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培训课件:《白喉疫情处置》_第1页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白喉疫情处置》_第2页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白喉疫情处置》_第3页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白喉疫情处置》_第4页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白喉疫情处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喉疫情处置

内容

一、白喉概述二、流行病学三、疫情处置

一、白喉概述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局部灰白色假膜和全身毒血症状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病死率高达10%。引入白喉免疫前,白喉是引起儿童死亡的的一个主要原因。白喉传染性较强,基本再生数(R0值)高达6-7。(没有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在一个完全易感人群中,平均一个患者可以传染6-7人)。

一、白喉概述

病原学

病原体为白喉棒状杆菌,长约3-4μm,宽0.5-1μm,无芽孢、

荚膜和鞭毛。

革兰阳性杆菌,菌体内有浓染的异染颗粒,是白喉杆菌形态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对热及一般消毒剂抵抗力比较弱,58℃10分钟可灭活;普

通消毒液如碘酒、漂白粉等,在常用浓度下几分钟内可杀

死白喉杆菌。

对磺胺药抵抗力较强,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等敏感。

一、白喉概述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临床按假膜部位分4型:咽白喉(占80%)、喉白喉(占20%)、鼻白喉、其它部位白喉表现为渐进性症状,初始症状为咽喉痛和发热,通常不超过38.5℃),严重情况下,细菌会产生外毒素,在咽喉后形成厚厚的膜,阻塞呼吸道。毒素也可能进入血液,引发并发症如急性中毒性心肌炎、周围神经麻痹、支气管肺炎、其他化脓性感染。外周血白细胞升高,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出现中毒颗粒。细菌学检查阳性,培养出白喉杆菌,毒力实验阳性。二、流行病学传染源

为病人和白喉带菌者不典型、轻症患者因漏诊延误诊治,传播作用大。

白喉带菌者占总人口0.1%-5%,流行期可达10%-20%。

恢复期带菌率在10%±。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为主。

也可经食物、玩具及物品间接传播。

偶然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二、流行病学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新生儿可经胎盘和母乳获得免疫力,抗体水平在出生3个月

后明显下降,1岁后基本消失。2-10岁发病最高。因计划免

疫发病年龄推迟,成人发病增多。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流行特征世界各地均有报道,散发为主,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多发

,我国已极少见。

云南省自1997年以来已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报告,文山州自1988年以来已连续35年无白喉病例报告。二、流行病学疫苗时代流行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病死率仍相对较高误诊率高以散发为主,在特殊人群中时有暴发成人白喉发病增加三、疫情处置暴发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的规定,“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即可确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我州已35年无白喉病例报告,故在我州任何地区发现1例及以上白喉病例即视为暴发,并同时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上开展白喉的相关信息报告工作。三、疫情处置三、疫情处置疫情分级

根据白喉疫情的发展进程及流行特点,将白喉疫情分为四级:Ⅳ级、Ⅲ级、Ⅱ级、Ⅰ级。Ⅳ级

周边相邻国家、省份和州(市)发生白喉疫情,我州存在输入可能,但尚未发现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由疾控部门发布,加强监测点监测力度,适当扩大监测面,增加监测数量,保持预警系统灵敏度。Ⅲ级

在一个县(市)发现1例疑似白喉病例,启动Ⅲ级应急响应,主要由县(市)政府成立县(市)级指挥中心执行相应应急处理程序。三、疫情处置Ⅱ级

白喉在一个县局部流行,病例数超过1例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主要由州政府成立州级指挥中心执行相应应急处理程序。Ⅰ级

白喉在多个县发生流行或出现死亡,或在州级以上城市发生暴发或流行,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启动Ⅰ级应急响应,主要由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省级指挥中心执行相应应急处理程序。三、疫情处置核实诊断

目的

排除医务人员的误诊和实验室检验的差错。查看病历,访问病人、家属,查阅病人检查记录收集病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资料发病危险因素及患同类病人的接触史重复采样检测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三、疫情处置

