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第II卷为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2.答卷时,先将答题卡首有关项目填写清楚。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反映了A.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社会制度转型对阶层流动的影响【答案】D【解析】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军功爵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平民得以成为军功地主。这说明社会制度的转型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D项正确;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体现不出材料中的变化,故A项错误;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B项错误;秦汉时期仍然有世袭制,比如皇位的继承,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变化”,即军功爵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2.战国时期至汉初,官僚贵族豢养舍人的现象十分普遍,舍人们协助主人处理家务或政务,还可能被主人举荐做官。西汉中期以后,在朝廷打击下,这些舍人逐渐大量补任郎官,成为正编官吏。这种变化说明西汉政府A.废除举荐选官制以提高中央权威B.推动私属公职化以强化专制集权C.打击世家大族势力以废除贵族政治D.建立户籍管理制度以维护社会治安【答案】B【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西汉时期察举制就是举荐选官;B项正确,由“舍人们协助主人处理家务或政务,还可能被主人举荐做官”到“这些舍人逐渐大量补任郎官,成为正编官吏”可以看出把私人的下属变成公职,以此加强专制,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说法错误,当时没有废除贵族政治;D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体现“户籍管理”。3.宋太祖时,官僚子弟"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永为常例。宋太宗时又规定"凡举人中有与主考官有同族及亲戚关系的,必须别置考场"。这些举措A.打击了官僚贵族的势力 B.意在维护科举考试公平C.提高知识分子科考热情 D.加速了社会阶层间流动【答案】B【解析】宋朝初期对于官员子弟等第中举的需要重新复试,同时实行别院制度,这些举措意在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B项正确;这些举措并不是为了打击官僚贵族,排除A项;这些举措和提高知识分子科考热情并无直接的因果联系,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举措无关,是科举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4.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于县。战国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该学者认为A.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B.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D.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答案】A【解析】根据“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表明战国形成郡县制,地方长官只属于诸侯国国君,具有奴隶社会的贵族政治向封建社会的官僚政治过渡的特点,A正确;B不符合材料“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排除C;西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权,D错误。5.唐初皇帝经常让低品级官吏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往往要加“参知政事、同三品”等衔,高宗以后,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也加“同三品”衔参加政事堂会议。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制度逐渐被废除 B.科举制得到较快发展C.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 D.尚书省淡出决策体系【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得出,唐朝三省六部制之下,更多的低品级的官员参与政事堂的决策,这些人都相当于宰相,反映出相权的进一步削弱和皇权的加强,C项正确;宰相制度没有废除,排除A项;材料与科举无关,排除B项;尚书省仍然是三省之一,并没有淡出决策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6.清朝时期的大臣谢济世说:“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建议“自今除军机外,皆用露章,不许密奏”。这反映出密折制A.加剧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B.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C.威胁到了军机处权力 D.极大地提升了官僚机构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材料叙述了密折制导致“上下相忌,君臣相疑”,这说明密折制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体现出密折制在皇权强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作用,B项正确;清朝时期已经没有宰相了,不存在君相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军机处的权力受到威胁,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官僚机构行政效率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7.元代不行常朝,没有皇帝定期上朝接见百官、讨论政事的制度。而御前会议“得奏事者”只有中书省、御史台、宣政院、枢密院等数人而已。明代的常朝规模空前,还有集议、众议、部议以及多种形式的会议。据此可知,明代政治A.谏议机构权力增大 B.君臣既合作又有斗争C.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D.注重扩大政治参与面【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元代不行常朝而御前会议‘得奏事者’只有中书省、御史台、宣政院、枢密院等数人而已。明代的常朝规模空前,还有集议、众议、部议以及多种形式的会议。”说明与元朝相比,明朝的政治参与面扩大,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谏议机构,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君臣斗争,排除B项;专制统治空前强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在古代雅典,尚未成年的男孩经常跟随自己的父亲参加各类宗教仪式、节日庆典,而且也被默许跟随大人旁听法庭的审判。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公民参政意识得到强化 B.司法审判体现民主原则C.集体意识渗透社会生活 D.人文精神冲击宗教迷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尚未成年的男孩经常跟随自己的父亲参加各类宗教仪式、节日庆典”说明雅典人民集体意识较强,C项正确;尚未成年的男孩不是公民,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司法审判体现民主原则,而且只有材料后半部分提到了法庭的审判,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人文精神,排除D项。故选C项。9.罗马法规定,如果邻人土地上排放烟雾超过所允许的限度,受害人可以对邻人提起诉讼,禁止其排放;邻人则可以请求确认存在进行排放的权利,但受害人也可以提出诉讼要求确认不存在这一排放权利。这表明罗马法()A.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B.致力于环境的保护C.