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将姓名、考场号、考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愿你放松心情,认真审题缜密思考细心演算,交一份满意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阅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是一种阅读,阅读也是一种旅游。阅读中,我似乎亲眼看到了畅快chíchěng()的黄河壶口瀑布,一派奇美令人眩晕的各拉丹冬;似乎和马克·吐温一道登上了怪石嶙峋,光影变幻的勃朗峰;似乎变成了一滴水,见证了丽江的人世沧桑,体验了百姓生活的恬淡,欣赏了wǔcǎibānlán()的夜景,最终跃入江流,奔向大海。【答案】①.驰骋②.五彩斑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驰骋,chíchěng,骑马快速奔跑。

五彩斑斓,wǔcǎibānlán,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六十岁。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如《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D.古诗词中常常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C.《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本书名中“记”不是古代文体,该选项说法有误;故选C。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B.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C.当前,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D.中央电视台打造的文化精品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增添了不少新的形式和手法,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本句开来形容房价一涨再涨,不合语境,使用不正确;B.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正确;C.风云变幻:意思是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正确;D.相得益彰: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正确;故选A。

4.阅读名著《经典常谈》选段,按要求回答。【文段一】篇中陈说唐、虞、三代的治,桀、纣、羿、浇的乱,善恶因果,历历分明;用来讽刺当世,感悟君王。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警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文段二】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趴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文段一中的“他”是指______,选段所分析的篇目名称是______;文段二中的“他”是______,他后来劝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所以属于______派。【答案】①.屈原②.《离骚》③.苏秦④.合纵【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积累能力。选段一出自《辞赋第十一》中的“《离骚》尤其是千古流传的杰构。这一篇大概是二次被放时作的。他感念怀王的信任,却恨他糊涂,让一小人蒙蔽着,播弄着。而顷襄王又不能觉悟;以致国土日削,国势日危。……篇中陈说唐、虞、三代的治,桀、纣、羿、浇的乱,善恶因果,历历分明;用来讽刺当世,感悟君王。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的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拿小的深恶痛疾”据此,可知,①空,应该填写“屈原”,②空,应该填写“《离骚》”。依据【文段二】内容可知,出自《战国策第八》。原文内容为“这时候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前一派叫‘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他们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后世提到游说的策士,总想到这两个人,提到纵横家,也总是想到这两个人。他们都是鬼谷先生的弟子。苏秦起初也是连横派。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可知,③空应该填写的人物是“苏秦”,④空,应该填写填写“合纵”。5.按要求填空。①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______!(贺敬之《回延安》)②蒹葭采采,______。(《蒹葭》)③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④______,在城阙兮。(《子衿》)⑤与君离别意,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⑥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⑦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之一。