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件:7.2《拿来主义》_第1页
中职语文课件:7.2《拿来主义》_第2页
中职语文课件:7.2《拿来主义》_第3页
中职语文课件:7.2《拿来主义》_第4页
中职语文课件:7.2《拿来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拿来主义

鲁迅是一个真正可以随便谈谈的朋友,他是一个真的人,他不仅敢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更从不向他人,包括我们读者隐瞒他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解剖自己。——钱理群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人物词条:新文化运动先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民国时期第一“网红”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华盖集》、《坟》、《热风》等十五部内涵: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我们现在所说的杂文,主要是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厚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特点:杂文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内容:杂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成为一篇好的杂文。了解“杂文”知识链接写作背景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拿来主义论题议论文基本结构WHAT——提出问题

WHY——分析问题

HOW——解决问题一、是什么什么是“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二、为什么

快速浏览1—6段,思考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提示: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还提了哪些主义?)闭关主义表现: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危害:给枪炮打破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丧权辱国)图为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的情形

图为1900年被八国联军火烧后的圆明园送去主义表现:只是送出去危害: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古董

梅兰芳古画和新画送来主义表现: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的各种小东西危害:深受其害,引起中国青年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德国废枪炮吸食鸦片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的宣传画主义表现实质危害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送古董、古画、新画、活人英国的鸦片、

德国的废枪炮、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小东西祸害子孙、沦为乞丐落后挨打、丧权辱国排外媚外侵略军事、经济、文化侵略;残害国民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要看得清,有辨别力;

要有选择,自己拿。

(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排外

媚外误国卖国因为所以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都不对,所以要采取拿来主义!因果论证二、为什么送来主义惧外害国先破后立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三、怎么样我们到底要怎样来拿呢?问题探究种类表现比喻义孱头

昏蛋

废物

自由朗读第8段,思考面对“大宅子”有哪些表现?完成表格比喻论证外来文化、文化遗产第8段中“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的三种错误态度第一种: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不敢接受一味逃避对待文化的三种错误态度第二种: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不分好坏,全盘否定对待文化的三种错误态度第三种:废物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不分好坏,全盘接受“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占有,挑选,有辨别能力针对文化中不同的部分,我们应该持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呢?

朗读第9段,完成表格。喻体事物本体事物态度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批判地吸收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存的部分吸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存放一点,其余毁掉文化中的旧形式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彻底抛弃

8、9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效果?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部分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糟粕并存的东西,要区别对待,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有害的部分要废除。

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语言幽默,富于表现力。

对比论证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比较中揭示论点的本质,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第10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写了哪些内容?总结全文①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②对待文化的具体做法?③拿来主义的结果?④拿来主义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⑤拿来主义的重要性何在?“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喻体态度本体(文化遗产)态度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并存的部分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使用存放、毁灭

使用、毁灭毁灭吃掉送药房供治病展览、毁掉请他们各自走散

鱼翅

鸦片

烟枪、

烟灯

姨太太结合全文,说说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什么?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文化遗产中最好的部分,舍弃其中坏的、无用的部分。②批判地继承。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取舍,学会扬弃。③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去掉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中国一向是闭关锁国,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鸦片战争后,又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精读探究推敲比较,原文好在哪里?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闭关锁国),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鸦片战争)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化抽象为形象借用比喻,形象直观精读探究暗含讽刺还有几位“大师”们___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___过去,叫作“_______”。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

了。发扬国光捧挂激愤的反语进步精读探究恭敬的媚态跃然纸上符合画的特征;卑下地炫耀;卖力地讨好自欺欺人,反语讽刺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精读探究褒词贬用,善用反语,讽刺国民党政府盲目自大“抛来”与“抛给”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加以区分?抛来:没有明确方向目的,“抛来”一般不含什么恶意。抛给:有明确对象,怀有企图,非要你接受。送来:特意的,强制接受。

“抛给”或“送来”是只顾自己图利,无视别人主权,强行向对方倾销剩余物资和精神垃圾,进行经济文化侵略的强盗行径。精读探究课堂小结写法领悟(一)先破后立,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作者先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指出过去我们一直奉行“闭关主义”,现在我们一味奉行“送去主义”,并指出其危害与结果,提示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缺乏“拿来”的勇气和精神,从而很有说服力地阐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写法领悟(二)综合运用举例、类比、对比、比喻等论证手法,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作者在揭示“送去主义”时,举了“学艺”方面的三个例子,说明我们“拿来”精神的缺失。论述“送去主义”的危害时,用尼采自诩为太阳作类比。从全文看,“送去”、“送来”和“拿来”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在论述怎样“拿来”时,通过“孱头”、“昏蛋”、“废物”与“拿来主义者”的不同态度的对比,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写法领悟(三)擅长运用比喻展开论证,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不仅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而且达到了幽默的艺术效果。写法领悟(四)语言幽默犀利,诙谐辛辣,增强了论证的力度。作者的幽默才能和讽刺艺术,使本文妙趣横生,如“活人替代了古董”一句,作者将“活人”与“古董”并举,说明其形式异而实质同,与此同时又誉之为“进步”,便成为含有讽刺意味的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