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摘要智慧城市建设已然成为我国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一种趋势,但我国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发现信息孤岛等问题。因此,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智慧城市群。智慧城市群是智慧城市群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是智慧城市与城市群的有机结合。本文基于智慧城市的概念和研究,通过对A城市群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进行实例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如今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城市分类化途径来探讨提升城市智慧化的途径,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展望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趋势。关键词:智慧城市;发展趋势;现状;问题目录1.绪论 117599_WPSOffice_Level11.1研究背景 19232_WPSOffice_Level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232_WPSOffice_Level21.2.1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国外研究现状 129999_WPSOffice_Level21.2.2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国内研究现状 228273_WPSOffice_Level21.2.3国内外研究总结 329999_WPSOffice_Level11.3研究意义 428273_WPSOffice_Level11.4研究内容与方法 46845_WPSOffice_Level21.4.1研究内容 429645_WPSOffice_Level21.4.2研究方法 57217_WPSOffice_Level22.智慧城市相关概念界定 59232_WPSOffice_Level32.1.智慧城市群概念界定 529999_WPSOffice_Level32.2智慧城市群内涵 624575_WPSOffice_Level23.案例分析 628273_WPSOffice_Level33.1A智慧城市群发展经过 66845_WPSOffice_Level33.2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829645_WPSOffice_Level33.3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95783_WPSOffice_Level24.智慧城市发展建议 107217_WPSOffice_Level34.1一类城市智慧化提升路径 1024575_WPSOffice_Level34.2二类城市智慧化提升路径 125783_WPSOffice_Level34.3三类城市智慧化提升路径 12502_WPSOffice_Level25.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13502_WPSOffice_Level35.1规划绿色公共空间 144825_WPSOffice_Level35.2构建智慧健康社区 149696_WPSOffice_Level35.3打造“15分钟城市” 148104_WPSOffice_Level35.4加速低碳智能出行 1419938_WPSOffice_Level35.5实践循环经济与本地生产 155103_WPSOffice_Level35.6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城市运营自动化 159548_WPSOffice_Level35.7强化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151436_WPSOffice_Level35.8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监控和警务预测 154825_WPSOffice_Level26.总结 16参考文献1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仍在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快速推进,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人口聚集、经济繁荣为城市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城市化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城镇化进程对城市经济,资源利用,生活质量,时间成本和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城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更代表着城市以及城市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信息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支撑,新型城镇化离不开信息化。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正在成为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以及智力资源,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发力点。智慧城市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建立起的新型城市,通过增强城市筹划、构建、治理等的信息化、智慧化程度,令城市运行效率更高、更加方便。智慧城市群是在智慧城市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是智慧城市与城市群的有机结合。相比单一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智慧城市群更加强调城市间的协同合作与互惠互利,注重创新驱动以达到完善城市治理、发现城市经济增长点和实现惠民利民为目的,是当前智慧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城市群以“十三五”时期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围绕城市有序治理、数据开放共享、经济绿色发展为目标,厚植城市群自身发展优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深度融合,通过技术与机制双轮驱动,实现城市运行更智慧、城市发展更安全、城市治理更现代、人民生活更幸福等目标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伴随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实践而不断丰富,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科研机构从不同的学科、理论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多个维度上有力的推动了智慧城市领域的知识发展,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1.2.1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国外研究现状自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国外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内涵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从智慧城市的内涵来看,ICF认为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缩影,二如何利用经济高效的信息技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智慧城市应涵盖数字民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改革创新。