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秦国统治者整合诸子学说,创立一套做官准则。利用儒家道德标准,提倡官员慎言和安贫乐道;利用墨家兼爱学说,倡导官吏要为民除害、慈爱百姓;利用道家思想,告诫官吏在行政中把握做事的分寸等。这有利于()A.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B.推动社会形态转变C.强化中央集权意识 D.确立君主绝对权力【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秦国创立的做官准则,对官员要求慎言和安贫乐道、为民除害和慈爱百姓、把握做事的分寸,这些准则都有利于澄清吏治,巩固统治,A项正确;秦国的做官标准并没有推动这一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内容,排除B项;秦国的做官准则与加强君主权力的专制主义和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中央集权没有关系,排除CD项。故选A项。2.汉初逐相位尊权大。汉武帝设中朝尚书参与决策。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政事壹决于光”。东汉光武帝设尚书令、尚书仆射和尚书六名,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这种变化()A.扩大了丞相权力 B.加强了君主专制C.削弱了统治基础 D.打击了士族地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汉代初期丞相地位尊崇权力较大,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参与决策,在东汉时期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皇帝通过中朝和尚书台削弱了丞相的权力,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项正确;丞相为首的外朝在中朝设立后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排除A项;相权的变化与统治基础无关,排除C项;削弱丞相权力,中枢权力的转移,属于地主阶级内部的权力调整,并没有打击士族地主,同时西汉时期士族地主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3.以图证史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选取了下列三幅图片,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汉族妇女制作蒸馍和烙饼砖画北朝穿汉服的贵族妇女南朝穿胡服的宫廷乐队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 B.少数民族汉化与封建化进程C.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与影响 D.民族交融与文明互鉴的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汉族妇女制作蒸馍和烙饼砖画”“北朝穿汉服的贵族妇女”“南朝穿胡服的宫廷乐队”可知,这些图片反映的主题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D项正确;北朝南朝时期没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A项;只有第二幅图可以体现少数民族汉化,排除B项;材料图片主要反映的是民族之间的交融,没有说明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4.唐朝时将“官德”纳入官员考核,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德、慎、公、勤”四善是对全体官员的品德操行要求。甚至“铨衡人物,擢尽才良,当据德才,考定等九,以定升降和赏罚”。这说明唐朝考课制度()A.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B.杜绝了官场吏治腐败C.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能 D.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唐朝时将‘官德’纳入官员考核四善是对全体官员的品德操行要求铨衡人物,擢尽才良,当据德才,考定等九,以定升降和赏罚”可知,唐朝时期,选拔核考核官员,注重品德操行,根据德才进行考核,以决定升降和奖罚,说明唐朝的官员考核有利于提升官员的整体素质,进而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C项正确;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与材料主旨官员考核不符,排除A项;杜绝了官场吏治的腐败,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5.“庆历新政”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一次实践。宋仁宗开始大力支持,但后来转变了态度,最终庆历新政夭折。宋仁宗转变态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广大官僚反对,二是忌讳朋党影响其专制统治。据此可知()A.统治者决策决定了改革成败 B.改革加剧北宋积贫积弱程度C.官僚意见不统一制约了改革 D.改革失败因其制度层面缺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宋仁宗转变态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广大官僚反对,二是忌讳朋党影响其专制统治”及所学知识可知,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大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高统治者态度动摇;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本身的缺陷——一切以维护皇权专制为根本出发点、专断独裁等,D项正确;A项“决定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也取得一些成效,B项说法错误,也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项;C项理解片面,排除C项。故选D项。6.南宋《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一典当人想在土地典出多年后以原价赎回,而救赎时货币已大为匹值,典主不同意,因而成讼。当时法定必须采用纸币交易,法官胡颖判曰:“法意、人情,实同一体,徇人情而违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于是判决典当人以出典时的铜钱回赎。这说明宋朝司法讲求A.天理人情国法兼顾 B.道德观念左右司法C.重情轻法赢得民心 D.