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第3版 单元3-5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建筑内部排水系统_第1页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第3版 单元3-5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建筑内部排水系统_第2页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第3版 单元3-5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建筑内部排水系统_第3页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第3版 单元3-5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建筑内部排水系统_第4页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第3版 单元3-5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建筑内部排水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3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课题1水质水温及用水量标准课题2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课题3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课题5太阳能热水器3.1.1热水水质1.热水水质:生活用热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产用热水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2.水处理要求日用水量<10m3,可不进行水质处理;日用水量>10m3且原水硬度>300mg/L时,洗衣房用水应进行水质软化处理,其它生活日用热水宜进行水质处理。3.常用水处理装置及特点电子除垢器、磁水器、静电除垢器等,具有体积小、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课题1水质水温及用水量标准3.1.2热水水温1.热水使用温度生活用热水水温---应满足生活使用的需求。卫生器具一次或一小时热水用量及使用水温见规范要求,热水锅炉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见规范要求(锅炉或水加热器出口水温与配水点的最低水温的温度差≤10℃)。生产用热水水温---根据工艺要求确定。3课题1水质水温及用水量标准水质处理情况热水锅炉和水加热器出口最高水温/℃配水点最低水温/℃无需软化处理或有软化处理需软化处理但无软化处理75605050热水锅炉或水加热器出口最高水温和配水点最低水温2.冷水计算温度计算热水系统的耗热量时,冷水温度应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资料确定。无水温资料时,按相关规范确定。3.热水用量标准根据卫生设备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按教材中表3-4确定。课题1水质水温及用水量标准3.2.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分类含义特点适用范围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供单个或数个配水点热水靠近用水点设小型加热设备,供水范围小,管路短,热损小用量小且较分散的建筑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供一幢或数幢建筑物热水在锅炉房或换热站集中制备,供水范围较大,管网较复杂,设备多,一次投资大耗热量大,用水点多而集中的建筑区域热水供应系统供区域整个建筑群热水在区域锅炉房的热交换站制备,供水范围大,管网复杂,热损大,设备多,自动化高,投资大用于城市片区、居住小区的整个建筑群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3.2.2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组成:第一循环系统

第二循环系统

控制附件透气管锅炉热媒蒸汽管凝水管冷凝水泵凝结水池循环泵疏水器水加热器回水干管给水水箱配水干管配水立管回水立管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结构图:6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1.第一循环系统(热媒系统)组成锅炉、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工作过程

锅炉水蒸汽(高温水)热媒管网水加热器

循环泵凝结水箱靠余压到疏水器凝结水7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第二循环系统(热水配水系统)组成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工作过程来源于高位水箱或给水管网冷水水加热器加热各热水配水点配水管网热水设置要求

在立管和水平干管及配水支管上设回水管热水供应方式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8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1)全循环热水供应方式特点

①系统中热水配水管网的水平干管、立管、甚至配水支管都设有循环管道。

②该系统设循环水泵。适用范围高级宾馆、饭店、住宅等建筑。系统形式如图所示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半循环热水供应方式特点系统只在热水配水管网水平干管设循环管道适用范围全日和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系统形式如图所示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3)不循环热水供应方式特点系统中热水配水管网的水平干管、立管、配水支管都不设任何循环管道适用范围小型和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时热水供应系统或连续用水系统系统形式如图所示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3.控制附件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自动排气阀管道补偿器减压阀安全阀闸阀水龙头膨胀罐(箱)弹簧安全阀闸阀水龙头膨胀箱3.2.3热水供应系统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1.热水供应系统管道的布置根据水平干管位置不同,热水管网布置有: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同程式全循环下行上给管道布置异程式自然循环上行下给管道布置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1)下行上给式布置要求水平干管可设在地沟或地下室内,但不允许直接埋地水平干管要设补偿器,尤其对线性膨胀系数大的管材在最高配水点处排气方法:循环立管应在配水立管最高点下至少0.5m处连接热水横管应有与水流方向相反的≥0.003的坡度在管网最低处设泄水阀门,以便检修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上行下给式布置要求水平干管可布置在顶层吊顶内或顶层下设与水流方向相反≥0.003的坡度最高点设排气阀冷、热水管布置水平布置时,热管在上,冷管在下垂直布置时,热管在左,冷管在右15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2.热水管网的敷设(1)敷设形式:明装暗装明装:管道沿墙、梁、柱、天棚、地面等暴露敷设暗装:将管道在管道竖井或预留沟槽内隐蔽敷设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明装管道的敷设要求热水立管与横管连接处用乙字弯,避免管道伸缩破坏管道,如图示。横管楼板乙字弯套管热水管在穿楼板、墙和建筑物基础处应设穿墙套管,两端与墙体装饰面平齐;卫生间、厨房的立管套管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其它房间高于装饰地面20mm。配水横管热水立管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在配水、回水干管的端点处应设阀门,便于调节流量和检修。在加热器的冷水进水管和机械循环第二循环回水管上装设单向阀,如图示。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3.2.4热水供应系统常用管材及阀门附件1.管材管材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要求热浸镀锌钢管、薄壁金属管、塑料管、复合管不同种类的管材要采用与管道同等材质配套的管件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热浸镀锌钢管薄壁金属管及管件PVC管塑料管卡PVC钢丝管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2.阀门附件(1)自动温度调节器(2)疏水器(3)自动排气阀(4)减压阀(5)节流阀(6)溢流阀(7)补偿器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1)自动温度调节器作用控制水加热器出口水温类型直接式、间接式组成阀门、温包原理温包放在水加热器热水出口管道内,感受温度,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启及开启度大小,阀门放置在热媒管道上,自动调节进入水加热器的热媒量。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液体自力式温度调节器自动温度调节器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疏水器

