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研究_第1页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研究_第2页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研究_第3页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研究_第4页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研究摘要: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不仅进入了高发期,而且规模大、对抗激烈、社会危害严重,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与和谐。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从本质上看,任何群体性事件背后都隐藏着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社会心理动因。本文基于这个前提对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全方位、多视角地深入剖析社会心理冲突及其发生机制,揭示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根源,以寻求有效治理的对策。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学;对策

目录一、群体性事件相关概述 1(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1(二)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二、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2(一)普遍的社会不公平感 2(二)严重的社会不信任感 2(三)深切的失望无助感 3(四)广泛的社会怨愤心理 3三、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方法分析 3(一)社会不良心态预警 3(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4(三)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4(四)强化建构社会信任 5结束语 5参考文献 5PAGE6一、群体性事件相关概述(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可能引发危害社会治安的非法集体活动。一种危机性社会事件。缘于某些利益要求相同或相近的群众个体或团体、组织,在利益受损或不能得到满足并受到策动后,采取非法集会、游行,集体上访、静坐请愿,或集体罢课、罢市、罢工,集体围攻冲击党政机关、重点建设工程和其他要害部位,导致集体阻断交通,集体械斗甚至集体打、砸、烧、杀、抢。(二)群体性事件的特点1.有因性群体性事件尽管与社会学意义上的集群行为在行为表征方面并无二致,但其无疑是一个更具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特征的概念,创造性即在于它的有因性。群体性事件的有因性,正规的表述为“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即把群体性事件限定在“人民内部矛盾”范围内。基于此,笔者并不苟同于有学者将有组织犯罪也归入群体性事件的分类方法。群体性事件大都“事出有因”,或维护权利,或表达诉求,其最初原由是正当的、正常的、合法的、合理的,在当前中国社会,集体行动实质上大多是作为一种“弱者的武器”被使用。据调查,在我国各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大多数事件群众的诉求是合理的,不但大多数事件的原因是有道理的或有一定道理的,甚至绝大多数都是“有理取闹”或“部分有理取闹”。2.不合规不合规即不合体制内正当制度规定或不合正常社会政治生活轨道。笔者之所以用不合规这一中性词语来替代颇具争议色彩的“违法性”,是因为现实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缘于社会管理缺位和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权利救济手段缺失,大多数(群体性)事件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大多数情况是干部作风不正、工作不到位酿成的,不合规的行为方式往往只是争取自身合法权利或表达正当诉求而不得已为之的手段,目的是第一性的,手段是第二性的、派生的、从属的。3.危害性群体性事件作为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处,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后果,或造成物质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或造成社会秩序紊乱使地方治理陷入合法性危机,此即为群体性事件的副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对群体性事件必须审慎对待、积极应对、妥善处置,注重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原因所在。二、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行为乃心理的外在表现。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发生,在当前社会情境下,有着普遍而深刻的社会心理基础。(一)普遍的社会不公平感社会不公既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更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社会不公主要体现在:社会阶层分化固化,利益分配失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据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以及在社会转型变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会不均等和腐败现象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等原因,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因权利贫困而沦为弱势群体,并由此产生强烈的相对被剥夺感和严重的社会不公正感。不平则鸣,在某种程度上,群体性事件不外是某些特定的社会成员或群体对社会不公表达不满或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二)严重的社会不信任感当前社会信任流失加剧,存在着严重的信任危机,主要缘于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并逐渐趋于定型,“上层寡头化、下层碎片化”的“断裂社会”隐然形成,我国已进入一种“社会结构紧张”状态,阶层断裂,互相猜疑,互不信任,社会共识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得以达成。就对政府部门的信任而言,据一份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各级政府(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区县级政府—乡镇政府)的信任度呈逐级衰减之势,体现出了对基层政府的较低信任度,许多群体性事件更是矛头直指基层党政部门。如“瓮安事件”发生前,当地干部作风问题突出,干群关系比较紧张,治安状况严重恶化,警民矛盾日益凸显,最终因一名女中学生非正常死亡这一偶然事件引爆政府与民众的严重对立、警察与民众的直接冲突。