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借鉴意义_第1页
中国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借鉴意义_第2页
中国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借鉴意义_第3页
中国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借鉴意义_第4页
中国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借鉴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中国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借鉴意义摘要: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阶段,对历朝监察制度进行吸收借鉴,逐步建立起一套以皇帝为核心,多种监察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监察机制,监察主体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被赋予了广泛而足够的权力,并健全完善了相关的制约和保障机制,确保监察权与其它权力之问保持平衡,对各种监察活动进行立法规范,注重对监察官员的选任和考核,确保了监察官员整体素质较高。其中一些做法和思想,对建立起适合我国自身国情的有效的行政监察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我国监察制度,仍不失借鉴意义。关键词:明代;监察制度;借鉴

目录一、引言 1二、中国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1(一)极端君主专制特征明显 11.监察机构直接归皇帝控制 12.皇帝掌握对监察官员的考核任免 1(二)建立了纵横交错的监察网络 21.监察机构之间相互独立相互纠举 22.监察官员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2(三)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2(四)监察体制越来越法制化 3三、中国明朝监察制度的利弊分析 4(一)积极影响 41.沟通了中央和地方,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42.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地方吏治 4(二)消极影响 61.监察权力扩大化,影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 62.监察机构重叠,降低了监察效率 6四、明朝监察制度对当代监察工作的借鉴意义 7(一)提高监察工作的独立性 7(二)完善监察制度的法律体系 7(三)监察机构实行垂直领导制 8(四)强化对行政监察权的监督制约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PAGE9一、引言明代完善的监督制度是封建社会晚期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产物。它的起点和终点都围绕着君主政体,因此不可能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作用。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可能研究一个超越时代的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古老系统。明代监察制度的完善立法,纵横交错监督机构和全面的监督权力,事实上在调节阶级矛盾,明朝保持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明朝初期,明朝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视建立监察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中后期统治者自身素质的下降和社会的逐步腐败、监督,逐渐暴露了监督干部队伍的弊端,成为了严重的腐败问题。这表明明代的地方监察制度是建立在统治者的统治之下的。在更好的“人治”制度下,监察制度可以发挥作用,如明朝早期的统治者。相反,他们将加速王朝的灭亡。明末成为明朝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秦汉时期以后,王朝建立了专职的监督机构,但监督职能并不是监督机构的唯一职能,监督权的行使往往伴随着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这种现象在某些朝代并不罕见,而监督和行政权力的混乱是明监督的一个重要特征。明代后期,明代后期形成的监察制度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该地区的行政、军事、监督权也得到了加强。在监察机关的早期,监察员的角色是不可否认的,明确了地方官僚机构和中央和地方当局。无限的权力成为财富的工具开始使用他们的权力来贿赂贪污。由于监管权力的激增以及审查制度和行政权力的混乱,申诉专员已成为地方官员大量贿赂的对象。监管机构的腐败直接导致了地方政治的黑暗。明朝的明朝统治者想通过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地方监督制度来实现地方官僚的清清。但是明朝朝廷的腐败迅速从监察官的队伍中迅速蔓延到整个封建王朝,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二、中国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一)极端君主专制特征明显1.监察机构直接归皇帝控制在中国的明朝,各级政府的监督机构在皇权的领导下有效地保证了对官员的监督的正确使用。绝对权力肯定是腐败的,腐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监督。行政机关应当由行政机关监督,切实履行职责,防止部分违法人员损害人民利益。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应该用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发布在垂直领导计划尽快,以保证有效实施行政监督工作。垂直领导体系指的是上一级监察机关的领导人和监察机关的直接领导下,和只接受上一级监察机关的领导。