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件_第1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2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3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4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1總論一、含義(理解)二、形成與發展(掌握)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係(掌握)

一、含義1、定義:管理會計是指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對象,通過對財務等資訊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預測、決策、規劃、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一個會計分支。2、理解:(1)目的: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2)手段:對財務資訊的深加工和再利用(3)五大職能: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考核評價二、形成與發展1、歷史進程:最初萌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

雛形產生於20世紀上半葉(20世紀20年代)

正式形成發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20世紀50年代)

20世紀70年代後在世界範圍內得以迅速發展2、事件:

20世紀初—美國“標準成本計算制度”“預算控制”1922年美國奎因斯坦《管理的會計:財務管理入門》,第一次提出“管理會計”這個名詞。1952年在倫敦舉行的會計師國際代表大會上正式提出“管理會計”術語。1972年,舉行全美第一屆執業管理會計師資格考試(CMA)3、兩個階段:傳統管理會計階段:20世紀20年代—50年代,以控制會計為核心現代管理會計階段:20世紀50年代迄今,以預測決策會計為主,以規劃控制會計和責任會計為輔。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係聯繫:1、2、3、4區別:(重點掌握)P18-191、2、3、4、5、6、7、8Ch2成本性態分析§1、成本及其分類(一般瞭解)§2、成本性態與相關範圍(重點掌握)§3、成本性態分析(掌握)§1、成本及其分類(一般瞭解)注意:1、管理會計中成本的概念2、第2、3、4、6、7種分類,尤其第6種、第7種分類必須掌握其內容。§2、成本性態與相關範圍(重點掌握)一、成本性態的含義1、定義:

又稱成本習性,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成本總額與特定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係。2、理解:(1)“成本總額”:成本+費用(2)“業務量”:產量、銷量等(3)“一定條件”:即相關範圍,不會改變成本固定特徵的時間和業務量的變動範圍§2、成本性態與相關範圍(重點掌握)二、成本性態分類:成本按性態分: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混合成本(一)固定成本:(重點)1、含義2、特徵3、細分:(是否受管理當局短期決策行為的影響)

(1)約束性固定成本:(不受影響)典型:廠房機器設備折舊費、不動產稅、保險費、管理人員薪金成本控制方法:不宜降低總額,應提高產品產量,降低單位成本(2)酌量性固定成本:

典型:廣告費、新產品研究開發費、職工培訓費

成本控制方法:直接減少支出額4、表現形式:總額§2、成本性態與相關範圍(重點掌握)(二)變動成本1、定義2、特徵3、細分(按其發生的原因)P36(1)技術性變動成本(2)酌量性變動成本4、表現形式:單位額(三)混合成本1、定義2、類型:P37階梯式、標準式、低坡式、曲線式§3 成本性態分析(掌握)一、含義:1、定義2、成本性態分析與成本性態分類的異同最大的區別:“分析”的結果是把總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類,並建立成本模型y=a+bx;“分類”的結果是把總成本分為固定、變動、混合三類即可。二、分析方法:只需掌握歷史資料分析法,尤其是高低點法。§3 成本性態分析(掌握)(一)高低點法:(務必掌握)步驟:1、以業務量為基礎,選擇最高點(x1,y1)、最低點座標(x2,y2);2、計算b值,b=(y2-y1)/(x2-x1)3、代入求a;4、得出:y=a+bx(二)散佈圖法:步驟:1、在坐標軸上描點,2、劃線,直線與y軸的交點即為a值;3、代入求b值;4、得出:y=a+bx(三)回歸直線法:步驟:(1)根據公式,求相關係數r;(2)根據公式求a、b;(3)得出:y=a+bx課後練習:P39、47自測題P48綜合自測題Ch3變動成本法§1概述§2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重點)§3營業利潤差額的計算(重點)§4變動成本法的優缺點及應用§1概述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掌握)雙重分類標誌:1、劃分產品成本、期間成本口徑不同2、損益確定程式不同變動成本法的理論前提(理解)產品成本只應該包括變動生產成本,而不應該包括固定生產成本;固定生產成本必須作為期間成本處理。§2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4-1主要的區別:(重點掌握)1、產品成本的構成不同:變動成本法:產品成本=料+工+變動性製造費用期間成本=3項期間費用+固定性製造費用完全成本法:產品成本=料+工+費(含變動的、固定的)期間成本=3項期間費用2、銷貨成本、存貨成本水準不同:(1)銷貨成本:變:~=b*銷量=(單位變動生產成本b1+單位變動非生產成本b2)*銷量全:~=期初存貨成本+本期生產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期初存貨成本+單位生產成本*產量-期末存貨成本

