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
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
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
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
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
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
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
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
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
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
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
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
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
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
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
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
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
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
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
《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
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
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
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
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
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
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的图片、
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
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
(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
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3)、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设计理由:1、在欣赏图片中,逐步训练学生区分不同美术形式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劳
善良的美好情感)3、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总体而言,美术作品都被归为空间艺术
的范畴,在这下面,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
第2课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
言》。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美术鉴赏的基础。在
此基础匕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艺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美术作品也由此
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2、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理由:一个是这是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标准,对学生今后鉴赏美术作品有重要的帮助作
用。)
3、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的,学生理解会
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调动学生既往的美术知识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讲授、练习、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导入课题
(1)教师活动:创设情景,导入探究课题
设置情景:由苏轼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这些事物传递的信息
是代表春天的语言符号,同时伴随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的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然后,提出问题:A、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B、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
达的?
(2)学生活动:A、感受名句及图片信息,领会本课的意图,轻松的接受课题。B、思考老
师设置的问题,进入求知准备状态。2、投放目标: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投放学习目
标。
学生活动:了解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3、新知探究
(-)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美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
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美术语言的概念
学生活动:一同朗读
(2)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
教师活动:A、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
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那些类型的
艺术语言形式
学生活动: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B、踊跃
回答问题,总结出三件作品都运用了点、线、面、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内容。
(3)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具象艺术、意想艺术和抽象艺术
教师活动:A、再次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
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题:从作品写实的程度的角度去对比分析三件绘
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学生活动:A、欣赏作品,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踊跃回答问题,《捣练图》中的人物、
环境、道具真实具体,《泼墨仙人图》看上去似一个人,但又不是十分的具体准确,只是大
笔概括。《1954》让人看不出什么具体的现实形象。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
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
(-)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1)、具象艺术:目的在于真实的再现现实
教师活动:A、展示顾阂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并以一幅工笔花卉为例演示其绘画技法。B、
提出问题:结合工笔画的绘画技法,总结《韩熙载夜宴图》图中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学生活动:A、结合图示分析工笔画的绘画技法。B、根据工笔画的技法,总结出《韩熙载
夜宴图》运用了线条勾勒、随类赋彩的语言表现方式。
教师活动:A、展示达维特的《赫拉斯兄弟宣誓》,指导学生从明暗、空间、透视、构图等
几个方面了解具象艺术的其他表现方法。B、师生共同总结具象艺术的创作目的。
学生活动:A、分析并总结《赫拉斯兄弟宣誓》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段。B、师生共同总结具
象艺术的创作目的。
(2)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
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利审美理想等,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语言
表现手段。
教师活动:a、展示作品《记忆的永恒》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德国马尔克的《蓝马》
齐白石的《虾》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b、提出问题:观察分析以上作品中分别采取了
什么样的语言表现手段?c、提问
学生活动:a、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对展示的作品给与鉴赏和分。b、学生讨论并回答:变形、
夸张、重组、概括、提炼。
老师总结: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
(3)抽象艺术:主要是在20世纪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
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冷抽象: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冷抽象”或“理性抽象”
热抽象:完全或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来创作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热抽象”
教师活动:a、展示作品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红黑黄兰构成》捷克画家库普卡的《牛顿
色盘》b、提出问题:我们从这两幅作品中分别看到了什么形象?两幅作品在运用美术语言
元素和语言手段上有什么区别?c、提问:
学生活动:a、鉴赏作品b、讨论问题c、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也就是我们什么形象也辨别不出来。
完全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
4、自我评价练习:
教师活动:展示具象、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若干幅让学生来辨别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回答
5、课堂回顾总结:
教师活动: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
语言的。b、提问: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元素是什么?语言表现手段是什么?美术语言的
表现形态分为哪3类?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复述回答
教师活动: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走进具象艺术”,进一步深入的学习研究具象艺术的有关
内容,希望同学们做好预习。
6、板书设计: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所专美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特征:具体性和形象性。
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
(-)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1)、具象艺术;(2)、意象艺术;(3)、抽象艺术
»
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我
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通过对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
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3、主题性作品的塑造与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关系?
