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二古代文化常识课件_第1页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二古代文化常识课件_第2页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二古代文化常识课件_第3页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二古代文化常识课件_第4页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二古代文化常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文化常识——立足多读积累,做好3个结合【考情调研】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科举考试、古代教育(官学、私学)、古代官职(机构设置、职务变迁、职能、待遇)、姻亲制度、风俗礼仪(典章制度、王位传承、丧葬、节日、庙号、谥号、年号)、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典籍辞书等。第一节第二

节第一节[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材料一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①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②。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③。”坚曰:“但④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⑤。遂麾⑥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注】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①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②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③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教考结合,注重积累(一)词语释义①屯:

.②拒:

.③万全:

.④但:

.⑤然:

.⑥麾:

.驻扎,驻守抵御;抵挡万无一失只管正确,对指挥(二)特殊句式①盖坚为垂所陷明矣。

.②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

.“为……所……”表示被动。状语后置句。(三)语句翻译①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译文:

.②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译文:

.③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译文:

.这些人哪里能谈论兵法呢?军队有分兵有聚合,使用何法以适宜为贵。前代的事迹中,谁是擅长这一兵法的人呢?这些得与失的事迹,足以作为万代的借鉴。真题演练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答案:EFG解析:主观型文言断句。“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的意思是“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句意完整连贯,故“胜敌”后应断开;“不亦……乎”是反问句式,“乎”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不亦难乎”可译作“不也是困难的吗”,语意完整,故需在“乎”后断开;“苻坚之类”作“是也”的主语,两者之间不应断开,故应在“苻坚”前断开。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答案:C解析: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错误,这两个“片”都是小、稍少之意。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答案:D解析:理解文意。“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错,根据材料二中的“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可知,苻坚战例是失,吴汉战例是得,唐太宗认为可以作为万代借鉴的是这两个战例的得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译文: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译文:

.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参考译文】材料一大凡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不可在险狭之地与敌交战,一定要选择平坦开阔之地做战场。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这样(作战)没有不胜利的。兵法上说:“指挥大军作战,要能控制部队进退。”东晋太元年间,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驻寿阳,在淝水一岸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军长途跋涉踏入我境,却临水列阵,是不想同我迅速作战。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苻坚的部下都说:“应当依仗淝水,不让晋军渡河上岸。我军兵多,对方兵少,这样做一定会万无一失。”苻坚说:“只管退军,让他们渡河,(趁其渡河之时)我率领几十万骑兵朝河中行进,逼近并歼灭他们。”苻融也赞成这样做。于是苻坚指挥秦军后撤,(不料)部队因此大乱而不能停止。于是,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八千精兵渡过淝水。谢玄和谢琰进兵与秦军在淝水之南激战,苻坚部队溃败。材料二唐太宗问:“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李靖答:“前代的战斗,多是凭借小智谋战胜没有智谋的人,凭借微小长处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些人哪里能谈论兵法呢?如谢玄(在淝水)击破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唐太宗回过头命侍臣挑选出《谢玄传》来阅览,说:“苻坚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好呢?”李靖答:“我看《苻坚载记》上说:‘(淝水之战)前秦各军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独自得到保全。苻坚率领千余名残兵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掉苻坚,没有实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慕容垂一军独自得到保全,苻坚被慕容垂陷害就很明显了。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不也是困难的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苻坚这一类人就是这样。”唐太宗问:“军队有分兵有聚合,使用何法以适宜为贵。前代的事迹中,谁是擅长这一兵法的人?”李靖答:“苻坚统率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用兵能合却不能分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和副将刘尚分兵驻扎,相距二十里,公孙述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合击,大败公孙述,这是用兵能分而又能合导致的。”唐太宗说:“是的。这些得与失的事迹,足以作为万代的借鉴。”第二节对文史常识的复习,关键是靠平时的阅读积累,要在大量的阅读与训练中形成对古代文化语境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可通过有意识地分门别类的整理,集中记忆,加强识记。当然,在高考上遇到不太了解的文史常识时,也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易误点1常考古代文化知识积累不够典例