=期初存貨成本+(b1+a1/產量)*產量-期末存貨成本

注意提醒:要學好這部分內容,要熟悉成本的構成。(成本的基本分類:按經濟用途分)1、生產成本:原材料(變動性)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變動性~

固定性~2、非生產成本:(期間費用)營業費用變動性~

固定性~

管理費用變動性~

固定性~

財務費用變動性~

固定性~

根據以上分類,要熟練掌握變動生產成本、變動非生產成本固定生產成本、固定非生產成本的構成。§2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4-2(2)銷貨成本:變:~=b*期末存貨量全:~=單位生產成本*期末存貨量3、損益確定程式不同:變:P=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全:P=收入-銷貨成本-期間費用(非生產成本)§2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4-3其他的區別:1、應用的前提條件不同:變:以成本性態分析為前提全:以成本按經濟用途分類為前提2、所提供資訊的用途不同:變:滿足內部管理的需要,利潤與銷售量之間有一定規律性聯繫(同方向性);全:主要滿足對外抱送報表的需要,利潤與銷售量之間的聯繫缺乏規律性§2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4-4總結:變動成本法揭示了銷量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係利潤隨銷量的增減變動成同方向變動,利潤成市場銷售的晴雨錶,觸使企業更重視市場銷售。

詳見課本66頁。§3營業利潤差額(重點掌握)2-1一、公式:公式1:

P=P全-P變定義而來,基本方法公式2:

P=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

-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推導而來,簡演算法)二、產生的原因:兩種方法下計入利潤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水準不同三、規律:參見課本72頁,主要是公式2的推導結果。§3營業利潤差額(重點掌握)2-2四、應用:1、P全=

P變+

P2、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成本

=變動成本法下期末存貨成本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4變動成本法的優缺點及應用(一般瞭解)

主要瞭解:

變動成本法在短期生產經營決策中應用非常廣,但不能用於長期決策。

原因:變動成本法的前提條件是將成本按性態分類,而成本性態是有範圍限制的,時間範圍、業務量範圍。課後練習:本章一定要多練,才能真正掌握P68/自測題P76/自測題P/82-83/綜合自測題CVP分析

主講:江季芳Ch4本量利分析§1概述(重點掌握)§2保本分析(掌握)§3保利分析(一般掌握)§4其他問題(掌握)§1概述(重點掌握)一、基本含義P87:理解二、假設前提(理解):注意與前兩章的聯繫三、基本內容四、基本公式§1概述一、基本含義P87:理解CVP分析在變動成本法基礎上揭示相關因素的內在聯繫CVP分析為會計預測、決策和規劃提供必要資訊CVP分析是一種應用很廣泛的技術方法假設前提1、成本性態分析:已完成,成本已被分為固定和變動兩類2、相關範圍及線性假設:在一定的產銷量及時間範圍內,成本函數始終為y=a+bx3、產銷平衡和品種結構不變假設:促使注意力集中於單價、成本及業務量對利潤的影響4、變動成本法假設:產品成本、利潤按變動成本法確定5、目標利潤假設:利潤總額1、單一品種下的保本分析§2基本內容2、單一品種下的保利分析§33、單一品種下的本量利關係圖§44、多品種下的本量利分析§41、基本關係式:P=(p-b)x-a重要公式2、重要指標:貢獻邊際

表現形式(3種):(1)貢獻邊際總額:Tcm=px-bx=(p-b)x(2)單位貢獻邊際:cm=p-b(3)貢獻邊際率:cmR=(p-b)x/px=(p-b)/p***變動成本率:bR=bx/px=b/p=1-cmR重要公式3、例題:P914、課堂練習:提示品名xpxbxcmaP

A(1)20000(2)540006000B100020000(3)(4)8000-1000C40004000020000(5)9000(6)D3000(7)150002(8)40005、課後作業:(答案請到“電大線上”查看)品名xpxbxcmaP

A(1)100000(2)82000010000B16000(3)800006(4)18000C600090000(5)(6)36000-6000D9000810004500(7)20000(8)提示:充分利用基本關係式:P=(p-b)x-a及Tcm=(p-b)x

