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供能B.蓝藻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D.大肠杆菌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内可进行复制DNA2.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3.下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②方式比图①方式运输物质的速率要快B.图①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C.图④排出细胞的物质可以是大分子也可以是小分子D.图③方式中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形状会发生不可逆的改变4.研究人员在研究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时,发现了一种促使核仁解体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蛋白质可能是一种水解酶,在细胞分裂前期活性较高B.核仁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C.衰老的细胞中该蛋白质合成速率变慢D.抑制细胞中该蛋白质的合成可加快细胞的分裂5.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果酒的基础上制作果醋,应适当升高温度,并通入无菌空气B.制作腐乳时,若酒精的含量过高,则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缩短C.腌制泡菜时,腌制时间和食盐的用量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D.酿酒过程中,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适应缺氧、呈酸性的环境6.关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艾滋病病人肿瘤发病率高的原因是免疫系统防卫功能下降B.胸腺发育不良的病人体液免疫功能会降低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功能不足造成的自身免疫病D.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发作迅速但消退缓慢7.下图是关于燕麦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图中锡箔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下列各项中能产生向光性弯曲生长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丁8.(10分)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二、非选择题9.(10分)请根据如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2)图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10.(14分)请分析回答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1)微生物接种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_。平板划线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这一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要从土壤中分离纯化产脂肪酶细菌时,常常需要进行选择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然后再接种并培养,接种时挑取了菌液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1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落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为了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在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则每克士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___________个。对菌落数目进行统计时,应选取菌落数日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长期保存纯化的优质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11.(14分)仔细观察如图所示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上述各结构中共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甲、乙、丙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2)图甲是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据图判断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______。①光合作用②细胞呼吸③细胞增殖④信息交流⑤细胞分化(3)若用纤维素酶处理甲、乙、丙三种细胞,则图中________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4)图甲所示的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若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后,增殖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的结构有___________(写结构名称)。(5)上述4个结构所代表的生物体中,________肯定不遵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12.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请据图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遗传。(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①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3)若乙病是白化病,对Ⅱ3、Ⅱ4、Ⅲ9和Ⅲ10进行关于乙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白化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酶E切割后电泳法分离,结果如下图。则:①长度为__________单位的DNA片段是来源于白化病基因。②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个人当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若让个体d与该地一个表现型正常的人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题分析】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ATP供能,A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葡萄糖等,所以葡萄糖可以存在于叶绿体,但是不存在于线粒体中,C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名师点睛】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等方式,其中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C【解题分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因此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但由于口腔上皮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还有一些细胞器也具有膜结构,因此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脂质铺成单层的面积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故S1>2S2,故选C。3、C【解题分析】据图分析,图①表示协助扩散,图②表示自由扩散,图③表示主动运输,图④表示胞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差,A错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通过胞吐排出细胞的物质可以是大分子也可以是小分子,C正确;主动运输中,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形状发生的改变是可逆的,D错误。4、D【解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该蛋白质可促使核仁解体,说明该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可能是一种水解酶。【题目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蛋白质可能是一种水解酶,可促使核仁解体。而核仁的解体发生在分裂期的前期,故前期该酶的活性最高,A正确: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能控制rRNA的合成,B正确;C、衰老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因此其中该蛋白质合成速率变慢,C正确;D、该蛋白质与细胞的分裂有关,若抑制该蛋白质的合成,则会降低细胞的分裂速度,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根据该蛋白质的作用,结合核仁的功能和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准确判断各个选项便可。5、B【解题分析】