作用自动排出管道和设备中凝结水,同时阻止蒸汽流失安装位置蒸汽凝结水管道上高压疏水器结构机械型吊桶式热动力式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3)自动排气阀

作用排出上行下给式干管中空气,保证管道内热水畅通安装位置管网的最高处构造如图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4)减压阀

作用防止蒸汽压力大于加热器所需蒸汽压力安装位置蒸汽管上工作原理液体通过阀体内的阀瓣产生局部能量损耗而减压类型活塞式、膜片式、波纹管式等结构活塞式减压阀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5)节流阀

作用用手动改变阀体内通道截面积来调节压力或流量安装位置热水供应系统回水管上类型直通式(多装于直线管段)角式(可装于垂直相交管段)直通式单向角式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6)溢流阀

作用避免压力超过规定范围造成管网和设备的破坏类型热水系统中宜采用微起式弹簧溢流阀直动型先导型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7)补偿器作用补偿热水管道因热胀伸长而产生内应力,避免管道的弯曲、破裂或接头松动,确保管网使用安全。类型

自然补偿(L型、Z型)其他补偿器(方型、套管式、波纹管式)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固定支架煨弯管L型Z型其他补偿器

方形套管式波纹管挠性方形单向套管式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3.2.5热水管道的保温与防腐1.管道的防腐作用防止管道氧气腐蚀,在管道外表面涂防腐材料。适用范围非镀锌钢管或无逢钢管防腐材料防锈漆和面漆(调和漆和银粉漆)处理方法明装非保温管道---刷防锈漆1道、面漆2道暗装或保温管道---刷防锈2道即可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管道的保温作用减少热水制备和输送过程的热损,提高运行经济性,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适用范围Ⅰ.水加热设备、贮热水器、热水箱、热水供水干、立管Ⅱ.机械循环的回水干、立管Ⅲ.有冰冻可能的自然循环回水干、立管Ⅳ.对长度L≥3~10m未设循环的供水支管,为减少使用热水前泄放的冷水量,可采用自动调控的电伴热保温措施,电伴热保温支管内水温可按45℃设计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保温材料岩棉、超细玻璃棉、硬聚氨酯、橡塑泡棉保温层厚度参照表3-5

蒸汽管用憎水珍珠岩管壳保温时,厚度见表3-6处理方法保温前,应进行防腐处理,保温材料应与管道或设备的外壁紧密相贴密实,并在保温层外表面作防护层。如遇管道转弯处,其保温应作伸缩缝,缝内填柔性材料。

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管径DN(mm)

热水供、回水管热媒水、蒸汽凝结水管15-2025-5065-100>100≤50>50保温层厚度(mm)203040504050管径DN(mm)≤4050~60≥80保温层厚度(mm)506070表3-5热水供回水管热媒水管保温层厚度表3-6蒸汽管保温层厚度课题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组成3.3.1集中加热分区供热水系统工作过程各区热水管网自成独立系统,容积式水加热器集中设置在底层或地下室,冷水供应来自各区给水水箱,加热后分别送往各区,卫生器具的冷、热水水龙头出水均衡。系统结构如图示,管网多采用上行下给方式。课题3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特点

Ⅰ.各区加热设备集中设置,易于布置,维护管理方便,热媒管道最短;Ⅱ.高层建筑上部各供水分区加热设备的冷水供水管道长,易造成用水点冷、热水压差较大,且加热设备和循环水泵承压高。适用范围建筑高度在100m以内的建筑课题3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3.3.2分区加热供热水系统工作过程分区加热设备各自设在本区或邻区,加热后的水沿本区管网系统送至各用水点系统结构如图示特点

Ⅰ.各区加热设备设于本区或邻区,用水点处冷、热水压差小;Ⅱ.设备承压小,对设计、制造、安装有利,省钢材,造价低;Ⅲ.

热媒管道长,设备设置分散,维护管理不便,占地较大。适用范围用于三个分区以上及建筑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尤宜适用。课题3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Ⅰ.单独热水供应系统用于高层建筑底层的洗衣房、厨房等用水量大的设备,便于维护管理。Ⅱ.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用于一般单元式高层住宅、公寓及一些高层建筑物内部局部需热水的用水场所。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设备选择、管网布置与低层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相同。其它供水方式课题3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3.4.1设计小时耗热量的计算1.全日供应热水的建筑的设计小时耗热量

W(3-1)式中

qr

—热水用水量定额L/(人·d)或L/(床·d)等,按表3-4确定;Kh

—热水小时变化系数,按表3-7~表3-9采用;

tr—热水温度(℃),tr

=60℃;

t1—冷水计算温度(℃),按表3-3确定。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表3-7住宅的热水小时变化系数Kh值

居住人数m100150200250300500100030006000Kh5.124.494.133.183.703.282.862.482.34表3-8旅馆的热水小时变化系数Kh值

居住人数m1503004506009001200Kh6.485.614.974.584.193.90表3-9医院的热水小时变化系数Kh值

床位数m50751002003005001000Kh4.553.783.552.932.62.231.95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2.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设计小时耗热量

式中qh

—卫生器具小时热水用水定额(L/h),按表3-1确定;

N0

—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b—卫生器具的同时使用百分数。(3-2)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3.4.2设计小时热水量和供热量的计算