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D.重视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罗马法规定;如果邻人土地上排放烟雾超过所允许的限度,受害人可以对邻人提起诉讼,禁止其排放;邻人则可以请求确认存在进行排放的权利,这体现了罗马注重保护私人利益,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环境保护问题,而是对邻人土地上排放烟雾的规定,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规定,而非形式主义,排除C项;材料是对邻人土地上排放烟雾的规定,未涉及重视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0.英国史学家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中说“罗马平民曾一度一致坚持要求公布十二铜表法时,这表明他们对没有知识和选举权并不能使人真正获得自由的思想已有了朦胧的认识;但是他们从没有想到需要在人民大众中普及知识,这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认识。”这表明A.罗马共和国缺乏必要的政治教育B.罗马法的产生与知识教育没有关系C.罗马法是普及知识教育的结果D.罗马法产生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认识【答案】A【解析】材料“但是他们从没有想到需要在人民大众中普及知识”说明罗马平民并未清晰认识到教育会使人获得知识和选举权,才能使人真正获得自由思想,也就是说罗马缺乏必要的政治教育,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罗马法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故BC错误;罗马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符合时代的需要,故D错误。11.下表为19世纪英国议会颁布的部分法令内容。从这一历程可看出英国1832年《英格兰和威尔

上人尼代表修正案》取消和削减“衰败市镇”代表名额,在空出来的143

名代表议增中,65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58名分

配给其他不足议席的各郡1867年改革法案在城市,凡缴纳贫民救济金房主和每年缴10磅以

上房租,定居不少于一年的房客才有选举权。在农

,每年在私有土地上的收入达5镑或激纳12镑租

金的翻户才有选举权1885年改革达案选区重新划分,每5万人可选派议员一名A.君主立宪政体缓慢形成 B.议会至上原则逐渐确立C.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 D.逐渐实现公民的普选权【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国的议会改革,通过改革使议员的选举逐渐倾向于新兴工业城市,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英国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C项正确;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排除AB项;材料信息反映选举权受到财产限制,排除D项。故选C项。12.1832年,法国"人权社"印发小册子写道∶"共和国,无论其政府形式如何,法律始终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所有将公共利益置于首位的合法政府都是共和国。而共和主义者应将公共利益置于私人利益之上,为所有的人争取自由和公正的权利。"这表明当时法国A.民主共和体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 B.成为启蒙运动学术交流中心C.资产阶级既得利益不再受到保护 D.各政治派别的分歧日渐缩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人权社”印发的小册子对共和政体和共和派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表明当时法国民主共和体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A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体现法国成为启蒙运动学术交流中心,排除B项;材料信息侧重表明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保护个人合法利益,排除C项;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图是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发展示意图。该图可说明A.政治统一加速德国经济现代化进程 B.三次王朝战争推动关税同盟的建立C.经济基础是政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D.德国的国内统一市场处于瘫痪状态【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加入的地区越来越多,这说明经济基础是政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C项正确;这时德国还没有统一,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关税同盟的扩展,不是建立,排除B项;材料体现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加入的地区越来越多,国内市场应该越来越好,排除D项。故选C项。14.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他意在说明A.强化中央权力的迫切性 B.公民权力应该受到尊重C.构建制衡体制的必要性 D.美国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表明他主张构建相互制衡的体制,C项正确;当时,强化权力是必要和迫切的,但是材料主旨意在论证权力的制衡性,排除A项;公民权力应该受到尊重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美国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排除D项。故选C项。15.1889年德国颁布的《养老法》规定: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70岁,领取养老金的人必须行为端正,没有不良记录。俾斯麦将之作为“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这表明,当时德国实行社会保障政策的目的是()A.健全法律体系 B.践行凯恩斯主义C.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D.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89年德国颁布的《养老法》,对于领取养老金的人有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且俾斯麦将之作为“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这说明德国实行社会保障政策的目的是加强对社会的控制,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不是法制建设,排除A项;凯恩斯主义当时尚未产生,排除B项;社会保障并不能防止地方分裂,排除D项。故选C项。16.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地丁、漕粮由地方各级官吏按朝廷规定的税额和办法征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由于军饷所需,督抚对地丁、漕粮千方百计截留或奏请移作军饷。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甚至径自改变征收办法,或以新的名目增加税额。这反映了()A.地方官吏不谙近代财政体制 B.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弱化C.地方政权机构逐步发生变异 D.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在不断调整【答案】B【解析】据材料“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由于军饷所需,督抚对地丁、漕粮千方百计截留或奏请移作军饷。