垂直领导的实践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即谁将监督领导,尤其是单位领导的问题。垂直领导的监察机关,独立于法律地位和自我形成的制度,地方监察机关直接在上级监察机关的领导下。这种制度下的监察机关有权独立行使监督权。在监察机关的垂直领导体制下,积极行使监督职能是可能的,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自成一格的垂直领导、监察机关摆脱地方政府的束缚,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而且政府领导的监督,是扩大范围的监督约束政治权力。积极开展各种腐败的预防和控制。监察机关的垂直领导、党的监督机制表现出活力、垂直领导体制,避免了政府的财产业务,在同一水平上完全独立于各种利益或地方保护主义。历史发展中,我国经济正在转型,改革的深化阶段,廉政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尊重,我们也必须是良性的创新根据我国的现行制度,使科学系统的服务中国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停留在过去,遗留阻碍社会发展。在我国现行制度下,监察机关将作出监督决定和监察意见,需要上级机关和同级政府的一致同意。双方有很大的可能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党政干部或头部动作,言行都全面监察机关监视之下,为了确保良好的监管监督角色扮演,你需要监督组织直接实现独立调查其监督对象的任何腐败。从明朝初建立的朝廷开始,监察机关直接处于皇帝的领导之下,只对皇帝负责。监察部门首脑的职能被削弱,监察官员行使职权不受堂部领导的牵制,直接对皇帝负责。有意将监察职位设定为位卑权重、禄薄赏厚,这样做一方面使监察官不吝惜官位,不畏惧权贵,忠于职守,勇于揭露不法行为,另一方面也方便皇帝对监察官员进行控制。2.皇帝掌握对监察官员的考核任免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官员全由皇帝亲自任免,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规定:“监察御史系耳目风纪之司,任满黜陟,取白上裁”.明朝虽然规定监察官员通过廷推或考选的程序产生,但考选机关只能提出具体意见,最后必须呈请皇帝裁决。(二)建立了纵横交错的监察网络1.监察机构之间相互独立相互纠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是明朝两个主要的监察组织,从组织体制上两者彼此独立,地位平等,都直接向皇帝负责,并相互监督纠核。例如,弘治元年给事中涂旦、王镇等对都御使王越的弹劾,正德五年给事中胡碉对副都御使杨纶的弹劾,正德十年给事中张九旭等对左都御史陈金、王景等的奏核都是很好的例证。2.监察官员具有较大的独立性监察御史独立行使其职权,纠核官吏都应直接奏呈皇帝,不经由都察院,都御使不但无权干涉监察御史工作,彼此还应相互纠举。六科中的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和给事中的关系,既非长贰,也非掌属。巡抚和巡按御史相互牵制,抚按之争在明朝始终存在。巡按御史与提刑按察司共同监察辖区百官,明朝初期,虽然建立了严密的巡按御史制度,但巡按御史并没有取代按察司官员的工作,按察司与巡按御史可以互相纠举。(3)监督官员重量在古代封建政治社会中监管官员的地位非常微妙。行使监督权力的帝国始于秦朝,监察机关等古代设置从隋朝開始。虽然这些监督官的地位很低,这种设计可以防止行政官员引用,形成网络,减少内部斗争,而且还能促进官员纠察队的监督,有效的工作。监管官员的封建统治者非常聪明。监督官员,往往代表着封建官僚阶级在其他利益集团中的一个派别,从其言论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出,有一个固定的网络严重影响监管效率的有效性。(4)检查系统越来越合法行政监督法规,详细的内容丰富的明代,从明朝的现行法律、法规,各级监察机关和监察官员行使具体标准规范监察事项,检查员澄清责任和遵守法律奠定了法律基础的相对完整,还规定人们可以监控官员。为了惩治腐败的官员,明州和明州的法律是一个惩罚體系。朱元璋洪武时期即陆续颁布的法令的形式详细规定的监督官员,包括地位、权力和责任,选择方法和职权的范围,和纪律,形成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的监管法规,在之后的基础上引入了六个战利品编校大明律法。有关官员腐败的规定比上一代要高得多,而且一旦官员被判犯有贪污罪,他就不会再被雇佣。如前一代的范围更有利于操作,监督建议和时间限制,和地方官员见面礼节,金融监管法规,进一步发展的监察机关监管法规和实施细则。三、中国明朝监察制度的利弊分析(1)积极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在某些情况下,监管机构并没有扮演“天堂的眼睛和耳朵”的角色,作为一个固定的地方监管机构。明朝时期,明朝统治者在继承当地的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逐步形成了巡逻队和监督制度。这种垂直的、自上而下的监控系统有力地传达了中央和地方的信息。一方面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信息传递的桥梁,向中央报告,使统治者可以尽快采取措施,减轻人们的痛苦,缓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中央颁布的法律和政策来执行做“统治者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定期系统监视器,但最终因为需要维持自己的统治。监督上下通达的功能的实现,使统治者地方官员政治刑期善与恶之间的诉讼,人们在公共安全形势等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提供了基础为当地统治者的决定。实现中部地区的中央控制,实现保持中央集权的目标是很有帮助的。在某种程度上,当地的官僚机构已经被澄清地方政治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期稳定,而地方官员则是地方政治的直接经营者。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地方官员的管理,并敦促数百名官员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当然,这不能没有监管机构的监督,因为监管机构的主要责任是很重要的。明代的整个监管体系,从中央监控系统本地监控系统和监督系统的明代本质上仍然是封建统治者集中维护,加强统治秩序的工具。但它在预防和控制腐败和改善政府治理方面的作用并非微不足道。明代监察机构发展的控制各种政治力量在明朝,让它们不能任意废除总理三个部门,今天的分权有实际意义,监察机构的精度和细致研究今天值得思考。