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 大力推进学校统筹发展_第1页
以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 大力推进学校统筹发展_第2页
以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 大力推进学校统筹发展_第3页
以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 大力推进学校统筹发展_第4页
以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 大力推进学校统筹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以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大力推进学校统筹发展第一篇:以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大力推进学校统筹发展以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大力推进学校统筹发展尊敬的李局长、各位领导: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工作作简要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镇中心小学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富宁县城30公里,学校始建于1969年,迄今已有45年的办学历程,前身为**镇中心学校,2021年9月中小学分设,更名为**镇中心小学。近年来,学校先后建成教学楼、学生住宿楼、学生食堂、集办公和各类教学用房为一体的综合楼等共8幢楼房,完成了各种配套设施建设。学校占地面积72492平方米,建筑面积17428平方米。全镇有一级完小15所(含镇级完小1所),二级完小2所,村小5所,一师一校3所,附属幼儿园1所,省级示范性成技校1所,村级成技校15所,自然村成技校6所。有教职工196人,教学班120个,在校学生3263人。多年以来,学校获国家教育部“中华扫盲奖”,县级“平安单位”、“创平先进集体”、县级“文明单位”、州级“平安校园”等荣誉。在全县年度教育目标管理考核中获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一次,小考成绩多年位于全县前列,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生源。二、思想理念—1—(一)、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立校,服务立校”的工作宗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二)、办学理念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学生的一生幸福作准备”为学校办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校训:海纳百川、自主发展校风:文明、求实、严谨、创新教风:严谨治学、谦和踏实学风:勤奋学习、活泼开朗、自主发展、学有创新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调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的各方面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部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适合我校特点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校内部管理规范、教师素质较高、教学条件优越、教育质量较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先进学校。(二)、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培养道德良好、基础扎实、人格健全、个性鲜明、意识创新的小学生。道德良好:举止文明,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扎实: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人格健全:有自治能力、适应能力和文明习惯。个性鲜明。独立自主,有健康的个人情趣,勇于表达个人观点。意识创新。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三)、具体目标1.学校管理。坚持以文化兴校抓管理,德育双馨抓落实,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德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2.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素养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创新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三种能力的培养(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3.德育工作。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学生的一生幸福作准备”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小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校本德育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抓好学生行为习惯,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抓好家校共育。—3—4.教学工作。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5.教研工作。完成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形成通畅、规范的科研网络,能将教育科研和日常的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6.总务工作。树立全心全意的后勤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更好服务,努力实现及时、到位、优质。四、工作措施一是通过领导班子以身作则,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要求、民主管理,人文关怀激励考核,以和谐进取的团队推动学校稳健发展。二是通过完善管理,不断创新德育手段,拓展教育渠道促进养成教育及育人环境的形成,以生动深刻的德育活动提升教育品质。三是通过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抓实公开课堂教学,抓好集体研讨备课,以生动多样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成长。四是通过不断完善管理计划,严格执行课程,抓实起始与毕业,打造高效课堂,加大研究力度,以扎实规范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4—五是通过打造集体育、文化于一体的“公园式”校园,实施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多元人文评价体系,以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凸显校园文化品味。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由于镇区生源少,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原因,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学校领导班子规划学校工作及教师个人发展计划的整体设计,导致学校发展定位不够清晰,无法实现共同“愿景”。2.骨干教师比例小,缺乏引领。会导致教育科研纵向横向发展深度不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各位领导,以上是我对**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的汇报,不足的地方还很多,恳请各位领导多提意见,我们将在县教育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学校建设,力争把**镇中心小学建设成为师生和谐发展、家长满意度高、社会评价优秀的文明校园。