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泰山记“现象学语文”的设计思路:

《登泰山记》一文是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泰山的壮美。一般的处理方式,就是将文章进行逐句翻译,梳理文意,将文言字词作为教学的“本体”,却遗忘了“生活世界”,因此现象学语文的设计需要通过语言文字进入“生活世界”,学生经自身的体验重构经验,经过这一“还原”再回到文本。因此现象学语文的法则在此将文本——生活世界——读者有效地重组。

教学实施过程:

一、印发学案,自主学习文本

学生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意。

二、介入生活世界,激活现代意义

各学习小组建立“泰山广告设计工作室”,根据文本、网络资源等为泰山旅游业设计一句响亮的宣传广告,可以采取对联、诗歌、歌曲等多种形式,在课前进行展示。

三、介入文本,研究语言

学生介绍姚鼐及桐城派等相关文学常识,说说对泰山的了解。

通过诵读法研读文本:一读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句读;二读把握整体大意,形成意义完形;三读找出相关语言知识,突破言语细节;四读理清行文思路;五读品味文章意蕴;六读达到质疑、批评、鉴赏。(文言文的“六读法”)

四、激活体验,重构经验

阅读文本找出你最喜爱的景观,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用散文诗的语言介绍这些景观,并与原文进行对照。

示例:

1.苍山负雪图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参考文字: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泰山日出图: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参考文字: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摴蒱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飘渺宛如仙境。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时,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登泰山记》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反复朗读,理解文意。

4.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5.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整合资源,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中国文化。

【学习过程】

一、解题

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

二、姚鼐和桐城派

请各学习小组通过百度百科或其他网络资源,整合与姚鼐和桐城派相关的文学常识,然后相互共享,相互补充。

三、基础知识重难点

(一)通假字

2.多平方,少圜。

(二)词类活用

(三)特殊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2.余始循(东谷)以入。

3.生(于)石罅。

(四)一词多义

1.阴

①其阴,济水东流。

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③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2.始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始服一剂汤,便愈。

③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

④周而复始

3.望

①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

②自从哥哥去后,不曾来望得你。

③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④在丁卯三月之望。

4.坐

①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②坐以待毙。

③满坐宾客。

④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5.视

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③视其所以。

(五)重点文句

1.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2.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3.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4.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5.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四、合作与探究

1.各学习小组建立“泰山广告设计工作室”,根据文本、网络资源等为泰山旅游业设计一句响亮的宣传广告,可以采取对联、诗歌、歌曲等多种形式,在课前进行展示。

2.阅读文本找出你最喜爱的景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