流行病学调查目的为核实病例诊断提供流行病学证据。调查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为研究白喉自然史,积累个案资料,描述、分析流行现状。调查对象为白喉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白喉为法定乙类传染病,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相关疫情报告后,24小时内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三、疫情处置调查内容白喉病例个案调查:调查内容为病例基本情况、发病经过和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暴露因素、密切接触者情况、诊断和转归情况等。详见“白喉病例个案调查表”

1.调查者应由经过培训的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者按照二级防护标准做好个人防护。

2.现场调查时,应尽可能直接对病人进行询问。如因病人病情较重、死亡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调查,可通过其亲友、医生、同事或其他知情者进行调查。3.流行病学调查应在上述调查对象报告后迅速开展。病例个案调查表填写内容要完整,对标本实验室检测、病人转归等情况要及时进行补充,完善调查表中的相关信息。三、疫情处置三、疫情处置三、疫情处置密切接触者调查密切接触者主要为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与症状期白喉病人或疑似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如:

1.与病人或疑似病人在一个教室内上课的教师和学生;

2.与病人或疑似病人共同玩乐的人员;

3.与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同一工作场所(如办公室、车间、班组等)的人员;

4.与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密闭环境下共餐的人员;

5.护送病人或疑似病人去医疗机构就诊或者探视过病人或疑似病人的,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亲属、朋友、同事或司机;

6.其他已知与病人或疑似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7.由现场流调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的其他密切接触者。

调查与病人发病前5天内及病后共同工作、生活、学习或有过共同饮食史的人,了解健康状况。

三、疫情处置

隔离病人发现白喉疑似或诊断病例,应立即隔离,隔离期至症状消

失后,咽拭子两次细菌培养阴性为止,或症状消失后14天。

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需分开隔离,采取飞沫和接触传播的防

护措施。尽早使用白喉抗毒素和使用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或阿奇

霉素)。加强护理,支持性治疗。接种疫苗。

三、疫情处置

密切接触者的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集体单位儿童和学生的密切接

触者除医学观察7天外,在此期间不得接收或转出人员。对密切接触者采集咽拭子培养,阳性者隔离,给予抗生素

治疗。对密切接触者中未全程免疫的病弱儿童可肌注白喉抗毒素。

观察对象出现症状时立即给予治疗。

三、疫情处置

切断传播途径对病例居住过的场所、学习或工作场所、隔离病区及转运车辆进行随

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阻断病原体扩散。随时消毒病人居住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场所等,患者排出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1.空气消毒: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通风。2.环境和各种物体表面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衣物、餐饮具

、玩具等煮沸消毒30min。3.手消毒:常用流动水、肥皂洗手,在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品后用经批准的

手消毒剂消毒。4.病人的痰液呕吐物加等量5000mg/L含氯消毒液搅匀后作用30min.

5.病人陪护人员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要消毒双手。三、疫情处置切断传播途径终末消毒当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离开后,对病家及其学习或工作场所进行的彻底消毒处理。

1.住室地面、墙壁——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桌、椅等家具表面、门把手——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消毒30min后再用清水擦拭。3.患者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煮沸消毒30min或浸泡消毒(先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按常规清洗)。4.转运病人的车辆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0min后,再用清水擦拭。

三、疫情处置

切断传播途径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主动监测,及时发现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涉及跨辖区的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时,及时发出协查通知,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在疫情流行期间,禁止大型集会,必要时暂停集市贸易,限制一切大型聚餐活动,限制人群流动,防止传染源扩散。疫情涉及到出入境的人或物,加强边境海关卫生检疫,防止白喉疫情的输入或输出。

三、疫情处置

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白喉类毒素应急接种。接种年龄组可根据当地人群免水平和发病年龄确定。无百白破疫苗接种史或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接种白破联合疫苗;在托幼机构医学观察期间应加强晨检和午检,不得接收或转出儿童。

三、疫情处置

健康教育白喉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又是可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对易感儿童实施DPT三联混合制剂接种,就可预防本病的发生。应教育儿童家长,儿童出生后第3个月及时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DPT制剂。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