4、具象艺术的功能。
教学重点:
因为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鉴赏
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具象艺术的功能及意义。
教学难点:
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
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的模拟现实,而是对现实
的能动反映。
二、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
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
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在
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首先展示几幅具象艺术作品让学生品评,然后再以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
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利
艺术类型,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二)、新授:
第一环节:以五代时期黄荃的一幅中国画《写生珍禽图》为例鉴赏引出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
点:视觉的真实性或客观性。重点以宋代张择端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分析,这幅画的内
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景象,中段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
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为市区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车水
马龙的繁华场面。作者根据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理解,从反映当时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
况的主题出发,选择那些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时代性特点的事物及情节加以表现。整个画面有
静场,有高潮,跌宕有序。
《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的构图方面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中国绘画传统的“散点透视”
得到天才的运用,画面组织讲究内在联系,严密紧凑,如同一气呵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此得出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的就象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
实。
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
情感和观念的。那么请同学们鉴赏作品: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分析其典型形象的塑造。
第三个特点: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含者•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
字语言直接来讲述和描述。如作品:《货郎图》、《血衣》。
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
预的功能。同学们可以通过--部分作品来加深了解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及其功能。
环节二: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在这一环节中运用第一课所学的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又特别
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在这节中,从肖像性作品和主题性作品两大类分别说明对具
象艺术的鉴赏方法。
在这一环节当中重点讲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在主题性作品中,主题的表达只有通
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或者说,它所塑造的形象和环境越鲜明、越典型,对主题
的表达就越深刻,也就越能激发观众的共鸣和联想从而产生广泛的影响。具体以作品《血衣》、
《田横五百士》、《拿破伦一世加冕》为例赏析、讨论加深理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环节三: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其意义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我们如何才能判定一件作品的意义呢?具象艺术的记录功能和社会干预功能这两个主要功
能就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它的形象和主题(内容)奠定了基础。具象艺术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它
的记录功能上,它是我们认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最重要的形象依据。使我们可以认识当时的
社会和艺术的思想与观念。另一方面,具象艺术又以真实、生动而具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直接
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并由这些形象构成的故事、情节或主题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
认识和教育意义。
四、课堂小结:
把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作一总结,重点强调在具象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塑
造问题。
五、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具象艺术的特点,肖像性作品和主
题性作品的分类(其中的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塑造),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三个分支环节,
并穿插部分美术品图片介绍。
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
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因为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进行美术鉴赏必须掌握的知识
能够认识和辨析意象艺术基本上就达到了美术鉴赏的基本要求)
2、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主要要从意象艺
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3、教学难点
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因为任何艺术都存在艺术家的主观
表达,而且有的意象艺术也可以是具象的,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就要强调意象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以及艺术家对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
二、教法设计
课件图片展示、讲授、练习
三、学法
鉴赏课本、观察、思维、想象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
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并已成
为艺术家关注的重点.
教师活动:(1)展示作品《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2)提出问题:找出这两幅作品
的不同之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1)讨论(2)回答
师生总结:这是两件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
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
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
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意象艺术)
(引出课题并板书:)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2、什么意象艺术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这句话从意象艺术的一个极端方面来解释意象艺术的,因
为在•般人看来,意象艺术的作品往往是怪异的。这样解释主要是为了打消一般人因为习惯
于具象艺术的真实性而对意象艺术产生的不理解和排斥心理。指出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
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
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教师活动:(1)板书:什么意象艺术(2)提出问题:A、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
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
手法上有哪些不同。B、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3)展示作品:《圣维克多山》、《呐喊》
《星月夜》《内战的预感》(4)提问(5)板书: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
师生总结: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
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
越怪异。
3、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是本课的关键,也是学生鉴赏意象艺术的根本要求。这一环节,我重
点是要传达给学生这样两个理解的切入点,那就是: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
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突出的就是“感觉”和“想”。
教师活动:(1)板书:如何理解意象艺术(2)展示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
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3)提出问题:A、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提示:我们从《教
皇英诺森十世》中感觉到的对象的性格特点,在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中感受到的是
一种情绪和气氛,即紧张和惶恐)(4)展示:朱套的《鹤鹑图》(5)提出问题:画面中鹤鹑
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现实中会出现吗?