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5—第二篇: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孙景淼(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为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这对于我市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021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扣“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以大力抓好都市农业发展和农村实事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城乡体制改革为动力,整体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加快形成城乡产业融合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都市农业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以建设都市农业为主题,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重视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加快形成以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为重点的都市农业产业格局和“城市、平原、山区”三大圈层布局,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流通的扶持,引导和鼓励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充分利用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都市农业外向度。继续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培育以推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为重点的人口集聚机制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要素市场化的产业集聚机制。引导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小城镇集聚,吸引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合理集聚。以产业化为依托,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纽带,发展块状物色经济,繁荣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推进家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健全都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杭州农网和农技110的作用,为发展都市农业提供更有效的科技信息服务。抓好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健全生产管理、检测检验、监督保障体系,强化全过程管理,不断满足群众对放心、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以实事项目实现城乡共同进步以农村实事项目建设为重点,致力城乡共同进步,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有新成果。坚持城乡统筹、执政为民、惠及农民,把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从农民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入手,设计和利用有效的载体,从需要和可能上考虑,明确内容、时间、标准,集中力量抓好和深化一批涉及实事项目,并以此为抓手积极探索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和现实途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快改善农村发展条件。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载体,以改善农田水利、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进农村建设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丰富农村文化精神生活,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多领域、多层次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需求。深化“49100”工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群众共同富裕。重视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和困难户危房改造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困难。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结合杭州实际,积极推进农业税征收办法改革,尽快实现农户零说赋。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农村征地制度,努力解决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社会保障难以落实到位等问题。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撤村建居单位的清产核资和股份改革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制度改革,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更好地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广大农民。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和流动。积极探索乡镇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趋势,适时调整乡镇、村行政区划和管理范围,加快建立“精简、高效”服务型的乡镇、村管理体制。第三篇: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仙桃市城镇化发展思路郭生元仙桃地处汉江平原腹地,北依汉水,南靠长江,东临武汉,西毗荆州,市域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46万人。近几年来,我们以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为契机,率先在全省编制市域城乡总体规划,并于2021年4月报批实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编制了南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旧城区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15个镇、2个原种场的总体规划,全市595个行政村的村庄建设规划也全部编制完成,力求通过规划引领,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体做法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科学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统筹规划城乡空间结构,促进城乡高度融合。我们将空间结构调整纳入城乡规划视野,对市域城镇发展规划作出调整,使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状的、多节点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总体设想是构建“一心三带四重点”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一心”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三带”,即318国道沿线城镇带、市域南部城镇发展带、市域南北方向复合城镇带;“四重点”,即重点建设毛嘴、彭场、张沟、陈场四个镇。通过调整城镇布局形态,形成级次分明、点轴相连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更好地促进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使我市城镇化率由现在的48%逐步提高到2021年的70%左右。二是统筹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调整和改善用地结构。一是按照“缩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改造空心村”的要求,规划将现有595个行政村逐步调整为40个中心村、530个一般农村居民点,缩并自然村25个。二是通过农地整理、居民点整理等手段,减少村民小组个数,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三是集中有限的土地资源向重点镇和重点工业园区集中,使每个重点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集中力量建设南城新区,使主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以上。