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国家的出现是文明开端的重要标志。我国历史上国家的初步形态出现于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答案】B【解析】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是我国远古社会演进的重要阶段。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特别是良渚文化和陶寺文化内涵丰富,被视为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故排除A,B符合题意;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有学者认为,(西)周人表述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一统观念,天子更多是被尊为共主,其政教之所及,往往是象征多于现实,文化重于政治。材料意在说明西周A.文化制度优于政治制度B.在国家结构上具有松散性C.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D.王权得到诸侯邦国的认同【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井田制下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天子更多是被尊为共主”,“文化重于政治”说明西周时期诸侯独立性较大,天子被尊为共主,所形成的文化心理认同比政治方面影响更大,表明在国家结构上周王室和诸侯国之间具有松散性,故B选项正确;材料中的“文化重于政治”指的是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比政治方面产生的影响更多,不是指文化制度优于政治制度,故A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天子更多是被尊为共主”“其政教之所及,往往是象征多于现实,文化重于政治”,说明西周的文化方面影响更大,没有体现王权得到诸侯邦国的认同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3.先秦诸子虽“百家异说”,但其思想旨趣却有相通之处。以下论述体现了()著作相关论述《孟子》问日: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吕氏春秋》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不得休息A.官僚政治的确立 B.诸子思想的统一C.社会转型的诉求 D.集权制度的完善【答案】C【解析】通过阅读表格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孟子等诸子虽然“百家异说”,但都把国家统一、天下稳定当作政治理想,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不同阶层有着共同诉求,C项正确;官僚政治确立的标志是郡县制的建立,排除A项;诸子思想的统一与“百家异说”不符,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4.司马迁的《史记》是两汉时期史学的代表性成就之一,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下列记载不可能出现在《史记》中的是()A.苏秦列传 B.秦始皇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居住C.蔡伦改进造纸术 D.文景之治【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蔡伦改进造纸术发生在东汉,不可能出现在西汉时期编纂的《史记》中,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苏秦生活在东周时期,秦始皇迁徙六国贵族发生在秦朝,文景之治发生在汉初,均有可能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的编纂的《史记》中,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南迁。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A.导致士族专权现象 B.导致社会混乱动荡C.推动江南经济发展 D.加剧了民族矛盾【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南迁,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为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南方经济发展,C项正确;北民南迁不是士族专权出现的原因,其原因是地主田庄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北方社会动荡导致北民南迁,而非北民南迁导致社会动荡,排除B项;北方汉族人口纷纷南迁,江南地区人口中主要也是汉族人口,并没有加剧民族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6.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D.加速南北经济的平衡【答案】B【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在经济方面的影响,排除A项;“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不是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的影响,排除C项;东晋时期,江南的开发,使得南北经济的平衡,排除D项。故选B项。7.《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责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上述材料反映了()A.地方势力强大,标志唐朝由盛转衰 B.文官武将的争权,导致唐朝统治出现危机C.藩镇独立性强,威胁中央集权 D.军事重镇的设立,解决了边疆危机【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唐朝地方藩镇割据现象,他威胁到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官武将争权夺利的信息,排除B项;军事重镇的设立,节度使拥兵自重,加剧了边疆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8.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推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材料表明两税法()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量出为入,减轻农民的负担C.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在征税标准上“不以丁身为本”,体现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A项正确;量出为入和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属于两税法改革的内容,但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C项;题干强调了两税法的征收标准,不能体现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排除D项。故选A项。9.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和活动空间,并承担着诸如家庭教育、管理家事等工作,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较高。据此可知,当时()A.社会风气和环境较开化与宽松 B.商品经济发展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C.社会对女性没有任何束缚与偏见 D.士族庶族不通婚的原则被打破【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承担着家庭教育、管理家事等工作,而且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较高,据此可知当时社会风气和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开化和宽松,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关系,排除B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女性一直存在偏见和束缚,排除C项;题干涉及妇女在婚姻家庭内部的自由和活动空间,不能提现士族庶族不通婚的原则被打破,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庶族不通婚的原则没有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A项。10.司马光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形: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上至朝廷,下及田野,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A.达到了富国强兵目的 B.解决了财政危机,缓解了社会矛盾C.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D.力度过大,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骚动不安【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司马光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形时提到“尽变更祖宗旧法”和“,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知,在变法过程中存在力度过大,引起社会各阶层受其纷扰造成骚动不安的情况,D项正确;题干中司马光是对王安石变法的批评,并未体现富国强兵的结果和解决了财政危机的问题,排除AB项;题干中并未特别强调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是强调社会各阶层均受到变法的纷扰,排除C项。