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
师生总结: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意象艺术的特点:A、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B、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典型。C、超越
了具象艺术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象艺术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
用。而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感觉是不同的,所以意象艺术作品才给我们以怪异的感觉。
板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
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4、总结回顾: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我们知道,意象艺术就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理解意象艺术:一个是艺术家按照
“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下一
节课我们将学习抽象艺术,请同学们提前预习。
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
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艺术的
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对抽象艺术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
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的表现。
[教学重点]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
二、[教学方法]展示法,讲练结合法,探究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
新授过程:
导入:首先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第一幅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
象艺术。另两幅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学生回答:“不存在”。我们称这种没有
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
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
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
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含义
(-)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1、抽象艺术的含义?
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
类型。
2、冷抽象、热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及观点。
冷抽象含义: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热抽象含义: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作品赏析《百老汇的爵士乐》。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先鉴赏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然后一边听爵士乐(爵士乐:《蓝色狂
想曲》),•边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教师活动:老师介绍:1、爵士音乐;2、蒙德里安生平简介;3、蒙德里安对百老汇城市面
貌的感受及对爵士音乐的感受。
问题思考与探讨:
学生活动: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1.这幅作品使用的语言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块让你联想起什么?横竖交错的线条让你想起
什么?
教师活动:老师补充总结
能力练习:欣赏几幅作品,判断它们是属于冷抽象还是热抽象艺术作品。
创设情景请同学们思考:具象艺术能够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而抽象艺术却完全排除现实形
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问题引出:
(-)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
问题思考: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25页,回答问题。1.抽象艺术的形成?:2.抽象艺术
形成的原因?:
1.抽象艺术的形成:
19世纪中叶照相机的发明加速人们对美术的本质思考,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概念在西方
已经基本确立
2.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
照相机的发明,现代的社会化大分工,西方科学理性的影响。
抽象艺术形成之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三)抽象艺术的特点:
分析性,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
艺术特殊的艺术美。
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包括:A形式与色彩;B构图与笔触;C材料与肌理;D空间与透
视;E光影与运动。
学生能力练习:让学生自己来欣赏作品,判断作品的艺术美的表现。
知识补充:抽象艺术在我国的独特表现,抽象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拓展:学生欣赏完这些作品后,跃跃欲试,都想创作抽象艺术作品,那么,这时候老师要适
时满足学生的欲望动手实践,创作作品。让学生听一首音乐,创作一幅抽象艺术作品。
(四)课堂回顾
重点讲述的是冷、热抽象艺术作品,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
四、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冷抽象、热抽象美术作品,分析其
分类、代表艺术家、特点等环节,分析鉴赏部分作品。
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
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
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①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②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2、教学重点:说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等同于
人们一般所说的“漂亮”或“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特定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
出美术自身的美,而这种美又是多样的,即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
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为了说明这一点,在这里就必须紧
紧围绕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两个方面来讲解,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主要就
是通过它们来实现的。
3、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应特别注意对
概念的讲解,并在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即注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以使学生对美术
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这里的难点还包括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之间异同的讲解,课文中并没有特别给
予说明,只是在课文的第三部分简要地指出了这个问题,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既
有重合的地方也彼此独立。艺术美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艺术美是由内容与
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的。而形式美更强调实现内容的手段,即手段本身的美,其中包括语言的
构成关系和所使用的材料的特质。
3、教学方法:
1、我利用很多图片展示介绍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一,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
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
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雕塑图片《欧米艾尔》导入。
小结: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所特有的美。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的不同于现实生的
第二自然。它的美不同于一般人的“漂亮”或“好看”的审美观念。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
仅影响了人们对美术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等同现实在的“漂亮”和“好
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艺术美又称第二自然。是相对自
然美来说的。美术形象: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也是指一件
美术作品中由这种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教师
活动:投放多媒体图片《艾普色姆的赛马》和《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结合第三课
“艺术形象”这一概念进行讲解。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环节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美术作品的形式美的构成:
A、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构成的形态变化。
B、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C、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
所构成的审美关系。教师活动:投放潘天寿的作品《雄视》,讲解什么是形式美,指出美术
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相互包含、渗透又彼此具有独立性。学生活动:欣赏图片一,理解美
术作品的形式美。
三、拓展:提高实践能力
a)以一件作品为例深入分析作品的形式及其形式美。通过具体作品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在
形态上的差异。
四、课堂小结:
要点回顾:
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2、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第7课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7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
创作意图》。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某种意图的。
[教学重点]
艺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
的。
[教学难点]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打破美术神秘的观念,我们要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
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
艺术的。总之,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方法]
这节课采用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等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此结
合提问教学法,可以采用分目标、分层次的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
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不管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在适当修正和更改的同时,主要给予正面
的启发引导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要简单灌输、指责。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的积
极性和参与意识。都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让全体同学的水平都有提高。
学法: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观察,学生自己用本节课所学内容主动去分析、鉴赏、评价作品,
在运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主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导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你心中的巴尔扎克形象是这样的吗?