请判断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并指出错误之处。

1.给事中,为加官名,加此号得以出入宫禁,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每日上朝谒见。2.国,战国时公卿及汉以后王侯的封地;家,古代卿大夫的统治区域;国家,“国”和“家”的合称。3.刺史,古代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后来成为一州的军事长官。4.首辅,明代首席大学士的习称,明代典制中虽未明文规定其名,但习惯上称内阁主要柄政者为首辅。5.明经,汉代察举制中选举官员的科目之一,由于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得名。6.搢绅,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7.河朔,泛指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相传汉武帝曾在此建立城池,名为朔方。8.章句,章节句子;也指研究分析古书章节句读。9.举子业,即举业,指科举时代为应试而准备的学业,明清以后也专指八股文。10.城郭,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现在泛指城或城市。11.疏,封建社会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使用的一种文书。12.食邑,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即采邑。13.篆字,篆书字体,是汉字字体之一,分为大篆和小篆,汉时多用于庄重场合。14.博士,指通晓古今、能言善辩之人;也指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后世沿置。15.羽林,指汉代禁卫军,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为皇帝护卫。16.考课,是对在职官吏的政绩和功过的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17.谥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18.幕客,幕府中的僚属,因古代以西东分宾主,故又称“西宾”“西席”,主人称为“东家”。19.仪同,仪同三司的简称,享有与“三公”同等的待遇,南北朝时授予的人数甚多。20.言官,封建官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考核评定各级官吏的得失。21.邸报,汉唐时的地方长官,皆在京师设邸,邸中传抄诏令奏章之属,以通报诸侯、藩镇。后世又称朝廷的官报为“邸报”。22.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读书人的称呼,如贾谊《过秦论》中的“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23.太学,古代的大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24.卤簿,古代帝王外出巡行时扈从的仪仗队,后也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等。25.白衣,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犹言平民、老百姓。26.冠礼,中国古代男性的成年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27.废立,古时指帝王废置皇后、太子或诸侯,也可以指大臣废除旧君,另立新君。28.大计,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29.大戮,古代的一种刑罚,指杀死犯人并陈尸示众,古代也称之为枭首、凌迟等。30.入阁,明清时期作为宰辅的官员,他们以殿阁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参与国家机要事务。31.赠官,指古代皇帝加封对朝廷有重大贡献的官员官职勋位。32.笏,朝笏,君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比画或在上面记事,以备遗忘。33.移疾,指居官者因为身体患病而被迫辞职。古人还常用致仕、致事等指官员辞职归家。34.恩荫,指封建社会朝廷根据官员的政治地位授予其子孙亲戚官职的一种制度。35.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域名,最初是监察区的性质,后转化为行政区。36.经筵,帝王为到宫中讲论经史的大臣特设的御前宴席。37.监国,古代国君外出时,太子留守,监督国事。38.行在,“行在所”的简称。皇帝或大臣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或大臣出行所到之地。39.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40.太牢,指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三种牲畜具备。答:

