而非携手共建,排除B项;南北议和期间,尚未颁布宪法,排除C项;南北议和期间清帝尚未下诏退位,避免专制,捍卫成果无从谈起,排除D项。排除D项。故选A项。12.日本在借鉴中国文明时,借来儒家学说,但保留了本土的神道教。以唐都长安为榜样,在奈良和京都先后建立新的京城,但无论寺院、楼阁、神龛或庭院,都确实无误地具有日本特征。这反映了()A.日本继承中不断创新 B.中国文化深刻影响日本C.中日文化交流由来已久 D.日本在借鉴中保留特色〖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亚洲)。根据材料“日本在借鉴中国文明时,借来儒家学说,但保留了本土的神道教。”可知,日本在借鉴中国文明时,保留了其本土的文化特征,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保留本土特征,没有体现创新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日本文化在借鉴中保留本土特征,而非中国文化深刻影响日本,以及交流已久,排除B项和C项。故选D项。13.拜占庭在实用科学如建筑、美术等方面成就突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正当文艺复兴兴起时,拜占庭则出现了与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拜占庭文艺复兴”。据此可知,当时欧洲()A.思想解放植根于东欧文化 B.东正教文明区域扩展C.文化的同源异流特征明显 D.东西欧文化遥相呼应〖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西欧文艺复兴时期采用了拜占庭的建筑风格,而拜占庭也兴起了西欧式的文艺复兴,因此,在当时的欧洲,东西欧文化遥相呼应,D项正确;文艺复兴植根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排除A项;东正教文明区主要集中于东欧拜占庭和俄罗斯,材料的空间是东西欧,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文化的同源异流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14.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4年写道:“诚然,白人拥有掠夺印第安人和接管整个大陆的人数、组织和力量。但最后,白人发现,他们已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词汇、文学、服装、药物以及他们所种植和消费的作物中接受了当地印第安文化的许多特点。”这表明()A.美洲文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B.不同文明在接触碰撞中彼此影响C.殖民扩张推动文化的多样性 D.先进文明有时会被落后文明同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白人掠夺、接管印第安人”“白人接受了当地印第安文化的许多特点”可得出在欧洲人殖民扩张中,白人影响了印第安人社会的发展,反过来也受到土著文化的影响,所以材料说明了不同文明在接触碰撞中彼此影响,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不同文明在接触碰撞中彼此影响,A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C项;先进文明有时会被落后文明武力“征服或消灭”,但是思想文化、政治智慧等方面,落后文还是会吸收借鉴先进文明的,D项表述欠妥,排除D项。故选B项。15.拿破仑对外战争过程中,被拿破仑“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由此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A.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B.埋葬了欧洲的封建制度C.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D.推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法国)。根据材料“拿破仑对外战争过程中,被拿破仑‘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将“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传播到欧洲,逐步瓦解了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促进欧洲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C项正确;拿破仑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但是材料中描述的是对欧洲的影响,排除A项;埋葬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埋葬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排除D项。故选C项。16.19、20世纪帝国主义国家推行了“教化工程”。这些国家声称,要把一部分“异域”臣民转化为像帝国中心区的人那样思考、生活和接受管理。这反映了“教化工程”旨在()A.美化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B.传播资本主义先进文明C.服务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维护殖民地人民的权益〖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世纪(西方)。根据材料“要把一部分‘异域’臣民转化为像帝国中心区的人那样思考、生活和接受管理。”可知,帝国主义国家推行了“教化工程”,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思想进行同化,以达到美化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的目的,A项正确;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侵略,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的文明,而非目的,排除B项;15世纪至19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侵略目的是维护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而非维护殖民地人民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17题为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3分、第20题13分,共52分。17.“文书御天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书政治”的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分别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秦汉时文书种类增加,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云梦秦简《内史杂》云:“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王充《论衡》云:“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材料二唐代正式公文达到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宋代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这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直接有关。元朝皇帝专用文种诏令分为蒙诏和汉诏,以蒙诏为主体,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新增了谕旨,可以绕开文官政府直接下达,到清代开始制度化。清代臣子有一特殊的上奏文种——“奏折”,可以直达御前,增强了保密性。——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文书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说明秦汉时期文书种类增加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概括唐以后文书政治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秦汉以来古代公文文种变迁的主要因素。〖答案〗(1)特点:主要是王命文书;种类、数量有限;没有形成体系。成因:分封制的实行;周王与诸侯关系松散,诸侯有自治权。背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2)趋势:文书制度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文种体系日益庞大,种类增多;皇帝对文书的控制越发严密。因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程度;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等级制度的严密程度。〖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和秦汉时期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据材料一“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可得出主要是王命文书;据材料一“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可得出种类、数量有限,没有形成体系。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据材料一“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实行;据材料一“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可得出周王与诸侯关系松散,诸侯有自治权。第三小问历史背景,据材料一“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和“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并结合所学秦汉知识,可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小问2详析】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清朝的中国。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二进行概括。据材料二“唐代正式公文达到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可得出文书制度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据材料二“宋代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可得出文种体系日益庞大,种类增多;据材料二“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新增了谕旨,可以绕开文官政府直接下达,到清代开始制度化”和“可以直达御前,增强了保密性。”可得出皇帝对文书的控制越发严密。第二小问因素,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结合第一小问的发展趋势可得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程,据材料二“这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直接有关”可得出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据材料二“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和“增强了保密性”可得出等级制度的严密程度。18.世界古代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产生多次大规模冲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为多少打开各个民族的闭塞,向程度越来越大的世界史发展尽到了他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力量。……游牧、半游牧部族以暴力进入农耕世界之后,一旦扎根定居下来,那么,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却又往往抵制不了他们所曾破坏过的经济和文化的吸引。随着时间的延续推移,他们自己、包括他们的后代,也就构成遭到破坏后的农耕世界历史继续发展的因素之一。