三是统筹安排城乡产业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产业集聚、经济集约”的原则,统筹考虑城乡产业布局,城市和乡村的功能形成互补关系,使乡村可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直接参与城市的经济运转,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使城乡各自发挥其优势。规划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第二、三产业,力争近期城区工业产出规模突破200亿元,吸纳就业能力突破20万人;四个重点镇突出发展第二产业,力争工业产出规模进一步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他镇突出发展优质粮棉油、生态水产、优质禽畜、精品果蔬、园林花木等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以郭河外婆家水产、沙湖万荷堂莲业、三伏潭盛胜鹅业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互通共荣。统筹安排城乡交通体系、给排水设施、通信设施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快速便捷的城乡交通体系,使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同时,建立高度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把现代通信技术普及到乡村的各个角落,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城乡人口、经济等方面的融合。未来两年,我们将着力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大中型沼气工程、天然气进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互联网村村通、安全饮水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2021年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农村安全饮水覆盖人口达到80万人以上,农村沼气用户达到8万户,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100%、入户率80%以上。五是统筹保护市域生态环境,促进城乡持续发展。坚持“环保优先”的理念,统筹安排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协调城乡环境保护与整治,并在各城镇之间以大片的农田保护区、观光农业和绿化带相间隔,既明晰城镇建设的用地范围,又为整个综合体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在沙湖建立省级湿地生态保护区,在排湖建立湿地生态公园。积极推进城乡水系生态修复,将城区5条内河(仙下河、汪洲河、汉南河、洛江河、肖杨河)与3个内湖(十全湖、曲湖、太子湖)实行贯通,形成“江、河、湖、城”的水乡生态特色。拟投资5000万元,实施城市十大绿化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分洪道绿化带、高速公路防护绿化带、电排河绿化带等三条绿化带建设,使城区绿地总量进一步提高。拟投资6000万元,加快城区治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治污功能。在农村大力推进以“三建一改”、“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建设,力争五年内在每个镇建立一个污水处理厂和一个垃圾集中处理站,完成“一建三改”2.5万户,完善断头通村公路680公里,新建高产农田20万亩,新增安全饮水覆盖人口23万人,新增“万树村”100个,进一步凸显江汉平原水乡园林生态特色。——突出区域规划示范效应,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在打造“两型社会”示范新区上寻求突破。开发南城新区,是我市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两型社会”新模式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按照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具有优良人居环境的水乡园林生态新区”的发展定位,对南城新区进行了科学规划。目前,新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启动。以“五主、五次、九辅道”为主体的新区道路网络全面拉开建设,“两横两纵”四条主干道路基本贯通。34栋13.5万平方米安置房建成并交付使用,9栋4.9万平方米安置房进展顺利,搬迁居民652户。道路管线预埋和水系恢复调正工程相继按计划展示,和平路高架桥建设正式启动,南城新区已初现雏形。二是在打造新型特色城镇上寻求突破。我们因地制宜,放大特色,将彭场建设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实力的无纺布制品名镇,将毛嘴建设成仙桃西部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商贸宜居型名镇,将沔城建设成历史文化民俗汇集之地和旅游重镇,将杨林尾建设成无污染渔业重镇,将三伏潭建设成无公害蔬菜大镇,将长埫口建设成重要的园林花卉基地。通过加快重点镇、特色镇发展,增强镇域经济整体实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在打造仙洪新农村试验区上寻求突破。建设仙洪新农村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市55个行政村居被纳入仙洪新农村试验区。为此,我们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按照“科学规划引领、特色产业支撑、基础设施拉动、村庄整治起步、先进文化引导、基层组织保障”的工作理念,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农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力争探索出仙桃模式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创新多层面体制机制,有力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没有一个健全的体制和机制作保证,城乡统筹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近几年来,我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建立健全了城乡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一是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统筹管理机制。按照“规划一张图、管理一条线、考核一个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规划同步。坚持城乡总体规划“一张图管总”的原则,加强对全市各类规划的统一管理,积极推进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的对接融合,强化城乡总体规划的约束和控制功能。二是管理同筹。成立了市村镇规划管理局,强化城乡规划的执行和监督,推进城市综合执法向镇村延伸,建立了多层次的农村规划管理网络。三是考核同等。建立了与城乡规划相配套的考核机制,对镇(办、场、园)的综合目标考核进行必要调整,进一步增强了规划实施的推动力。二是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一是组建了市级政策性城乡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注入启动资金,广泛开展融资,以政府投入撬动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建立了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长效机制。将建设重心逐步由城市转向农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三是建立农民投工投劳的劳动积累机制。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运用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改水修路的积极性,激发了全社会和广大农民共同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三是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机制。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市民与农民公平享受、城市与农村软硬件均衡的户籍迁移登记管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公共安全等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建立健全城乡环境一体化保护机制。一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机制,形成了全覆盖、网络化的环境保护监管网络,促进了城乡生态环境资源的一体化保护。