2.罗丹为什么要把雕像的手砍去?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可以互相之间讨论,得到较准确的答案,从而提高成就感。
老师总结:对这幅作品作介绍,引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二、探究新知识
(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可自由回答问题
老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指导型的点拨,让学生把思维放宽。
老师总结: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必然受到现实和艺术两个方面因素的触动后有感而发的。针
对现实艺术,艺术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针对艺术问题,艺术家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艺术创作并不神秘,艺术家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只不过他们的产品是艺术,他们使用的手段
是视觉语言。
以毕加索的《牛头》为例分析艺术家的意图来自哪里。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几幅作品。
(-)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在这一部分中,要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时代背景与地域来分析鉴赏。影响因素有:
1.现实2.艺术3.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情景
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情景下,艺术家创作所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也就
会大相径庭。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成长过程、成长环境、家庭、个性、知识
水平也是造成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的原因。
老师以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与《丛竹图》分析影响艺术家创作
意图的因素。其中运用讲解与展示图片结合,提问与学生主动探究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部分
教学内容。
(三)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在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三大类中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这部
分是本课的重点,要多化时间与精力分析部分作品,让学生思路清晰。同时复习部分具象艺
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老师结合
大量的相关作品来加深讲解,并让学生也主动参与中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具象艺术: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通过收集形象(国家领导人),创造出典型的艺术
形象(毛泽东),然后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开国大典),并营造出故事的典型环境(喜
庆的民族特色),使画面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要表达一个新忖代的
开始,表现了中国人民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翻身解放的豪迈精神风貌。
色彩上借鉴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与强烈的对比,
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
2、意象艺术:可以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来传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如汉画像石《荆轲刺秦
王》并没有刻画人物形象,而是通过荆轲的“追”、秦王的“逃”,并辅以刺进柱子的匕首,
打翻的盒子和侍卫等形象,使画面传达出一种紧张、危险的氛围。意象艺术也可以通过对艺
术家感觉的表现来传达创作意图。如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主要营造不同时刻
太阳照射在教堂上独特美丽的光色氛围。
3、抽象艺术: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构成关系来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分析《第三国
际纪念碑模型》。用直线和曲线两种语言元素构成作品,以螺旋上升的曲线将直线连接起来,
从而把人的视线引向无限的天空,表现升腾飞翔的空间效果。
(四)学生自己分析作品的创作意图
《千年土地翻了身》(董希文)。《印象日出》莫奈。《怒吼吧,中国》李桦
三、归纳总结本课三个知识点。
四、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影响
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几个分支环节,并穿插部分美术品图
片介绍。
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8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和教学过程三个步骤加以
阐述。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
和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
(-)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
面。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
美的眼睛。
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是因为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幅作品时,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是不一才羊
的。
(二)教学重点
有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关系,二是使学生
了解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
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又有相对的一面。
(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为引子说明美术鉴赏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有一个观众对其意义和价值的
判断问题;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其产生的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即它的产生受
当时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
第三部分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
二、教学方法采用的有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
学法:
三、教学过程:
首先导入课题,由马远、夏圭的小品式山水画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眼里给的评价不同,说明
美术鉴赏存在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