儒法合流引经决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徇人情而违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司法审判中既遵守司法审判程序,又兼顾人情关系,这体现了司法实践中情法兼顾,在司法审判过程中考虑天理人情,国法兼顾,A项正确;B项夸大了道德观念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情法并重,而不是重情轻法,排除C项;在审判过程中,未涉及借鉴儒家经典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7.下表为庐江古代行政区划层级演变表(摘编自《庐江县志》)。据此可知()时期秦汉魏晋隋唐初期宋元朝明清演变秦置九江郡、庐江郡建安五年,庐江郡又迁治后皖(今怀宁县)隋以州统县,废郡为庐州,置庐江县,辖潜山龙舒等宋置庐江无为军,先属淮南路后属淮西路属无为州,后改属庐州路,隶河南江北行省明隶庐州府,清顺治时庐江县属江南布政使司庐州府。层级郡县二级制州、郡、县三级制州、县二级制道(路)、州、县三级制省、路、府州、县多级制省、府、县三级制A.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日趋严密 B.地方行政效率不断提高C.中央对地方管理模式固定不变 D.县级行政级别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从秦汉到明清,“县”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一直沿用,相对稳定,D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行政区划层级演变,与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关系不大,排除A项;从秦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区划层级有时增加,有时减少,且层级数不能完全决定行政效率情况,排除B项;从秦汉到明清,行政区划层级不断变化,而非固定不变,排除C项。故选D项。8.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政绩卓越,“威柄之操,几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悲剧发生后大明帝国也逐渐走向穷途末日,至崇祯朝因社稷之臣匮乏,为其平反“故辅居正,肩劳任怨,功在社稷”。张居正的荣辱变化从侧面说明了()A.统治者素养决定了国力的盛衰 B.内阁制存在严重的制度性缺陷C.内阁首辅与皇权存在相互制衡 D.历史对张居正的评价缺乏客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其职权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喜好,其地位和职权为张居正的专权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是其倒台的重要原因,这说明内阁制存在严重的制度性缺陷,B项正确;统治者的素养会影响国力的盛衰,并不是决定,排除A项;内阁首辅的权力来源于皇权,不能制约皇权,排除C项;材料并不体现历史对张居正的评价,排除D项。故选B项。9.下表为近代中外军队火器列装情况对比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发明时间国外装备时间淮军装备时间MartiniHerryrifle马蒂尼亨利步枪18711871年交付英国使用,1888年之前该枪持续在一线作战部队服役1873~1874Leerilfe李式步枪(零意)18771879年,美国海军采用,改建后的连发枪由英国在1888年采用1879mauserMode1871rifle1871式毛瑟步枪18661877年德军采用,1878年塞尔维亚订购10万支1875Catlinggun加特林机枪18621864年美军开始装备,后风靡世界1873对比可知()A.中国近代淮军军事实力明显领先世界 B.洋务运动实现了中国军事上的近代化C.淮军装备紧跟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潮流 D.中国近代官吏充分利用工业革命成果【答案】C【解析】依据表格中淮军的武器装备时间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是紧跟西方发达国家装备的时间,这反映了淮军火器装备紧跟世界军事技术潮流,C项正确;中国近代淮军军事技术学习西方,不可能领先世界,排除A项;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军事上的近代化,排除B项;表格反映的是近代中外军队火器列装情况对比,没有体现官吏充分利用工业革命成果,排除D项。故选C项。10.唐纪扇1904年从汉阳兵工厂辞官回乡创业,用三年免交房租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了不少商家前来。又成立商业协会,制定“公平竞争,童叟无欺,诚信经营,万世流芳”的经营宗旨。让桐荫镇(现巢湖市黄麓镇)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繁华小镇,这种经营方式非常普遍。由此可见当时()A.清政府开始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国传统的商业模式渐趋近代化C.实业救国与求富强国落到实处 D.促进了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唐纪扇辞官回乡后,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后又成立商业协会,制定经营宗旨,规范贸易行为,推动了桐荫镇商业贸易的繁荣,并使这种经营方式得以推广,促进了中国传统商业的经营模式渐趋近代化,B项正确;清政府开始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新变化,并未体现落实“求富强国”的内容,排除C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早在明朝中后期就已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前通过协商的办法,各方联合提出候选人;利用共产党的组织和威望,做群众的工作;在选举后实行共产党员退出及增聘党外人士的方式,以保证“三三制”的比例落到实处。边区有民主,抗战有希望,这说明()A中国民主革命已经成功实现转型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势C.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主政权探索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实践具有独创性和实践性,以建立广泛的、包容各阶级各阶层的民主参与为中心,集中体现在以普选为基础的民主选举实践和“三三制”的政权建设两个方面。为了在选举中也实现“三三制”原则,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如在选举前通过协商的方法,各方联合提出候选人;在选举后实行共产党退出及增聘党外人士的方式,以保证“三三制”的比例落到实处。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民主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B项;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12.功勋制度是我国博大精深的宪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先后有29人获得“七一勋章”、13人获得“八一勋章”、9人获得“共和国勋章”、31人获得“国家荣誉称号”、9人获得“友谊勋章”。