=a+PA:Tcm=a+P=4000+6000=10000∵cm=5,∴(1)x=2000∵Tcm=(p-b)x,∴(2)bx=20000-10000=10000B:Tcm=a+P=-1000+8000=7000∴(3)bx=20000-7000=13000,(4)cm=7000/1000=7C:Tcm=(p-b)x=40000-20000=20000∴(5)cm=20000/4000=5(6)P=Tcm-a=20000-9000=11000D:Tcm=2*3000=6000∴(8)a=6000-4000=2000∴(7)px=15000+6000=21000§2

保本分析2-1一、保本狀態:二、保本點收支相等、不盈不虧、利潤為零1、含義:利潤為零時的業務量2、表現形式:保本銷售量x0

、保本銷售額y03、確定方法:基本等式法(由基本關係式來)P=(p-b)x-a=0∴x0=a/(p-b)=a/cm,y0=x0*p=a/cmR三、經營安全程度:指標:安全邊際(實際或預計與保本之間的差額)§2

保本分析2-2表現形式(3種):(1)安全邊際量:MS量=x1-x0(2)安全邊際額:MS額=y1-y0(3)安全邊際率:MSR=MS量/x1=MS額/y1***保本作業率(危險率):dR=x0/

x1=y0/y1判斷標準:P97練習:注意與保本分析聯繫

P98/一、3四、因素變動對保本點、安全邊際的影響:

根據公式判斷§3保利分析一、保利狀況:有大於0的目標利潤二、保利點:由基本關係式推:P=(p-b)x-a>0三、基本关系式的进一步推导:(注意推導過程)

P=(p-b)x-a

四、有關因素變動對保利點的影響:根據公式判斷得:保利銷量x'=(a+P)/(p-b)=(a+P)/cm

保利銷額y'=x'

*p=(a+P)/cmR=px*cmR-a=cm*(x1-x0)=cmR*(y1-y0)§4其他問題一、本量利關係圖二、多品種本量利分析

重點掌握加權平均法Ch5預測分析§1概述(一般瞭解)§2銷售預測(掌握)§3利潤預測(重點掌握)§4成本、資金預測(瞭解)§3、利潤預測目標利潤p140預測方法——利潤率法(復習)

——DOL法(新授)首頁下一節利潤率法(一般瞭解)步驟1、選擇標準2、計算基數3、進行修正4、分解落實例題:p141/例9上一頁DOL法(重點)經營杠杆效應1、含義:p1432、產生原因:a的存在經營杠杆係數(DOL)1、計算公式2、變動規律3、應用4、作業上一頁作業P153/五、1(利潤率法)p153/五、2(DOL法)上一頁計算公式公式2(推導)

Tcm1DOL=——

應用於有一期資料時計算DOL

P1上一頁公式1(定義)

△P/P1DOL=——﹡應用於有兩期資料時計算DOL

△x/x1應用上一頁推導過程基期:P1=(p-b)x1-a計畫期:P2=(p-b)x2-a△P=P1-P2=(p-b)(x1-x2)△P/P1(p-b)(x1-x2)/(p-b)x1-a(p-b)x1Tcm1——=—————————=——=———△x/x1(x1-x2)/x1(p-b)x1-aP1應用在利潤預測中的應用預測經營風險上一頁在利潤預測中的應用(公式1、2結合使用)

上一頁已知銷量變動——計算目標利潤(常見,要求掌握)公式P2=P1×(1+△x/x1*DOL)例題p145/例12練習已知目標利潤——計算銷量變動率公式△x/x1=△P/P1

÷DOL例題p145/例13練習2某企業98年實際銷售甲產品1000件,單價200元/件,單位變動成本90元/件,利潤55000元,要求:(1)計算DOL(2)若99年銷量增加5%,預計可實現的利潤(3)若99年目標利潤66000元,計算應達到的銷售量。上一頁解答解答:(1)DOL=Tcm1/P1=(200-90)*1000/55000=2(2)P2=55000*(1+5%*2)=60500(元)(3)銷量變動率=利潤變動率/DOL=(66000-55000)/55000/2=10%預計銷量=1000*(1+10%)=1100(件)返回練習1企業上年實現利潤280萬元,計畫年度銷售增長率為20%,固定成本總額仍維持140萬元,則預計目標利潤為()。已知上年利潤為10萬元,下年的DOL為1.33,銷量變動率為10%,則下年的利潤變動率為()下一頁上一頁提示提示提示1:DOL=(280+140)/280=1.5P2=280*(1+1.5*20%)=364(元)返回提示2:利潤變動率=DOL*銷量變動率=1.33*10%=13.3%返回§4.1成本預測含義、步驟(p147-148)方法——加權平均法注意: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分別進行。