故选D项。11.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元朝时,政府在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向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延伸的驿路体系。这些做法()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导致两大王朝速亡C.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答案】A【解析】秦朝和元朝的这些道路交通建设都属于规模浩大的大型工程,都有利于对于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元朝没有速亡,排除B项;材料中工程并非专门针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排除C项;材料中的这些工程,并非这些工程都在国内,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宋代,中小地主大量增加,官田己不再是主要的土地占有形式,大多数土地被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占有,形成私人田庄,有少部分土地归自耕农所有。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B.政府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形成【答案】C【解析】宋朝时期,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大地主、大官僚大量兼并土地,形成私人田庄,只有少部分土地归自耕农所有,C项正确;宋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原来的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被打破,重视门第出生观念开始淡化,社会成员趋于平等,排除A项;宋代时期,租佃关系发展,政府减少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与宋代土地兼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金朝模仿汉字创制了女真文字,并把中原经典翻译成女真语,设立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这些措施()A.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B.淡化中原的文化影响C.有利于北方的民族交融 D.抑制了少数民族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金朝仿造汉字创制了女真文字,并将中原经典翻译成女真语,用女真文字答题,这些措施推动了女真文化的发展,进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A项正确;翻译中原经典反而加深了中原文化对女真的影响,排除B项;女真文字的创立不利于女真族与汉族的交流,排除C项;金朝创制女真文字,推动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4.明成祖时期形成的内阁,出现了若干“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实”的权臣,阁臣也常被称为“相”,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内阁仍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这是因为内阁()A.阁臣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 B.始终不是法定中枢机构C.阁臣帮助皇帝浏览百官奏章,拥有票拟权 D.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阁虽然出现权倾朝野的局面,也被称为“相”,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内阁仍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最主要的原因是内阁自始至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已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B项正确;内阁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的原因不是因为内阁权力很大,宰相权力也很大,排除A项;内阁虽然拥有票拟权,但票拟是否通过需要皇帝的批红,而宰相拥有决策权,排除C项;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5.马戛尔尼在《乾隆英使觐见记》中提到:我们喝过的茶叶,(百姓)贪婪索取。他们的主食包括一点米饭,一些菠菜和炒过的葱,一天只吃两顿。由此可见当时()A.清朝统治已经出现由盛转衰的现象 B.中西差距拉大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答案】A【解析】由材料“(百姓)贪婪索取”“一天只吃两顿”等信息可知,当时国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人民生活穷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朝统治由盛转衰,A项正确;题干强调当时中国人民的穷困,并未强调中西差距,排除B项;题干只是强调了乾隆时期中国百姓生活困苦的情况,并未说明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题干只是强调了人民的困苦,无法说明人口膨胀和人地矛盾是其出现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是世界历史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以下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A.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 B.存天理,灭人欲C.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答案】A【解析】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黄宗羲等思想家反对传统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界本,A项正确;宋明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弘扬天理,压抑人性,排除B项;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鼓吹思想大一统,排除C项;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抒发理学家的社会责任感,排除D项。故选A项。17.酥油茶原是藏族特色饮品,明代汉族地区人民也颇为接受,记录百姓居家必用的类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专门记载了酥油茶的制作方法。这表明当时()A.西藏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版图 B.北方茶文化影响到南方人民的生活C.少数民族习俗丰富汉族饮食生活 D.跨区域间长途贸易日益繁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酥油茶原是藏族特色饮品,逐渐为汉族地区人民所接受,体现了少数民族习俗丰富汉族饮食生活,C项正确;西藏在元朝的时候开始纳入了中国版图,排除A项;酥油茶原是藏族特色饮品,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跨区域间长途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18.有学者提到:当清廷苦内乱之时而英法之军逼天津,于是清廷于天津暂立草约,退两国兵:其翌年……两国兵复逼白河,清将僧格林沁防之,大败,大沽天津北京皆陷。材料中提及的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英法之军逼天津,于是清廷于天津暂立草约,退两国兵”和“其翌年……两国兵复逼白河,清将僧格林沁防之,大败,大沽天津北京皆陷”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后因进京换约路线问题,英法军队攻陷天津,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B项正确;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均没有攻陷北京,排除AC项;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并未在天津暂立草约,排除D项。故选B项。19.小明在复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归纳了一个大事年表,你认为该大事年表的主题应该是()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军北伐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追求财富平均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证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洋人的联合进攻下失败A.农民阶级抗争和局限性 B.《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阶级的愿望C.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 D.