教学内容一: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①首先通过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来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的关系。罗中立借
鉴西方现代领袖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他那古铜色的
脸,长期的艰苦岁月造成的那条条车辙似的皱纹,柴耙似的双手以及缺牙的嘴巴无不饱含着
画家深沉的情感和对造成这•现实的深刻反思,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现实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命
运的关注。作品与文革时期的“假大空”的题材形式的作品相比是一种反叛,同时真实的再
现现实。作品一经展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是新中国成立来影响最大的美术作品之■»
由此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受时代限制。
②名词解释:时代性地域性
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与同一时期中国的文人画相比较,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受地
域的限制。
通过部分作品赏析,让学生自己探讨、分析、鉴赏作品,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作出正确的判
断。
教学内容二: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以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三位雕塑家创造的三个《大卫》为例,进一步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
价值与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由此指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对的•面,也有相对的
一面。
教师活动:作品展示:多纳太罗的《大卫》,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贝尼尼的《大卫》
多纳太罗的《大卫》表现的是少年大卫杀死巨人哥利雅后用脚踩在巨人的头上,流露出胜利
的喜悦和自豪的神情。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塑造的是临战前镇静的站在那里,左手紧握投石器,警惕的盯视着敌
人,眉宇间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雕塑家用这个几乎静止的姿势,有力的传达出临战前的高度
紧张气氛以及那蕴蓄在大卫体内的巨大力量。
贝尼尼的《大卫》塑造的是一个正在艰苦搏斗中的大卫,更具有生活的真实性。他的大卫更
像是一个身处逆境、坚忍不拔的斗士。在这种状态下,艺术家得以表现人体旋风般的运动和
人物激越的感情。
通过鉴赏三幅作品,了解艺术创新的问题,主要是从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完整性方
面说的。
实践练习:
学生作品赏析:《吹笛少年》《艰苦岁月》《吹笛女》,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赏析作品,同
学们之间可以互相探究讨论。
教学内容三: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
这部分着重强调的是个人感受和判断的重要性,并给HI了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不同
的角度和方法。
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分歧的产生,既说明了美术作品本身的多
义性,也是对作品的丰富和补充。但另一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又不是任意的,
必须建立在对作品及其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
教学内容四:我们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有以下几种批评形式:
(1)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
(2)形式主义批评
(3)历史批评
(4)社会学批评
(5)心理学批评
四、知识总结
五、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如何
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我们对美术作品
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有以卜几种批评形式四个分支环节,讲解与探究结合,并穿插部分
美术品图片介绍。
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九课内容。下面,我主要从教
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画从题材内容来分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本节内容属于民族文化传统类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
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②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
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涵盖面比较广,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
美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比较分析法:通过中国作品《朝元图》与外国作品《蒙娜丽莎》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
地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的造型手段是“线条”。
2、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
生独自找出审美的切入点,并展开欣赏,最后得到健康审美感受,是比较困难的。这一过程
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3、八字教学法: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所以我教给学生美术作品欣
赏的方法:描述一感受一理解一评论。这是“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4、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三、学法(主要培养其思维能力)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在教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应使学
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比如:
1、描述:形象思维为主。
2、感受:由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为主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3、理解
4、评论:上升为创新思维。
四、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2分钟
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师生问好
导入探究课题:由祖国灿烂文化,优秀绘画传统导入课题“形神兼备迁想妙得”,讲解关
键词“形”“神”
新知探究:34分钟
环节1:
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重点介绍我国古老的帛画《龙凤仕女图》,了解中国画基本形态确立时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
风貌。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1—2段,请第一组的一位同学回答,同组的同学补充,教师总结讲
述。----
《龙凤仕女图》这幅古画是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旌幡,反映了当时楚国
上层社会流行的死后升天的意识。在画面中,描绘了龙凤在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
画面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行进的妇女,发髻高盘,阔袖长袍,双手合十,其上方有一龙一凤,
正腾空飞舞,引导仕女前行。此画以毛笔绘成,画法为线条勾勒兼平涂着色,构图主次分明,
造型生动。
环节2:
敦煌莫高窟壁画
了解《鹿王木生图》绘画故事情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环节3中国古代人物画
《步辇图》:阎立本这幅作品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具有重要
的历史价值。人物动态较为拘谨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画。
《文苑图》韩晃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设色淡雅,笔法细劲
流利,衣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动态各异、形神兼备。
《采薇图》:画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森森然正气溢与笔端。衣纹简劲爽利,以衬托人物刚
直不阿的性格。树石画法粗简,墨色湿润。
《张卿子像》:明代肖像画的代表作,画家对人物面部的刻画细腻,富有体积感,衣纹用笔
简洁,人物比例适度,体态自然,栩栩如生,体现出画家非凡的观察与表现能力。
《渔翁渔归图》:清代画家黄慎的作品,画面人物动态生动,富有生活情趣。此图为水墨大
写意,水墨交融,画家以狂草入画,画风粗豪奔放,气势贯通,别具•格。
环节4
中国古代山水画
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
1、设疑、讨论、解疑
刚才的欣赏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看到同学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
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
2、图片: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佚名《深堂琴趣图》
元代倪瓒《六君子》
3、小组讨论抢答
屏幕出示:(1)这3幅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2)这3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小组代表发言:1、2、3、
小结:同学们说的很精彩,观察的也很仔细,能够说出一些内涵的东西,老师着重讲解一下
这三幅作品更深刻的意义。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俊伟屹立的大山、泻千尺的飞瀑、路边淙淙溪水及山路上的驴队
行旅为对象,真实的画出北方山川的壮美,使人如身临其境。他所画的崇山峻岭,往往以
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又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山石,山麓画以
丛生的密林,成功的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壮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
"与山传神"。
《六君子》图是倪瓒的作品,三段式平远构图,近处有六颗树,中隔大片湖水,画上端有一
叠远山,以渴笔画山石树木,山石作折带,皴间用披麻皴,树木颇具姿态,景物不多而充满
深秋时的凄凉静寂气氛。画上有黄公望等人的题诗。所谓"六君子"也就是画中的六颗树。画
家为这些树木写照,另有寓意,黄公望的题诗已点明。倪瓒的作品笔墨松秀简淡,绝少有设
色者,甚至连图章也不用,画中多长诗,作楷书,力求朴素清雅,其画风在元明两代中也独
具特色。
《深堂琴趣图》此画虽不知何人所作,但从画面中可看出画风严谨不苟,水墨设色兼工,皆
精而不冗,洗练而有情致。画幅虽小而神气迥出,表现悠远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
环节5
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
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花鸟画作品。
,请一位同学回答,同组的同学补充,教师总结讲述。-
《芙蓉锦鸡图》:体现了赵佶所倡导的观察物象要细致入微,写实表现要精准传神,画面构
成要有诗的意蕴的美学思想。
《榴枝黄鸟图》:所绘黄鸟造型准确,富有生趣,画面渲染精妙,富彩鲜润,体现出画家对
花鸟情趣的观察达到精细入微的程度,融注了宋人对自然界的独特审美情怀。
《荷花水禽图》:画面上孤石倒立,残荷斜挂,一只缩着脖子、好像瞪着白眼的水鸟孤零零
地蹲在石头顶上,显得极其冷落孤僻,很像是画家的自我写照。全画笔墨简练,画中大片空
白更增强了作品悲凉的气氛,正如古人所说的“无画处皆成妙境”。
三课堂小测试:(5分钟)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测试题要贴近《美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
要求,题量少而精。
总之,整个课堂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
钟,要求学生做练习巩固当堂知识,以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
四课堂小结(4分钟)
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0课《外国古代绘画撷
英》。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教具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
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及其与审美观念的联系;能够
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
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最终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
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本课介绍的画家、流派、作品非常的多,又涉及宗教、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欧洲
的绘画,那么只有结合时代背景来讲解,通过分析、比较,才能很好的认识和掌握相关作品。)
(二)重点
通过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加深对外国古代绘画
的了解,认识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理由: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其画面特点、工具材料、绘画技法和
表现题材等都会友很大的差别,)
(三)难点
领会古代不同民族绘画形式上的差异及其与现实生活、宗教,审美观念的联系。
(理由:把绘画与现实生活、政治、宗教以及审美观念进行联系,是美术鉴赏的主动行为,
学生必须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记忆。)
二、教法
讲授、演示、讨论
三、教具
课件
四、教学过程
(由于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太多,所以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按两课时的进度设计。第一节
