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期美术_第1页
史前时期美术_第2页
史前时期美术_第3页
史前时期美术_第4页
史前时期美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美术教程第一章史前时期美术第一章概述整个史前时代是艺术的萌芽时代和审美意识发生的时代。由于当时人们以石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所以在历史学上史前时代又叫石器时代。历史学家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在使用打制石器的漫长实践中,人类创造了磨制的石器,以此为标志,开始了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美术〔约距今200万年前—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美术〔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第一节工具的演进与开展

〔约距今200万年前—1万年前〕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国外乡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迹——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也有180万年,与之同属早期遗存的还有陕西蓝田猿人遗址〔距今约80—65万年〕、北京猿人遗址〔距今约57.8万年〕等;中期比较重要的遗址是山西襄汾的丁村人、山西阳高的许家窑人及陕西大荔的大荔人,他们都距今约10—20万年;晚期智人的代表是北京的山顶洞人〔距今约2—1万年〕,在美术史上常提到的还有山西朔县的峙峪人,距今约3—2.7万年。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并不很明确,往往是一器多用,因此,今人根据用途不同而将工具命名为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等;也可以根据形状而命名,如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球状器。二、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开展原始人在生产中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爱好。早期砾石的使用较多,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加工能力的提高,人们很快将目光投向其他更坚硬的材料。水晶石和玛瑙一类色彩美丽但难于加工的石料被越来越多地加工成小石片石器。显然这些坚韧工具的鲜艳色彩对原始人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三、原始饰品、刻画艺术品第二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

〔约距今200万年前—1万年前〕第二章新石器时代美术

〔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国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余处。其中黄河流域比较重要的新石器早期文化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及大地湾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末期有龙山文化。长江流域较重要的文化有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中期的大溪文化,以及属于晚期的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长城以北较重要的是红山文化,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二、磨制石器与玉器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一些石器开始蜕变为礼器,这些非实用性的工具往往用玉质材料制成,完全没有使用过的痕迹,有的还有精美的花纹。与实用的工具相比,它们更能反映当时的美术开展状况。由于玉的材质比一般用于制作生产工具的石料美丽,所以玉器在这时又作为原始部落图腾的标志广泛用于礼仪祭祀,具有神秘的巫术色彩与浓厚的原始宗教意味。我们可以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中找到这种原始图腾崇拜的踪迹。第一节陶器

二、马家窑文化1、半坡类型2、庙底沟类型一、仰韶文化1、石岭下类型2、马家窑类型3、半山类型4、马厂类型三、龙山文化1、黑陶2、彩绘陶一、仰韶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河南、陕西等黄河中上游地区属于这一文化系统。据调查,开掘的遗址多达一千处。由于仰韶文化内涵丰富,分布地域辽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很大,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依据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参照学术界传统看法,将仰韶文化划分为六区、五段、19个类型〔或遗存〕:在仰韶文化区系中,关中豫西晋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已发现遗址约2000多处。分布类型1、半坡类型代表: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风格:朴实厚重彩绘纹样器型:圆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纹饰:朴实厚重彩绘纹样:动物纹〔人面纹、鱼纹、鱼鸟结合纹、鹿纹〕、几何纹〔写实纹饰-抽象几何纹〕编织纹2、庙底沟类型代表: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出土的彩陶风格: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造型: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等。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彩绘纹样:纹样多为两端相交组成的新月形、叶形、花瓣形纹〔植物纹〕,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而构成的三角形纹〔几何纹〕,还有少量的动物纹和编织纹。二、马家窑文化彩陶马家窑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开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开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1、石岭下类型在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地层之下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地层之上,存在着一种过渡性文化层。其根本面貌接近于马家窑类型,如长颈瓶的器形,变体鸟纹和漩涡纹彩饰等;同时又有一些因素明显地与庙底沟类型相似,如陶器呈砖红色而不是橙黄色,有些花纹的构图比较疏朗和很少内彩等。类似的地层关系,在临洮马家窑和天水罗家沟等地也有发现。从而证明,马家窑类型确实是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开展起来的。有人将以该层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插入马家窑类型之前,称为马家窑文化的石岭下类型;也有人将它视为马家窑类型的早期。2、马家窑类型造型:马家窑类型的器形有壶、罐、盆、钵、瓶、勺等,但尖底瓶占一定比例,多为平口或侈口尖瓶;碗、钵、盆一类器物腹部较浅,腹部曲线呈圆弧形。纹样:同心圆、涡状纹、垂幛纹、水波纹等。3、半山类型器型:以泥条盘筑法成型,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主要有小口细颈壶、贯耳小口壶、细长颈瓶、浅腹盆、曲腹钵、双耳罐、单耳罐、带嘴罐等。纹饰:葫芦形内填网格纹、游涡纹、水波纹、菱形纹、连续三角纹、宽带纹、平行条纹、圆圈纹、多线连弧纹等。4、马厂类型马厂型马家窑文化因其首先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器型:彩陶壶早期较矮肥,以后逐渐变瘦,颈部加长,单把直筒杯,造型别致。几何形纹作为装饰的主体,常见的有四圆圈纹,人字纹,三角纹,方格纹,波纹和回形纹等。其中以四圆圈纹,三角纹和卍形纹为其显明特点。三、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屡次开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第二节绘画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一、彩陶上的装饰画其他门类绘画遗迹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暴、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阴山岩画群将军崖岩画河姆渡文化中的绘画第三节雕塑一、动物雕塑大汶口文化《狗形陶器》石家河文化《陶养》二、人物雕塑《人头形陶器盖》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陶塑女神像》红山文化〔上〕《人面陶罐》马家窑文化〔右〕三、玉石雕刻碧玉龙红山文化玉猪龙红山文化玉琮良渚文化浙江余杭玉人凌家滩文化〔左〕象牙梳大汶口文化〔右〕结语美术作为精神产品从劳动实践和生产开展中分化出来,并集中反映那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是迄今所知的原始艺术的明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