1.设计小时热水量

L/h(3-3)422.设计小时供热量Qg1)容积式或贮热容积与其相当的水加热器、热水机组

W(3-4)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2)半容积式或贮热容积与其相当的水加热器、热水机组按Qh计算;

3)半即热式、快速式及其他无贮热容积的水加热设备按设计秒流量计算。3.4.3热媒耗量的计算1.以蒸汽为热媒的水加热设备的蒸汽耗量G

式中k—热媒管道热损失附加系数,k=1.05~1.10;

h’’—饱和蒸汽的热焓(kJ/kg),见表3-10;

h’—凝结水的焓(kJ/kg),按式h’=4.187tmz

计算,式中tmz

—热媒终温(℃),参考值见表3-11和表3-12。kg/h(3-5)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2.以热水为热媒的水加热设备的热媒耗量G

式中tmc、tmz

—热媒初温与终温(℃),参考值见表3-11和表3-12;kg/h(3-7)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表3-10饱和水蒸汽的性质绝对压力(MPa)饱和水蒸汽温度(℃)热焓(kJ/kg)水蒸汽的气化热(kJ/kg)液体蒸汽0.1100419267922600.2119.6502270722050.3132.9559272621670.4142.9601273821370.5151.1637274921120.6158.1667275720900.7164.2694276720730.8169.671827132055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表3-11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主要热力性能参数参数热媒传热系数K[W/(m2·℃)]

热媒出水温度tmz(℃)热媒阻力损失Δh1(MPa)被加热水水头损失Δh2(MPa)被加热水温升Δt(℃)钢盘管铜盘管0.1~0.4MPa的饱和蒸汽791-1093872-12042100-25502550-340040-700.1-0.2≤0.005≤0.01≤0.01≥4070~150℃的高温水616-945680-10471150-14501800-220050-900.01-0.030.05-0.1≤0.1≤0.005≤0.01≤0.01≥35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表3-12容积式水加热器主要热力性能参数参数热媒传热系数K[W/(m2·℃)]热媒出水温度Tmz(℃)热媒阻力损失Δh1(MPa)被加热水水头损失Δh2(MPa)被加热水温升Δt(℃)容器内冷水区容积VL(%)钢盘管铜盘管0.1~0.4MPa的饱和蒸汽689~1756814~872≤100≤0.1≤0.005≥402570~150℃的高温水926~349348~40760~120≤0.03≤0.005≥2325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3.4.4设备的选择计算2.加热设备选型计算

--传热面积、容积贮存设备--贮存容积1.水加热设备类型1)容积式水加热器2)快速式水热加器3)半即热式水加器容积式快速式半即热式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1)容积式水加热器

作用:用饱和蒸汽或高温水加热冷水、贮备热水类型及构造立式和卧式卧式结构如下图特点:有较大贮存和调节能力,被加热水流速低,压损小,出水压力平稳,水温稳定,供水安全。但传热系数小,热效率低,体积庞大。flash蒸汽冷凝水进水出水人孔接安全阀温度计接口压力计接口温度调节器接口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2)快速式水热加器

类型:据热媒分:汽-水、水-水据加热导管形式分:单管式、多管式、波纹板式等构造:汽-水快速加热器结构图

特点:热媒与冷水属紊流加热,传热系数和传热效率高;但无贮备热水能力。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3)半即热式水加器作用:带超前控制,能少量贮水构造及工作过程:如图示特点:传热系数大,热效高,体积小,加热速度快,占地面积小,能自动除垢。适用:机械循环热水供应系统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2.加热设备的选型计算(1)表面式水加热器加热面积(Fjr)

式中Qz—制备热水所需热量(W),按Qh;

K—传热系数[W/(m2·℃)],按表3-13、表3-14查用;

△tj—热媒和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差(℃)。m2(3-8)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tj

的确定:Ⅱ.半即热式或快速式水加热器-平均对数温差Ⅰ.容积或半容积水加热器-算术平均温差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表3-13容积式水加热器中盘管的传热系数K值热媒种类

传热系数K

(W/(m2·℃))热媒种类传热系数K(W/(m2·℃))铜盘管钢盘管铜盘管钢盘管蒸汽

3140272180-115℃的高温水14651256表3-14快速热交换器的传热系数K值被加热水流速(m/s)传热系数

K(W/(m2·℃))热媒为水热水流速(m/s)热媒为蒸汽、蒸汽压力(Pa)0.50.751.01.52.02.5≤0.98×105>0.98×1050.53977460550245443586260719839/77469211/73270.7544805233565262806908711812351/963011514/90021.0048155652628071187955837414235/1109513188/104671.5054436489732783749211983916328/1339815072/125602.0058617118795592111025810886--/15700--/148632.506280753610488102581151412560----(2)水加热器贮水容积(V)的确定

式中T—贮热时间(min),见表3-15;

CB—水的比热容(kJ/kg.℃),一般取4.19。

有导流装置,计算容积附加10~15%;当冷水下进上出时,容积宜附加20~25%。对小型建筑热水系统可直接查产品样本,样本中查出的加热设备发热量值应大于小时供热量,而小时供热量要比设计小时耗热量大10~20%。L(3-11)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表3-15水加热器的贮热量加热设备以蒸汽和95℃以上的高温软化水为热媒时以<95℃低温软化水为热媒时工业企业淋浴室其它建筑物工业企业淋浴室其它建筑物容积式水加热器或加热水箱≥30minQh