IBM认为,智慧城市应该通过新一代技信息术,对公共服务、城市运营、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各种需求做出及时、智慧的响应,为市民创造更宜居、更便捷的城市生活。AndreaCaragliu认为智慧城市通过参与式治理投资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以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和对城市自然资源进行统筹智慧规划。Lombardi认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效应,促进城市生活的进一步改善。ForresterResearch研究所提出智慧城市是依靠新型高效的信息技术来推动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事业的智慧化创新发展,从而为城市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有关智慧城市的科学建设,Hollands认为,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来看,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或经济指标,更要重视智慧工商界的培育,为城市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结构模式。格莱泽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人才是专业智慧。只有通过人才的流动、引进和集聚,才能加快创新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增强智慧城市的活力。Poel-hekke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应坚持公平原则,有意识地平衡和处理社会各界的合理需求。与此同时,国外学者和政府机构也均密切关注智慧城市评价相关的课题。目前国外对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由于不同的领域和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在评价中选取的指标也有导向性不同,总体对比发现存在很大的差异。2007年,维也纳工业大学区域科学中心提出了欧盟中等城市智慧排名评价指标体系,从智慧市民、智慧流动、智慧治理、智慧环境、智慧生活六个维度对欧盟所有样本城市进行评估,并进行排名。其调查结果有助于排名靠前的城市加强政府的形象,并帮助排名靠后的城市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IBM发布的《IBM城市智慧程度评估白皮书》中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第一,从城市整体化的角度思考;第二,全面评判城市各个子系统的智慧化程度;第三、因城施策量身打造目标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第四,寻找参照城市进行比较和评价。报告将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立足于七个子系统:公共服务、居民、商业、交通、通信、供水、能源等,并从四个一级指标出发对每个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评价。 BoydCohen基于创新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考虑了数字政府、生态城市、生活质量等因素。他创新并提出了“智慧城市之轮”理论,包括智慧经济、智慧政府、智慧环境、智慧生活和智慧运动。六项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然而,由于数据源不是一手数据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该指标体系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1.2.2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大范围开始研究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评价开端于IBM发表《中国智慧城市》白皮书后,掀起了智慧城市的研究热潮。目前,相关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的内涵挖掘、智慧城市结构、建设路径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于文轩从国际发展趋势出发,阐释了智慧城市的三个层次内涵:健康、合理、可持续的经济、和谐安全的生活、更舒适的管理、科技情报信息化。同时,他指出,智慧城市不仅仅等同于智慧城市或数字城市,而是从规划到建设。全面发展经营管理许庆瑞提出:首先要明确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中国特色智慧城市;其次,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三层四柱”(三层:群众基础、创新体系层、可持续发展、四层:信息/数字技术等)。最后,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对EHC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力资源、信息、资本和文化五种投入产出相互对应的模型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舒印彪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揭示了在试点推广阶段发展定位不明确、建设标准不明确、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调区域特色的重要性;其次,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优化开发环境;最后,完善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法律法。对于评价体系的研究,从行业和学术界使用的不同角度和方法来看,尚处于探索的早期阶段。何军基于南京的实际,在基础设施、产业、服务、人文四个领域建立了“智慧南京”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智慧南京”建设的“良性约束框架”。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基于生产要素的相关理论基础,于小兵等人分析了参与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建立了投入产出模型,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智慧城市的输入和输出。孙斌等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A市特色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并用Vensim软件绘制了A市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的流程图,清晰地显示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全国智慧城市的评价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1.2.3国内外研究总结 通过对现有研究资料的阅读和梳理,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现有的文献中多从三个方面界定智慧城市:重点研究智慧城市形成的技术基础设施;从城市信息化发展阶段进行定义;关注智慧城市的综合提升。虽然对智慧城市概念的定义与切入点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智慧城市的形成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前提。2.不同的智慧城市建设框架有着相同的本质,智慧城市建设的体系研究有待提升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框架基本可以包括三个方面:智慧城市的实现基础,即物质支撑;智慧城市的实现过程,即智慧城市的创新应用;智慧城市的目标,即智慧城市对市民生活的实质性提升。对现有研究分析发现一些学者只对其中的一两个进行了细分,大多基于技术层面而没有从宏观角度对智慧城市进行非常全面的领域知识体系框架搭建。3.现有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体系构建缺乏科学依据。