不能直接對總成本進行加權平均。例題:p148例14練習:p151/四首頁§4.2資金需用量預測只需知道方法名稱——

銷售百分比法首頁變動規律——由公式2推出

1、

a不等於0,DOL恒大於12、x與DOL變動方向相反3、a、b與DOL的變動方向相同4、p與DOL的變動方向相反5、同一產銷水準,DOL越大,經營風險越大。上一頁

(p-b)x11

DOL=———=—————

(p-b)x1-a1-a/(p-b)x1注意影響因素Ch6短期決策§1概述§2相關概念(非常重要)§3生產經營決策(全書重點)§4定價決策Ch7長期決策要素§1概述§2相關概念§3現金流量§4貨幣時間價值§1概述含義及特點:注意長期投資的概念與特點,與傳統會計中作比較。分類:掌握第一種分類總結:財務會計中的長期投資指“證券投資”管理會計中的長期投資指“專案投資”長期投資決策只分析財務可行性,不考慮技術可行性及經濟可行性§2相關概念(非常重要)投資專案:投資的對象投資專案的主體:企業投資專案的類型:新建專案單純固定資產專案完整工業投資專案更新改造專案專案計算期原始總投資及投資總額資金投入方式專案計算期(注意兩個時期、三個時點)含義:從投資建設至最終清理結束整個過程全部時間項建設期:s——第1年初(第0年):建設起點目——第s年末:投產日計經營期:p——第n年末:終結點算期n=s+p§1概述含義(瞭解)原則(掌握)程式(瞭解)類型(理解)——重點上頁下頁§2相關概念短期決策含義、目標(掌握)類型—生產決策(第三節介紹)定價決策(第四節介紹)決策方案(理解)重要概念(重點、難點)上頁下頁重要概念(重點、難點)生產能力:概念、類型相關業務量、相關收入、相關成本:概念、內容。尤其是相關成本中的增量成本、機會成本、專屬成本、加工成本。無關成本:要求掌握沉沒成本的概念

注意:相關是指與特定方案相聯系。返回§3生產經營決策方法內容上頁下頁注意相關成本的內容方法1: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法計算指標:單位資源貢獻邊際公式:單位資源貢獻邊際=單位貢獻邊際

資源消耗定額判斷標準:指標值大,方案優。應用:有限資源情況下,開發新產品決策上頁下頁返回方法2:貢獻邊際總額分析法計算指標:貢獻邊際總額計算公式:Tcm=px-bx判斷標準:指標值大,方案優應用:不涉及專屬成本、機會成本的方案決策上頁下頁返回方法3:差別損益分析法(常用)

計算指標:差別損益計算公式:差別損益=差別收入-差別成本項目方案1方案2差異額相關收入收入1收入2差別收入相關成本成本1成本2差別成本其中:…差別損益

判斷標準:差別損益大於0,方案1優;反之,方案2優。

應用:只有兩個備選方案的情況。上頁下頁返回方法4:相關損益分析法(應用最廣泛)

計算指標:相關損益

計算公式:相關損益=相關收入-相關成本項目方案1方案2…相關收入收入1收入2…相關成本成本1成本2…其中:…相關損益相關損益1相關損益2…

判斷標準:相關損益大,方案優

應用:有多個備選方案的情況。上頁下頁返回方法5:相關成本分析法(相關損益分析法的特殊情況)

計算指標:相關成本

計算公式:相關成本=變動成本+機會成本+…項目方案1方案2…變動成本………機會成本…………………

合計成本1成本2…

判斷標準:成本越小,方案越優

應用:全年需用量已知時,零部件自製或外購決策上頁下頁返回方法6:成本無差別點法計算指標:成本無差別點x0公式:x0=(a1-a2)/(b2-b1)判斷標準:x>

x0,選擇a大的方案;

x<

x0,選擇a小的方案應用(1)全年需用量未知時,零部件自製、外購決策

(2)生產工藝決策上頁返回一、新產品開發決策背景:有閒置生產能力,想充分利用方案:開發甲?開發乙?方法: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法貢獻邊際總額法差量分析法等例題:p174/例6-1、2練習:1、p200/四、12、補充1上頁下頁返回補充1某企業現有生產能力40000機器小時,尚有20%的剩餘生產能力,為充分利用,準備開發新產品,有甲、乙、丙三種新產品可供選擇,資料如下:要求:(1)根據上述資料作出開發那種新產品的決策(2)如丙的市場需要量為500件,為充分利用生產能力又將如何安排。上頁提示提示1(1)甲:單位資源貢獻邊際=(100-50)/40=1.25元/小時乙:單位資源貢獻邊際=(60-30)/20=1.5元/小時丙:單位資源貢獻邊際=(30-12)/10=1.8元/小時