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甚至径自改变征收办法,或以新的名目增加税额”,可知太平天国起义促使地方财权被地方官员控制,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弱化,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地方官员控制地方财政,无法体现其不谙近代财政体制,排除A项;地方权力扩大不等同于变异,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财权,并未提到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17.下表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两大政党的情况。据此推断,两党斗争的焦点应体现在自称党员来源被对方称呼国权党由原同盟会下的一些团体“分化”出来,与非同盟会团体逐渐“化合”,由张謇(原立宪派)章炳麟等人成立,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御用党国民党由原同盟会“化合”改组成立,坚决反对总统暴民党A.是否拥护君主专制B.是否实行政党政治C.是否拥护民主制D.是否拥护袁世凯【答案】D【解析】由“中华民国成立之初”,“立宪派张謇”为首的国权党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原同盟会改组成的国民党则“坚决反对总统”,攻击对方为“御用党”,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因为中华民国已经成立,两大“政党”无论原来是立宪派还是同盟会员,都反对君主专制,A项错误;两大政党政见不同,但都认可政党政治,B项错误;由两大政党成员来自立宪派和同盟会可知,他们都拥护民主制度,C项错误。18.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外交官芳泽谦吉到中国来要先拜访学生代表;代表英美法三国到中国来组织新银行团的拉门德,花费了大量时间征求中国各民众团体的意见。这从侧面表明A.列强意识到平等对待中国是大势所趋 B.五四运动推动了国民公民意识的觉醒C.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 D.民众的态度可以左右政府的对外政策【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觉醒,使列强认识到中国民众力量的伟大,促进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B项正确;B项中的“平等对待”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史实,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列强对中国民间态度的变化,不能说明“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排除C项;D项中“左右”的说法夸大了民众的作用,排除。故选B项。19.1937年10月13日,《大抗战画报》在上海创刊。《大抗战画报》设置有《淞沪抗战前线》《敌机暴行一斑》《敌忾同仇》《国际同情》等栏目。第3期曾以《第八路军先头部队开抵晋北山地》等篇幅,报道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据此可知,《大抗战画报》()A.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有关 B.有助于国共联合抗战局面的形成C.体现了上海是当时中国的文艺中心 D.适应了中国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枪声既起,中国人民饱受日寇铁蹄的蹂躏,郁结悲愤已达极点。特别是当时正值淞沪会战,日本提出了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就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筑成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在此背景下文艺工作者以摄影和绘画为形式,极大地宣传了抗日救亡的宗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适应了中国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A项;1937年9月,随着国民党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达成,排除B项;《大抗战画报》在上海创办,但这不能说明上海是当时中国的文艺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20.1927年3月,全国农会会员已达到500万人。湖南、湖北、江西等省都成立了省农民协会。广大农民在乡间推倒地主政权,解除地主武装,建立自己的政权和武装。这一局面的出现A.为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埋下隐患 B.顺应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C.表明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雄厚 D.得益于土地革命开展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初,全国农会会员多达500余万,南方许多地方成立了农会,农民运动在乡村开展迅速,顺应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B项正确;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是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结果,与农民运动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都发生在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故选B项。21.1930年,毛泽东在"二七陂头会议"中指出,信用合作社的目的是"领导群众与投机商人作斗争"。在毛泽东的指示下,赣西南特委在东固银行的基础上,组建赣西南银行,并建立了全面覆盖赣西南县区乡的银行体系。当时毛泽东强调建立新的金融制度意在A.争取群众支持以巩固政权 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答案】A【解析】根据“领导群众与投机商人作斗争”等信息可知,毛泽东建立新的金融制度的意义在于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A项正确;根据“1930年”可知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已经开辟,排除B项;此时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抗日战争尚未开始,排除CD项。故选A项。22.“11月3日,莫斯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欧洲部分的工业城市,布尔什维克通过和平方式取得了政权,且速度相当快。1917年10月到1918年2月,布尔什维克凯歌行进,在84个省市中只15个遇到武装抵抗。”上述材料表明A.沙皇政府的残余势力已不堪一击B.十月革命以和平手段取得了胜利C.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人民拥护D.一战导致俄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十月革命后,部分城市通过和平方式取得了政权,向全国推进中,很多城市放弃抵抗,这说明苏维埃政权得到人民拥护,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在欧洲部分城市布尔什维克通过和平方式取得了政权,以偏概全,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俄国社会矛盾激化的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序言)中称: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马克思多次因现实问题的变化暂缓发表自己的观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反复地调整 B.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质C.坚持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完整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多次因现实问题的变化暂缓发表自己的观点。”可得出,马克思强调与时俱进,实事求是,B项正确;其基本原理没有反复调整,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完整”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24.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中写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作为目击者作者的记述是真实可信的B.