二是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管,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及时关停并转高污染企业,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落后工业转向农村,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三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的监管,有效防止了农村饮用水源、生活垃圾、水产畜禽养殖的污染。四是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了农村垃圾和污水无害化集中处理和再利用体系。五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有机肥料推广机制。五是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布局引导机制。探索建立了优化产业布局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方面积极性,引导企业和项目向相应工业园区集中转移,实现了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用地集约。对于乡镇向工业园区引进的工业项目,实行“三分”利益协调政策:即建成投产后实现地方税收,由园区与乡镇按一定比例分成;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落户发生的非企业承担的前期费用等,按照同样比例进行分担;企业所产生的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招商实绩等经济指标,与园区分离,均列入该镇统计。对于园区外的企业搬迁进入园区,建立了相应的补偿政策,妥善处理企业用地、银行贷款抵押、协调服务等有关问题,为企业搬迁解除后顾之忧。(作者系仙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第四篇:以“三个引领”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快速发展以“三个引领”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快速发展宁晋县教育局副局长冯建平2021年9月20日,全国第十五届推普周重点活动在邢台市宁晋县隆重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宁晋县教育局组织编排的“燕赵大地,雅言华章”汇报演出、第二届汉字书写成果展及宁晋六中的千人诵读等展示内容,集中彰显了教育系统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及取得的突出成绩,得到了河北省政府副省长、省语委主任龙庄伟,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等领导和来自四川、江西、西藏、云南、山西等省市区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负责人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宁晋县第二实验小学还荣获了“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的荣誉称号。语言文字工作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是增进了解、促进交流的重要载体,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宁晋县教育局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在全县各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提出了“人人说好普通话,人人写好规范字”的教育目标,通过考核引领、专业引领、活动引领,使语言文字工作得到了全面推进。一、考核引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宁晋县教育局为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考核督促放在首位,形1成了完善的工作机制,筑牢了语言文字的组织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语言文字教学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常态工作来抓,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汉字书写工作的意见》、《宁晋县汉字书写教学规程》等纲领性的文件,明确了各学段目标及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课程管理,全县一至九年级均按照“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和“两结合”(将软笔书法教学与硬笔书法教学相结合,将书法课教学与语文写字课相结合)开设书法课,形成了完善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二是强化语言文字考核。以县直学校1-3年级为试点,在学校期末考核中加入汉字书写和语言表达综合实践考核。通过随机抽查、限定时间、限定内容的形式,从学生的书写姿势、书写速度、书写质量及普通话发音和表述效果核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优劣,并计入学校整体考核,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学校进行了推广。三是计入教师成长档案。将教师语言文字水平计入教师成长档案。加强对教师的听评课,将教师课堂语言做为重点点评内容;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教师教学设计、读书笔记、课堂板书及学生作业,并进行量化计分;结果全部记入教师业务成长档案,作为评优、评模、晋级、提拔的重要依据。四是加大学生评价力度。在今年期中考试时,全县1—3年级改革评价模式,创新性的将汉字书写、背诵课文名篇等2内容单列为综合实践评价,并占到40%的比重,极大的促进了全县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二、专业引领为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宁晋县教育局从省内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高端培训,依托河北师大书法艺术研究所自主编写乡土教材,大力创建示范性学校,使语言文字工作形成了根深叶茂的良好局面。一是强化基本技能训练。以“双姿”(书写姿势、握笔姿势)、汉字书写技巧与鉴赏等为主要内容,强化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了小黑板,每周向学生、家长展示书写技能。全县教师大练“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要求人人过关,校校竞赛,教育局对优胜者颁奖发证。教育局为每名机关干部下发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普通话训练;全县教师进入校园,一律使用普通话交流,各学校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普通话专项训练,全县教育系统干部教师打下了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二是进行高端专业培训。加强语言文字教师队伍的建设,按照“语文教师为主干,全体教师为主体”的培训思路,邀请河北电视台播音专家对骨干教师进行演讲技能培训,大幅提升教师普通话水平;聘请省书协专家利用“周六大讲堂”等载体培训专任书法教师300余名,其中160余名教师通过3了中国书画等级考试测试,还在县进修学校建成了全省首家教师硬笔书法培训基地,先后培训书法教师400余名。三是编写专用乡土教材。依托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借助高校书法研究机构和书法专业学术团体的研究力量和学术成果,按照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结合宁晋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和特色文化,联合编写了全省唯一的《汉字书写》乡土教材14册。学生用书分年级、分学期使用,并配有教师用书,全部采用识字教学例字,按照书法教学规律,对汉字规范常识、书写技法和鉴赏进行了介绍,还收录了当代宁晋名人及在校师生书画作品。自2021年使用以来,全县师生感到贴近教学又倍感亲切,既练习了书法,又培养了热爱家乡、立志成才的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是打造特色示范学校。自2021起,启动《汉字书写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详细制定评选标准和步骤,将实验一小等4所县直小学、4所初中、3个学区、3所农村小学和1所县直幼儿园共15个单位作为汉字书写工作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验二小被评为“国家级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实验一小被评为河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东城实验学校被评为“河北省汉字书写特色学校”,另有4所被评为省实验学校,2所被评为市实验学校,还有2所正在申报国家级特色4实验学校。