應生產丙(2)8000/10=800件>600件8000-600*10=2000小時2000/20=100件應生產600件丙,100件乙返回二、虧損產品決策背景:P<0,產品要不要繼續生產方案:繼續生產原規模生產增產停產方法:不涉及a,Tcm分析法涉及a,相關損益分析法/差別損益分析法例題:p174/例6-4—12練習:p215/五、1下頁上頁返回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決策背景:是否把半成品深加工為產成品後出售方案:深加工直直接出售方法:差別損益分析法例題:p186/6-15—19練習:p200/四、2下頁上頁返回四、特殊價格追加訂貨決策背景:追加出價低於正常價格,是否接受方案:接受拒拒絕方法:差別損益分析法例題:p192/例6-21—24練習:(1)p215/五、2(2)補充2下頁上頁返回補充2(注意機會成本)紅光機械廠生產甲產品,正常銷售單價為80元/件,年初已接到全年訂貨量為1000件其平均單位成本資料如下:直接材料24元直接人工12元製造費用14元其中:變動性製造費用4元固定性製造費用10元銷售及管理費用5元2月份一客戶要求該廠為其生產甲產品200件訂貨價格為50元/件,要求:就以下各不相關方案作出是否接受追加訂貨的決策。(1)企業最大生產能力為1200件,剩餘生產能力無法轉移。追加訂貨無需追加專屬固定成本。(2)企業最大生產能力為1160件,剩餘生產能力無法轉移。追加訂貨無需增加專屬固定成本。(3)企業最大生產能力為1200件,剩餘生產能力無法轉移。但追加訂貨需增加專屬固定成本1800元。(4)企業最大生產能力為1180件,剩餘生產能力可以轉移。若對外出租,可獲租金淨收入200元,同時追加訂貨需增加專屬固定成本1100元。上頁五、零部件自製、外購決策背景:需用零部件,自製?外購?方案:自製外外購方法:全年需用量已知,相關成本分析法全年需用量未知,成本無差別點法例題:p196/例6-25—27練習:p201/四、3相關成本分析法p215/五、3成本无差别点法上頁返回§4定價決策定價方法(一)新產品定價(二)老產品調價定價策略p211上頁新產品定價(注意方法)以成本為導向:總成本定價單位成本定價收益比率定價法成本加成定價法以需求為導向:邊際分析法*掌握其條件上頁老產品調價方法:利潤無差別點法x0公式:x0=(a+P1)/(p2-b1)p2—擬調單價判定原則:調價後預計x1>

x0,調價調價後預計x1<x0,不調價注意:x1要在生產能力範圍內上頁Ch7長期決策要素§1概述§2相關概念§3現金流量§4貨幣時間價值§1概述含義及特點:注意長期投資的概念與特點,與傳統會計中作比較。分類:掌握第一種分類總結:財務會計中的長期投資指“證券投資”管理會計中的長期投資指“專案投資”長期投資決策只分析財務可行性,不考慮技術可行性及經濟可行性§2相關概念(非常重要)投資專案:投資的對象(客體)投資專案的主體:企業投資專案的類型:新建專案單純固定資產專案完整工業投資專案更新改造專案專案計算期原始總投資及投資總額資金投入方式一次投入分次投入§3現金流量(非常重要)含義及作用:p230相當於短期投資中利潤的作用困難及假設前提:p231-232計算:公式——新建專案公式——更新改造專案例題:p240-245/例7-3——6練習:p247/四、p261四1、2(典型)注意:現金淨流量在寫的時候要連續。如NCF0NCF1NCF2NCF3NCF4…NCFn§4貨幣時間價值概念、特點、表現形式:p248計算:複利(終值、現值):年金(終值、現值)要借助坐標軸幫助計算012345......假定:0、1、2、3、4、5均為年末數專案計算期(注意兩個時期、三個時點)含義:從投資建設至最終清理結束整個過程全部時間項建設期:s——第1年初(第0年):建設起點目第s年末:投產日計經營期:p——第s+1年初:投產日算第n年末:終結點期n=s+p原始總投資、投資總額(注意三個公式)