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不足:过分强调信息技术;没有基于智慧城市领域知识体系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过于冗杂,对评价需求的数据难以顺利取得。目前,关于智慧城市的理论体系和建设逻辑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一跨学科的概念及其内涵仍不明确。现有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与测度方法大多停留在依据研究者个人经验提出的模式,而运用知识图谱技术提炼智慧城市的领域知识可以更为科学的对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1.3研究意义 智慧城市群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群发展的新趋势,有利于城市群联手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研究智慧城市建设有以下三点意义:(1)提高城镇化信息发展水平,维持城市群功能定位的平衡。智慧城市群以智慧城市理念规划城市,以智慧城市技术运营城市,以智慧城市方式建设城市,统筹协调城市群发展,有助于促进城市群各关键系统高效运行,缓解城市病,保证发展质量。(2)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城市群高质量的发展。智慧城市群是基于全面感知、智能融合的城市载体。培育智慧城市群,完善城市群产业布局、功能配套和治理体系,推动以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城市群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3)提升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增强获取、反馈城市信息以及随时随地提供服务的能力。通过构建有利于协同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系统,实现智慧城市群的规划统筹将可以有效地解决民生领域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公平的问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更好地满足城市群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研究一套适用于现阶段实际发展情况的智慧城市群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并对智慧城市群建设水平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与预测,使得地方政府能够更清晰的掌握智慧城市群在经济方面的建设尺度。1.4研究内容与方法1.4.1研究内容本研究以A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智慧城市群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并进行预测。首先,在分析我国智慧城市群发展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总结述评。其次,分析智慧城市群相关概念、国内外智慧城市群实践现状以及智慧城市群建设与经济发展二者间关系,结合三点支撑理论与A智慧城市群建设现状,构建出适用于A城市群的智慧城市群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再次,收集A城市群2012—2017年共24组样本数据,掌握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以及最后通过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结论与具体提升建议。1.4.2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法案例分析法2.智慧城市相关概念界定城市群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城市集群,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增长点。随着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城市群经济面临着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升的转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兴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深刻影响着城市群的发展变革,通过打造智慧城市群,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科学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节主要阐述智慧城市群的相关概念,补充内涵与外延,完善智慧城市群的理论研究。2.1.智慧城市群概念界定城市群是全球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承载了国家和区域主要的人民生活和物质生产任务。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具有一定的内生关联和协同合作关系,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空间平台[62]。受国土资源与能源的限制,城市群规模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因此,通过信息化方式转变城市群发展方式,改善城市群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城市群智慧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城市群规划意义重大。国内一些学者研究了智慧城市群的建设价值与合作模式,阐释了智慧城市群的概念。丁浩等人(2018)认为智慧城市群是智慧城市的高级发展形式,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复合集成体,定义智慧城市群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的核心,多个智慧城市组成的城市聚集体[。吴艳茹(2015)从科学、技术、应用、建设四个角度阐述了智慧城市群的建设意义,认为智慧城市群是智慧城市成长至某一程度的高水平空间布局形式,是在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驱动下多个智慧城市共同打造的城市集合体[。张协奎等人(2016)从社会、科技、应用、管理等层面探讨了智慧城市群建设的合理性,认为智慧城市群是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高阶应用,是为了解决高层次的问题而建设的,随着市民需求变化而不断动态调整的,增强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城市集合体。陈伟清等人(2016)认为智慧城市群是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城市群形态,我国智慧城市群应当统筹规划、协同布局,开拓智慧城市群的各领域发展,实现智慧城市群共同发展。朱红云等人(2016)认为智慧城市群是一种新型城市群管理模式,具有城市群空间布局科学化、公共管理精细化、社会服务高效化的特点,智慧城市群应建有标准统一的公共数据库、内容规范的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先进的信息化中心等基础设施。2.2智慧城市群内涵智慧城市群是为了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突出存在的信息孤岛、高度重复建设、信息不互联互通等问题,而打造的新型智慧城市集合体[68]。与原有的智慧城市相比,智慧城市群更为重视智慧城市间运用数字网络协同治理城市。对智慧城市群内涵的理解需要从科学规划、技术应用、协同合作与合理建设几个角度来予以阐释。从科学规划角度看,智慧城市群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组成的复杂的巨系统。智慧城市群的规划需要确立科学的技术标准来引导与支撑。同时,智慧城市群需要提出清晰、规范、可考核的评价指标,准确评估其建设水平、发展潜力以及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明确建设价值。