.答案:3.“军事长官”说法错误,应为军政长官,即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不仅仅是军事长官。7.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11.“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说法错误,不包括“上司”。17.“谥号”说法错误,应为“庙号”。20.“考核评定各级官吏的得失”不属于言官的主要职责。22.“黔首”是对百姓的称呼。29.枭首,斩头并悬挂示众。凌迟,古代一种极残酷的死刑,又称“剐刑”。这两种都是古代的酷刑,但不是大戮的别称。31.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33.移疾,指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36.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38.行在,专指皇帝所在的地方,不包括大臣。易误点2不据语境,推断不准文化常识选择的“3结合”结合语境要锁定该专有名词出现的语境,尽量从语义相关处推断。结合教材遇到专有名词时,要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结合生活当遇到陌生的文化知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常态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典例1(名师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盛度,字公量。契丹寇边,(盛度)奉使陕西,绘《西域图》,言:“酒泉、张掖、武威、燉煌、金城五郡之东南,有郡、有军、有守捉,襟带相属,烽火相望,其为形势备御之道至矣。今复绘山川、道路、壁垒、区聚,为《河西陇右图》,愿备上览。”知扬州。暴感风眩,以太子少傅致仕,卒。真宗祀汾阴,仁宗在藩邸,诏掌起居笺奏及留司章奏。(节选自《宋史·盛度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古代边防通信的重要手段,烽火燃起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B.壁垒,古代指军营周边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现多用来比喻对立的事物和界限。C.扬州,古时又称广陵、维扬,“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即指此地。D.藩,古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后来借指京畿附近的重要城市。答案:D解析:理解A、B两项中“烽火”“壁垒”的意思可以从盛度绘《西域图》《河西陇右图》,介绍西域的地势、军事部署等内容进行推断。由“相望”“备御之道”可知,“烽火”是边防军事的通信手段,古代边境报警时燃烧烟火,依靠“相望”传递信息;“壁垒”是一种军事防御工事。C项,由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可知,“扬州,古时又称广陵”正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语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有“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其中的“维扬”也就是扬州。D项,由“真宗祀汾阴,仁宗在藩邸”可知,此时真宗在位,仁宗在“藩邸”。古时皇帝从诸皇子中择嫡长子或最优秀的皇子作为皇位继承人,而其余的皇子则会被安排到全国各地做藩王,所以选项中“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正确。同时联系历史上的“藩镇割据”能确定选项中“借指京畿附近的重要城市”是错误的。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1.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齍人也……皇太子立,以熹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废阙,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二傅并摄众事。熹在位累年,训道尽规。以年老逊位。(节选自《晋书·李熹传》)2.郭惟贤,字哲卿,晋江人……主事董基谏内操被谪,惟贤救之,忤旨,调南京大理评事。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夺俸有差。

(节选自《明史·郭惟贤传》)3.(刘)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

(节选自《晋书·刘弘传》)4.颜睟,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节选自《宋史·颜睟传》)下列对文言语段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是(

)A.太子太傅,《周礼》中的“三公”之一,后来逐渐成为虚衔。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B.夺俸,俸即俸禄,是官员所得到的薪金,夺俸是对有过失的官吏采取的一种惩罚措施。C.守宰,泛指各级官员,“守”是州府地方长官,“宰”是辅佐国君的百官之长。D.解褐,同“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文中指因做官而摆脱贫贱,这与借指贫贱的“衣褐”相对。答案:B解析:A项“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错误。从当时的局势及后文“二傅并摄众事”可知,李熹被起用为太子太傅时,二傅一起管理政事,所以太子太傅并非虚衔。B项正确。从字面上看“夺俸”即夺去俸禄,是一种惩罚措施。从语境“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来看,“夺俸”是因为在皇上看来这些官员都做错了事情。C项“‘宰’是辅佐国君的百官之长”错误。从前文“(刘)弘遣南蛮长史……进据襄阳……荆土平”可知,“荆”应为地名。“时荆部守宰多阙”的意思是“荆部”缺少“守宰”,根据语境,这里的“宰”与“守”意思相同,都属于地方官员。D项“文中指因做官而摆脱贫贱”错误。原文未提及颜衎身处贫贱之家。解褐,同“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指开始进入仕途。“衣褐”借指贫贱者,与“解褐”并不相对。【技法点拨】1.拆分选项成独立的信息点。

把选项内容拆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点。如【典例1】的C项,可以拆分为“古时又称广陵、维扬”“‘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即指此地”两个信息点,考生在判断时,要确保每个信息点都是正确的。2.拆分词语,理解词义。有些古代文化知识可以通过拆分词语后,根据词语的意思初步判断其正误。如【典例2】

中第二个语段的“夺俸”,从字面意思分析,就是“夺去俸禄”的意思,这显然是一种惩罚措施。3.依托语境判断正误。高考选取的古代文化知识有些是考生平时常见但容易犯错的,有些是考生比较生疏但可依据其所在语句进行判断的。如【典例2】