课先讲到欧洲十七、十八世纪的绘画。)
(-)导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当我们徜
徉在艺术长河中的时候,常常会被他们所倾倒。这些艺术珍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
的见证,它们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直到今天,仍然继续带给我们无比的享受。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外国古代绘画精品。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一,《三乐女》《草地上的圣母》《拉斐尔自画像》等,并作引导语导入新
课。
学生活动:听讲,欣赏外国古代绘画作品,感受艺术之美,产生认识和欣赏的强烈动机,从
而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人类早期的绘画
人类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19世纪在欧洲南部发现的原始洞窟壁画,是
人类早期绘画的杰出代表。大约产生于一万五千年至两万年前的原始洞窟壁画主要描绘的是
野牛、野马、长毛象、驯鹿等形体巨大且行动迅速的动物,形象写实、生动概括、特征突出,
体现了原始狩猎时代人类对动物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现。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与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突出表现了人类早期的绘画水平。
教师活动:展示洞窟壁画,
提出问题:A、请同学们欣赏并辨认出画面中是哪种动物?B、它们在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从画中辨认动物形象,欣赏古人的绘画特点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总结出:人类早期绘画产生的年代,代表作品
(三)古代埃及绘画
古埃及绘画以附着于墓室墙体的壁画代表,与浮雕具有相同的艺术特征,表现内容主要为尘
世生活和冥间“乐土”。追求来世和永生。绘画中的人物形象遵循古老而奇特的法则:人物
的脸部为正侧面,眼睛为正面,胸部为正面,下肢为正侧面,画面中人物比例大小与其身份
地位高低成正比。
古埃及绘画表现的是古埃及人观念中的事物形态,而不是视觉中物象的真实面貌。
同时古代各民族在艺术上的交流与融合,学生也应当有所认识。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乐女》,提示学生观察欣赏讨论与发现古代埃及绘画的古
老法则。
学生活动:欣赏讨论并总结古代埃及绘画的古老法则。
师生共同总结出:古代埃及绘画的古老法则,代表形式。从而得出古埃及绘画所表现的是意
中之象,而非视中之象。而这种古老的法则的数千年的沿用,最终形成了独特而永恒的魅力。
(四)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欧洲绘画
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绘画已经到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只是传世的较少。欧洲中世纪绘
画主要是为基督教服务。
文艺复兴时期各类艺术空前发展奉希腊古典主义艺术为典范,崇尚科学、努力探索自然与生
命的奥秘,将透视学解剖学等原理应用于绘画。当时,涌现出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绘画大师。
达芬奇《岩间圣母》《自画像》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自画像》米开朗基罗《创世纪》
17世纪佛兰德斯、荷兰、西班牙绘画成就卓著。这一时期的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风
景画、静物画,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代表:鲁本斯、哈尔斯、伦勃朗、委拉斯凯兹
教师活动:
1、展示图片,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以及欧洲17世纪绘画。
2、讲解知识点
3、展示讲解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A、分析比较不同作品中圣母像的异同。B、欧洲绘画的
主要门类有哪些?他们与中国画相比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
1、伴随图片的展示,观察欣赏古代大师的绘画精品,感受至高无上的审美情趣。
2、标记知识点
3、同时完成相关问题
最后总结出:欧洲绘画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五)回顾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和比较、分析了外国古代绘面重要作品及其风格、特点和
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性。人类早期的原始岩画到古埃及绘画,再到成就辉
煌的欧洲绘画。
由于时间所限,本课只讲到了欧洲17世纪,那么下一课我们将继续学习18世纪末、19世
纪的欧洲绘画,主要是法国绘画。以及古代印度、II本和波斯的绘画艺术。
(六)、板书设计
PS:第十课见课本。
第11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说课稿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11课内容。下面,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按照
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在介绍的过程中,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
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
略简。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对于
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
兴趣。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通过欣赏,课内
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
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利宗教雕塑)及其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理利用网络说课稿分钟
- 碧桂园物业管家述职报告
- 教育器材租赁合同模板
-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 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安装协议
- 新能源项目密封条模板
- 外卖公司墙布施工合同协议
- 城市住宅楼隔音改造合同
- 科研机构办公设备招投标书
- 城市有轨电车塔吊租赁合同
- 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CH-T 1026-2012 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案例与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展厅设计施工合同
- 2024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试题(答案详解1)
- 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认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讲解
- 场内运输机械检查验收表
- 不锈钢加工检验标准
- 泰国投资指导手册
- 2024年新华社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