在明朝,没有权力监督制度,这确保了国家的机器是建立在帝国权力的基础上的。但不能忽视的是,它维护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和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发展。(2)负面影响监管权力的扩张影响了监督职能的履行。秦汉时期以后,王朝建立了专职的监督机构,但监督职能并不是监督机构的唯一职能,监督权的行使往往伴随着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这种现象在某些朝代并不罕见,而监督和行政权力的混乱是明监督的一个重要特征。明代后期,明代后期形成的监察制度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该地区的行政、军事、监督权也得到了加强。在监察机关的早期,监察员的角色是不可否认的,明确了地方官僚机构和中央和地方当局。无限的权力成为财富的工具开始使用他们的权力来贿赂贪污。由于监管权力的激增以及审查制度和行政权力的混乱,申诉专员已成为地方官员大量贿赂的对象。监管机构的腐败直接导致了地方政治的黑暗。明朝的明朝统治者想通过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地方监督制度来实现地方官僚的清清。但是,明朝朝廷的腐败迅速从监察官的队伍中迅速蔓延到整个封建王朝,加速了明朝的灭亡。监管机构重叠,降低了监管的效率明代在地方建立了一个三方监督制度,在监督机构之间进行了制衡。但是,地方监管机构的多重建立不可避免地导致监督机构的重叠和监督机构的权力直接降低监督效率。对于地方省的法官来说,根据帝国巡逻,统治者有监督权,没有专制的,监督机构对皇帝负责,最后将监督权力集中在皇帝。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大其监督职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职权重叠的。四、明朝监察制度对当代监察工作的借鉴意义(一)提高监察工作的独立性明朝将维护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作为监察职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基础,采取了多种措施维护监察权的独立行使,提升监察官员的威信,对监察权的有效发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仍有待加强。很多人提出了监察工作完全实行垂直领导的观点,我认为在当前大背景下,为了使监察工作能更深入地融入本地各项行政工作,重点强化对行政监察工作的垂直管理,而继续坚持双重领导为宜,使行政监察工作既能紧紧围绕当地政府决策部署有效的开展监督检查,又能保持较大的独立性。要强化上下级监察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大监察派驻工作力度,改善上级监督太远,本级监督太软的情况,不断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要明确行政监察机关与纪检机关的职能区别,落实监察机关首长负责制,纪委常委会与行政监察领导班子办公会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工作,从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三方面全面开展行政监察工作,使监察工作有为有位。完善监管体系的法律体系大明法颁布后,对法法的解释进行了介绍。明朝时科举考试被列在完善监督法是监督机关在明代有效发挥、完善监督法律法规的基础,为我国当前政府监督的立法思想提供支持。行政监察和审计属于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制度,法律地位应当是互惠互利的。我国宪法中,审计部门设置独立行使职权作出了具体规定,设立监察机关等没有做出具体规定。行政监察法律是我国行政监察的基本法律,更完整,但它是适当的补充一些规定为了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的监督法主要规定了监察人员的职责,忽视了对权利和利益的保护。监察人员不得从法律程序中移出,监察人员的家属和子女应当行使保护,解决他们的关切。极大地干扰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不能独立行使其职权。在执行监督法中,实行“依法独立行使权力,其他行政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干涉”的实践是困难的。行政效率和廉政建设也必须进行系统改进,这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通过立法,实现科学管理。为了确保监察机关的独立性,监察机关分别列示并推荐了垂直领导系统的实施。行政效率主要是指行政人员效率低下、不主动履行职责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对行政机关的有效协调和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立法,将行政效率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规范。希望放在以后的惩罚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规范,再到公务员的诚实教育,从源头上解决问题。(3)监察机关实行垂直领导体制在中国的明朝,各级政府的监督机构,在皇权的领导下,有效地保证了对官员的监督的正确使用。绝对权力肯定是腐败的,腐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监督。行政机关应当由行政机关监督,切实履行职责,防止部分违法人员损害人民利益。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应该用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发布在垂直领导计划尽快,以保证有效实施行政监督工作。垂直领导体系指的是上一级监察机关的领导人和监察机关的直接领导下,和只接受上一级监察机关的领导。垂直领导的实践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即谁将监督领导,尤其是单位领导的问题。垂直领导的监察机关,独立于法律地位和自我形成的制度,地方监察机关直接在上级监察机关的领导下。这种制度下的监察机关有权独立行使监督权。