从中可以看出当今我国()A.社会风气得到了根本性好转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C.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中国科技各个领域发展领先世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功勋制度是我国博大精深的宪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知,功勋是一种荣誉,涉及精神文明建设,十八大以来,我国有多人获得功勋荣誉,说明国家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项正确;根本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排除B项;各个领域科技领先世界说法不符事实,排除D项。故选C项。13.朱熹围绕日常生活而作《家礼》,包括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五部分,礼仪规范详尽细致。强调子辈必须绝对服从父母,不蓄私财,晨昏亲省,出入必告,族众在家族内部必须恭谦守礼。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宣扬的“十诫”中涉及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证、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等内容。据此可知()A.东西方都注重社会的伦理教化 B.《家礼》利于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C.通过宗教伦理来强化控制民众 D.“十戒”内容继承了中国儒家伦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强调子辈必须绝对服从父母,不蓄私财,晨昏亲省,出入必告,族众在家族内部必须恭谦守礼”,说明中国注重用道德教化进行社会治理,“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宣扬的“十诫”中涉及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证、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等内容”,说明西方在信仰基督教同时,也比较注重引导人民对道德价值的判断,故二者都重视伦理教化,A项正确;《家礼》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但仅反映材料的一部分,并没有涉及西方,是片面选项,排除B项;通过宗教伦理来强化控制民众是西方的社会治理方式,并不体现中国,表述片面,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说中西方文化直接的关联性,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雨莎白二世去世,96岁的她在位70年,她是英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国王之一,也是目前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传奇”的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可以履行的职权是()A.有权提名内阁各部大臣 B.监督议会立法和内阁行政C.把控英国最高行政权力 D.形式任命首相,是国家象征【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自从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英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但形式上是国家元首,有权任命首相,D项正确;提名内阁各部大臣是首相的权限,排除A项;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英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英王已经没有实权,排除B项;1721以后英王已经是虚设的,没有实权,排除C项。故选D项。15.二战后,西方对文官制度进行调整。如进行职业分类、重视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修改文官录用原则,成立文官学院,对各级行政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此举旨在()A.提升文官职业技能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杜绝政党分肥现象 D.服务于政党统治【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二战后西方对文官制度进行调整,尤其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由此可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文官的专业知识,进而提高职业技能,A项正确;题干中强调对文官专业知识的培训,客观上有利于提高一定的行政效率,但其不是目的,排除B项;文官政治与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属于不同的体系,排除C项;文官政治独立于政党政治之外,排除D项。故选A项。16.截止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已经举办22届。其中欧洲国家和美国就举办了12届,占比54.5%,亚洲仅两届分别由日韩、卡塔尔举办。1950年之后的18届世界杯中,欧洲国家(不包括前苏联和俄罗斯)和美国举办了其中的9届,占比50%。国际体育赛事也折射出()A.国际体育运动走向分散化 B.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C.欧洲和美国城市功能同化 D.大国国际责任意识的缺失【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已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中,一半都在欧美国家,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都采用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经济发达,文化相近,可见国际体育赛事也折射出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情况,B项正确;世界杯足球赛集中在欧美国家举办,不能体现国际体育运动的分散,排除A项;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只是城市功能之一,仅凭此不能得出欧美城市功能同化,排除C项;世界杯足球赛集中在欧美国家举办有其客观原因,并非因为欧美以外地区的国家缺乏国际责任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7题16分,第18、19、20题各12分,共计52分。17.央视纪录片《家风》以古代著名家训为切入口,讲述家风形成历史脉络,以及一个个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时期,门阀大滋颇重家风、家训,强调“雅有家风,政事规为”。