——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对古代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予以评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古代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是推动古代世界各区域文化之间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力量。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扩大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之间的交流通道,促进了彼此间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每次冲击都会在旧文明的废墟上建立一些新的帝国,从而促进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交通,使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更为密切,各个区域文化之间、农牧文化之间,在碰撞、交往中相互学习,从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客观上打破了各民族间的封闭自守,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一方面迁徙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在接受农耕世界先进制度与文明的基础上,完成了农耕化和自身的转型进步,从而扩大了农耕世界的范围;另一方面农耕世界在面临游牧世界的冲击时,也会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自身进行某种变革,从而促进农耕世界自身的发展。总之,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几次大冲击,推动了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推动了众多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创新,重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题目要求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对古代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予以评述,根据材料“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为多少打开各个民族的闭塞,向程度越来越大的世界史发展尽到了他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力量”、“抵制不了他们所曾破坏过的经济和文化的吸引”、“农耕世界历史继续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论题:古代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是推动古代世界各区域文化之间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力量。其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阐述,答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的相关史料,以及推动古代世界各区域文化之间交流与传播的内容。据材料“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为多少打开各个民族的闭塞,向程度越来越大的世界史发展尽到了他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力量”可得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扩大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之间的交流通道,促进了彼此间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结合所学古代文明交往的知识可知,每次冲击都会在旧文明的废墟上建立一些新的帝国,从而促进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交通,使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更为密切,各个区域文化之间、农牧文化之间,在碰撞、交往中相互学习,从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据材料“游牧、半游牧部族以暴力进入农耕世界之后,一旦扎根定居下来,那么,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却又往往抵制不了他们所曾破坏过的经济和文化的吸引。”可得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客观上打破了各民族间的封闭自守,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迁徙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接受农耕世界先进制度与文明的基础上,完成了农耕化和自身的转型进步,从而扩大了农耕世界的范围;据材料“随着时间的延续推移,他们自己、包括他们的后代,也就构成遭到破坏后的农耕世界历史继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可得出农耕世界在面临游牧世界的冲击时,也会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自身进行某种变革,从而促进农耕世界自身的发展。可见,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几次大冲击,推动了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推动了众多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创新,重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07年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时,清政府依然禁教,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但是世界的格局已然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并开始海外扩张。而中国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没有及时与世界交流和学习。马礼逊来华时处于非法传教阶段,随着鸦片战争中国国门洞开,更多传教士涌入中国。随着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的增强,这些传教士也不只是在宗教方面活动,而是渗透到更多领域。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鸦片战争,协助西方侵略势力与中国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还参与到中国的政治改革中。他们为西方侵略势力及商人在华争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同时在中国强占或购买土地,为个人积累财富。新教传教士还在华译书办报,开办学校,开医馆做慈善,较明末清初时期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入。——摘编自龚颖《明末清初与晚清时期来华传教士角色变化之探析》(1)根据材料,比较马礼逊来华传教时中西社会的差异。(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前后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变化,并说明其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答案〗(1)差异:中国闭关锁国;西方海外扩张。中国禁止传教;西方传教自由。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发展。(2)变化:由秘密非法到公开活跃;由传播宗教到参与侵略;由宗教向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渗透。(任意2点)影响:助推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客观上推动西学传播和社会变革。〖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的中国。根据材料“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海外扩张”可得出中国闭关锁国,西方海外扩张;据材料“清政府依然禁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禁止传教,西方传教自由。据材料“中国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没有及时与世界交流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可得出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小问2详析】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马礼逊来华时处于非法传教阶段,随着鸦片战争中国国门洞开,更多传教士涌入中国”可得出由秘密非法到公开活跃;据材料“这些传教士也不只是在宗教方面活动”、“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鸦片战争,协助西方侵略势力与中国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可得出由传播宗教到参与侵略;据材料“不只是在宗教方面活动”、“参与到中国的政治改革中”、“争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为个人积累财富”、“在华译书办报,开办学校,开医馆做慈善”可得出由宗教向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渗透。第二小问影响,据第一小问,新教传教士由传播宗教到参与侵略,可得出助推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宗教向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渗透,可得出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客观上推动西学传播和社会变革。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维新运动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建立博物馆的主张。1905年,禀着“图地方人民知识之增进,亦必先有实现之处所”的想法,张謇率先在他的家乡兴建了南通博物苑。博物苑南馆楼下展出动植物标本,楼上则陈列历史文物。北馆陈列着鲸鱼骨架和书画作品等。到了1913年,博物苑已初具规模,成为一座占地2.6公顷,融植物园、动物园于一体的园林式的综合性博物馆。——摘编自王栋云《南通博物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用电课件教学课件
- 2024「销售代理」合同标的与代理商责任义务
- 2024年度租赁合同标的及租赁期限的详细约定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协同操作与风险控制
- 2024年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协议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BIM模型设计与安全评估合同
- 2024年度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范例
- 2024标准劳务合同书3
- 2024年土地暂时使用协议
- 2024年度技术开发成果共享协议
- 2023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 (完整word)大学西门子plcs7-1200考试复习习题
- 中考数学复习微专题:有理数运算中的错解及对策
- DB11-972-2013保险营业场所风险等级与安全防范要求
- 高中政治部编版教材高考双向细目表
- 轮扣式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酒店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表
- 中国行业分类代码表
- 社会组织协会换届选举会议主持词
- 呼吸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出科理论试题及答案
- 清新个人工作述职报告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