≥45minQh≥60minQh≥90minQh导流式容积式水加热器≥20minQh≥30minQh≥40minQh≥45minQh半容积式水加热器≥15minQh≥15minQh≥25minQh≥30minQh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3.4.5管网的水力计算第一循环管网(热媒管网)第二循环管网(热水配水管网)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qs

、qx

、Hzrqs

、qx

、Hzr相同

不同:循环附加流量循环泵的扬程和出水量自然循环机械循环管径、压力损失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1.热水配水管网计算目的: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计算方法:与给水管网相同,但因水温高,管内易结垢,粗糙系数增大,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不同,查热水管水力计算表,见表3-16。管内允许流速:0.6~0.8m/s(DN≤25mm)和0.8~1.5m/s(DN>25mm),对噪声要求严的取下限。最小管径≥20mm。(1)自然循环回水管网的计算1)热损失(qs)计算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W(3-12)tz

的计算:

式中ΔT—配水管网起点和终点水温差(℃),取5~15℃。式中Δt—配水管网中的面积比温降(℃/m2),按(3-14)式算;

Σf—计算管段的散热面积(m2),可查表3-18。(3-13)(3-14)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表3-17管段周围空气温度管道敷设情况tk值/℃管道敷设情况tk值/℃采暖房间内,明管敷设18~20不采暖房间的地下室内5~10采暖房间内,暗管敷设30室内地下管沟内35不采暖房间的顶棚内可采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表3-18钢管外表面积管径DN/mm20253240507080100125外径/mm26.7533.542.25486075.588.5114140外表面积m2/m0.0840.10520.13270.15080.18850.23720.27800.35810.4396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2)全天供应热水系统循环流量(qx

)计算

式中QS—配水管道系统的热损失(W),经计算确定,一般采用设计小时耗热量的3%~5%;

Δt

—配水管道的热水温差(℃),根据系统大小确定,一般可采用5~10℃。L/h(3-15)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3)第二循环管网自然循环的压力值Hxr

Ⅰ.上行下给式管网---如图a

所示(3-16)Ⅱ.下行上给式管网---如图b所示(3-17)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上行下给下行上给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第二循环管网自然循环的压力值--Hzr

还应满足下式要求:

(3-18)式中Hpx

—循环流量通过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计算管路的总水头损失(Pa)按式(3-19)计算:hj

—水加热器的水头损失,按3-20算: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2)机械循环管网水力计算热水供应系统循环水泵的出水量应为循环流量。循环水泵扬程-Hb:

mH2O(3-21)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2.热媒管网的水力计算-D、Σh(1)热媒为热水据已算出的G、热媒控制流速v≤1.2m/s、每米管长沿程水头损失的控制范围R=5~10mmH2O/m,由热媒管道水力计算表查出供水和回水管管径D和单位管长的沿程水头损失,再计算总水头损失Σh

。(2)热媒为高压蒸汽1)蒸汽管和凝结水管计算:据不同加压方式计算出的G、蒸汽管道的允许流速(见表3-19)和相应的比压降,查蒸汽管道管径计算表,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2)余压凝结水管计算:计算出余压凝结水管段的计算热量Qj

,再据Qj

查管径选择表,确定其管径。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2)热媒为高压蒸汽1)蒸汽管和凝结水管计算:据不同加压方式计算出的G、蒸汽管道的允许流速(见表3-19)和相应的比压降,查蒸汽管道管径计算表,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2)余压凝结水管计算:计算出余压凝结水管段的计算热量Qj

,再据Qj

查管径选择表,确定其管径。

Qj按3-22式计算:

加热器至疏水器之间的管段为汽水混合两相流,其管径按通过的设计小时耗热量查表3-20确定。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表3-19高压蒸汽管道常用流速管径/mm15--2025--324050--80100--150≥200流速/(m/s)10--1515--2020--2525--3530--4040--60表3-20由加热器至疏水器间不同管径通过的小时耗热量(W)DN/mm1520253240507080100125150小时耗热量/W33494108857167472355300460548887602210177430892324814820787118417835768课题4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力计算

3.5.1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1.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的分类自然循环系统用于家用热水器、集热面积<30m2的供热水系统用于集热面积≥30m2的供热水系统非循环系统强制循环系统

循环水泵流量取Q=1~2L/(min·m2)

扬程取H=2~5m课题5太阳能热水器

2.工作原理利用对阳光吸收率较高的优质材料制成的真空集热管和反射板构成集热器,通过辐射和导热等方式将吸收热量传递给集热管内的工质水,加热工质,并通过工质的循环将热量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室内热水供应系统。课题5太阳能热水器3.设计参数应满足的要求1)全年使用,平均日产40~65℃热水量Qw=40~60L/(d·m2);集热器尽量朝正南方布置,与地面倾角α=φ+(5°~10°)2)集热器管路系统要考虑溢流、排气和泄水,循环路的最高处设自动排气阀,最低点设泄水阀。3)集热器与建筑物须有可靠连接,设在屋面上时应向结构专业提供其荷载要求。课题5太阳能热水器4.设计自然循环系统时的注意事项1)贮热水箱底须高于集热器顶部0.2~0.5m,且尽量靠近;2)集热器与贮热水箱连接的上、下循环水平管段应有沿水流方向i≥0.01的向上坡度,严禁反坡;3)多台集热器连接时,循环管对称布置防循环短路和滞流;4)上循环管在贮热水箱的入口位置应低于水箱水面;5)集热器应并联,不得串联;6)应尽量减少管长和弯头数量,采用大曲率光滑弯头和顺流三通,管路上不宜设阀门以减少循环水头损失。课题5太阳能热水器3.5.2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1.构造如图示课题5太阳能热水器2.组成