此外,合理的智慧城市群运营模式将降低投资风险、缩减投资回报周期,还可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实现建设商、运营商与地方政府的多赢。从技术应用角度看,大数据、人工智能、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是智慧城市得以在全球快速推广的技术支撑。伴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即将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智慧城市群所拥有的巨量数据将得以通过快速的网络传输,更好地发挥价值。通过搭建适配整个城市群的综合平台与城市群信息交互体系,将可以更好地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与保障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平稳运行。从协同合作角度看,智慧城市群的建设重点是通过实现城市群内智慧产业的深度合作,确保智慧城市群生态圈的良性发展。城市群内各智慧城市通过深化产业分工,保障各自优势产业的科学发展,实现智慧产业与平台的双轮驱动是智慧城市群建设的核心目标。此外,借助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有效地促进城市间合作发展,为政府部门规避投资风险,实现智慧城市群建设项目的规范化建设与运维管理。3.案例分析3.1A智慧城市群发展经过A城市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核心区,地处河套平原,是如今中国九个城市群之一。改革开放以来,A城市群积极推进协同合作,具备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城市群的良好条件。积极响应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政策号召强调建立完善实施机制,落实协同推进重点任务,切实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自2010年以来,A四市充分到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市分别先后于2015年与2016年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名单,在引领宽带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提高城市的信息化水平。A四市政府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三市分批进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名单。但是由于早期地方政府对于智慧城市的认知不够完善、信息通信技术的成熟度不够高,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时有发生,对地方管理者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打击。因此,引导A城市群协同建设智慧城市项目,培育成为智慧城市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自2010年以来,A城市群四市充分到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于2015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名单,在引领宽带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提高城市的信息化水平。A四市政府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所有城市进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榆林市也于2013年开启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但是由于早期地方政府对于智慧城市的认知不够完善、信息通信技术的成熟度不够高,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时有发生,对地方管理者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打击。因此,引导A城市群协同建设智慧城市项目,培育成为智慧城市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A城市群发展规划2018》指出A四市应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拓宽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公共管理、产业发展、生活出行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因此,推进建设A智慧城市群,协同开展智慧市政、智能交通、智慧园区等建设试点,提升综合信息服务水平整合网络资源,搭建统一的政务云、物流云和电商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节就AA市、A市、鄂尔多斯市以及榆林市目前智慧城市及信息化建设情况予以总结,以期发现各市智慧产业优势与短板,推动A智慧城市群建设,实现协同发展局面。A市近五年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政务云中心、智慧税务、智能化交通指挥系统等项目投入运行。在智慧产业领域,尤其在光伏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药等新兴智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A市将建设国际智慧农牧业博览中心,让农牧业由传统走向智慧。AA市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以AA科技城建设推动信息技术、智慧能源、生命科学等高端产业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70家,占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8%,实现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此外,近年来AA市为电子商务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12%。A市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型智慧城市建设,并发布了《智慧A城市建设总体方案(2016—2020年)》。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A市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工作,智慧白云入围工信部智慧城市——城市治理领域十大优秀解决方案。在智慧公共管理方面,A市开发运行“24小时警局”等应用,提高A市的精细化治理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启动A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便民惠民服务。在智慧经济产业方面,A市以科技创新助推优势产业发展,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营业收入达到十几亿元。包钢白云铁矿建成国内首家智慧矿山,实现露天矿的无人驾驶运输。3.2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在国家战略指导和地方积极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和能力因地而异,智慧城市实际效益较小,发展分散,可持续经营能力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在爆炸性增长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智慧城市,关注智慧化发展带来的实际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合理匹配,并开始在顶层设计上回归到城市发展的本质。通过对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在以下7个维度进行很好的概括:①政策环境中央政府和地方层面政策供给呈现“持续演进、系统落位”的特点。2016年之后,由国家部委牵头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数量逐渐减少。智慧城市的发展重心已经从概念普及转向实施实践。国家和地方政策也表现出持续发展和系统定位的特征。