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到,“其直省藩、泉、道、府,皆为冗员;州县守令,选举既轻,习气极坏,仅收税、断狱,与民无关。故上有恩,意而不宣,民有疾苦而莫告。”针对这一状况,康有为建议朝廷A.实现还政与民 B.改变旧式官僚体制C.宣传维新思想 D.提倡西学改造国民2.借口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占领北京,连日烧杀抢掠。202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A.70周年 B.80周年 C.100周年 D.120周年3.近代中国最终没有被列强“吃”掉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清朝统治阶级的抗争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兴起4.100多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变法裁撤冗官 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5.20世纪初,文学作品中大量用“醒狮”的形象来隐喻中国,同时出现了很多《醒狮歌》,创办了许多以“醒狮”命名的期刊和社团。“醒狮”隐喻的流行,反映出当时中国(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国家地位的上升C.思想解放的深入 D.革命力量的增强6.下表是某小组进行主题探究时搜集的部分史料。据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出处创作时间内容《江南商务报》光绪二十六年南市各商号沙船专走山东各口运载北货为主……此等沙船,往年至少亦有30余号俱在秋前驶出,中秋前后南旋,今届竟无一只北放,盖无口可向。《费念慈致盛宣怀函》光绪二十六年无西北不足以存东南,为其名不足以存也。无东南不足以存西北,为其实不足以存也。《啬翁自订年谱》中华民国十四年北事鱼烂,是穿心大瘫至今日而溃,现在惟有自保东南,联络与国,安集反侧,清查土匪,禁市商之把持。义和团运动爆发原因 东南互保中体现的家国情怀洋务运动的深远影响 清末新政的社会群众基础7.下表反映了1871—1889年回国留学人员任职一览表A.近代教育解决了人才匮乏问题B.政府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C.留学教育内容具有很强时代性D.清政府建立了近代化选官制度8.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道理的文章是(

)A.《革命军》 B.《华事夷言》C.《敬告青年》 D.《变法通议》9.梁启超回忆,戊戌变法废除八股的诏书颁布后,“愚陋守旧之徒,骤失所业,恨康有为特甚,至有欲聚而殴之者,自是谣诼大兴,亦遍于天下”。这段记述反映出(

)A.知识分子因不满断送前程而反对变革B.教育制度改革是新旧势力斗争的焦点C.废除科举制加大了维新派变革的阻力D.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使变法举步维艰1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划使馆区 B.巨额赔款 C.严禁人民反帝 D.设外务部11.“各国公使纷纷向本国军队详细介绍北京城皇宫的情况,有的公使还印刷了皇宫平面图,有的公使干脆充当了抢掠的向导。”材料所述现象应发生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辛丑条约》签订后12.“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一条款出自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影响最大的是A.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渗入中国内陆B.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C.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清政府因大量割地赔款而不堪重负13.下图是1907年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分别是:壶、漏斗、提勺、坛)。其政治寓意是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新变化C.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D.近代中国呈现出国富民穷的格局14.溥仪的外籍老师庄士敦曾说:康有为与光绪帝最终失败了,这不是因为他们的理想从本质上不合理,或者不可能实现,而是这里存在着一些与个人性格和智力因素无关的原因。对这一言论解释合理的是(

)A.戊戌变法获得了西方舆论的同情 B.维新派的软弱性导致变法失败C.西方列强试图直接控制中国内政 D.戊戌维新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15.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自由平等 B.变法维新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16.1902年,梁启超发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一文,公开宣布放弃保教主张,提出教不必保,也不可保,“自今以往所当努力者,惟保国而已”。同时,在写给老师康有为的信中,梁启超也明确反对劝设孔庙,认为此举“徒为虚文浪费金钱而已”。由此可知,梁启超(

)A.否定变法的必要性 B.批判中国传统文化C.传播西方民权思想 D.探索救国的新道路17.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以上内容旨在表明变法A.对新思想在中国社会传播起到推动作用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18.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A.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B.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材料:学术界有人认为,维新派主观失误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为其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善后措施没有跟上,有些改革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尤其在百日维新的紧急关头康有为等人因急功近利的心态,铤而走险,借光绪帝的密诏,试图囚禁太后的做法,导致整个形势发生逆转。(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戊戌变法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阶层接受和推行儒家“大一统天下主义”,尤其在实践方面继承和完善了前代的羁縻和朝贡制度。清王朝从文化标准出发来看待“华夷之辨”,延续“夷夏互变”“华夷一体”之说,遵循“天下之治”的三项原则:有德者治天下,圣人并非出自一地;华夷一体,无华夷中外之分;以文明论种族。清世宗亲自编撰《大艾觉迷录》一书,将以上三项原则昭告天下。材料二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首先“开眼向洋”,向国人介绍海外及各国现状,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其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期望通过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实现国家富强,而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等思想精英则开始跳出华夷两分的“天下观”,指出中国之外还有万国的事实。到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之时,“天朝大国”威望扫地,越来越多的政治和思想精英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国,而且是其中羸弱的一国。康有为和梁启超率先提出学习西法,“以夷变夏”,使中国从世界的一国,变成世界的强国。——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桂银《中国古代“天下主义”的千年传统:演进、内涵和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接受和推行儒家“大一统天下主义”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鸦片战争后“天下主义”的变化及其意义。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2.D3.A4.D5.A6.B7.C8.D9.D10.C11.C12.C13.A14.D15.B16.D17.A18.A19.(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2)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