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滨滩涂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为认真落实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标准化综术规范”作为山东省地方标准项目正式确立,本标准位于《2019年度海洋强省标准化建设项目计划表》表3序号5。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承担该标准的起草工作。(二)起草单位、起草人及任务分工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山东省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研究院、长岛综合试验区海洋经济促进中心。孙伟、朱金龙、徐艳东、王斌、刘宁、王清、孙贵芹、王娜、陶慧敏、李焕军、李斌、关纯安、贺强、魏潇、刘慧慧、胡顺鑫、宋秀凯、张焕君、孙珊、刘元进、王玉祯、聂2超辉、王菡。其中,孙伟为本标准起草负责人,全面组织标准起草工作,制定标准起草大纲及主要内容,统筹起草组工作,组织标准审查、报批等工作;朱金龙、徐艳东、王斌组织实施标准制定方案,参与标准技术内容的撰写,调度起草组成员推进标准制定程序和进度,组织协调标准制定所需资源;分析方法设计,标准文本的起草和修改等工作;王娜、陶慧敏、李焕军主要参与标准研制方案,收集资料,执行方法设计与验证等工作;李斌、关纯安主要负责资料的搜集,数据归纳整理及部分标准意见的修改工作;贺强、魏潇主要负责参与标准研制方案,参与执行方法设计与验证等工作;刘慧慧、胡顺鑫主要负责相关资料的搜集,标准编写及专家意见的修改与统计工作;宋秀凯、张焕君、孙珊主要负责对样品采集、采样工具及处理方法、实验室分析、指标选取等进行编写和规定;刘元进、王玉祯、聂超辉、王菡主要负责外业调查与实验室分析工作。3(三)起草过程1、预研和申报工作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先后承担了山东省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应急监测等多项监测的方案编制、现场调查和评价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标准起草人主持或参与了“山东省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管控与应对”、“滨海潮滩微塑料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示范—以烟台金沙滩海水浴场为例”、“烟台近海养殖区微塑料分布、生物累积与生态行为影响研究”等多项相关研究课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制定并发布了山东省地方标准《海水增养殖区环境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DB37/T4授权了多项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具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成熟的工作思路,因此本地方标准的编制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019年6月,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征集在海洋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的标准。标准编制组依据“2019年山东标准建设项目”的通知,形成了《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标准建议表和标准草案报山东省海洋标准化委员会。2019年9月,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标准化综合改革暨“山东标4准”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鲁标改办发〔2019〕6号)批准《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立项。2、资料收集与分析为保证本技术规范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充分收集了国内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国家标准《海洋调查规范(GB/T物质量(GB18668-2002)》《海水增养殖区环境微塑料监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掌握了国内相关标准制定情况,进一步确定了标准编制的框架、内容和指标等。3、开展研讨,形成标准专家征求意见稿结合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总结目前微塑料监测与分析的经验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开展内部讨论会,充分吸收各方面经验,详细研讨海滨滩涂中微塑料监测的外业调查、实验室分析、丰度计算、成果和报告编写等方面,于2020年3月编制形成了《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专家征求意4、组织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讨论稿2021年4月,本标准专家征求意见稿送交国内相关监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30家单位征求意见,共返5求在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收到“征求意见稿”后,收到反馈专家意见30份(其中3名专家无意见)。项目组根据部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送审讨论稿并编写完成标准(送审讨论稿)的编制说明。序号单位类型和数量单位1监测机构,7家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海洋预报减灾中心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2高校,4家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大学天津农学院3科研院所,8家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64管理机构,4家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山东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青岛市黄岛区交通局长岛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中心5企业,7家山东港口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烟建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中海昶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瀚海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烟台润达垃圾处理运营有限公司澳瑞环保(大连)有限公司5、标准通过海标委中期审查会审查,形成标准送审稿2021年11月,本文件的标准送审讨论稿由山东省海洋局、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济南组织5名专家进行了标准的中期审查工作,山东省海洋局、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代表和5名专家共给出修改意见18条,项目组根据部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标准修改和完善工作,形成了《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送审稿并补充了标准(送审稿)的编制说明的相关内容。