在国家层面,《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相继发布,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国家标准体系逐渐形成;在地方层面,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发布了有关智慧城市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智慧城市的实施创造了条件。②技术支持在技术方面,中国已成为ICT应用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到2017年底,中国4G用户总数达到9.97亿,形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突破8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规模效益凸显出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慧,传感器,通信等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于商业领域,为智慧城市的相关创新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③实践应用在实践层面上,城市具有人口密度高,市场迭代快速,应用场景复杂多样的特点,可以促进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技术企业扩展产品线和整合技术、资本、业务和市场的最佳场所。从IBM的“智慧星球”开始,技术和互联网行业从未停止过探索城市。微软的“城市计算”,谷歌的“未来城市”,阿里的“城市大脑”,百度的“人工智慧+城市”等,技术巨头在城市领域的布局反映了智慧城市的商业和战略价值。中国拥有大量的城市和庞大的交通,移动互联网与新的商业模式相结合,使得中国智慧城市的市场空间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原点。④区位特征作为公民参与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的实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和促进。因此,地方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项目数量可以成为衡量该行业景气的重要指标。从政府公共信息的角度来看,2013年至2018年的七年中,地方政府委托的智慧城市项目数量从12个增加到162个,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5%。其中,沿海发达地区的智慧城市项目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从地域范围来看,华东,华北和华南中部的项目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0%,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集中地区。⑤设计规划从类型的角度来看,与智慧城市相关的高层规划设计仍是地方政府委托的项目最多,这表明许多地区的智慧城市发展仍处于早期规划阶段。与城市运营管理,政府管理,城市大数据,交通运输和城市突发事件有关的项目发展迅速,2014年至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智慧市政,城市安全等领域也有较大需求,但项目数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显示出市场特征日趋成熟。⑥项目类别智慧城市的建设是系统的,复杂的。因此,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服务需求除了规划和咨询服务外,还包括平台建设,系统集成,运维,软件开发等方面,可能涉及非一次性的建设和交付服务,如采购服务和PPP,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服务很难归为一类,具有很强的非标准性。⑦落地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多个领域,系统复杂度高,因此需要整体规划和多方协作来完成。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企业采取战略合作的方式来促进智慧城市的实施。与解决方案提供和单一项目采购的方式相比,参与战略合作的城市需求方和企业服务方的水平更高,双方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在建设内容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与大型制造商进行长期合作是一个更好的选择。3.3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①缺少有效的自上而下总体规划不同的城市部门对智慧城市的认识不同,建设规划也不同,导致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和进度参差不齐,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顶层设计存在各个领域分离,技术和功能分离的局面,城市发展容易缺乏可持续性和远见。没有用于协调技术架构,新技术应用和业务模型的总体战略设计。②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未考虑自身特点,简单套用其他城市的智慧化方案一些地区没有考虑自己地区的优缺点,而是直接应用国际或企业提供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原因是,超级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对于中国所有参与者都是一个新的领域,他们对此的理解还比较浅薄。超级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由政府推动,企业和公众尚未深入参与,因此不可能根据当地企业和人民的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规划。③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独资的模式明显,企业自主参与的程度较低在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独资经营模式最为普遍。主要原因是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各个领域,尤其是政府与机构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与合作。例如,在医疗领域,仅企业本身就无法促进大型医院的医疗数字化。即使医院已经实现了医疗数字化,也很难说服医院与企业共享医疗数据。④数据孤岛现象明显,城市大数据没有被良好利用物联网平台间数据隔离的原因主要是每个平台采用了不同的协议和标准,而且专用设备有利于灵活地捕获信息特征,从而创建针对某些应用程序密封的链条。而物联网平台的发展表明,更全面的连通性增强了数据收集功能,从而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平台的完全连通性得益于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管理以及技术进步,可以将多个传感器集中在一台设备中。某些应用程序可能仍需要一个单独的平台,但这将是有意的,而非无助的。⑥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公众相互之间缺乏合作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主导,实施企业是主力军,其余众多社会企业以及公众的参与度较低,其原因如下:公众缺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力,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低下;政府体制排斥公众参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激励机制和参与机制还不完善。4.智慧城市发展建议4.1一类城市智慧化提升路径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属于第一梯队,它们在经济基础、政策条件和区位特征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同时具备较强的集聚与扩散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所属经济圈的整体发展。