(三)深切的失望无助感现实社会中,许多利益受损者维护权利(尤其是希望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救济)的过程,都曾经历了一个抱有希望—满怀失望—绝望无助的心理历程,利益表达机制阻塞、低效甚至失效,使其产生深切的无助感和幻灭感。以“孟连事件”为例,长久以来,当地胶农与橡胶企业在利益分配上不均衡、不公平,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得胶农利益严重受损,尤为严重的是,当地政府对于民众的不满一度视而不见,长期缺乏积极回应,甚至动用警察压制民众主张自己的权利,长期压抑沉默的结果,便是严重的流血冲突在沉默中爆发出来。(四)广泛的社会怨愤心理有学者指出,由于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阶层的相对被剥夺感和缺乏安全感,民众中潜藏着一种“抽象愤怒”,即不特定之人因不特定之事引发的普遍和长期的愤怒,这种抽象的愤怒如果没有合适的渠道表达疏导,终将会以各种非理性的方式宣泄出来。中国社科院2018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7年度群体性事件仍然保持多发态势,是因为一些地方在加速发展和转型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历史上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的民怨太深“民怨太深”道出了大多群体性事件的症结所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群体性事件看似偶然或者由偶然因素或意外事件触发,实则必然,是怨愤长期积压而需要找到出口以释放的必然结果。三、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方法分析(一)社会不良心态预警社会不良心态是社会矛盾纠纷在心理领域的映射,是群体性事件爆发的重要心理基础,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虽然是隐性的、间接的,然而是长期的、颇具破坏性的,因而加强对社会不良心态信息的监测、分析、预警工作,便成为应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基础。要坚持普遍搜集和重点调查相结合、公开管理及传统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努力获取掌控、分析研判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良社会心态苗头特征及趋势走向,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预警信息。(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民意如水,可疏不可堵,可导引不可壅塞。但在现实社会中,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和官员对民意存在着“选择性忽视”或“本能性漠视”的情形,往往形成民意的“堰塞湖”,民意难以有效上达;另一方面,由于表达能力和机会的缺失,以及表达渠道滞涩不畅,更多的有表达需求和意愿者往往沦为“沉默的大多数”。在遇有权利受损致害而诉告无门、社会不满情绪堆积溢满或类似情形时,这“沉默的大多数”极易在“沉默中爆发”,以不可遏止之势宣泄郁积于胸中的不满和愤怒。因此,畅通民意沟通表达渠道,不仅为民主政治建设所急需,更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之良策。要采取切实措施,通过健全、完善、拓展信访、听证等民意表达渠道,发挥民间社团组织集聚民意的作用,正确实施《集会游行示威法》等途径,保障民众政治权利,引导民众及时、有效、合理、合法表达诉求和宣泄情感,减少群体性事件这种“非理性”、“不合规”的极端表达诉求方式,避免危害后果发生,缓解社会对抗。(三)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和谐社会是一个“共建共享”的社会,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因而必然应该共同(虽然并非平均)享有现代文明建设成果。利益共享是达成社会共识、确保社会良性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共同体存续的关键所在,尤其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人民群众共享需求更为迫切。但在现实生活中,利益不仅不能共享,甚至正当合法权益往往受到不法侵害,遭受非法剥夺而无可告诉,此等情形比比皆是。利益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利益失衡往往导致心态失衡,因而常常引发此起彼伏的个体抗议或群体抗争事件。因此,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积极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妥善解决利益分配上的不均衡和贫富悬殊过大及社会不公正等问题,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实现其切身利益,并为权利受损致害的群众及时提供补偿救济,以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四)强化建构社会信任社会信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不仅起着增进理解、促进团结的凝聚人心的作用,还具有整合社会力量、维系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社会冲突必然增多,社会秩序必然混乱。作为弱者反抗强者的“武器”,群体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草根阶层和普罗大众对公权力的极大不信任甚至怨愤和敌意。因而,从执政者角度而言,积极建构社会信任,加快服务型、法治型、责任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的执政能力和执法公信力,增强公权力的合法性,增进群众对公权力的认可和认同,已是刻不容缓。结束语近年来,我国因环境敏感项目或者环境污染问题而诱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继征地纠纷和劳资纠纷之后,环境纠纷又成为一个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的新因素。环境群体性事件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事态升级,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在降低政府公信力的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形成“多输”局面。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从而走出“多输”的困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概念出发,重点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针对群体性事件的存在提出一些预防和处理方法,从而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提供一些思路。参考文献[1]张洪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识别和治理[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8,27(06):104-110.[2]程艳芳.社会公共问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研究[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