7山东省地方标准《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专家论证会意见2021年11月18日,山东省海洋局、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1.1-2020的要求。 6、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进行初审,进一步修改完善标准送审稿2022年12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对本标准(送审稿)进行了初步技术审查,并给出了《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项目技术审查意见。项目组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标准修改和完善工作,进一步完善形成8了《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送审稿),并补充和调整了地方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的相关格式和内容。(1)封面左上角增加“ICS、CCS”编号。请用新模板SET,并符合GB/T1.1—2020的要求;(2)目次中附录格式不对,没有添加规范性、资料性(3)前言:按《山东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删除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GB/T8588在自第4章起的正文中未被“规范性(5)术语和定义中定义应该使用陈述型条款,不要使用“指““是”等;3.4--3.7定义中包含了语条目中已定义的术语,可在该术语之后的(6)全文中有列项的部分,格式有误,列项应由引语(1)删除封面和目录(2)请在“任务来源”补充提出和归口信息。(3)“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删除表,仅需概(4)请明确起草单位(5)“编制原则”:应根据标准编制的实际情况,总结、陈述标准编制的“原则”.如:科学性、实用性、适用性、“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化文件的结构、起草原则和表述规则、编排格式。”)(6)编制说明未完全按《山东省地方标准管理办四、关于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1)标准真条景排序不对,本表应按文件的京条顺序定义……、全文(对全文的整体意见列于文本意见的最后),之后是编制说明,不能按提出意见单位或专家的意见汇总;(2)标准真条景格式不对;“(3)最后一页没有附相关说明;(4)将“不同意”统一为“未采纳“,“同意”改为“采纳”。在“备注”栏的“未采纳”的理由应充分;(5)提出单位或专家”栏应写出专家的所在单位即7、经过专家审查,形成标准报批稿2023年4月,山东省海洋局在济南组织召开了《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专家审查会议,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审查会议进行监督指导。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9名专家组成了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听取了标准编制情况汇报,对标准文本和标准编制说明进行了逐章、逐条审查。审查委员会对标准材料提出了审查意见,项目组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标准修改和完善工作,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海滨滩涂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标准文本《海滨滩涂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报9批稿)和《海滨滩涂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报批稿)编制说明。会议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要求起草单位尽快形成报批材料后上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起草组根据专家审查会意见,形成了标准(报批稿),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附件5山东省地方标准《滨海潮滩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专家审查会议纪要2023年4月18日,山东省海洋局在济南组织召开了《滨海位共9名专家组成了审查委员会(见附表1)。审查委员会听取报批材料后上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附件:5-1.山东省地方标准专家审查会议审查委员会名单5-2.山东省地方标准专家审查意见汇总处理表主任委员(签字)委员(签字):2023年4月18日二、地方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塑料制品因其轻便耐用、成本低廉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相关统计表明,近年来全世界塑料产量已接近3亿吨,其中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垃圾被直排至水中,大量塑料制品富集于海洋,并在光照、潮汐和风吹蚀等作用下破碎为微塑料颗粒。微塑料是指尺寸小于5mm的塑料纤维、碎片、发泡、微珠和薄膜。微塑料具有物理特性稳定、降解速度缓慢等特点,可在水环境及生物体内富集累积并作为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转移载体。近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沿海国家的重视,而国内的微塑料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海洋中特别是海滨滩涂区域的微塑料污染状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山东省濒临黄渤海,海岸线长达3505km,约占我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居全国第三位。