教育局将这些学校做为全县示范性学校,在全县推行其语言文字工作经验和成果,全县语言文字工作迅速提档升位。三、活动引领推进语言文字工作,要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和训练中走出来,走生动活泼的发展道路。宁晋县教育局一面抓基本功训练,一面广泛开展丰富的语言文字活动,一面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国家、省、市的高端比赛,不但促进了全体师生语言文字水平的快速提升,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趣味,收获了更多的经验和果实。一是大力创建兴趣小组。实施“书画校园”工程,在全县各学校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书法社、朗诵社等课外兴趣小组,安排专任教师指导相关活动,定期邀请电视台、电台播音员及县内书画名人到校进行交流指导,各小组经常性的在校园进行技能展示,极大的调动了全体学生提升语言文字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充分利用各类载体。教育局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演讲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每年组织迎新年诗歌朗诵暨教师普通话大赛,语文课堂教学强化诵读训练,县直学校及各乡镇中学自办校园广播站,利用课间进行诗歌朗诵、配乐诵读等活动;各学校通过黑板报、宣传栏、自制展板等载体展示师生书法作品;每班级开辟汉字书写展示栏,语文5教师每周进行习字评比,优秀作品由学校结集成册,在校园集中展示,并上报教育局参加全县巡回展览。连续两年举办《汉字书写》教学成果展。教育局举办青少年书画汇展活动,作品展板在现场发展出后,还要到全县各中小学进行巡展。三是积极参加高端比赛。积极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加了“黄河杯”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规范字大赛、河北省中小学生书画比赛、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第四届河北省硬笔书法大汇展、河北省第一届“校外教育杯”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河北省“校外教育杯”书画大赛、“诵读经典,善行宁晋”演讲比赛、“移动校讯通”杯书画比赛及历史的选择、建设幸福中国读书活动等十余次比赛,累计120余人获省级以上奖项,县进修学校、实验一小、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个单位取得省级以上团体荣誉。我们宁晋县教育局虽然在语言文字工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教育发达地区,与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一定会再强举措,再加努力,认真履行好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为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五篇:以先进的思想引领学校发展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校之长,是学校发展的火车头,所以校长要不断学习,锻造自我,以自己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影响全校师生,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方向,以学校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带领教职工重建学校现代文化,以课程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进行教学管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一、引领必须先锻造自己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带路人,是学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顶梁柱。校长是教师中的教师,是教师心目中的主心骨。因此,校长应当有校长的风范,应该有完备的知识体系,既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教育理论,又要有实际的一线教学经验和过硬的教学技能,还要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修炼”,这样才能有说服力,让教师口服心服。所以,校长要沉下心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博览群书,拓宽视",锻造自我,丰厚自己的积淀,形成鲜明的个性,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育思想和科研意识的人,成为教师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学者型校长。在学习内容上,时时突出一个“新”字,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论,不断了解前沿教改动向和国家最新教育政策,不断研究困扰学校多年的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踏实的工作作风、崇高的道德精神、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高度的使命感的好校长。二、引领必须从思想开始“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这是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26年的校长生涯中,通过大量的教育实验和实践,总结出的学校管理理念。校长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等,都会通过其管理行为反映到教师身上。假如校长的教育理念本身与社会及教育自身的发展不相适应,教师的教育行为就会相对滞后,就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更谈不上创新。如果校长能够高屋建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那么教师就会在校长引领下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始终站在教育改革前沿。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学校领导重要的不是对教师的行政领导,而是对教师进行心灵上的领导。一所学校的精神气质,很大程度上是由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决定的。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就是校长要有充满智慧的、先进的办学思想,并能将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认识。校长要用自己先进的办学理念,去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工作态度,以此引领学校发展。所以,作为为肩负办学育人重任的一校之长,首先应当抓的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要善于把教育思想体现在千百件各种各样的事情中,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或管理行动,使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与看法统一到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上来,在对教育的认识与看法上达成共识,并使它们转化为教师的教育信条,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原则和行动指南。其次,校长以自己的人文情怀去感动每位教师,这才管理学中的大智慧。关心教师的生活问题、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对教师问寒问暖,对遇到挫折的教职工进行谈心,用过去的成就肯定他的能力,以他身上的闪光点和优点赞美他,那么结果就是春风化雨,学校就政通人和了。简而言之,校长就是通过对教师的思想管理和情感管理,来实现学校的既定教育目标。三、引领必须以传承学校文化为导向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质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它是学校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历史传统的综合反映,如育人理念、校风校训、教学风格、人文传统等等。校长作为学校文化的传承者,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要继往开来。成功的校长会通过探究学校文化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追踪学校文化发展的历程,寻求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