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小明在复习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线索中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到太平天国的灭亡,尤其《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阶级的抗争性,同时太平天国内部领导集团的内讧,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A项正确;题干要求概括大事年表的整体主题,《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和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均不能完整体现大事年表中的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20.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说到,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作者认为洋务运动失败是因为()A.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违反了时代潮流B.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C.只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无法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在夏东元的《洋务运动发展论》中认为“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可知作者认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只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生产技术,试图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与历史潮流的发展方向相违背,B项正确;题干认为“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顺应了时代潮流,排除A项;题干认为洋务运动违背时代潮流指的是其维护封建统治,而非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违背历史潮流,并非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21.日本侵占台湾后,当地民众请巡抚唐景裕向清政府转达:“台湾属倭,万姓不服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愿人人战死而守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材料反映的是()A.列强瓜分台湾 B.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C.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D.台湾人民反对政府割让台湾【答案】B【解析】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材料“愿人人战死而守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B项正确;当时是日本割占台湾,排除A项;材料反映对清朝丧失台湾管辖权的不满,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台湾人民反对割台湾给日本,而非反对政府割让台湾,排除D项。故选B项。22.下图中的内容节选自近代中国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某一重要诏书,判断此诏书颁布的背景是()A.清末新政的失败 B.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提出C.辛亥革命不断发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诏书的时间和内容可知此诏书为清帝退位的诏书,清帝退位是辛亥革命不断发展,南北议和的结果,C项正确;清末新政失败的标志是皇族内阁建立,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排除A项;孙中山三民主义提出是1905年《民报》发刊词上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是1912年3月,排除D项。故选C项。2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下列能体现“失序与混乱”的是()A.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B.北洋军阀混战割据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民主科学思想传播【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和失序时期,B项正确;社会生活文明开化和材料“失序与混乱”无关,排除A项;民族工业发展、民主科学思想传播均与“失序与混乱”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24.下图为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红船精神”在这里孕育。在这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A.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诞生了中国共产党C.创建了人民军队 D.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答案】B【解析】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召开。根据材料“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红船精神”等相关信息与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有关,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项正确;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孕育了井冈山精神,排除A项;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排除C项;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排除D项。故选B项。25.一位西方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土地革命【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及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完成的战略转移为长征,C项正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土地革命均没有数万工农红军的战略战役发生,排除ABD项。故选C项。26.1937年5月,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民主共和国所包含的成分中应该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及一切国内统一民族和民主革命党的分子。这()A.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B.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推动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D.促使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在193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的民主共和国的成分中包含了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及一切国内统一民族和民主革命党的分子,结合所需知识可知,在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B项正确;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的时间是1937年9月,排除A项;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是在1945年,排除C项;促使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是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27.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A.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D.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答案】C【解析】抗日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主要是因为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项正确;材料“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强调的是抗日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而不是对中国国内的影响,排除AB项;“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不属于从国际地位的角度得出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8.1948年前八个月国民政府纸币的发行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倍,1948年10月2日,上海发生抢购风潮,呢绒纱布、大米都是抢购对象。