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_第1页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_第2页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_第3页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_第4页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导言目的商鞅变法总体把握宏观在胸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商鞅变法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侯争霸,秦国地处西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当时的秦国面临哪些历史机遇能够最终完成统一?春秋战国1.概念: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历史上进入东周(前770-前221)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2.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铁犁石犁六角形佚锄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客观条件)1.经济方面:手工业技术进步:战国晚期兽形足铜敦春秋早期重环纹铜鼎①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兴修水利……②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冶铸、纺织……③商业日趋活跃:邯郸、临淄……(1)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2)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兴地主、自耕农表现影响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1.经济方面: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客观条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形成。2.政治方面:(2)目的: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3)途径:变法(1)原因:经济基础的变化

①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取代世卿世禄制;②以实行俸禄制取代封邑制;③以中央集权取代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4)措施: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新兴地主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客观条件)3.军事方面: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改革变法的动力:富国强兵(性质: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性质:前期是封建兼并战争,后期是封建统一战争)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客观条件)争霸和兼并战争迫使各诸侯国进行变革,实现富国强兵。4.文化方面:(1)背景:(2)表现:(3)思想武器:

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空前繁荣。A.私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B.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法家”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客观条件)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韩非子》书影经济: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推广改革私田增多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变化(新兴地主、自耕农)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政治:军事:思想:经济基础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需求理论依据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时代背景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转型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

——为商鞅变法提供经验教训自主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变法运动?请结合课文了解各国变法情况(国名、大致时间、变法内容和影响)。二、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时间国家名称变法内容作用春秋齐国鲁国战国魏国楚国其它诸侯管仲改革经济: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初税亩经济:“履亩而税”(594BC)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李悝变法经济:①实行“尽地力”;②推行“平籴法”,政治:制定《法经》使魏国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强盛吴起变法政治: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三代以后的爵禄;②强令旧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地;③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④严格吏治成为战国中的强国齐国邹忌改革;赵国公孙连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都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奴隶主阶级改革地主阶级改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共同原因?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1)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新兴地主势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2)阶级基础:(3)内在动力:二、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问题探究:赵韩魏秦国偏处西方,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外战争处于劣势(魏国变法后,秦兵不敢东向)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秦兵

“他们绝对渴望战争,他们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而且他们善骑射”

“秦军纪律森严——严明可能无法说明。赏罚分明--这一点没有哪个朝代可以达到秦国的水平,所以他们才会不怕死,所以他们甚至会抢首级”。

“尚武”“三晋攻夺我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记》

求贤令秦孝公下令求贤商鞅入秦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观原因:(1)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守旧势力相对薄弱。(2)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3)当地民风质朴,具有尚武精神。(4)秦孝公重任商鞅,支持变法,三家分晋、阻秦力量大受削弱

。(5)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变法背景)

本课小结: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客观:主观:(1)秦孝公支持(2)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守旧势力相对薄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