真空集热管:双层高硼硅制作,吸收率高达92%,

集热器有抗冰雹冲击能力,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

反射板:优质进口镜面不锈钢板制作

贮热水箱构造:同热水系统的的热水箱

容积:每m2采光面积配置热水箱的容积量按下列规定计算:集中使用热水时为100L;非集中使用热水时为65L;定温放水时为50~65L。

支架、循环管、给水管、热水管、泄水管等课题5太阳能热水器3、布置位置平屋顶上、顶层阁楼上,倾角合适的坡屋顶上,如图示。家用集热器也可设置在向阳晒台栏杆和墙面上,如图示。课题5太阳能热水器课题1建筑给水工程施工图课题2管子的切断与连接课题3建筑内部给水管道安装课题4建筑内部消防系统的安装课题5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的安装课题6建筑小区给水管道安装课题7离心式水泵安装课题8阀门及水箱安装课题9管道支架安装课题10管道与设备的防腐与保温课题11建筑给水工程质量验收。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基本知识与技能:

1.给水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2.金属管道与非金属管道切断与连接操作要领;

3.建筑给水、消防热水供应系统的安装质量标准;

4.给水管道的试压、消毒、冲洗规定;离心式水泵安装方法及试运转要求;

5.阀门及水箱安装质量标准及严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及规定;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基本知识与技能:

6.管道支架的安装方法;防腐与保温的质量标准等;

7.应具有识读给水施工图的能力;

8.具有管道系统安装操作的能力;

9.具有组织给水工程质量验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能力。4.1.1给水(排水)施工图的一般规定

1.比例给水(排水)施工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4-1的规定。

单元4

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给水(排水)施工图选用的比例

表4-1名称比例建筑给排水平面图1:200、1:100、1:50建筑给排水轴测图1:150、1:100、1:50详图1:50、1:30、1:20、1:101:5、1:2、1:1、2:1水处理构筑物、设备间、卫生间泵房平、剖面图1:100、1:50、1:40、1:30、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2.标高

1)给水(排水)施工图中标高应以m为单位,一般应注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小区或庭院(厂区)给水(排水)施工图中可注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2)沟渠、管道应标注起点、转角点、连接点、变坡点和交叉点的标高;沟渠宜标注沟内底标高;压力管道宜标注管中心标高;重力管道(排水管道)宜标管内底标高;必要时,室内架空敷设重力管道可标注管中心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标高,但在图中应加以说明。3)室内管道应标注相对标高,室外管道宜标注绝对标高,当无绝对标高资料时,可标相对标高,但应与各专业中的标高相一致。

4)管道标高在平面图、系统图中的标注如图4-1所示,剖面图中的标注如图4-2所示。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⒊管径1)管径尺寸应以mm为单位。2)管径表示方法: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或非镀锌)、铸钢管管径以公称直径DN表示;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直缝或螺旋缝)、钢管、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以外径D×壁厚表示;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缸瓦管等管材,管径以内径d表示;塑料管材,管径按产品标注的方法表示。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⒋编号

1)当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或排水排出管的数量超过1根时,宜进行编号。系统编号的标志是在直径为12mm的圆圈内过中心画一条水平线,水平线上面是用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管道的类别,下面用阿拉伯数字的编号,如图4-4a所示。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图4-4管道编号表示方法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2)给水(排水)立管在平面图上一般用小圆圈表示,建筑物内穿越的立管,其数量超过1根时宜进行编号。标注方法是管道类别代号-“编号”,如3号给水立管标记为JL-3,2号排水立管标记为PL-2,如图4-4b)所示。

3)给水(排水)附属构筑物如阀门井、水表井、检查井、化粪池)多于一个时,应进行编号,宜用构筑物代号后加阿拉伯数字方法编号,即构筑物代号-编号。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⒌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

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

管道图例1生活给水管­——J——2热水给水管——RJ——

3热水回水管——RH——

4中水给水管——ZJ——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5循环给水管——XJ——

6循环回水管——Xh——

7热媒给水管——RM——8热媒回水管——RMH——9蒸汽管——Z——

10凝结水管——N——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11膨胀管——N——12保温管—PZ——13多孔管14地沟管15防护套管16管道立管X:管道类别L-立管1-编号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管道附件1刚性防水套管2柔性防水套管3波纹管4可曲挠橡胶接头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管道连接1法兰连接2承插连接3活接头4管堵5法兰堵盖6弯折管表示管道向后及向下弯转90˚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7三通连接8四通连接9盲板10管道丁字上接11管道丁字下接12管道交叉在下方和后面的管道应断开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阀门1闸阀2角阀3三通阀4四通阀5截止阀6电动阀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7减压阀左侧为高压端8旋塞阀9底阀10球阀11隔膜阀12气开隔膜阀13气闭隔膜阀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14温度调节阀15压力调节阀16电磁阀17止回阀给水配件1放水龙头左侧为平面,右侧为系统2皮带龙头左侧为平面,右侧为系统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3洒水(栓)龙头4化验龙头5射式龙头6脚踏开关7混合水龙头8旋转水龙头9浴盆带喷头混合水龙头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消防设施1消火栓给水管——XH——2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管——ZP——3室外消火栓4室内消火栓(单口)白色为开启面5室内消火栓(双口)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

