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
.......一点通
考查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15分)、世界地理(40分)、中国地理(35分)和乡土地理(10分)四个部分.
一.地球与地图
(1)要能够结合事实或材料说明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十分不规则的椭球体。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这种现象叫做地球的自传,周期为一天(或24小时),方
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差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传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年(或365天),
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像现象是四季和五带
补充:A.每十五个经度相差一小时.零时区(0。-东西经7.5。)东一区(东经7。.5-22。.5)
B.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C.寒带地区有极夜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这两天的范围最大,即整个寒带地区;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这一天的范围最小,即这一天全球各地区的昼夜等长.
D.由于地轴倾斜了约23.5。所以出现了极夜极昼现象,出现了四季和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我们初中教
材中认识较浅,知道这些是公转的现象既可。
(2)利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划分及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经线: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大圆,称经圈。所有的经圈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并被两极平分为两个半圆,
称“经线”或“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同所有纬线直交。地球上每条经线长度大致相等。
经度: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从0°经线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各仃180。。
东经180°和西经180°经线重合。
本初子午线:地球上这条零度经线(本初子午线)是人为假定的,它不像纬度,有自然起讫点(赤道和两极)。这样
就使零度经线的选择,曾陷入过各自为政的状态。
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的正圆。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纬度:通指地理纬度,即某地点的地面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该地点的纬度。纬度自赤道量算,至南、北两
极各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度;赤道以南为南纬度,而赤道为0°纬度。
东西半球:地球表面以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经线圈为界,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从西经20°向东
至东经160的半个球称为东半球。
(3)“地图”重点考查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等。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a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b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相同的图幅显示的范围小,
c小比例尺地图内容多、概括,相同的图幅显示的范围大。
方向的表示:A指向标表示方向。通常指北向N«
B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等高线地形图:A:
等高线概念: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2)同一条等高线高度相等。
(3)等高距全图一致
(4)等高线疏置反映坡度缓度。
B:等高线图的判读:
地形衣余力[去个掌柿线国地形我ttE迎明
山丘闭j介日力纹夕卜pqMH氐中示收音iHIi
L1J峥外工内埼5▲衿部存存分有技
号夕卜YWJ・坂
山就也后夕卜侧
降
山rt800600400200从ill戈业
一山诲
[氐处,+1司司iij赖凸曲nq分水侬
于南仙叫总符加分
山有线卢、向600400L±J骨三同LLI有技也
lU谷」
总处,中恒H氐1氐法困,分HM生zK绽
于两侧
钳邳
百百t\JLLLJ由节Ml铉部4口々ism羊安田4此LU
个学附公之门口个LLT巩分找也讨
g自力龙之间必处.竹
马桂杉技放低公
曲尚叁趣安乐F4为近乎垂再白勺山片皮.
睡住金介生分隹刈与乌父僚匡
处
公十也闭III]级夕卜pq兀句,元^^纪登文ffHi
清京也士卡冷;4.中।旬(氐在可问应
T****a内fWU,i&
MX侑JI内
阵
考查视角:
注重密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
“地球”着重考查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的理解及应用有关知识解释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的能
力;
“地球仪”可以结合地图,加强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地图”重点考查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等.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习题精选
1、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B)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哥白尼的日心说
2卜.列地理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自转的是:(A)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B、四季更替
C、夏季白昼较黑夜长D、地球有五带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C)
A.6378千米B.6357千米C.6371千米D.6350千米
4、从宇宙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原因是:(D)
A、地球表面完全是海洋
B、地球被云层所包围
C、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D、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5,外出旅行时,为了方便安排行程,你会更多地参考哪一类地图?(D)
A、地形图B、气候图C,交通图D、景点的导游图
6、读布图,假设某一人沿•条经线,从北极点走到南极点,其行程大约是(B)
A、2万千米
B、4万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6371千米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B)
A.0°E、160°WB.20°W、160°EC.0°>180°WD.90°E、90°W
8、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用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是(A)
A.1:10000000B.1:100C.1:1000000D.1:100000
9、关于地球公转的正确叙述是(B)
A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直立的D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
10、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向南北方向
B所有的经线长度都不相等,纬线相等。
C木初子午线是最大的经线圈
D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11、右图中A点位于(A)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12、在地球仪上,经线(B)
A都是圆B长度相等C指向东西方向D与纬红斜交
13、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这一天,是北半球的(D)
A春分日B秋分日C夏至日D冬至日
14、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附近海域(3.9N,95.9E)发生8.5级大地
震,引发高达10米的海啸,造成重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次地震发生在:(C)
A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之间B印度洋和美洲洋板块之间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
1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B)
A.四季的形成B.昼夜的更替C.昼夜的长短D.极昼和极夜
16、写出甲、乙两地的经纬度
甲:,,
乙:_________,_________
甲地在乙地的方向。
1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在这幅地图上如何判断方向是上北下
南。
(2)、A和F两山坡较为缓和的是
(3)、山顶甲海拔高度在高0米以上,甲、乙
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200米。
(4)、地形部位D是陡崖;B是山谷,雨
李,B附近一般会有河流。
18、动手做一做、想一想: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方向会有差异。如果你是有机会飞上北极或南极的
I:空,俯视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会怎样?你不妨随意找个物体当地球,动手试试:在北极上空看是—(顺或逆)
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看是顺时针方向。
(2)、做做、想想:
你玩过手电筒吗?当如箭头""和“"摆放手电筒时,你发觉手电筒的亮光有什么变化?I亮/暗。想一想:
早上和中午的阳光哪时更猛烈?中午。同样是中午时的太阳,冬天和夏天哪时更猛烈?夏天。
右上图是“某地冬季和夏季的日照状况图”,
认真观察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
判断①②两图哪一个是夏季?