对于这类城市一方面应鼓励其积极探索实践,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另一方面也应科学防范信息化带来的数据泄露问题,保护居民隐私安全。国外先进城市的建设成果证明,在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落地不断取得突破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领先的一类城市的建设重点已经转变为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潜在的大量风险与陷阱。目前自然灾害导致数据中心崩溃的事件频发,国际网络空间对抗态势严峻,国家级、集团级的黑客攻击频繁发生。智慧城市是新兴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无论是集成中的哪一环节遭到渗透、入侵、监听、窃取等攻击破坏,都将严重影响城市的商业、金融、能源、交通、海关、税务等重点行业的正常运转,也会扰乱社会稳定,威胁国家安全与政府信誉。因此国务院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强化信息安全保障”的城市建设管理要求,数据风险成为了智慧城市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基于此,建议从以下几个内容入手防范智慧城市建设管理中的数据泄露风险。①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入手,同步实现数据风险应对规划与落实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文件中,在保障智慧城市的网络信息安全方面主要有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重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网络空间治理(信息审查)三项要求。建议在下一阶段结合自身“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地位、“互联网+”优势、“智慧产业”密集的现有条件,成立专门的专家委员会,出台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数据安全的保障体系设计,规划设计好智慧城市数据风险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运维体系,构建智慧城市主动防御、全面防御和纵深防御框架,切实提高我市数据安全顶层设计水平。做到数据风险管理贯穿于智慧城市系统全寿命周期。②加强全流程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城市大数据技术研发与应用现在智慧城市数据框架中,很多元器件与软件平台使用的是国外的技术。比如建筑业智慧化数据平台BIM等,它们应用广泛且蕴含大量国家建设信息,却因国内软件性能不达标而持续使用着国外的软件,因此难以对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计算这一过程进行很好的安全保护。如果这些数据出现安全问题,造成的影响将难以估计。所以:首先,加大对合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资金支持。针对智慧城市架构的不同层级技术特点,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积极跟踪国际前沿发展动态,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鉴于大型软件平台的开发周期较长,现阶段建议采用内外网分离技术,将不掌握核心技术的部分与外网物理隔离。其次,深化建设面向城市网络空间安全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基础平台,实现城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灾难恢复的一体化运作。最后,建设我市的网络空间主体身份认证平台,面向多种网络形式提供普适性的统一身份认证。③修订和落实数据风险管理制度,完善智慧城市的法律保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的重要保障。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对智慧城市数据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与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下一步,应加快制定面向政府信息采集和管控、敏感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数据交换标准和规则、个人隐私等领域的大数据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特别是重视与智慧城市紧密关联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几个方面的立法工作。同时针对数据管辖权这一新兴概念进行论证,建议先行“自下而上”的建立数据整体安全保密准则。4.2二类城市智慧化提升路径对于第二梯队的城市,它们具备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规模的信息技术产业、成熟的社会服务系统这些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因素,但对比第三章构建的评价理论框架可知他们在城市的综合治理和共享平台的建立等方面大都表现欠佳,使得高新项目的落地与相关政策的推行效果不尽人意。对于这类城市应注重制度建设、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协同治理能力的提升。为了基于大流量、强实时的数据指导城市的建设,建议在满足标准、规范的基本路线上,结合现有的和可采集的城市空间数据,搭建智慧城市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形成完善的、面向城市中多元主体的大数据服务体系。建立城市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夯实、提高数据驱动的城市建设发展质量,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时空大数据的价值反映在微观层面的社会经济情况分析和宏观城市整体治理之中,因此我们需要在不同尺度上使用城市的时空数据。传统的模式是按照国家、省、市三级体制进行的,相同的数据被反复收集,它们之间没有很好的更新和同步机制。随着当前数据采集技术日趋成熟,空间实体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提升,下一步应该实现不同尺度基本时空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同步。定义无标尺城市数据标准,包括城市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和公共基础设施等。该标准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为智慧城市的数据采集与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关键基础。多尺度联动更新应首先摒弃"用子尺度数据构建数据库"的现行数据组织模式,依托无级等智慧技术构建无尺度城市元素数据库。合成和自动映射城市数据按地理元素的实体对象组织。空间实体依托其地理特征只收集一次最高精度,并给出唯一的标识。根据地图制图表示理论,对不同比例的地理元素的内容、精度和架构规格进行界定,达到自动将其更新为指定的比例。明确城市大数据平台的共建、共治和共享发展模式。通过整理分析现有分级建设的各级各处数据库,明确城市必须收集和维护的数据要素内容。自上而下统一多级数据要素整合和共享的更新频率和渠道。4.3三类城市智慧化提升路径以重庆、武汉、长沙为代表的中西部中心城市大都归属于第三类,它们有的受制于劣势地理环境,使得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时间成本,有的各方面条件不输于前两类城市但犯了着力点错误的问题,即第三章所提智慧城市的建设导向和服务于居民的目标发生偏离,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智慧城市建设浮于表面没有取得实质性成就。对这一类城市而言补足各个维度上的短板,抓准着力点是当务之急。智慧城市建设有四个主要的着力点,这些着力点与市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第一是体现开放共享的时代精神。实现资源的最大开放共享,从而更好地释放技术发展的红利,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建设智慧城市要着力打通城市内部数据的壁垒,实现数据的交互与融合。