备注6水泵接合器7自动喷洒头(开式)8自动喷洒头(闭式)下喷9自动喷洒头(闭式)上喷10自动喷洒头(闭式)上下喷11侧墙式自动喷洒头12雨淋灭火给水管——YL——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13水幕灭火给水管——SM——14水炮灭火给水管——SP——仪表1温度计2压力表3自动记录压力表4水表井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给水施工图常用图例续表4-2

序号名称图例备注给水设备1水泵2管道泵3卧式热交换器4立式热交换器5快速管式热交换器6开水器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4.1.2给水(排水)施工图的组成及内容

⒈管道施工图

组成:

首页、设计与施工总说明、系统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轴测图)、节点图与大样图、施工说明与设备材料明细表、标准图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首页一般由图纸目录、设计与施工总说明两部分内容。

图纸目录是将全部施工图按其编号(设施-X)、图名顺序填入图纸目录表格,同时在表头上标明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分部工程名称、设计日期等。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2)设计与施工总说明

一般用文字(图文)表明工程概况(建筑类型、建筑面积、介质的种类及设计参数、系统阻力等);设计中用图形无法表示的一些设计要求(管道材料、防腐及涂色、保温材料及厚度、管道及设备的试压要求、管道的清洗要求、设备类型、材料厂家等的特殊要求);施工中应遵循和采用的规范、标准图号;应特别注意的事宜等。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3)系统平面图平面图是最基本的施工图纸,其主要的作用是确定设备及管道的平面位置,为设备、管道安装定位。

平面图中的定位方法有:

1)坐标定位

2)建筑轴线定位

3)尺寸定位

4)图形定位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4)剖面图给排水工程图中,剖面图多用于室外管道工程。剖面图是在某一部位垂直剖切后,沿剖切视向的可见图形,其主要作用在于表明设备和管道的立面形状,安装高度及立面设备与设备、管道与设备、管道与管道之间的布置与连接关系。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5)系统图(轴测图)系统图用来反映管道及设备的空间位置关系。在系统图中,管道系统的平、立面布局及其与设备的具体连接关系、设备的类型、数量等均有清楚的图形表明。因此,系统图反映了工程的全貌。系统图可用正等轴测投影或斜轴测投影法绘制。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6)节点图与大样图

1)节点详图在小比例的平面及系统图中无法更清楚表达的部位,单独编号绘出节点详图,以便清楚地表达设计意图,指示正确的施工。

2)大样图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等施工图纸重要的辅助性图纸。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7)施工说明与设备材料明细表施工说明与设备材料明细表是“文字图”类型的图纸,是施工图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反复阅读、对照,严格执行。(8)标准图标准图又称通用图。是统一施工安装技术要求,具有一定的法令性的图纸,设计时不再重复制图,只需选出标准图号即可,施工中应严格执照指定图号的图样进行施工安装。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标准图可采用三视图或二视图(如卫生器具的安装等)、轴测投影图、剖面图等图形类型绘制,可按比例或不按比例绘制。⒉室内给水工程施工图组成:设计施工说明、给水平面图、给水系统图、详图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1)设计施工说明

阐述的主要内容有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及连接方法,消防设备的选型、阀门型号、系统防腐保温做法、系统试压的要求及未说明的各项施工要求。(2)平面图

平面图的主要内容有建筑平面的形式;各用水设备的平面位置、类型;给水系统的入口位置、编号、地沟位置及尺寸;干管走向、立管及其编号,横支管走向、位置及管道安装方式(明装或暗装)等。

(3)系统图系统的主要内容有各系统的编号及立管编号、用水设备的编号;管道的走向,与设备的位置关系;管道及设备的标高;管道的管径坡度;阀门种类及位置等。(4)大样图与详图大样图与详图可由设计人员在图纸上绘出,也可能引自有关安装图集。其内容应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⑴平面图

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道路的位置、室外地形标高、等高线的分布,建筑标高及建筑物底层室内地面标高等;市政给水干管的平面位置;小区给水管道的平面位置、走向、管径、标高、管线长度;小区给水管道附件如室外消火栓、水表、阀门及相关的井室构筑物的布置、编号等。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⑵剖面图剖面图可沿室外给水管道的纵向或横向剖开,即构成纵剖面图和横剖面图。主要内容有地面标高、管顶标高,给水管道如采用地沟敷设时,还应反映沟顶与沟底标高、给水管与其他管道及地沟四周的距离;管径、管线长度、坡度、构筑物编号等。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⑶详图室外给水施工详图和大样图主要反映各井室构筑物的构造、管道附件的做法、支管与干管的接法等。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4.1.3给水施工图的识读室内给水系统施工图的识读顺序支管

总管

干管用水设备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识图举例】某三层办公楼给水排水施工图如教材图4-6、图4-7所示。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课题2管子的切断与连接4.2.1管子的切断切断方法:锯割、磨割、刀割、气割、錾割等。⒈锯割手工锯割:用于切断钢管手工锯割是用装有粗齿或细齿钢锯条的钢锯将管子锯断,方法简便易行,可在任何施工地点进行;但劳动强度大,切割速度慢,适用于切断DN≤50mm的管子。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机械锯割:用于切断有色金属管、塑料管。机械切割方法是将管子固定在锯床上,锯条对准切割线,切割即可。此方法速度快,切割质量好,适用于切断管径较大的管子。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给水工程中的塑料管、铝塑管也可使用专用剪刀将管子切断,如图4-11所示。但应在安装前用整圆器插入管口,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将管口整圆。图4-11切管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⒉磨割常用的磨割设备便携式金钢砂锯片机

