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第六课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兴衰更替,并非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乱世中藏生机,分裂中孕统一,破坏中有发展。长时段的分裂局面之后,往往迎来的是更强大的统一盛世。一、隋朝的兴亡隋朝兴亡1.隋的建立与南北统一材料:

在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强烈要求统一,经济的发展也要求突破分裂实现统一,而统一的条件也已成熟:士族哀落了、民族融合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形成了,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的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实现统一,还要有一个杰出的领军人物。这个态出人物必须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带领人民去完成历史时代所赋了的任务。——施建中:《隋统一原因再探——兼论隋文帝平陈方略》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隋文帝杨坚隋朝兴亡2.先学一:隋的统治——展开了哪些经济建设活动?含嘉仓考古遗址(缸式地下粮窖)隋炀帝修含嘉仓后教一:(1)广设仓库隋朝兴亡2.隋的统治——经济建设活动(2)兴修东都隋洛阳城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随即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也。——《隋书》隋朝兴亡2.隋的统治——经济建设活动(3)修建运河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开通大运河的影响?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论禹公不较多。——皮日休

功在万世,罪在当代积极:贯通南北

巩固统一

经济发展消极:过度徭役

滥用刑罚

激化矛盾隋朝兴亡3.隋的暴政与灭亡隋炀帝南巡图是时(隋末年间)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轫,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王咨臣等译,虞祖尧等校《历代食货志今译(晋·魏·隋)》阅读材料

对比课本39页问题探究探究:结合课后探究与拓展资料并联系所学,分析隋的灭亡与其他朝代有何区别?

一方面,隋朝的灭亡极其短促,而非一般朝代历经几代帝王,逐渐衰亡。

另一方面,一般王朝多是亡于资源调配能力(国家财政)的枯竭,国力的日渐衰弱,而隋是在国库充盈,国力鼎盛之时,盛极猝妄。隋朝兴亡3.隋的暴政与灭亡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三征高丽,穷兵黩武徭役繁重,严刑峻法隋炀帝画像“国富民穷”二、唐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唐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唐朝的建立玄武门之变隋末,留守太原的隋朝贵族李渊趁机起兵。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唐朝统一全国。唐的繁荣与民族交融2.唐朝的鼎盛唐太宗李世民材料1:贞观初年、二年,唐太宗两次释放宫女,令其婚配。贞观前期,不仅没有兴修宫室,而且把在建的洛阳乾元殿停建。在他看来,追求宫殿的奢华,喜欢游玩池台,只是帝王个人的欲望,百姓并不希望这样。——李磊:《李世民靠什么开启贞观之治》材料2: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太宗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魏征对唐太宗常常是面折廷诤,有时弄得他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太宗曾余怒未息地说:“会须杀此田舍翁。”又说魏征“每廷辱我”。——孙英刚:《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隋唐五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唐的繁荣与民族交融2.唐朝的鼎盛历史学家郭沫若给予武周称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以半个世纪的努力,成功地扩大了相对于宰相的皇权,以独断专行的方式阻止了大臣势力的扩展。她重用庶族士人,结束了西魏北周以来贵族集团持续控制中央政权的局面。表面上打破了唐王朝建立的常规与均衡,实际上维持了带有根本性质的制度,并且深化了太宗以来的改革。——邓小南唐的繁荣与民族交融2.唐朝的鼎盛唐玄宗李隆基政治:选贤任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官,精简机构;严格拔选官吏经济:发展生产。抑制国内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文化:大兴文治军事:改革兵制其统治前期达到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的繁荣与民族交融2.唐朝的鼎盛曲辕犁农业不分昼夜,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耕犁基本定型唐的繁荣与民族交融2.唐朝的鼎盛手工业唐三彩商业邢瓷类雪越瓷青瓷唐的繁荣与民族交融3.唐朝的民族交融材料:《通鉴》卷198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庚辰条云:“(太宗)问侍臣日:‘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想一想】阅读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民族观念,并分析产生原因。民族观念:淡化民族差别,平等对待各民族。产生原因:唐太宗开明的民族观念;民族交融的加剧;唐朝国力鼎盛唐的繁荣与民族交融3.唐朝的民族交融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的首领大祚荣为渤海君王唐高宗灭西突厥,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唐太宗与吐蕃和亲(7世纪)唐中宗与其会盟(9世纪)唐太宗灭东突厥,被尊奉“天可汗”先学二:阅读教材,概括唐朝对诸少数民族的政策措施恩威并施,手段多样后教二: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藩镇——唐玄宗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边境重要地方设置重镇,称为藩镇。节度使——藩镇的最高长官叫做节度使,他们不但总揽军事,而且逐渐掌握了当地的民政、财赋、刑法权力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经济上,拥有财权,不向中央缴纳贡赋;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掌握军队的指挥权,军队不受中央指挥独安史之乱性质: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力、反对中央政权的叛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材料:实际上安禄山的叛乱只不过是唐朝诸多的、深刻的社会矛盾的一个爆发而已。唐朝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赋役苛重,致使封建国家的基础——广大的自耕农大量破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而封建国家的支柱——上自皇帝、王公、贵族,下至一般的官僚地主,早已抛弃了贞观、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精神,肆意盘剥,终日尽情享乐。在玄宗李隆基统治后期,荒淫放荡,怠于政事···唐玄宗宠信李林甫,重用安禄山,无限制地扩大节度使的权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政治腐败,而安绿山的叛乱正是腐败政治的必然结果。——沙宪如:《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①直接原因:节度使专权;②根本原因:政治腐败安史之乱影响:(1)破坏社会经济,唐朝从此由盛转衰。(2)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中央集权(3)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2.藩镇割据注意:唐朝的藩镇对唐朝的政局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前期:一方面藩镇作为地方机构维持了唐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后期:另一方面藩镇拥兵自重,最终瓦解了唐朝的统治。材料: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极个别藩镇割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3.农民起义材料:当时翰林学士刘允章向懿宗(833—873年)上书说:“今天下苍生,凡有八苦,陛下知乎?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俞兆鹏:《论黄巢起义的历史作用》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建立:618年贞观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