山东省海滨滩涂区域旅游、航运、水产养殖等涉海产业发达,塑料类海洋垃圾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塑料类海洋垃圾污染不仅严重影响海洋景观,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而且易受紫外线照射、风吹蚀、海浪浸泡冲击等作用破碎为微塑料颗粒。微塑料颗粒如被海洋生物误食,就有可能随食物链富集与转移,最终影响人类健康。同时,微塑料可以携带多种有机污染物,从而对生物造成更大的伤害。研究表明,海滨滩涂区域塑料类海洋垃圾老化破碎、排污口及入海河流汇入、近岸水产养殖设施老化析出等是海滨滩涂区域微塑料颗粒的重要来源。因此,开展滨海潮滩微塑料污染研究十分必要。但迄今为止,海洋微塑料的监测工作主要是依据国内外研究资料及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尚未形成一套完整可行、适合海滨滩涂区域特点的监测技术体系,也无相关领域可供借鉴的监测标准,因此亟需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示范效应好的监测技术标准来指导海滨滩涂区域的微塑料监测工作。因此,制定一套针对海滨滩涂区域的微塑料监测规范性指导文件十分必要。为了阐明微塑料这一新型污染物对海滨滩涂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开展海滨滩涂微塑料的监测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在海洋调查与监测工作中主要依据的是国家标准《海洋监测规范》和《海洋调查规范》,然而以上2套规范标准主要针对常规调查项目与调查内容,并未涉及微塑料这一新型污染物。2021年3月发布的山东省地方标准《海水增养殖区环方标准《海水中微塑料的测定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微塑料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规定,但对海滨滩涂这一与人类接触最为密集和频繁的沿海区域中微塑料的监测方法尚未提及,且目前尚无针对海滨滩涂区域特点的微塑料监测流程、站位布设、监测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等详细的规定,也无可供借鉴的相关领域监测标准。因此,无法掌握微塑料在海滨滩涂中的存量、种类和分布状况。编制中的海滨滩涂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对海滨滩涂中微塑料监测外业调查、实验室分析、丰度计算、成果和报告编写等方面等做出规定,为开展海滨滩涂中的微塑料监测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流程与技术规范,将为今后海滨滩涂微塑料的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指导,解决目前从事微塑料相关研究和调查监测领域的诸多难点,有利于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和决策者急需了解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三、地方标准编制原则、主要技术内容和确定依据(一)地方标准编制原则标准编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进行编制。本标准制定的主要原则,一是标准方法的适用性,适用于海滨滩涂区域的微塑料监测与分析;二是标准方法的可操作性,满足现场监测和应急监测的需要;三是标准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灵敏性,为微塑料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与指导。(二)地方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和确定依据本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外业调查、实验室分析、丰度计算、成果和报告编写、附录、参考文献等。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依据(1)范围:山东省海滨滩涂主要组成结构有砂质、淤泥质、基岩或岩礁等。根据文献统计和实际操作需要,对于海滨滩涂微塑料的监测主要为砂质(砂、砾、粗砾)和淤泥质(淤泥、粉砂、黏土)等区域,对于岩礁或基岩结构的海滨尚无法进行微塑料监测,且由于岩礁的特殊性,也没有进行微塑料监测的必要。对于砂质、淤泥质以及基岩质的划分主要依据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海岸动力学》(邹志新著)一书对海岸进行的相关规定和表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岸类型的表述。(2)术语与定义:海滨滩涂定义主要参考了《海洋学综合术语》(GB/T15918)关于海滨的定义:潮上带和潮间带的统称,即自低潮时最低线的下界起,至最高潮位时波浪所能波及的陆上最8588-2001)关于滩涂的定义: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砂砾、泥沙、淤泥或软泥组成的地带。以及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中的潮滩定义:潮滩又称潮坪,为海岸带的一部分。即在大潮高、低潮面之间,随潮汐涨落而被淹没和露出的向海缓斜的宽广潮间滩地;以及依据实际情况、专家意见等做了部分调整和修改,定义为:位于最大潮高潮线与低潮最低线之间的海岸带湿地,主要包括潮上带和潮间带。微塑料定义总结来源于论文资料《Source,fateandeffectsofmicroplasticsinthemarineenvironment:Aglobalassessment》(GESAMP,2015,P14)、《海洋微塑料污染状况及其应对措的定义等,定义为:长度或等容粒径≤5mm的塑料制品或潮上带定义引用于《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GB/T18190-2017)定义2.1.10,潮上带:海岸线与特大潮或风暴潮时海水影响陆地最远处之间的地带。潮间带是指位于平均大潮高、低潮之间的海水覆盖的区域,本标准引用了此定义。潮间带按照区域特点可以细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高潮区、中潮区和低潮区。潮间带是界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地带,通常也称为滩涂。根据潮汐活动的规律,潮间带又分为下列三个区:①高潮区(上区它位于潮间带的最上部,上界为大潮平均高潮线,下界是小潮高潮线。它被海水淹没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大潮时才被海水淹没。因此高潮区定义为位于潮间带大潮平均高潮线和小潮高潮线之间的区域。②中潮区(中区它占潮间带的大部分,上界为小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低潮线,是典型的潮间带地区。因此中潮区定义为位于潮间带小潮高潮线和小潮低潮线之间的区域。③低潮区(下区上界为小潮低潮线,下界是大潮平均低潮线。大部分时间浸在水里,只有在大潮落潮的短时间内露出水面。因此中潮区定义为位于潮间带小潮低潮线和大潮平均低潮线之间的区域。