常建通过描写“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成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淡泊的情怀;“______,______”(《送友人》)中山的静默与水的远去,暗示了李白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答案】①.光荣延河还要在前头②.白露未已③.零落成泥碾作尘④.挑兮达兮⑤.同是宦游人⑥.拣尽寒枝不肯栖⑦.曲径通幽处⑧.禅房花木深⑨.青山横北郭⑩.白水绕东城⑪.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⑬.斗折蛇行⑭.明灭可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延、已、碾、栖、突兀”等字词容易写错。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不知其旨也______(2)然后能自反也______7.翻译下面的句子。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8.这篇文章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答案】6.①.味美②.自我反省7.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授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8.例:只有学习才可以不断完善自己,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能够帮助自己增长知识。【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1)句意: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2)句意: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自反:自我反省。【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的词:是故,所以;困,困惑。【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感悟启示的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告诉我们只有学习才可以不断完善自己,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告诉我们,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能够帮助自己增长知识。据此来回答即可。【点睛】参考译文: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蝶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蝶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注释: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róu):同“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槁暴(pù):晒干。槁,枯。暴,同“曝”,晒干。④参(cān):验,检查。一说,同“叁”,多次,表概数。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学不可以已______(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10.翻译下面的句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答案】9.①.停止②.所以,因此10.冰,是水(遇冷凝结)变成的,却比水还要冷。11.学不可以已比喻论证【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学习不可以停止。已:停止。(2)句意为: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故:所以。【1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为(变成)”“于(比)”等。【11题详解】本题考查提炼论点和判断论证方法。作者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可从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查找。从全文看,本文的第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就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就是作者的观点,即学不可以已。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因此,运用的是比喻论证。