中第三个语段的“守宰”,从字面上看,“守”,太守,“宰”,宰相,然而把其带入所在语句,显然不符合“荆部守宰多阙”这一语境。4.联系生活常识和教材知识进行推断。如【典例1】的C项,“广陵”“维扬”“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等都是教材中学过的内容。5.选项中有关文本内容的相关分析,要注意细节。

如【典例2】中第一个语段,判断太子太傅是不是“虚衔”,要找到相关依据;【典例2】中第四个语段,文本中没有“摆脱贫贱”的相关内容。【选择运用“4技巧”】技巧1调动积累,认定错项古代文化知识点多面广,涉及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音乐典籍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答题时,要调动平时所学知识,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技巧2利用语境,巧妙排除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的解释更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全国卷Ⅰ《宋史·曾公亮传》中“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中的“首相”,显然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应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结合语境,才能知道“首相”的具体内容。技巧3剖析语素,分析结构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婉辞、比喻义、引申义等。如“建储”一词,联系“建都”一词,“建”应是设立、确立,动词;联系“王储”一词,“储”应是已经确定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名词。“建储”一词为动宾结构,意义为“立皇太子”。技巧4遇生判对,灵活运用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应选答案的设置,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把它作为正确选项看待。应用体验[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①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②攻魏,子③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④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⑤子之行也!”重⑥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⑦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⑧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⑨借兵者,以⑩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⑪非能强于⑫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⑬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⑭也?以其西为⑮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⑯,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⑰便⑱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⑲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⑳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㉑?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㉒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㉓且亟㉔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㉕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教考结合,注重积累词语释义①夜:

.

②且:

.③子:

.④之:

.⑤愿:

.⑥重:

.⑦之:

.⑧以: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将要您,对人的尊称用在主谓之间,不译希望重视,郑重去,到表目的,来⑨敢:

.⑩以:

.⑪兵:

.⑫于:

.⑬岁:

.⑭何:

.⑮为:

.⑯许诺:

.⑰效:

.⑱便:

.谦辞,冒昧地因为军队介词,比每年为什么作为同意,应允献,献出有利的,适宜的⑲悉:

.⑳因:

.㉑利:

.㉒说:

.㉓众:

.㉔亟:

.㉕因:

.尽其所有,倾其全部凭借好处同“悦”。喜欢,高兴多快于是真题演练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答案:C解析:“歃盟”的意思是歃血结盟,“于秦”表示歃血结盟的对象,作状语,故“歃盟于秦”中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的意思是“这就是我所说的效忠于大王”,语意完整,其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B项。故选C。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答案:C解析:“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错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的意思是“所受的蒙蔽”,两者词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答案:A解析:“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错误,原文说的是“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意思是“魏王说:‘我希望您去做这件事!’”,由此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而不是孟尝君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译文: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译文:

.我国已连续两年歉收,现在又要远涉数千里去帮助魏国,将怎么办呢?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屈节割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撤退。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答案:①对赵国采用的游说策略是让赵王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指出如果赵王不借兵,那么秦魏就会结盟,这样赵国就会失去屏障,直面秦国的威势。②对燕国采用的游说策略是威逼,提醒燕王魏国会在秦国离开后组织四国兵力攻打燕国,那时燕国就会危在旦夕。解析: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由题干可知,此题考查的内容是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游说策略。然后据此在文中寻找相关语句。游说赵王的语句是“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民亦且岁死矣”,游说燕王的语句是“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综合以上语句可知,游说赵王主要是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来使赵王明白其中利害关系;游说燕王主要是威逼,让燕王明白不出兵相救将会导致什么恶果。【参考译文】秦国将要攻打魏国,魏王听到了这个消息,连夜召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攻打魏国,您为我谋划一下,该怎么办呢?”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的救援,那么魏国就能转危为安。”魏王说:“我希望您去做这件事。”(魏王)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孟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向大王)借兵去解救魏国。”赵王回答说:“我不能(借兵给你)。”孟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是效忠于大王。”赵王说:“能听听你的说法吗?”孟尝君说:“赵军并不比魏军强大,魏军也并不比赵军弱。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连年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死亡;可魏国的土地却连年受到威胁,老百姓年年死亡,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魏国在西边做赵国的屏障。现在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会与秦国结盟,那赵国就将直接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每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每年大量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的意思。”赵王于是同意派兵十万,战车三百辆。(孟尝君)又北上拜见燕王说:“现在秦军将要攻打魏国,希望大王救援。”燕王说:“我国已连续两年歉收,现在又要远涉数千里去帮助魏国,将怎么办呢?”孟尝君说:“远赴数千里之外帮忙,这是有利于燕国的。现在魏王一出国门就看见秦军,即使想跋涉几千里驰援别人,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同意。孟尝君说:“我献妙计给大王,(但)大王不用我的良策,我只得离开。恐怕天下局势就要大变了。”燕王说:“我能知道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吗?”(孟尝君)回答说:“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屈节割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撤退。秦军撤离魏国后,魏王会联合韩国、魏国的军队,又向西借秦国的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以四国之兵来攻打燕国,大王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国是千里驰援好,还是一出南门就看见四国攻燕的军队好呢?而且(四国军队到燕国的)距离很近运输也方便,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王说:“你可以回国复命了,我愿听从你的意见。”于是派出士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随孟尝君。魏王非常高兴,说:“您这么快就借到了燕、赵的大军。”秦王大为恐慌,割地与魏国讲和。魏王于是让燕、赵的军队回国,并封赏了孟尝君。探究突破——文化常识,考查的是积累与传承现场探究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①。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分阅章奏,独取切②军民利病③者白④之。或⑤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⑥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⑦以全⑧。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⑨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⑩高燧,阴谋⑪夺嫡,谮⑫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⑬,驰上之。而俨先潜⑭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⑮,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⑯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⑰。四方水旱饥馑⑱,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⑲谗构⑳。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乎?”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十年,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㉑,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二十二年即帝位,大赦天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㉒市㉓之,科派病㉔民者罪不宥㉕。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㉖愆纠缪”,谕㉗以协心赞务㉘,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㉙。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辛巳,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㉚之年,涵濡㉛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㉜隆哉。(选编自《明史·本纪》)材料二先是,仁宗尝与侍臣论科举之弊。杨士奇曰:“科举当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学问远不逮㉝南人。”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仁宗曰:“然则将何如?”士奇曰:“试卷例缄其姓名,请于外书‘南’‘北’二字,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彀㉞矣。”仁宗曰:“然。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㉟兴起。”(选编自《明史纪事本末》)教考结合,注重积累词语释义①辍:

.②切:

.③利病:

.④白:

.⑤或:

.⑥拊:

.⑦赖:

.⑧全:

.⑨慧黠:

.⑩党:

.中间停顿,停止贴近,切中利弊,利害禀告,报告有的同“抚”,抚慰依赖,依靠保全聪慧灵敏结伙⑪阴谋:

.⑫谮:

.⑬缄:

.⑭潜:

.⑮无何:

.⑯发:

.⑰庶政:

.⑱馑:

.⑲隙:

.⑳构:

.㉑伏诛:

.㉒计直:

.㉓市:

.暗中策划诬陷,中伤封闭秘密地没有多久打开各种政务原指蔬菜没有收成,后指荒年机会诬陷,陷害被处死刑计算货物的价值交易㉔病:

.㉕宥:

.㉖绳:

.㉗谕:

.㉘赞务:

.㉙闻:

.㉚假:

.㉛涵濡:

.㉜比:

.㉝逮:

.㉞入彀(ɡòu):

.㉟感奋:

.损害宽恕,原谅纠正告诉,吩咐协助处理事务报告上级借滋润,浸渍同等,相比及,赶上彀中,指弓箭射程之内。后以“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因受感触而精神振奋真题演练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答案:ACDEGI解析:本句意为:当靖难之师兴起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北京,保全了城市,帮助了军队。此后成祖登基,年年出兵北征,仁宗于东宫监国,朝中没有什么积压的事务。“居守”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皇子或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中间不能断开。“其后”做时间状语,修饰“成祖乘舆”,不能断开。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是指加在君主、尊长的名字前,不直称其名,以示尊敬的一种礼节。B.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的主阶称阼阶,故践阼又指即帝位。C.敕,汉朝时指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南北朝以后则专指皇帝诏令。D.科举,中国古代的考试选拔制度,明代科举分三级,会试由吏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D项“会试由吏部主持”错误。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受命分阅奏章时,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监国时,遇到水旱灾荒,总是及时遣使赈济。B.朱高煦、朱高燧为了夺取继承权,勾结党羽屡屡污蔑构陷仁宗,仁宗不但不计较,反而为高燧开脱,使其免罪。C.成祖起兵后,仁宗凭借万人抵抗五十万军队,守住北平城;仁宗看穿朝廷离间之计,巧妙利用黄俨,积极应对保全自身。D.仁宗广开言路,善于纳谏,赐给蹇义等人“绳愆纠缪”银章,便于重臣及时发现仁宗过失,直接进谏。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C项,文中相关信息为“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C项“巧妙利用黄俨”无从谈起,于文无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译文:

.(2)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译文:

.太祖指着奏章给他看,说:“你疏忽这些了吗?”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值得冒犯皇上。”分条陈述对百姓不利的政策法令上报,凡是遭遇灾害却不立即请求赈济的,惩处他。解析:(1)“指示”译为“指着奏章给他看”。“忽”译为“疏忽、忽略”。“顾”译为“只是”。“渎”译为“冒犯”“亵渎”皆可。(2)条,分条陈述,列出。“政令之不便民者”定语后置,译为“不利于百姓的政策命令”。“以闻”译为“上报”“向上级或朝廷、皇上汇报”“让上级或朝廷、皇上知道(听到)”。“被灾”译为“受灾”“遭灾”均可。罪,惩处,判罪。14.杨士奇提出了哪些科举改革的措施?请分条概括。答案:①试卷封住姓名后需标注“南”“北”二字。②兼取南北,南方占六成,北方占四成。【参考译文】材料一仁宗皇帝,叫朱高炽,是明成祖长子。仁宗幼年时端重沉静,勤奋好学,跟从儒臣讲经论史,滔滔不绝。洪武二十八年(1395)被册封为燕世子。太祖曾命令他分阅奏章,他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有的有文字错误就不奏述。太祖指着奏章给他看,说:“你疏忽这些了吗?”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值得冒犯皇上。”成祖起兵,世子留守北平,善于抚慰士卒,用万余人抗拒李景隆五十万人,北平城因此得以保全。起初,郡王高煦、高燧都以聪明灵敏而得宠于明成祖。高煦又因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与高燧结党营私,暗中谋划夺取嫡长子的继嗣地位,诬陷世子。正好朝廷赐给世子诏书,想离间父子二人。世子没有启封,驰马上报成祖。然而,黄俨已经先秘密地告诉成祖说:“世子与朝廷通好,使者都已经到了。”不久,世子派遣的使者也到了。成祖打开诏书一看,长叹一声说:“差点杀掉我的儿子。”成祖登基,以北平为北京,仍命世子居守。永乐二年(1404),立为皇太子。成祖屡次北征,命他监国,裁决平民政事。四方水旱灾荒,往往遣使赈恤,因而仁德的名声大振。而高煦、高燧与其党徒时时找机会讲太子的坏话。有人问太子:“你也知道有讲你坏话的人么?”朱高炽回答说:“不知道,我只知道尽自己作为儿子的职责罢了。”永乐十年(1412),黄俨等谋立高燧为皇太子,事情暴露后被诛灭,高燧因得太子解救而幸免。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朱高炽即皇帝位。在全国颁布大赦令,九月壬午日,命令从今起,官吏所用物料在所产地计算价值买卖,科派损害百姓的罪不饶恕。九月戊戌日,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枚,上写“绳愆纠缪”,要他们同心协力参与重要事务,凡有阙失应当说明的,均用此印密封上报。十一月癸酉日,下诏有关官吏:“分条陈述对百姓不利的政策法令上报,凡是遭遇灾害却不立即请求赈济的,惩处他。”五月辛巳日,死于钦安殿,终年四十八岁。评论:当靖难之师兴起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北京,保全了城市,帮助了军队。此后成祖登基,年年出兵北征,仁宗于东宫监国,朝中没有什么积压的事务。仁宗在位一年,用人行政,美不胜书。假使老天让他多活些年头,润泽百姓,休养生息,其功德造化之盛,难道不是能与汉朝的文帝、景帝媲美么?材料二在此之前,仁宗曾与侍臣谈论科举取士的弊端。杨士奇说:“科举应当兼取南、北之士。”仁宗说:“北方人的学问远赶不上南方人。”士奇说:“有优异才能、能干大事的人,都出自北方,南方人虽很有才华,但大多华而不实。”仁宗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士奇说:“试卷照例遮封他们的姓名,请在外面书写‘南’‘北’二字,比如应当录取一百人,那么从南方录取六十人,从北方录取四十人,这样南北方人才,尽在掌握之中了。”仁宗说:“太好了。像这样,那么北方的学子也会受感触而精神振奋,奋发学习。”就题点拨对古代文化常识专门设题考查,在高考试卷中皆有出现。就现有题例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梳理常见的文化常识对史传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并且追求精准的记忆,这是破解难题过程中的关键。2.分析题例设误方式分析现有题例中已经使用了的设误方式,并预测来年高考卷可能出现的新的设误方式,有利于识别陷阱,准确答题。3.掌握几种常见的设误方式(1)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2)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略嫡庶。)(3)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4)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4.比较筛选错误项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4.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6.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拓展]