本题是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影响腐乳的品质的条件、泡菜腌制综合性考查,回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及影响腐乳的品质的发酵条件,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题目详解】A、果酒发酵是酵母菌在18—25℃无氧环境中培养,果醋是醋酸菌在30—35℃有氧环境中,故在果酒的基础上制作果醋,应适当升高温度,并通入无菌空气,A正确;B.制作腐乳时,若酒精的含量过高,则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B错误;C、腌制泡菜时,腌制时间和食盐的用量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C正确;D、酿酒发酵是酵母菌在18—25℃无氧环境中培养,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适应缺氧、呈酸性的环境,D正确。故选B。6、B【解题分析】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题目详解】A、艾滋病是由于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而引发肿瘤发病率高,A错误;B、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故胸腺发育不良的病人体液免疫功能会降低,B正确;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攻击而造成的疾病,是免疫系统过强引起的自身免疫病,C错误;D、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一般发作迅速、消退较快,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由于免疫失调而引起的疾病的类型,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疾病的类型,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7、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图甲中,尖端没有接受单侧光照射,因此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均匀分布,在极性运输时导致尖端以下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所以胚芽鞘甲直立生长;胚芽鞘乙和丙的尖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导致在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因此胚芽鞘乙和丙都向光弯曲生长;丁中,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均匀分布,因此直立生长,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8、B【解题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遗传特征和空间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群落的演替。【题目详解】该灌木群落随生长进程空间分布会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群落水平结构发生变化,A正确;演替是随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而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该灌木群落中物种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不是演替所致,而是该灌木群落内的种内斗争、种子的传播等因素引起的,B错误;一个种群种内竞争(斗争)加剧,不利于集群分布,而均匀分布能降低种内竞争;沙漠干旱缺水,大灌木种内竞争加剧,易形成均匀分布,C正确;植物通过风吹、动物携带等方式传播种子,如果种子传播能力弱,不能远离母株,易造成集群分布,D正确。二、非选择题9、AB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D没有细胞结构【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A是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B是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C为植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D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题目详解】解:(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B,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等。(2)图中的C是病毒,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无细胞结构。【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以及病毒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10、稀释涂布平板法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增大产脂肪酶细菌的浓度接种环温度过高,产脂肪酶细菌被杀死1.75×108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数目甘油管藏【解题分析】

单菌落分离法包含划线分离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于分离获得单菌落。划线分离法是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题目详解】(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两种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平板划线时,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进行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菌体密度越来越小,这样可以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可以获得单菌落。(2)要从土壤中分离纯化产脂肪酶细菌时,常常需要进行选择培养,把其它杂菌淘汰掉,增大脂肪酶细菌的浓度。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只有1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落生长,说明原菌种及培养基都没问题,最可能的原因是接种环温度过高,产脂肪酶细菌被杀死。(3)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只有三个(156、178、191)是符合要求的,则每克士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156+178+191)÷3÷0.1×105=1.75×108个。菌落形成需要时间,因此对菌落数目进行统计时,应选取菌落数日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做可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数目。(4)甘油管冷冻保藏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甘油中生长和代谢受到抑制的原理达到保藏目的。长期保存纯化的优质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题目点拨】识记、理解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蛋白质和核酸核糖体②④甲核膜、核仁甲、乙生物体中的细胞质基因(或甲生物体中线粒体与叶绿体中基因、乙中线粒体中基因)、丙和丁生物体中的所有基因【解题分析】

甲具有细胞壁和大液泡,为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成熟植物细胞;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应为初级精母细胞;丙没有核膜包围得细胞核,为原核细胞,丁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题目详解】(1)病毒结构最为简单,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两种成分,图示各结构中共有的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原核细胞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甲、乙、丙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2)甲为成熟的植物细胞,但不一定含有叶绿体,不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成熟细胞不再分裂和分化,但一定可以进行②细胞呼吸和④信息交流,从而使细胞生命活动正常进行。(3)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若用纤维素酶处理甲、乙、丙三种细胞,则图中甲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4)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在前期消失,在末期重新出现,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的消失和出现。(5)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核基因遗传,图示4个结构所代表的生物体中,甲、乙生物体中的细胞质基因(或甲生物体中线粒体与叶绿体中基因、乙中线粒体中基因)、丙和丁生物体中的所有基因不遵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题目点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拟核,无核膜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12、常染色体显性aaXBXbAAXBY或AaXBY17/247.0和2.71/101【解题分析】

本题以遗传病系谱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遗传定律的基础知识--包括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个体基因型的判断与概率的计算等。与遗传系谱图相关的题目中,通常设置以下几类问题即遗传病的遗传的方式、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某个体的基因型以及相应的概率计算。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解答问题的顺序,通常要先要根据亲代与子代的性状表现来断定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与基因的遗传方式即判断相关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然后再判断某个体的基因型并计算相应的概率。若题目中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遗传病时,则要遵循“各个击破”与“化零为整”的原则--先将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作独立的研究,然后再将二者按题目的要求而合理的整合起来。【题目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