【点睛】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放下手机,不然你真的会瞎李斐然①微软的报告称,77%的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会在做任何事之前先伸手去找自己的手机。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研究了这种技术上瘾的现象,在他的调查里,超过59%的人承认,他们依赖社交媒体,如果超过半小时没有上网查看,他们就会觉得焦躁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在另一次调研中,46%的人表示,他们无法忍受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显然,我们被眼前的这个屏幕迷住了,并逐渐上瘾。②为什么屏幕会吞没我们的生活,抢走这么多的时间?根据微软加拿大分公司发布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的研究报告:在2000年,普通人的注意力能保持12秒,而到了2013年,人们只能聚焦8秒。人类的注意力正在萎缩,但绝大多数科技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用户的注意力。所以,一个成功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8秒内不断地释放新的刺激点,锁住用户的注意力。③这一设计,从医学角度看,简直就是一出悲剧。在正常状态下,人类的眼睛每分钟要眨15到20下,也就是说,每隔3秒钟左右,眼睛有一次不自主的眨眼,这个过程被称为“瞬目过程”。每一次完全的瞬目反射,上下眼睑完全覆盖眼球表面,让泪液均匀分布在角膜和结膜上,保持它们的湿润,并且让眼球得到至少0.2秒的休息。④但是,电子屏幕设计本身就是对眼睛的一种刺激,导致它无法实现完全地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一半,甚至减少至1/3。更要命的是,屏幕还在源源不断跳出新的刺激点,眼球就会不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从一个刺激点接连不断地转移到另一个刺激点,在移动过程中,眼睛持续保持紧张状态,完全瞬目次数明显减少。⑤屏幕上的这些设计,导致眼睛内膜泪液分布不均匀,增加了泪液的蒸发。最新的研究发现,过度使用屏幕最终会影响泪腺分泌,因为泪腺受到的刺激少了,总体分泌量就会受损。我们的眼睛会更容易疲劳,也更容易患上干眼症,进而诱发更多眼部疾病。这种看似并不严重的状态积年累月会影响人类视力,特别是代际视力变化。相比父母双方均无近视的人来说,父母单方近视,孩子患近视的概率增加了3倍;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近视,孩子患近视的概率会增加6倍,而且这些都是后天发生的近视。所以屏幕给眼睛带来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估,到2050年,全球会有超过一半的人近视,而东亚地区这个比例会更高。⑥那么,医生能给我们提供帮助吗?⑦大量研究数据证明,太阳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够形成周边离焦,减缓眼轴伸长,还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光谱均匀的日照对眼睛也有保护作用。对照太阳和屏幕的光谱,就能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太阳的光谱,是一种连续的全光谱,它拥有不同波段的光,这种光源经过长距离的传递,均匀地弥散在我们的眼睛里,温和而均匀地刺激视网膜细胞发育,在过去的数千年里,养护着人类的眼睛。⑧但电子屏幕释放出的主要是高频蓝光,这也是为什么它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在晚上睡觉前刷手机,屏幕上的高频蓝光向大脑神经释放了错误的信号,“现在是白天,不能睡着啊”,这会严重影响人类的昼夜节律。⑨新加坡的研究者详细分析了户外活动与近视的关系,共有1249名青少年参与了此项研究。这些孩子的平均户外时间都达到每天3小时以上,但近视组的孩子活动时间为3.1小时,而非近视组为每天3.6小时。研究发现,在排除了年龄、性别、种族、阅读时长、家族遗传等因素后,仅仅是30分钟的户外时间差距,多了这30分钟的小组近视患病率就下降了10%。同时研究人员发现,运动量也与近视患病率密切相关,户外运动的相关性远高于室内运动,也就是说,只有在户外运动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近视。(选自2019年4期《读者》,有删改)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软报告称,大部分18—24岁的年轻人会在做事之前先找手机。B.第⑤段中“最新的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当前调查和研究的,此种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由于代际传递,屏幕给眼睛带来的影响会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D.本文主要说明了手机的作用、危害及如何有效避免近视等方面的内容。13.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在2000年,普通人的注意力能保持12秒,而到了2013年,人们只能聚焦8秒。14.第③段中加点词“这一设计”指代什么?15.手机屏幕是怎样影响人类视力的?【答案】12.D13.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时间长短上精准对比,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的注意力正在萎缩这一特点。14.指代一个成功的产品,在一个又一个8秒内不断地释放新的刺激点。15.手机屏幕导致眼睛无法实现完全地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眼球被不断跳出新的刺激点的屏幕吸引,持续保持紧张状态,完全瞬目次数明显减少;导致眼睛内膜泪液分布不均匀,眼睛容易疲劳,诱发眼疾。【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D.