在保证城市多元主体的隐私安全情况下,敢于将数据共享与开放,这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教育、医疗、安全等诸多重点行业发展的新动力。要加快城市数据开放的力度与速度,产生出一批批基于城市大数据的优秀便民应用,不断提升市民的智慧生活获得感。第二,推动知识产业共同发展。在如今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中,人工智慧、区块链、5G、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通信行业的专有名词已经成熟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大量跨领域、跨行业的知识对智慧城市的管理主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它们不仅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支撑,而且为城市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活力。智慧城市在未来的建设中要加强政府、专家、企业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第三,要面向市民需求,使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面对一些人质疑智慧城市建设是技术的堆砌和ICT厂商的狂欢,我们既需要反思如何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价的热情,又需要了解群众的期望和需要,力求智慧城市的建设为群众提供可用的,负担得起的和简单易于使用的信息技术服务,最终使得人民群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自愿的和政府一道建设自己的智慧家园。第四,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改革为智慧城市建设增添动力。在总结发达国家和国内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之后,可以发现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城市政府应该有大智慧,有更多的勇气和决心来不断打破传统,不断超越自我,在顺应时代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中实现用改革的一小步换取未来发展的一大步5.智慧城市发展趋势时代变迁的速度和深度,往往能从城市的发展中得到最直观的呈现。在疫情长期化的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绿色生态意识的提升,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普及的智慧健康社区、以人工智能实现城市运营自动化……这些趋势打开了未来城市生活的想象。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趋势有以下几点:5.1规划绿色公共空间城市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空间。尽管人们对城市的传统印象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是随着全球“碳减排”目标的推进,以及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未来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将更以人为本:街道绿树成荫,公共空间灵活新颖,成为兼具生活与社交属性的宜居中心。清洁、绿色的城市也将有利于“碳中和”的实现。城市绿化带可以有效储存和消耗二氧化碳,而合理的绿色规划将有助于降低2-8度的气温,从而降低空调需求量,减少城市电力消耗。5.2构建智慧健康社区在老龄化背景下,预防医学需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人工智能、GPS定位、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支持下,未来城市有望构建更成熟的智慧健康社区,即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个人积极管理自身健康;同时基于社区,逐步打造运行于传统医疗体系之外的实体,形成有效的疾病预防机制及医疗生态。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互联网医疗将在城市社区服务中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来助力不同场景的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升级需求。5.3打造“15分钟城市”“15分钟城市”即通过城市规划,在步行或骑行15分钟范围之内,提供大部分便利设施(尤其是杂货店、生鲜食品超市及医疗机构)。在这种新型方案中,城市将建立集工作、居住、医疗、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社区,降低居民不必要出行的需求,从而减少碳排放;并进一步增强社区归属感,提高可持续性和宜居性。而在老龄化趋势下,15分钟城市也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一站式”养老服务。5.4加速低碳智能出行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催化城市出行的飞速发展。在未来十年中,随着电气化、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和互联基础设施等逐步普及,以及对碳减排需求的增长,低碳智能出行的趋势将进一步加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渗透率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78万辆,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据测算,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26万辆。5.5实践循环经济与本地生产资源决定着城市发展的上限,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实现长远发展?未来,城市将形成基于生命系统的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共享。一方面,通过在产品和材料的生命周期结束时进行回收和再生,形成循环经济,发挥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同时,增强城市的本地生产能力,如在屋顶或其他可利用土地上进行城市耕作,以提升城市应对粮食供应的韧性。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5.6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城市运营自动化在AI、5G、大数据等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管理基础
- 居间买卖合同15篇
- 心理微课课件
- 化工经营安全培训
- 教师师德师风工作总结2022
- 大学生建筑实习报告4篇
-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 大学生学生会工作总结集合15篇
- 小学五年级生防火安全
- 结肠癌根治术后护理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申请表(新表3)1
- 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学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中国传统制墨工艺研究
- 七氟丙烷出厂检验报告范本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做拌黄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西游记(猪八戒)课件
- 废气处理油烟净化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7篇)
- 2023年冬季传染病预防-2023-2024学年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
- 人工焊接施工方案范本
- 知名汽车公司APQP质量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