二.世界地理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轧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10.15,杨利伟,神舟5号飞船;2005.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08.9.25,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828中的图2.5)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洋海洋的中心部分
是洋的•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
⑵海陆分布海大势:
较小,靠近大陆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
海峡
陆、北美大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
洋洲e29中的图2.6)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脉一黑海一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⑶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
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学说名称学说内容主要证据
①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
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①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洋。②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
大陆漂移学说
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
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③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
布状况。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
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形成。
②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
板块构造学说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化。
③大西洋的扩张。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
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注意: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
是海洋。(P37中的图2.19)
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陆地和海洋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A.各占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是陆地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四分之一是海洋
2.卜.列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大洋洲B.南美洲C.非洲D.南极洲
3.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极洲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河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D.基尔运河
5.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A.非洲B.南极洲C.亚洲D.北美洲
6.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
A.北美洲南美洲B.欧洲北美洲
C.北美洲非洲D.亚洲南极洲
7.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
A.亚洲B.欧洲C,非洲D.南极洲
8.卜.列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
A.南极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9.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10.下列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且没有赤道穿过的是()
A.南极洲B.非洲C.欧洲D.亚洲
二、填空
1.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约占%o
2.地球表面,面积广大的陆地叫,面积较小的陆地叫。
3.我们把_____和它附近的合起来叫做大洲,地球上有七大洲,按面积从小到大分别是一
洲、洲、洲、洲、洲、洲、洲。
4.欧、亚两洲的分界线是山脉、河和山脉一线,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________运河。
5.大洋的边缘部分叫,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有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多—
7.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和
三、填表题
最大的大洲最大的大洋
最小的大洲最小的大洋
跨经度最高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经度最高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洋
面积最大的大陆面积最小的大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A4.C5.B6.A7.A8.B9.C10.C
二、填空题1.71292.大陆岛屿半岛3.大陆岛屿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
4.乌拉尔大高加索巴拿马5.海海峡6.六地壳火山地震7.非洲南美洲
三、填表题
1.最大的大洲亚洲6.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2.最小的大洲大洋洲7.最小的大洋北冰洋
3.跨经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8.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北冰洋
4.经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9.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
5.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10.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3)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常用天气符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通过
读图,认识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降水分布的差异、主要气候类型与分布;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时间变化情况
天气短时间时刻在变常用天气符号:
气候长时间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3
多小
晴阴
云雨
中大暴冰
雨雨雨
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影响及保护1
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
技术和利用变
燃烧矿物海水膨胀1海平面上升,
气
氧
一极冰融化2威胁沿海低地
燃料排放•
候
碳
二氧化碳化
度
浓
变
加
增
破坏森林暖各地降水导致各国经济
和干湿状.