原始總投資=建設投資+流動資金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開辦費投資)

+流動資金投資

投資總額=原始總投資+建設期資本化利息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期資本化利息

“流動資金投資額”參見課本226頁公式及

260頁多選7公式:(新建專案)公式1:NCF=CI-CO公式2:建設期:NCF=-I

經營期:NCF=P’+D+M+C+R推導過程:注:收入、成本、所得稅只有經營期有CI:1、營業收入

2、回收額(殘值回收、流動資金回收)(只有終結點有)CO:1、建設投資、流動資金投資(只有建設期有)

2、經營成本(付現成本)=總成本-折舊-攤銷-利息

3、所得稅NCF=CI-CO=(營業收入-總成本-所得稅)+折舊+利息+攤銷+回收額=P’+D+M+C+R公式1:

NCF=

CI-

CO公式2:建設期:

NCF=-

I

經營期:

NCF1=

P’+

D+提前報廢淨損失抵減所得稅

NCF2-n=

P’+

D+

R

公式:(更新改造專案)一次性款項與複利含義:一段時期,只發生一次收付行為,可以是先付後收,也可以先收後付。複利(1)終值:求若干年後的值(第n年)(2)現值:求目前的值(第0年)例:1、某人現存1000元,5年後可取多少錢?(I=10%)2、某人5年後需用1000元,現在應存多少錢?(I=10%)系列款項與年金含義及特點:連續、等額、同方向普通年金:(1)終值:(2)現值:例:3、某人每年末向銀行存1000元,5年後可一次性取?(I=10%)4、某人為了5年中每年末可從銀行取款1000元,現需一次性存入?(I=10%)Ch1总论一、含義二、形成及發展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係

Ch8長期投資決策指標本章主要掌握八個指標的定義、計算、應用一、指標的分類二、計算三、應用八個指標投資利潤率、年平均投資報酬率、原始投資回收率、靜態投資回收期——靜態淨現值、淨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動態一、分類1、是否考慮貨幣時間價值非折現(靜態):4個折現(動態):4個2、指標性質正指標:7個反指標:1個—回收期3、地位:主要指標:4個折現指標(NPV、NPVR、PI、IRR)次要指標:1個反指標(PP或PP’)輔助指標:其餘指標二、計算(一):靜態指標1、投資利潤率:年利潤/投資總額2、年平均投資報酬率:年利潤/年平均原始投資數3、原始投資回收率:年均Ncf/I4、靜態投資回收期:要求掌握(1)兩種回收期:PP包含建設期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設期的回收期

PP=PP’+s

(2)兩種計算方法:

——列表法:從第0期開始,使累計Ncf=0的期間就是PP;定義而來

——公式法:簡便,但有條件:投產後連續M年Ncf相等且M*Ncf>=I

公式:PP’=I/Ncf,PP=PP’+s例:P272/4-6練習:P276/四、1、21、2、3一般瞭解二、計算(二):動態指標11、淨現值(NPV):公式1:NPV=∑Ncf*(P/F,ic,t)t=0、1…n基本公式,定義而來,

期數多時,較麻煩公式2:當Ncf呈現連續相等的年金特徵時,考慮用年金現值係數簡化計算如s=0時,Ncf1=Ncf2=…Ncf

n,NPV=Ncf*(PA/A,ic,n)(即使不能每一期都相等,只要有超過3期連續相等,也應採用年金的計算技巧)又如s=0時,Ncf1=Ncf2=…Ncf

n-1,NPV=Ncf*(PA/A,ic,n-1)(適用有回收額的情況)n+Ncfn*(P/F,ic,n)若s≠0時,就不能採用普通年金係數了,應採用遞延年金的計算技巧。指標1、4非常重要,必須掌握二、計算(二):動態指標2、32、淨現值率(NPVR)NPVR=NPV/|∑

Ncf*(P/F,ic,t)|t=0…

s*分母的計算同前3、獲利指數(PI)PI=1+NPVR二、計算(二):動態指標44、內部收益率(IRR)(1)定義:使得方案的NPV=0時的折現率(2)計算:NPV的逆運算——方法1:一般方法(逐次測試逼近法定義而來,麻煩

步驟:設定多個I,逐一計算NPV,若某一個I剛好使NPV=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