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历史(考试时间:120分钟(政史合卷)总分:7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的含义是()A.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B.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C.尼罗河是古埃及的内河D.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国土范围2.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并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克洛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教会和部下B.建立封君封臣制度C.同罗马贵族结盟D.稳固自己的统治3.阿拉伯帝国时期,哈里发不仅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统治的特点是()A.封建专制统治B.政教合一统治C.资产阶级统治D.奴隶主贵族统治4.拜占庭帝国堪称世界上最长寿的帝国,它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曾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下列有关拜占庭帝国的叙述错误的是()A.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B.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国力衰弱C.被14世纪初兴起的阿拉伯帝国所灭D.帝国虽灭,但其文化仍具有巨大魅力5.《天方夜谭》书中有《辛伯达航海历险记》,主人公辛伯达先后七次航海旅行,每当身处险境之时,他就祈求安拉的帮助,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他感念安拉,赞美安拉。从以上材料中可知阿拉伯文化()A.大量吸收、消化外来文化B.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C.保存大量希腊罗马古籍D.深深打下伊斯兰教的烙印6.某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A.《罗马民法大全》B.《汉谟拉比法典》C.《民法典》D.《十二铜表法》7.《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奴隶主人赔偿损失;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8.文字、城市、金属工具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草纸上的文字”“泥板上的文字”“龟甲上的文字”共同点的是()A.同属海洋文明B.都诞生于非洲C.同属大河文明D.都流传至今天9.下图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引发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图中空格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封建庄园B.手工作坊C.手工工场D.现代工厂10.“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在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城市经济的发展B.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C.农村赋税的沉重D.大学具有一定自治权11.有学者说:“日本天皇制的历史变迁,从中国式皇帝制开始,以英国式皇帝制结束。”这里的“中国式皇帝制”指的是日本()A.推翻幕府统治实行君主立宪B.确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C.积极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D.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12.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的描述,错误的是()A.“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D.大学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3.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几个佃户被控告对领主运草的任务没有完成,而他们坚持自己没有违反义务规定,于是向法庭申诉,法庭依据习惯法确认:佃农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最终领主败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B.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C.庄园法庭的实质是维护领主经济利益的工具D.庄园法庭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机构14.“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材料反映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大学的兴起B.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C.庄园的出现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5.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等级之间权利义务不同C.社会成员分工不同D.等级之间的种姓差别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辨析改错(1)在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顶峰。()改正:______。(2)屋大维创立了“元首制”,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建立。()改正:______。(3)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精神和文化领域,王权凌驾于一切之上。()改正:______。(4)古代印度的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属于婆罗门等级。()改正:______。三、材料解析题(共3题,第17题11分,第18题8分,第19题13分,共32分)17.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材料二630年,日本派遣第一批遣唐使来唐……渴望采纳中国文化和政治模式。649年,日本朝廷发动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将日本重建成一个法律、军事制度等和唐朝相似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的国家。——【美】陆威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材料三下表隋唐政治经济制度与日本古代某改革内容比较表日本古代改革中国隋唐经济班田收授法均田制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政治中央设八省百官三省六部制地方设立国、郡、里郡县制(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图片所反映的制度名称。这一制度是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派遣唐使来唐的主要目的。而后,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请写出这场改革的名称。主持这场改革的天皇是谁?(3分)(3)根据材料三,经过对比日本古代改革的措施与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你有何发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对日本的主要影响。(4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尼罗河泛滥了几千年都没有成灾。尼罗河定期泛滥反而给下游带来了一层厚的淤泥……埃及农民只用简单的石锄木犁就能得到好收成。埃及国王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耗费埃及农民利用尼罗河有利自然条件创造的无数财富,驱赶千千万万的奴隶、农夫和工匠,在炎日酷热之下雕琢堆砌石头……就华夏文明本身而言,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夏季雨水集中,暴雨冲刷黄土,.河水变成滚滚泥沙;春季和初夏,降水不足,又会引起严重干旱。古代华夏先民就是在与大自然的应战中,发展了农业,创造了文明。中国史不绝书的水旱灾害,使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重视兴修水利。大禹治水有功,被禅让为王;王景、潘季驯治河卓著,名留青史。……频繁的水旱灾,使中国先民形成强烈的以农为本、广占土地、围积谷物的观念,把它看作长治久安的保证。——《古代文明与地理环境之关系》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埃及和古中国文明发展自然条件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分)(2)综上所述,指出两个文物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4分)19.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摘自《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材料二:——摘编自《罗马法图示》材料三: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摘自《伯里克利在牺牲战士葬礼上的讲话》(1)材料一中“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4分)(3)材料三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城邦的民主制度?这个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3分)(4)结合上述所有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答案1—5ADBCD6—10DCCCB11—15BCBDA16、正确错误共和国改成帝国错误王权改成神权错误婆罗门改成刹帝利17.(1)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纽带:土地的封赐。(4分)(2)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政治模式。改革:大化改新。天皇:孝德天皇。(3分)(3)发现: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隆唐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模仿。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4分)18.(1)相同点:都发源于河流沿岸。(2分)不同点:古埃及河水定期泛滥并未成灾,为人们带来沃土,中国水旱灾害频繁。(2分)(2)关系:优越的地理条件,富裕的农业生产,为金字塔的修建奠定了经济基础;(2分)古中国水旱灾害频繁,出现了大禹治水的传说。(2分)1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