本文主要说明了手机屏幕吞没我们的生活,抢走这么多的时间的原因,手机对眼睛的危害及造成近视的原因,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结合第②段划线句子“在2000年,普通人的注意力能保持12秒,而到了2013年,人们只能聚焦8秒”分析,这里列举了具体的数据“2000年”“12秒”“2013年”“8秒”,这是运用了列数字(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并将2000年与2013年普通人的注意力的保持时间进行比较,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个句子列举了具体的数据,将普通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上作对比,科学准确且突出说明了人类注意力正在萎缩这一特点,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与准确性。【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②段“所以,一个成功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8秒内不断地释放新的刺激点,锁住用户的注意力”,第③段“这一设计,从医学角度看,简直就是一出悲剧”可知,“这一设计”是指一个成功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8秒内不断地释放新的刺激点,锁住用户的注意力。【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④段“但是,电子屏幕设计本身就是对眼睛的一种刺激,导致它无法实现完全地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一半,甚至减少至1/3。更要命的是,屏幕还在源源不断跳出新的刺激点,眼球就会不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从一个刺激点接连不断地转移到另一个刺激点,在移动过程中,眼睛持续保持紧张状态,完全瞬目次数明显减少”可知,手机屏幕导致眼睛无法实现完全地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眼球被不断跳出新的刺激点的屏幕吸引,持续保持紧张状态,完全瞬目次数明显减少;结合第⑤段“屏幕上的这些设计,导致眼睛内膜泪液分布不均匀,增加了泪液的蒸发”可知,导致眼睛内膜泪液分布不均匀,眼睛容易疲劳,诱发眼疾。(二)坐姿里,有灵魂的样子刘世芬①有一次,作家周晓枫到河北作协开讲座,开讲前,主持人先做介绍,周晓枫坐在台下第一排座椅上,我就坐在她身后。此时的我,作为听众,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极为放松。可我前面的周晓枫,却没将身体向后倚靠,她自始至终将身体离开持背两个拳头的距离、正襟危坐。从后面看,她的双臂应该是整齐地叠放于胸前,绝对是那种芭蕾舞演员的身姿,朴素安然,雕像般一动不动。②这种坐姿,显现的是一种自律。这种自律唤醒我记忆深处的一个“孩子”。③那个“孩子”,当时是西安某大型集团总裁助理,27岁,清瘦、文弱,眼神悠悠淡淡,声音细细微微,神情羞羞沮涩,一举一动,生怕惊动了什么。扎在叔叔阿姨辈的人堆里,特别是在那群德高望重的行业老前辈面前,“乳臭未干”这个词,像是为他定制。④在周一例会上,我所带的实习团队一律坐到后排,观摩并等待集团为我们举行的欢迎仪式。那“孩子”与那群久经沙场的老前辈一起围坐,研讨上周工作,总结一周得失,言谈举止间,仍是静悄悄的青涩模样。⑤如果不是仪式后他坐到后排时那个腰板笔直的姿势,我至多仅记住这样一个安静谦恭的背影。例会结束,欢迎会开始,我们的实习团队围坐到会议桌前,那“孩子”与集团领导则退居会议桌后面——只留三两个中层领导致欢迎词。⑥前一分钟,他们还在汇报上周各自分管的工作,谁都明白,这一次的例会大有不同,因为后面坐着我们这些外人,他们虽非首次“登台”,可是有“观众”在场,毕竟有别于平时的“例行公事”,每人都极为“重视”,一板一眼,生怕在外人面前出错。此刻坐到后面,可以稍事放松,允许紧绷的状态分神懈怠。⑦然而,我还是从会议来对面一眼看到了他:就在一片静悄悄的松懈中,那“孩子”依然像国旗班士兵一样身姿挺直。能够让我牢记并心有所感,是因为这个姿势的唯一和抢眼。⑧起初,我还以为他有过军旅经历,他的坐姿真的很“军人”。曾见过部队官兵们持帽端坐,那种情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庄严与敬畏,此刻的他,双腿笔直并拢,笔记本平摊其上,目光平视,而腰板和脊柱,就那么直直地挺立,自始至终,纹丝不动。⑨这个坐姿,将衣狠狠地“蜇”了一下。⑩在我心中,如此一坐,“泄露”了自励与自持、功力与涵养,为一个初涉职场男孩的一生提供了一套绅士密码,这个姿势所涉极多:砥砺、坚韧、卧薪尝胆,还有表象背后不为人知的心灵熬炼和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成长。⑪这样的坐姿,看起来似乎缺少那么一点倜傥、洒脱,十足的青涩、滑懂。可是谁又敢说,青涩曾缺席自己的成长?只有青涩才不为世俗所囿滞,才能秉持梦想的鲜纯与清俊,他就是以这个姿势迎向未来,挺拔的身姿中,蕴含着令人心动的青春的蓄势待发。⑫十年后,我遇到几位西安作家,向他们打听那“孩子”,那大型集团在全国已如雷贯耳,而那“孩子”已成功甩掉“助理”二字,升任总经理。⑬不知他现在是否显得成熟了,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他的坐姿肯定一如既往。⑭是的,他和周晓枫的坐姿透露出的是自律。残忍的自律!我有时想,有这个必要吗?但同时我又明白,自律,让他们有一种“时刻准备”的姿势。自律以一种水滴石穿的韧性,成就其人生的辉煌。⑮而且,这样的坐姿,给人的感受,正与身陷绵软沙发时那种昏昏沉沉的感觉相反——那样正襟危坐的人,其心灵是清澈灵透的,其灵魂则是可以飞翔的。(选自2020.9《青年文摘》)16.选文主要讲述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17.标题中“灵魂的样子”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坐姿里有灵魂的样子?18.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此时的我,作为听众,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极为放松。