“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10.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拓展]

“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别称“夺情”。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拓展]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14.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5.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拓展]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16.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二)皇室官职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7.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拓展]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18.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19.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20.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公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21.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22.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拓展]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其他儿子不能称太子。23.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24.驸马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拓展]

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西汉武帝时始置,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皇帝的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称号,已非实官。×××(三)中央官职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5.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拓展]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汉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26.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

)√√27.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28.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29.司徒,春秋时负责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汉时,主管教化。(

)30.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31.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拓展]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除。32.参政,唐初以参知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拓展]

参政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均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和王安石等都曾任此职。×√33.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34.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35.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36.我国战国时期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拓展]

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37.我国历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38.“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拓展]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39.“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40.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四)地方官职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1.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汉承秦制,把郡守改称“太守”。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全仿中央。(

)42.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长官是刺史或太守。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职权和汉代的州刺史相似。(

)43.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与之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州、府、军、监以上的行政单位是路。路设经略安抚司掌军权,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

)√√√44.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道下设府,长官称知府,掌一府之政。府下设州,长官称知州;州下设县,长官称知县。(

)45.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拓展]

“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京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有戍兵驻县,兼管兵事。明清沿用不改。46.司马,西周始置,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如《琵琶行并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7.提辖,主管军队武装、训练、督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等。宋代州郡多设提辖兵马一官。(

)√×√√(五)官职任免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8.“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拓展]

“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职晋升或调动。×49.“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拓展]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动,“出”专指调离京师,“入”专指调入京师。50.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拓展]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守”,以高职兼低职为“行”。××二、姓名称谓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1.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拓展]

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52.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53.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54.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拓展]

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又叫别号、表号。55.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56.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57.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拓展]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58.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拓展]

《汉书》记载,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那一年为“元狩元年”。59.“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60.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又作“家严”“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

)[拓展]

“先父”“先母”是尊称逝去父母的称呼。√√√61.古人称对方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常用“令”“尊”

“贤”等敬辞。其中“令”用以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等;“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尊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等。(

)62.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63.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拓展]

“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其他如“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人三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知天命”指人五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耄耋”指人八九十岁;“期颐”指人一百岁。×三、礼仪习俗(一)宗法礼仪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64.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因其地位最高,又称“宗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65.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他们认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66.“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拓展]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67.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68.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拓展]

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69.古代诸侯会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