特别是热结构的变化
带雨林t况的变化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协作
减少并逐步禁止消耗
影响及保护2
县氧层物质的排放
类
活动
人直接危害
<用
冰
使到达地面—►人体健康
空
箱
放
、的太阳紫
排
调
,外线增多对生态环境
化
度
氟
氯和农林牧渔
合
物业造成破坏
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山地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地中海、温带海洋性、
温带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分布的差异
受纬度影响:低纬(赤道附近30度以内)降水多,高纬降水少。
受海陆影响: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主要气候类型与分布
教材七年级上册58页图
《气温和气温分布》习题精选
L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数据(见卜.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时刻814202
气温(°C)718154
A.10℃B.ireC.12℃D.130C
2.一年当中,某地最高月平均气温是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是7月,则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B.北半球海洋C.南半球陆地D.南半球海洋
3.我国西部有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
A.降水量少B.气温日变化大C.气温的年变化大D.平均气温较高
4.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
5.我国的南方气温比北方高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的影响B.海陆因素的影响C.地势高低的影响D.季风的影响
6.根据下面的等温线图,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图
B.表示的是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月等温线的分布
D.表示的是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7.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这是因为()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C.地势高,气温低D.气压低,空气上升,气温
8.关于气温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炎热的地区是赤道地区B.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是北冰洋
C.同一纬度,海洋的气温比陆地气温高D.世界上的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9.读下列某地月平均气温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月份123456
19.7
气温(℃)-20.1-15.8-6.05.813.9
月份789101112
-16.8
气温(℃)23.321.614.35.6-6.7
(1)该地所在地区可能为()
A.北半球的陆地上B.南半球的海洋上C.北半球热带D.南半球热带
(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A.20.1B.23.3C.16.8D.43.4
(2)该地区的夏季包括的月份是()
A.12、1、2B.6、7、8C.9>10、11D.3、4、5
10.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重庆海拔约为米,峨眉山为一米,两地相对高度是一米。
(2)读图可知,重庆的气温为______C,峨眉山的气温为_____℃,两地相差______-Co
(3)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的活动
11.根据下表给出的某地各月平均气温值,绘制•幅气温变化曲线图。
月份123456789101112
7.69.512.616.118.919.619.719.117.515.011.37.9
气温℃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rc以上的地区,I司五带中一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一洲,最冷的地方位于一洲。
(3)亚洲中部的一地区,年均气温在0匕以下,比同纬度地区低,这是为什么?
(4)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③一
参考答案:1.B2.C3.B4.D5.A6.C7.C8.D
9.(1)A(2)D(3)B
10.(1)100030002000
(2)28℃12℃16°C(3)C
IL略。
12.(1)热(2)非南极(3)青藏裔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4)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在山地,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点击中考】
1.(2009年东莞)右图中的设备是用来测量()
A.气温B.降水C.风向I).气压
解析:气象站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右图中的设备是百叶箱,用来测量气温
的。答案A。
2.(2008年江苏)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位于(南、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
(2)图示地区是(冬、夏)季,判断的依据是—
(3)海洋和陆地的等温线不平行,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等温线图的分析判断能力。由于该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递减,据此判断这是南H
球:由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该图是海洋的气温高于陆地。所以是冬季。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相同,主
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答案:(1)南气温由北向南降低
(2)冬季同纬度地带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低(3)海陆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4)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或地势较高的高原
山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的地区。
世界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教材七年级上册72页
白种人士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以及亚洲南部和西部。
黄种人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地区(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澳大利亚也有•部分黑人。
世界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
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分布图教材七年级上册75页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世界宗教主要分布地区
宗教产生地点主要分布区
基督教亚洲的西部欧洲、美洲、大洋州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5)用图片描述城乡景观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城乡景观的差别
房道路修商店学校庆院仃无有无有无自然景观改
屋筑情况多少多少多少农田果园鱼塘变的大小
乡村稀稀疏
疏
城市稠稠密
密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把IF供特点
*际疟冰
㈤钮行人冰用极应产室区.,rn刁、、
资土滓厚,
资土冏原存,司匕匕较千麻擀成杂洞,
普陵旦滓
灾坦1妾Ply.RO总m1爱皿皿
佐方笑竹楼1•七车交河刃海灯・人什上层。
(6)运用事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地区分布特点,七年级上册90页
(7)学会认识大洲、地区和国家的方法。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
A.50亿B.70亿C.65亿I).40亿
2.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A.亚洲的西部B.非洲的北部C.非洲的中部和西部D.欧洲
3.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在人种上属于()
A.黄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
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西班牙B.英语C.俄语D.汉语
5.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B.犹太教C.基督教D.佛教
6.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的国家,产生的社会问题是()
A.劳动力过剩B.自然环境恶化C.国防兵源不足D.土地沙化严重
7.造成不同的聚落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聚落中居住的人口数量B.聚落所处的地形不同
C.气候的差异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8.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比较快的是()
A.美国B.印度C.法国D.德国