在监察机关的垂直领导体制下,积极行使监督职能是可能的,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自成一格的垂直领导、监察机关摆脱地方政府的束缚,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而且政府领导的监督,是扩大范围的监督约束政治权力。积极开展各种腐败的预防和控制。监察机关的垂直领导、党的监督机制表现出活力、垂直领导体制,避免了政府的财产业务,在同一水平上完全独立于各种利益或地方保护主义。历史发展中,我国经济正在转型,改革的深化阶段,廉政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尊重,我们也必须是良性的创新根据我国的现行制度,使科学系统的服务中国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停留在过去,遗留阻碍社会发展。在我国现行制度下,监察机关将作出监督决定和监察意见,需要上级机关和同级政府的一致同意。双方有很大的可能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党政干部或头部动作,言行都全面监察机关监视之下,为了确保良好的监管监督角色扮演,你需要监督组织直接实现独立调查其监督对象的任何腐败。在全国建立监控系统的垂直领导,上级下级监察机关的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上级监察机关的管理业务,人员、资金、属于上级监察机关,部门的监控系统。一个全国性的垂直领导下,省、市、县级监察机关的人,商品,内容由中央监察机关统一管理,各级机关应当服从上级监察机关的领导,不需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在全国同级监察机关独一无二的。为了确保监控系统真正的独立,它还需要确保中央监管机构能够确保它不再受制于地方政府。监察部由省监察部监督,省领导由中央监察部监督。这也是一种国际化的做事方式,韩国的学院是由韩国总统领导的,独立于行政部门。在我国也有实践的可能性也需要时间,国家的监督制度与国家的条件、舆论、符合国家的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四)强化对行政监察权的监督制约明朝对如何处理监察权与其它权力的关系进行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监察权地位的特殊性,在监察中不断膨胀,出现了监察权力架空、取代其它权力导致政治构架失衡的情况,也导致了监察官员滥用权力,最终走向了腐败,这一教训也应足以引起当代行政监察工作的重视。当前行政监察工作也存在对监察权定位不清,监察权与行政权混淆,甚至取代的情况,监察机关既充当“考官”,还充当“考生”.《行政监察法》对行政监察工作的职权、程序和法律责任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要严格遵守,不能因加强事前监督、提高监察效率等名义而有所僭越,防止出现影响行政效率、加大行政成本等与行政监察背道而驰的后果。要强化行政监察工作的程序意识,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认识,严格依法开展行政监察,维护被监察对象的相关权利,防止出现不依法开展行政监察侵犯被监察对象合法权利的情况。要加强对行政监察工作的公开力度和范围,消除笼罩在工作过程中的“神秘色彩”,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防止监察权的滥用。地方政治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期稳定,而地方官员则是地方政治的直接经营者。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地方官员的管理,并敦促数百名官员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当然,这不能没有监管机构的监督,因为监管机构的主要责任是很重要的。明代的整个监管体系,从中央监控系统本地监控系统和监督系统的明代本质上仍然是封建统治者集中维护,加强统治秩序的工具。但它在预防和控制腐败和改善政府治理方面的作用并非微不足道。明代监察机构发展的控制各种政治力量在明朝,让它们不能任意废除总理三个部门,今天的分权有实际意义,监察机构的精度和细致研究今天值得思考。在明朝,没有权力监督制度,这确保了国家的机器是建立在帝国权力的基础上的。但不能忽视的是,它维护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和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结语明代的整个监管体系,从中央监控系统本地监控系统和监督系统的明代本质上仍然是封建统治者集中维护,加强统治秩序的工具。但它在预防和控制腐败和改善政府治理方面的作用并非微不足道。明代监察机构发展的控制各种政治力量在明朝,让它们不能任意废除总理三个部门,今天的分权有实际意义,监察机构的精度和细致研究今天值得思考。在明朝,没有权力监督制度,这确保了国家的机器是建立在帝国权力的基础上的。但不能忽视的是,它维护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和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参考文献[1]王景泽.明清道制研究综述[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2:139-144.[2]李丽.试论明代的监察制度[J].潍坊学院学报,2011,03:55-58.[3]朱建磊.明代地方监察体系的制衡机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04:73-76.[4]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14-121.[5]吴琦,杨露春.明代地方监察体系与荒政[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06:30-35+41.[6]吴艳红.制度与明代推官的法律知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33-47.[7]付海梅.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研究[J].兰台世界,2014,35:156-157.[8]傅丽.明代的提刑按察使司制度研究[J].兰台世界,2015,06:74-75.[9]陶道强,秦家伟.明代御史巡按制度发展阶段述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05:109-113.[10]齐晓静.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