(3)站位布设:外业调查中的站位布设方法中关于微塑料监测断面的设置主要来源于实际微塑料监测中经验所得,如若断面以及采样站位设置过多,将会极大的增加实验室分析难度、拖慢检测进度、降低检测时效性,经多次外业采集和实验室对比分析以及专家意见等,在滩涂长度<2km的区域设置2个监测断面,长度>2km且≤5km的区域设置4个监测断面,长度>5km的岸滩设置4至8个监测断面。存在港口码头、旅游区、增养殖区、河口、排污口等的监测区域,宜在附近增设1个监测断面,可客观真实地体现该地区微塑料分布状况。同时,站位布设也参考了《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GB17378.3)中对于水质、沉积物采样站位布设要求以及《海水增养殖区环境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DB37/T4323-2021)《海洋微塑料试点监测方案(征求意见稿)》等相关内容。(4)样品采集:目前,对于海滨滩涂微塑料监测样品的采集均为挖取海滨滩涂表面至3cm至5cm深度的泥沙样品,参考《典型滨海潮滩及近海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周倩,2016)等文献资料以及《海洋微塑料试点监测方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微塑料样品外业调查采样经验,本标准规定挖取3~5cm深度较为合理。另外针对外业采样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规定。如,样品保存、转移辅助工具应为非塑料制物品,样品保存使用广口玻璃样品瓶是为了避免塑料制采样器具以及塑料样品封口袋可能会有微塑料颗粒的残留,造成结果的误差。另外,化纤类制品的衣物及用品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其释放的纤维类微塑料也会对结果造成误差,所以调查过程所穿衣物及使用的劳保用品应为棉质材料。另外,如采样的海滨滩涂区域存在碎石或球石,应先进行清理,再取下面的泥沙样品,无需将碎石或球石带回实验室。同时,本章节针对专家意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完善。(5)实验室分析:海滨滩涂中的微塑料样品处理、微塑料样品镜检及成分鉴定流程主要总结来源于微塑料实验中探索的经验、文献资料等,相关流程已形成论文发表(《MicroplasticpollutioninsedimentsfromtheBohaiSeaandtheYellowSeaChina》,JianminZhao,etal.,2018,P637《化妆品中塑料微珠的测定》(GB/T40146)和《海水增养殖区环境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DB37/T4323)对使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进行微塑料成分鉴定的过程进行了规定,本标准直接引用执行。另外,选用孔径≤5μm玻璃纤维滤膜原因为据文献报道,绝大多数塑料颗粒粒径在0.5~5mm的占90%左右(ZhaoS,ZhuL,WangT,etal.SuspendedmicroplasticsinthesurfacewateroftheYangtzeEstuarySystem,China:Firstobservationsonoccurrence,distribution.MarinePollutionBulletin,2014,微塑料粒径绝大部分为50μm以上(SongYK,HongSH,JangM,etal.Largeaccumulationofmicro-sizedsyntheticpolymerparticlesintheseasurfacemicrolayer.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14,48(16):9014-9021加拿大温哥华岛西海岸微塑料平均粒径为558μm(DesforgesJP,GalbraithM,DangerfieldN,etal.WidespreaddistributionofmicroplasticsinsubsurfaceseawaterintheNEPacificOcean.MarinePollutionBulletin,2014,79(1-2):94-99粒径小于80μm的高密度聚乙烯微塑料可进入贻贝的消化系统,导致贻贝血流粒细胞增多和溶酶体膜不稳定,从而引发机体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VonMoosN,Burkhardt-HolmP,KohlerA.UptakeandeffectsofmicroplasticsoncellsandtissueofthebluemusselMytilusedulisL.afteranexperimentalexposure.Environmental验室常用孔径为0.45μm玻璃纤维滤膜,由于抽滤液体积较大,滤孔直径较小,其过滤速度较为低下,耗时较长,无法满足微塑料水样的过滤要求,综合考虑选用孔径<5μm玻璃纤维滤膜兼顾了过滤速率和过滤效率的要求。实验所用溶剂均使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后备用;抽滤前应使用超纯水洗净烧杯内外壁和和溶剂过滤器等抽滤装置;实验用敞口器皿应使用铝箔覆盖,药品或试剂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封口以避免空气中的微塑料沉降造成误差;操作人员应穿戴非化纤制实验服;应在符合GB50591要求的洁净实验室进行实验,如无条件可在实验时关闭门窗并避免随意走动。以上这些要求主要针对水中,空气中分布的微塑料可能带来的污染所采取的措施。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以及资料显示,自来水中,空气中分布有一定浓度的微塑料颗粒。如果实验仪器仅使用自来水冲洗冲刷,那么自来水中的微塑料会沾染实验用器具,造成结果误差。同时,空气中的微塑料会发生沉降,本标准中对于实验用敞口器皿应使用铝箔覆盖、药品或试剂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封口、超净工作台或通风橱内进行实验、如无条件可在实验时关闭门窗并避免随意走动等的规定,正是为了避免空气微塑料沉降带来的误差所采取的措施。另外,化纤类制品的衣物及用品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其释放的纤维类微塑料也会对结果造成误差,所以实验中应穿着非化纤类衣物,避免沾染。同时,本章节针对专家意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完善。(6)丰度计算、成果和报告编写以及附录:丰度计算、成果和报告编写以及附录主要来源于微塑料实际外业采样过程中经验所得,根据通用的丰度计算公式设计了海滨滩涂微塑料丰度计算公式。同时,本章节针对专家意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完善。四、与现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关于环境污染、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加强对陆地污染源的监督管理、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本标准采用的监测/调查方法符合国家标准《海洋监测规是本标准制定的基础。目前,国内尚未出台微塑料监测的行业标准或国内标准,公开可查询到的地方标准仅有《海水中微塑料的测定傅立叶变换显微镜红外光谱法》(DB21/T2751-2017)及《海水增养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