G2230卧式砂轮切割机金刚砂轮片切割机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图4-12便携式金刚砂锯片1-工作台2-夹管器3-金刚砂锯片4-张紧装置5-传动装置6-电动机7-摇臂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便携式金钢砂锯片机的切割方法:

切割前,先将画好切割线的管子装到台面上的夹管器2内,调整管子,使其切断对准金刚砂锯片3,然后放下摇臂8,使金刚砂锯片与管壁相接触。当再一次确认锯片刃口与管子切断线对准无误后,轻轻地压下摇臂上的手柄4,就可以进刀切割管子。切割时,压手柄不可用力过猛,否则会因割片进给过量而打碎锯片,当管子即将被切断时,应逐渐减少压力或不再施加压力,直至将管子切断为止。最后松开手柄关闭电源。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注意事项:

所要切割管材放在砂轮锯片卡上用夹管器钳紧,操作时用力均匀,不要过猛;切割时操作人员应按住按钮开关,在切割过程中不得松开按钮,以防事故发生;操作人员的身体错开砂轮片,防止火花飞溅伤人;砂轮片一定要正转,切勿反转,防止飞出伤人;断管后要将管口断面的管膜、毛刺清除干净。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⒊刀割优点:刀割是用管子割刀切断管子,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切口断面平整的。缺点:管子切口断面会因受刀刃挤压而使切口内径变小。多用于切断DN≤80mm的钢管。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图4-13刀割管子注意事项:

割管器规格与管径大小一致;割管时刀片应垂直于管子轴线;每圈进刀量不宜过大,以免管口明显缩小或损坏刀片;操作时用力均匀,不要左右摆动;切断后的管口若出现缩口应铣去边缘部分,以保证管子的内径。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⒋气割

适用于:切割DN≥100mm的普通钢管和低合金钢管,但不适用于不锈钢管、铜管和铝管。

注意事项:气割的切口,应用砂轮机麿口,除去溶渣,以便于焊接。气割结束后,应即关闭切割氧气阀,再关闭乙炔阀和预热氧气阀,如停止工作时间较长,应旋松氧气减压调节杆,再关闭氧气阀和乙炔阀。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⒌錾割

适用于:铸铁管、陶土管及混凝土管的切断。4.2.2管道连接

管道的连接方法: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连接承插口连接卡套式连接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镀锌钢管DN≤100mm应采用螺纹连接;

DN>100mm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连接。

注意:镀锌钢管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与法兰焊接处应二次镀锌。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给水铸铁管承插口连接:其接口用水泥捻口或橡胶圈接口方式进行连接,给水铸铁管也可采用法兰连接。铜管连接:专用接头或焊接

d<22mm宜采用承插或套管焊接;

d≥22mm宜采用对口焊接。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给水塑料管和复合管的连接:黏接接口、热熔连接、专用管件连接、法兰连

注意:塑料管和复合管与金属管件、阀门等的连接应使用专用管件连接,不得在塑料管上套丝。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课题3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管道的安装

4.3.1室内给水管道安装的基本技术要求⒈建筑给水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⒉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⒋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

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⒌管道支、吊、托架安装位置应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与管道接触要紧密。

注意:间距的规定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70支架的最大间距/m保温管22.52.52.5334不保温管2.533.544.556公称直径/mm80100125150200250300支架的最大间距/m保温管44.54.54.54.54.54.5不保温管6666666

钢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表4-5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

表4-6管径/mm121416182025最大间距/m立管0.50.60.70.80.91.0水平管冷水管0.40.40.50.50.60.7热水管0.20.20.250.30.30.35管径/mm324050637590100最大间距/m立管1.11.31.61.82.02.22.4水平管

冷水管0.80.91.01.11.21.351.55热水管0.40.50.60.70.890100单元4

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铜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表4-7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65支架的最大间距/m垂直管1.82.42.43.03.03.03.5水平管1.21.81.82.42.42.43.0公称直径/mm80100125150200支架的最大间距/m垂直管3.53.53.54.04.0水平管3.03.03.03.53.5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⒍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规定。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层不得小于2个。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均匀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⒎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⒏给水支管和装有3个或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始端,均应安装可拆卸连接件。⒐冷热水管道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上方;垂直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左侧。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

4.3.2给水管道的安装

安装的一般程序: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引入管

水平干管

立管

横支管

支管

管道试压

管道清洗

管道防腐保温。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⒈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图纸、备料、孔洞预留、预埋件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⒉预制加工

按施工图画出管道分路、管径、变径、预留口、阀门等位置的施工草图,在实际安装的位置做好标记,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安装的准确尺寸,标准在施工草图上,然后按草图的尺寸预制加工,如断管、套丝、上管件、调直等,以确保质量,提高工效。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⒊引入管的安装

引入管敷设时,应尽量与建筑物外墙轴线相垂直,这样穿过基础或外墙的管段最短。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预留孔洞或预埋钢套管。预留孔洞的尺寸或钢套管的直径应比引入管直径大100~200mm,引入管管顶距孔洞或套管顶应大于100mm,预留孔与管道间的间隙应用黏土填实,两端用1:2水泥砂浆封口,如图4-17所示。当引入管由基础下部进入室内或穿过建筑物地下室进入室内时,其敷设方法如图4-18和图4-19所示。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图4-17引入管穿建筑物基础图4-18引入管由基础下部进入室内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图4-19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地下室进入室内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注意:敷设引入管时,其坡度应不小于0.003,坡向室外,并在最低点设池水阀或管堵,以利于管道系统试压及冲洗时排水。采用直埋敷设时,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埋深应大于当地冬季冻土深度,以防冻结。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⒋给水干管的安装