9.下列地区属于白种人分布区的是()
A.非洲北部B.非洲中部和南部
C.亚洲东部D.拉丁美洲
10.世界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分布在()
A.热带雨林地区B.干旱的沙漠地区
C.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I).高山高原地区
11.世界著名的艾菲尔铁塔位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
12.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是1.20%,死亡率是1.08%,则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1.20%B.2.28%C.0.12%D.12%
13.甲地的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20万人,乙地的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45万人。卜.列结
论正确的是()
A.甲地的人口密度为20人/平方千米B.乙地的人口密度为45人/平方千米
C.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稠密D.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稀疏
14.目前七大洲中尚未有人定居的是()
A.南极洲B大洋洲C.非洲D.南美洲
15.有关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的增长越快越好
B.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增长过快,不会产生许多问题
D.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16.人们常说的聚落包括()
A.漂泊在大海中的渔船B.森林中护林者居住的小屋
C.发生战争时难民居住的账篷D.江苏省省会南京
17.在我国,被称为回教或清真教的是()
A.伊斯兰教B.犹太教C.佛教1).基督教
18.澳大利亚人主要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法语D.阿拉伯语
19.卜列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A.埃及B.印度C.德国D.中国
20.西亚和北非地M的主要语言是()
A.西班牙语B.葡萄牙语C.阿拉伯语D.英语
21.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这说明()
A.人口增长适度B.人口总量呈减少趋势
C.没有人口问题D.有利于经济发展
22.区分世界三大人种的依据是()
A.体质方面的特征B.宗教信仰的不同
C.语言文字的区别D.生活地域的不同
23.目前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A.在所有的国家都存在B.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C.在发达国家最明显D.不管在哪些国家都应大力提倡
24.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A.水源充足B.山地崎岖C.资源丰富D.交通便利
25.傣族竹楼和窑洞是我国哪两个地区的特色民居()
人。献(“才"人。
A.西双版纳和黄土高原B.云南丽江和黄土高原.HIME圜HFKI14F
C.江南水乡和北方地区D.西双版纳和北方地区
二、综合题(50分)
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卜.面问题。(5分)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有:极端干旱
的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一地区,终年严寒的—
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O
2.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洲、—洲的北部以及北美洲的中部、南美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等地。
(2)黄种人主要分布在洲的东部、洲的北部和洲等地。
(3)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洲。
3.读世界语言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5分)
(1)英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英国,西半球的一洲,南半
球的一洲,以及亚洲南部的印度等国。
(2)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_洲北部和_洲的西部。
(3)法语除了在法国使用之外,还在一洲使用范围较广。
口/"£2
4.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4分)
A、B、C三个人同乘一辆飞机去非洲救助难民,A、B、C三人都信奉宗教,途中三人交谈,A说我是英国人,每
个礼拜都去教堂做礼拜:B说我是穆斯林,我们的宗教活动在清真寺进行:C说我来自泰国,在我们国家,寺院遍布
全国。
(1)A信奉教,这一宗教主要分布在洲、洲和洲。B信奉一教主要分布在洲的西部和东
南部,_洲的北部和东部。C信奉教,这一宗教主要创始于,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
和.
(2)写出以下建筑属于哪种宗教风格。
5.读“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乡村和城市统称为。
(2)乡村和城市所呈现的景观有较大差异,是由于一的差异造成的。城市的居民,主要从事业、业。
(3)简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
6.聚落的形式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根据图片分析我国傣族的竹楼与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与当地
自然环境的关系:(4分)
(1)竹楼一
(2)窑洞一
7.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0分)
(1)计算表中各洲2002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2213
非洲3814
北美洲149
亚洲814
欧洲1011
大洋洲711
(2)比较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一洲。
(3)北美、欧、大洋洲多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状况
B.世界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展中国家高
D.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甚至为负,使少年儿童的比重增大
(5)人口与环境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愈小,愈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反控制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延缓作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C.人口数量不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保护环境有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一、l.C2.C3.A4.D5.C6.C7.D8.B9.A10.C11.B12.C13.D14.A15.D16.D17.A18.B19.C20.C21.B
22A23.B24.B25.A
二、1.沙漠雨林高纬度高原山区2.(1)欧、非(2)亚北美南美洲(3)非3.(1)北美洲大洋洲(2)
非洲亚洲(3)非洲4.(1)基督教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亚洲非洲佛教古印度东部东南部(2)伊
斯兰教基督教佛教5.(1)聚落(2)劳动生产方式工业服务业(3)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的耕地减少、剩余
劳动力增加;而城市中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交通等一系列的条件要好于乡村,造成乡村人口向
城市迁移。6.提示:主要从气候方面入手,回答竹楼和窑洞与自然环境的关系。7.(1)略(2)非欧(3)发达
(4)B(5)D
第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8课 计算机数据安全教学设计 川教版
- 地理论文改编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电机学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系统思维试题及答案
- 山东药事法规试题及答案
- 7级钢琴试题及答案
- 母猪饲料营养比例及其影响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政策影响试题及答案评估
- 慢性病管理中的多学科合作模式试题及答案
- 康管理师考试常考知识归纳试题及答案
- 船舶锚泊与系泊系统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语言《遇见春天》课件
- 影像学 泌尿系统-朱叶青学习课件
- 市政设施维护保养手册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
-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50有多大-抓抓数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 《Python与数据分析应用》课件-第10章 数据分析工具Pandas
- 2024年高考政治(新课标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适用省份:山西、河南、云南、新疆)
- 2025年度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协议
- 妊娠合并心脏病妇产科-2024鲜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