10月下旬,抢购风遍及国民党统治区各大城市。这说明,当时()A.国统区经济逐渐陷入崩溃 B.金融危机浪潮蔓延全国C.民族工业生产陷入停滞 D.爱用国货运动蓬勃开展【答案】A【解析】材料“1948年前八个月国民政府纸币的发行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倍”“抢购风遍及国民党统治区各大城市”,反映当时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国统区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社会秩序失控,A项正确;当时的金融危机限于国统区,不包括解放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关爱用国货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29."一边倒"政策、"求同存异"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的实施反映出新中国外交工作中始终坚持A.韬光养晦政策 B.独立自主方针C.睦邻友好政策 D.合作共赢原则【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实行独立自主方针,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B项正确;改革开放后实行韬光养晦政策,排除A项;睦邻友好政策、合作共赢原则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3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是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拨乱反正,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项正确;从建国后到现在,党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排除A项;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排除C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1题22分,32题18分,共40分。31.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奏始皇本纪》材料二汉武帝时期,由于财政危机,国家取消行之已久的盐铁特许制度,由政府自行经营盐铁。其时,王国问题已经解决,山海资源的垄断权已全部收归朝廷。实行盐铁官营,国家不仅占有了盐铁商人的利润,而且把农民对盐铁的消费纳入了国家的财政市场。国家一旦控制了盐铁,大量为豪族地主所隐古的人口,不得不出高价食官盐、用官铁,等于是在向国家交税。“天下之利”尽由国家掌握,将商人排斥于流通领域之外,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商业独占以榨取农业赋税的一种方式。——程念棋《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材料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宋·汪沫《神童诗》该制度包含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量才使用等基本精神,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政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相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剑桥中国隋唐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防止地方割据采取的主要措施。(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巩固发展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3)指出材料三所提及的制度,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积极作用。【答案】(1)设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推行郡县制度;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直道;异地安置六国贵族豪强;颁行秦律,编制户籍;整顿社会风俗等。(2)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刺史监察地方;改革币制;盐铁官营专卖;均输平准;政府打击和压制商人等。影响:打击了商人和豪强势力;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等。
(3)制度:科举制。积极作用:限制了特权,建立了制度公平;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参政的积极性,扩大了统治基础,抑制了门阀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形成尚文重学的社会风气;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等。
【解析】【小问1详解】秦朝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方面,在中央,设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在交通领域,统一的车轨,修驰道、直道,便利于出行;在社会经济领域,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在地方管理方面;在户籍方面,颁行秦律,编制户籍;在社会习俗方面,整顿社会风俗等。【小问2详解】关于“汉武帝巩固发展大一统的措施”,地方管理方面,推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监察方面,设刺史监察地方;在金融领域,改革币制,发行统一的五铢钱;在经济领域,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政策领域,均输平准,平抑了物价,打击了私营工商业;在营商环境上,政府打击和压制商人等。关于“影响”,对私营工商业而言,打击了商人和豪强势力;对国家而言,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对农民的管理而言,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等。【小问3详解】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由材料“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量才使用等基本精神”“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政管理人才”,可知指科举制。关于“影响”,由材料“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可得出限制了特权,建立了制度公平;由材料“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可得出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参政的积极性,扩大了统治基础,抑制了门阀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把学习、考试和做官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尚文重学的社会风气;由材料“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可得出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等。32.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败对中国而言是政治上和精神上的大挫折。维新人士出场的鲜明亮相是呼吁“变法”。康有为说,必须“尽弃旧习”,“再立堂构之规”,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正是由于甲午战争,中国士大夫心态发生了这种失落和转换,“中国犹如几千年大梦初醒”,完全接受失败的教训,承认社会中的种种病痛,最终谋得一个痊愈的方法,中国社会开始走上具有自觉意识的近代化道路。——周松青《甲午战争与士大夫心态》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招标代理服务协议
- 2024教育培训费用协议协议
- 2024年车展参展商协议范本
- 保健食品区域代理协议(2024年)
- DB11∕T 1602-2018 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白蜡吉丁肿腿蜂
- 2024装饰监理服务化协议
- 2024年专业物流服务协议全书修订
- 2024年度电力工程技术合作协议
- 2024年企业万股股权融资合作协议
- 文书模板-《承重架使用协议书》
- 2024届新结构“8+3+3”选填限时训练1~10(学生版)
- JTT791-2010 公路涵洞通道用波纹钢管(板)
- 2024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无人机AOPA驾驶证考试(视距内驾驶员视距内驾驶员)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 山东联通公司招聘笔试题
- 2024年新智认知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金属探测器检测记录
- 安全教育记录范文(25篇)
- 2024年供应链管理竞赛考试题库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习思想教材配套练习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