唐代士人阶层编撰家训的风气日业,如王方庆《王氏训诚》,柳琨《诚子孙》,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家训内容多以“忠孝”救育为主,开启中国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宋朝家训除诗歌、铊、短文外,还出现了大量专著,首重忠君报国,次则重修身守礼。贵族文人家庭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孝经》(女论语》应运而生。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空前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领布“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统治者对明太祖的“六谕”稍作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明清家训重视贞烈观,以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孺皆知。——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训的特点。分析中国传统家训产生的影响。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曾国藩家书》的节选: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凡仕宣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左宗棠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儿文》一信中说:“(国人)受人波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家训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背景。【答案】(1)特点:统治者重视,士大夫积极参与;形式灵活多样;注重诗书传家。(任答两点)

影响:利于儒家思想普及;利于增加家族凝聚力;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稳定社会秩序。(任答两点得)(2)变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家书为主;强调经世致用,注重发展工商业;受西方文明影响。(任答两点)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任答两点)【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魏晋时期,门阀大滋颇重家风、家训”,可知中国古代的家训统治者重视,士大夫积极参与。根据材料“如王方庆《王氏训诚》,柳琨《诚子孙》,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可知中国古代家训形式灵活多样。根据材料“家训内容多以‘忠孝’救育为主,开启中国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可知中国古代家训注重诗书传家。影响:根据材料“家训内容多以‘忠孝’救育为主,开启中国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可知中国古代家训利于儒家思想的普及。根据材料“宋朝家训除诗歌、铊、短文外,还出现了大量专著,首重忠君报国,次则重修身守礼。”可知利于增加家族凝聚力,提高个人道德素养。根据材料“明太祖领布‘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可知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稳定社会秩序。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可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家书为主。根据材料“(国人)受人波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可知晚清时期的家训受西方文明影响,强调经世致用,注重发展工商业。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面临国破家亡,亡国灭种之际,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摆脱民族困境,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18.工业革命“发现”了儿童,也唤醒国际社会对儿童的关注与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一个压延钢厂,名义上的工作日是从早晨6点到晚上5点半。有一个儿童,每星期有4个夜晚,至少要干到第二天晚上8点半。另一个9岁儿童有时一连做3班,每班12小时。第三个儿童,10步,每星期有三天都是从早晨6点一直干到夜间12点,在其余几天干到晚上9点。贫困家庭儿童和童工问题引起了有志之士的担化。但19世纪中期前,孤儿进难所是照料贫困家庭儿童的一种普遍方式,投会及感善人士通过市立孤儿院、儿童救助站等福利机构对儿童予以拉助。……然而进入20世纪,特别是经济大莆条的冲击,传统的依靠自救与互助被抛舟,政府开始担青。1035年,美因颁布《社会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同年实施了面向孤儿,单亲家庭或爽能父母家庭儿童的“家庭授助计划”,由展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占联邦政府财政总支出的50%-79.6%。——满小欧《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童工的社会状况和孤儿救助的主要方式的变化。材料二国际联盟1924年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宜言》,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儿童权利”概念。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提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决定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即:第一,不歧视原则,第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第三,确保儿童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的权利。第四,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西方福利国家规定:(16岁以前)每个儿童每星期得6.85英镑津贴。贫困失业家庭11岁以下儿童每星期得9.60英镑津贴,可享受免费牛奶、午餐,小学和中学教育免费。未失业贫困家庭可获得家庭收入补助。——乔东平等《西方儿童福利理念和政策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2)根据材料二分析人们对儿童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请举例说明国际社会对儿童的关注与保护。