作者对巴黎公社爆发原因的分析比较客观C.有助于国人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D.作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夫乡勇乏叛”“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可知,作者认为巴黎公社是一场微不足道的农民阶级叛乱,由此可知,作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故D项正确;目击者作者的记述属于第二手资料,不一定客观真实可信,故A项错误;作者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不足,不能对巴黎公社爆发原因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故B项错误;作者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不足,而不一定真实可信,不能为国人提供的经验教训,故C项错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25分,26题15分,27题12分,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不同的国情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每个国家的发展。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国当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体制,这一点从秦朝开始体现的很明显。虽然地方权力有时会威胁中央,但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说明其实用性很强。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解胜华《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材料二: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称叫“美利坚联邦”(中文译作“美利坚合众国”)。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会议”。——资中筠《美国十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与美国的政治创举,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与美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并分析其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答案】(1)创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美国:联邦制。背景:秦朝:战国长期分裂,兼并战争频繁;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增强,统一全国;铁器牛耕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法家思想提供理论支撑。美国:政治上是松散的联盟,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州权较大;各地骚乱,社会动荡;财政不统一,制约经济发展(或答中央无关税权,既难以抵制英国商品倾销,又阻碍州际贸易);启蒙思想的影响。(2)区别:秦朝:封建君主专制;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作用:秦朝: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利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开创了近代民主政体的新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解析】(1)创举:秦朝:根据“权力集中于中央”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美国:根据“联邦制宪法会议”得出联邦制。背景:秦朝:联系所学,可从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统一全国、生产力发展、法家思想的应用等角度分析总结。美国:根据“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得出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州权较大;结合所学,邦联之下社会动荡,制约经济发展,思想上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2)区别: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美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作用:秦朝:结合所学回答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美国:结合所学,可从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和开创了近代民主政体的新模式等角度回答。26.材料爱德华.柯克,英国著名大法官和法学家。1608年的一天,英王詹姆斯一世意欲亲临法院坐堂问案,时为首席法官的柯克犯颜谏阻:“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柯克强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并表示:“如果今后再遇见类似情形,仍将做一个法官所应当做的事。”1628年,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的宪法性文件《权利请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订提供了借鉴。柯克逝世6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终身任职。——摘编自(英)霍兹沃斯《英国法律史》(1)根据材料,概括柯克的法律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柯克对英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答案】(1)思想:法律高于王权;司法审判不受干预;法官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2)贡献:起草了重要的宪法性文件,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了英国司法制度的近代化。【解析】【小问1详解】思想:根据材料“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得出法律高于王权;根据材料“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得出司法审判不受干预;根据材料“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得出法官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小问2详解】贡献:根据材料“1628年,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宪法性文件《权利请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订提供了借鉴”得出起草了重要的宪法性文件,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产生积极影响;根据材料“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终身任职”得出推动了英国司法制度的近代化。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会议主要内容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017年中共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围绕中国共产党与近现代中国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有力)【答案】示例一: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以及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能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