可我前面的周晓枫,却没将身体向后倚靠,她自始至终将身体离开椅背两个拳头的距离,正襟危坐。(从修辞角度赏析)(2)这个坐姿,将我狠狠地“蜇”了一下。(赏析“蜇”字的表达效果)19.选文主要写“坐姿”,③④两段为何要用大量笔墨写那个“孩子”的青涩?20.下面对选文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第③段描写那个“孩子”时,连用三个叠词“悠悠淡淡”“细细微微”“羞羞涩湿”细腻地表现出那“孩子”在行业老前辈面前“乳臭未干”的样子。B.文中第⑥段写集团领导们坐在后面时分神懈怠,与第⑦段中那“孩子”依然像国旗班士兵一样身姿挺直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那“孩子”灵魂的样子。C.文中第⑪段“他就是以这个姿势迎向未来,挺拔的身姿中,蕴含着令人心动的青春的蓄势待发。”与第⑭段“但同时我又明白,自律,让他们有一种‘时刻准备’的姿势。”两句互相照应。D.全文紧紧围绕坐姿来写,突出了坐姿里灵魂的样子;第⑫段则插叙了十年后那“孩子”的状况,深化了文章主旨。【答案】16.主要讲述了作家周晓枫坐姿端正和作者记忆中的那“孩子”坐姿端正两件事。17.①“灵魂的样子”指的是自律;②因为坐姿里体现出来的自律以一种水滴石穿的韧性,成就其人生的辉煌。18.(1)运用对比手法,将“我”和周晓枫的坐姿进行对比,突出了周晓枫坐姿的端正,表现了她的自律。(2)“蜇”本义是峰、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用在文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那“孩子”的坐姿给“我”的震撼之大。19.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为下文写那“孩子”的坐姿以及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做铺垫。20.D【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能力。从第①段“可我前面的周晓枫,却没将身体向后倚靠,她自始至终将身体离开持背两个拳头的距离、正襟危坐。从后面看,她的双臂应该是整齐地叠放于胸前,绝对是那种芭蕾舞演员的身姿,朴素安然,雕像般一动不动”,概括出作家周晓枫坐姿正襟危坐(端正);从第②段“那个“孩子”,当时是西安某大型集团总裁助理,27岁,清瘦、文弱,眼神悠悠淡淡,声音细细微微,神情羞羞沮涩,一举一动,生怕惊动了什么”,⑤段“如果不是仪式后他坐到后排时那个腰板笔直的姿势,我至多仅记住这样一个安静谦恭的背影”,⑧段“此刻的他,双腿笔直并拢,笔记本平摊其上,目光平视,而腰板和脊柱,就那么直直地挺立,自始至终,纹丝不动”,⑬段“不知他现在是否显得成熟了,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他的坐姿肯定一如既”,概括出那“孩子”坐姿端正,成就斐然。【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第一问:从第⑭段“他和周晓枫的坐姿透露出的是自律”和第⑮段“那样正襟危坐的人,其心灵是清澈灵透的,其灵魂则是可以飞翔的”可知,灵魂的样子指:自律。第二问:根据第⑭段中的“但同时我又明白,自律,让他们有一种‘时刻准备’的姿势。自律以一种水滴石穿的韧性,成就其人生的辉煌”可得:自律以一种水滴石穿的韧性,成就其人生的辉煌。【18题详解】(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先指出句子使用的手法,再分析其作用。结合“此时的我,作为听众,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极为放松”“周晓枫,却没将身体向后倚靠,她自始至终将身体离开椅背两个拳头的距离,正襟危坐”可知,运用对比手法,将“我”和周晓枫的坐姿进行对比,“自始至终将身体离开椅背两个拳头的距离,正襟危坐”突出了周晓枫坐姿的端正,表现了她的自律。(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蜇:刺痛,刺伤。联系第七段中的“就在一片静悄悄的松懈中,那‘孩子’依然像国旗班士兵一样身姿挺直”和第⑧段中的“而腰板和脊柱,就那么直直地挺立,自始至终,纹丝不动”可知,在周围人都有些松懈时,只有他的坐姿还一如既往的端正。这让我觉得震惊。“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此时我的心理感受,表现了我内心的震撼之大。【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分析③④段的内容,由“清瘦、文弱,眼神悠悠淡淡,声音细细微微,神情羞羞涩涩,一举一动,生怕惊动了什么”和“言谈举止间,仍是静悄悄的青涩模样”可知,这里写那个“孩子”的表现让人看来觉得非常文弱、怯生,是抑笔;联系后文第⑦段“就在一片静悄悄的松懈中,那‘孩子’依然像国旗班士兵一样身姿挺直”可知,这里写那个“孩子”的身姿给人挺拔、难忘的感觉,与前文③④形成对比,是扬笔。所以是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表现了那“孩子”的坐姿给我的震撼之大。再结合后文第⑫段“那大型集团在全国已如雷贯耳,而那‘孩子’已成功甩掉‘助理’二字,升任总经理”可知,这里写那“孩子”事业有成的内容,更能凸显出“自律对人生有重大影响”这一主题。【20题详解】本题考查叙述顺序的理解。D.写“那‘孩子’”先写十年前,再写十年后,是顺序,不是插叙。故选D。四、写作(共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生活中,美的身影无处不在。春花秋月,夏蝉冬雪是美;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是美;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是美;孝敬父母是美;尊敬老师也是美……请以“美在生活中”为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