【答案】(1)状况:童工使用普遍;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任答一点得)变化:由教会和慈善人士救济、传统自救转变为政府承担:加强政府干预;注重立法保护。(任答两点得)(2)变化:不断加大对儿童权利关注与保护;从关注生存权到发展权。(任答一点)举例:国际联合,共同保护;注重立法,规范保护;纳入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发放出生补助、儿重津贴:实施教育免费等。(任答两点)【解析】(1)状况:根据材料“有一个儿童,每星期有4个夜晚,至少要干到第二天晚上8点半。另一个9岁儿童有时一连做3班,每班12小时。第三个儿童,10岁,每星期有三天都是从早晨6点一直干到夜间12点,在其余几天干到晚上9点”可知,童工使用普遍,而且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变化: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前感善人士通过市立孤儿院、儿童救助站等福利机构对儿童予以援助。……然而进入20世纪,特别是经济大莆条的冲击,传统的依靠自救与互助被抛舟,政府开始担青”可知,由教会和慈善人士救济、传统自救转变为政府承担;根据材料“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同年实施了面向孤儿,单亲家庭或失能父母家庭儿童的‘家庭授助计划’,由展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占联邦政府财政总支出的50%-79.6%。”可知,加强政府干预,并注重立法保护.。(2)变化:根据材料“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提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决定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可知,不断加大对儿童权利关注与保护;根据材料“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即:第一,不歧视原则;第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第三,确保儿童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的权利;第四,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可知,从关注生存权到发展权。举例:结合所学知识,国际社会对儿童的关注与保护还包括:国际联合,共同保护;注重立法,规范保护;纳入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发放出生补助、儿重津贴;实施教育免费等。19.“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统治者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材料秦汉王朝建立后,“海内为那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从思想观念转变为现实。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一是国家统一。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二是“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植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那县体制的治理方式表现出高度认同。四是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其一,创造并长期维护了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体系。其二,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系列治理理念与制度体系。其三,构建并传承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价值观。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与国家治理”为主题,运用中国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论题: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历来注重对地方的管理,以防止地方力量做大。论述: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等措施打击王国势力;统一收回铸币权,实施盐铁官营,削弱了地方对抗中央的财政基础;实行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宋太祖时期,在军事上强干弱枝,对地方军事力量进行有效控制。元朝根据犬牙交错的原则划分行省区域,从地理空间上削弱地方割据的可能。明朝设立特务机构,监察百官和地方,将一切反叛可能消灭于萌芽之中。清朝平定三藩之乱,以及平定边患,对地方反叛势力进行坚决镇压。总之,古代中国中央政府只有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等置于中央可控范围之内,方可抑制地方,集权中央,维护国家统一与社稷安定。(“示例”仅供参考,其他论题只要符合题意,论证合理,可酌情赋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信息﹔然后结合古代中国大一统国家治理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央政府与地方治理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再次,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论题”,依据材料说明与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历来注重对地方的管理,以防止地方力量做大”。“阐述”,可结合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相关史实等内容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中央政府从行政、财政、兵权等几个方面对地方加以控制,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84年2月底,我有率参加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起草工作,亲历了它产生的全过程。截止到1981年底,全国共有456家企业试行了“利改税”。1983至1984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分步进行了以利改税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把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通过税收形式固定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