给水干管在安装前应先划各立管的安装位置,以作为干管预制加工、量尺下料的依据;干管的分支用T形三通管件,当分支干管上安装阀门时,先将阀杆卸下,必须安装管道;干管的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规定安装支架,以便固定管道;给水干管宜设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接口麻丝头,将所有管口装好丝堵。当给水干管布置在不采暖房间内,并有可能冻结时,应当保温。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⒌给水立管的安装

方法:明装和暗装

在各层楼板预留孔洞、弹出立管安装的垂直中心线、自各层地面向上量出横支管的安装高度、丈量各横支管三通(顶层为弯头)的距离、用比量法下料、设置管卡、校核预留横支管管口高度、方向、用临时丝堵堵口。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注意:

给水立管与排水立管、热水立管并行时,应设于排水立管外侧、热水立管右侧;为便于在检修时不影响其他立管的正常供水,每根立管的始端应安装阀门,并在阀门的后面安装可拆卸件(活接头);立管穿楼板时应设套管,并配合土建堵好预留孔洞,套管与立管之间的环形间隙也应封堵。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⒍横支管的安装明装、暗装

明装时,核定不同卫生器具的冷热水预留口高度、位置,找坡找正后栽埋支管管卡,并在阀门的后面安装可拆卸件(活接头);立管穿楼板时应设套管,并配合土建堵好预留孔洞,套管与立管之间的环形间隙也应封堵。并在阀门的后面安装可拆卸件(活接头)。

注意:横支管的始端应安装阀门,阀后还应安装可拆卸件;还应设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立管或配水点;支管应用托钩或管卡固定。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4.3.3建筑给水硬聚乙烯管道的安装⒈对材料的要求⑴生活饮用水塑料管道选用的管材和管件应具有卫生检验部门的检验报告或认证文件。⑵给水管道的使用温度不得大于45℃,给水压力不得大于0.6MPa,给水用塑料管材不得用于消防给水,采用塑料管的给水系统不得与消防给水系统连接。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⑶管材和管件应具备质量检验部门的质量合格证,并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生产厂家的名称及材料规格。⑷胶黏剂必须标有生产厂家名称、厂址、出厂日期、有效使用期限、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安全注意事项。⑸胶黏剂必须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并具有卫生检验部门的检验报告或认证文件。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⒉管材质量要求与检验⑴管材与管件的颜色应一致,无色泽不均及分解变色现象。⑵管材与管的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口、裂纹、脱皮和严重的冷斑及明显的痕纹、凹陷。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⑶管材轴向不得有异向弯曲,其直线偏差应小于1%;管材端口必须平整,并垂直于管轴线。⑷管件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合膜缝口应平整,无开裂。⑸管材在同一截面的壁厚偏差不得超过14%;管件的壁厚不得小于相应管材的壁厚。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⑹塑料管材和管件的承、插、黏结面,必须表面平整,尺寸准确,以保证接口的密封性能。⑺塑料管道与金属管配件连接的塑料转换接头所承受的强度试验不应低于管道的试验压力,其所能承受的水密性试验压力不应低于管道系统的工作压力;其螺纹应符合现行标准《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尺寸管件结构尺寸表》的规定;螺纹应整洁、光滑、断丝或缺丝数不得大于螺纹全扣数的10%,不得在塑料管上套丝。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⑻胶黏剂不得有团块、不溶颗粒和其他影响黏结剂黏接强度的杂质;自然状态下应呈自由流动状态。⑼胶黏剂中不得含有毒和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不得对饮用水的味、嗅及水质有任何影响。⑽给水管道的管材、管件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用于室内的管道宜采用1.0MPa等级的管材。管材和管件应在同一批中抽样进行规格尺寸及必要的外观性检查。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⒊贮存和运输⑴管材应按不同规格分别进行捆扎,每捆长度应一致,且重量不宜超过50kg,管件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装箱,均不得散装。⑵搬运管材和管件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油污。严禁剧烈撞击、与尖锐物品碰撞、抛捽滚拖。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⑶管材与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40℃的库房或简易棚内,不得露天存放,距离热源不小于1m。⑷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支垫物上,支垫物宽度不应小于75mm,间距不应大于1m;外悬端部不应超过0.5m,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管件应逐层码放,不得叠置过高。⑸胶黏剂和丙酮等不应存放于危险品仓库中。现场存放处应阴凉干燥,安全可靠,严禁明火。

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⒋安装的一般规定⑴塑料管道的安装工程施工应具备的条件: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经会审;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进行技术交底;施工用材料、机具、设备等能保证正常施工;施工现场用水、用电等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场平整,材料贮放场地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要求。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⑵安装人员必须熟悉硬聚氯乙烯管的一般性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点,严禁盲目施工。⑶施工现场与材料存放处温差较大时,应于安装前将管材与管件在现场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⑷安装前应对材料的外观和接头配合的公差进行仔细地检查,必须清除管材及管件内外的污垢和杂物。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⑸安装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等有机污染物与硬聚氯乙烯管材、管件接触。⑹安装间断或安装完毕的敞口处应及时封堵。⑺管道穿墙壁,楼板及嵌墙暗装时,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槽。其尺寸设计无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预留孔洞尺寸宜较管外径de大50~100mm。

2)嵌墙暗装时墙槽尺寸的宽度宜为de+60mm,深度为de+30mm。

3)架空管顶上部的净空尺寸不宜小于100mm单元4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与验收⑻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⑼塑料管道之间的连接宜采用胶黏剂粘接;塑料管与金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