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_第1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_第2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_第3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_第4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血液循环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CO2和代谢废物,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血液循环一旦发生障碍,则将引起各器官代谢紊乱、功能失调和形态改变。所以它与其它各种病理过程(如变性、坏死、炎症等)关系十分密切。2024/1/712024/1/72血液循环分类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2024/1/734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血液量改变:增多→充血

减少→缺血2.血液性质改变:血液凝固型增高→血栓形成

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栓子3.血管壁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水肿、漏出性出血

血管壁破裂→破裂性出血5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充血二、出血三、血栓形成四、栓塞五、梗死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模式图7第一节:充血和淤血一、充血和淤血

(一)充血动脉血输入量增多,致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内血含量增多。

2024/1/781.原因和分类:生理性:运动的肌肉(血管)充血;妊娠子宫;饭后的胃肠血管充血;激动、害羞

病理性充血:⑴炎性充血:急性扁桃体⑵减压后充血:一次大量抽放腹水⑶侧支性充血:缺血周围吻合支动脉开放(一)充血2.病理变化:肉眼观:红——含血量增多大——组织器官轻度增大热——代谢增强。镜下观: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量增多3.结局:(1)原因去除→即可恢复(2)高血压或是动脉硬化→血管破裂出血9高血压病人脑出血(二)淤血定义: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中,造成局部组织或器官内的静脉血增多,称淤血。11⒈原因:⑴静脉受压⑵静脉腔内阻塞(血栓形成)⑶心力衰竭

左心衰肺淤血;

右心衰肝脾肾等淤血2024/1/712(二)淤血(静脉性充血)

⒉病理变化肉眼:大→淤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紫→局部暗红或紫蓝色(发绀)凉→局部体表温度降低。镜下:淤血组织内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2024/1/713(二)淤血3.结局

淤血是可复性的;但长期淤血可引起:⑴小V和cap内压↑→血浆外渗→淤血性水肿⑵缺O2→cap通透性↑→RBC外渗→淤血性出血⑶缺O2→代谢障碍,中间代谢产物堆积→实质细胞变性坏死⑷缺O2→细胞崩解产物刺激,结缔组织增生,网状纤维胶原化→淤血性硬化(器官硬化)2024/1/7141、慢性肺淤血

2024/1/715⑴发病机理:

左心衰竭↑→阻止肺静脉血入左心房→肺淤血⑵病理变化:①肉眼:肺组织疏松,血管丰富,淤血时常发生水肿,红细胞漏出,切面呈红褐色,有多量粉红色泡沫状液体逸出。镜下观: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肺泡腔可有大量水肿液、少量红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被巨噬吞噬后,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此种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若随痰咳出,则痰为铁锈色;长期淤血,还可引起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及网状纤维胶原化,使肺质地变硬,呈棕褐色称肺褐色硬变或肺棕色硬化。2024/1/71617肺淤血症状症状: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肺出血)----铁锈色痰(肺泡内的心力衰竭细胞)--------肺褐色硬化。2024/1/718肺水肿肺水肿慢性肺淤血(褐色硬变)慢性肺淤血(褐色硬变)

2、慢性肝淤血

⑴原因:右心衰(2)病理改变肉眼观:槟榔肝——肝淤血。镜下观:

中央V及其周围肝窦扩张淤血;肝细胞变性坏死2024/1/722慢性肝瘀血慢性肝淤血(大体)慢性肝淤血(低倍镜)三、血栓形成

概念: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2024/1/727B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A.局部温度升高B.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C.局部呈鲜红色D.组织器官重量增加E.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2024/1/728A心力衰竭细胞是指心力衰竭时A.肺泡腔内见胞浆内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B.吞噬脂质的吞噬细胞C.含脂褐素的心肌细胞D.吞噬黑色素的吞噬细胞E.肺泡腔内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2024/1/729B左心衰竭时发生淤血的脏器是A.脑B.肺C.肝D.脾E.肾2024/1/730(一)血栓形成的条件⒈心、血管内膜受损①表面粗糙,有利于血小板沉积和粘附;②内膜受损,使内皮下胶原纤维裸露,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③内膜受损,释放出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④释放血小板因子,激活整个凝血系统。⒉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⑴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轴流变宽、边流变窄或消失→血小板壁立(沉积)⑵血流缓慢粘集的血小板和形成的凝血因子不易被稀释和冲走。血栓发生情况:静脉比动脉多4倍;下肢静脉内血栓比上肢静脉内多3倍⒊血液凝固性增高: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手术后或产后→血液凝血因子、血小板数量增多、粘性增加(代偿性)→易于形成血栓;烧伤、脱水→血液浓缩→粘稠度↑→血栓形成。例: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内血栓形成E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A.血流缓慢B.涡流形成C.心血管内皮损伤D.血小板数量增多E.纤维蛋白的溶解酶加2024/1/735(三)血栓类型⒈白色血栓:多见于心脏和动脉,以及静脉血栓的头部;病理变化:肉眼:灰白色,表面粗糙有波纹,质实,与血管壁紧密粘连。镜下: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372024/1/738风湿性心内膜炎⒉混合血栓:静脉血栓体部肉眼:呈红-白相间条纹状;镜下: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血小板小梁及白细胞构成2024/1/740⒊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尾部,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构成,呈暗红色。⒋透明血栓(微血栓):发生在微循环小血管内,常见于DIC,由纤维蛋白构成。血栓类型形成部位成分白色血栓心瓣膜、动脉血栓头部血小板(少量纤维蛋白)混合血栓静脉延续性血栓体部血小板、纤维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红色血栓静脉延续性血栓尾部红细胞(少量纤维蛋白)透明血栓特殊类型血栓,见于毛细血管,常见DIC纤维素2024/1/743透明血栓(镜下)(四)血栓的转归

1.溶解、吸收、软化、脱落2.机化、再通3.钙化2024/1/7442024/1/745机化与再通(五)对机体的影响有利:⒈止血;⒉防止细菌及其毒素扩散、蔓延有害:⒈堵塞血管,阻断血流(侧支不能建立)阻塞动脉→缺血→坏死;阻塞静脉→淤血,水肿;⒉血栓脱落→栓子→栓塞⒊形成心瓣膜病4.透明血栓:DIC→广泛出血和休克A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

A.血小板

B.红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纤维蛋白

E.单核细胞

2024/1/747A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A.机化B.溶解C.吸收D.钙化E.再通2024/1/748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可见A.白色血栓B.混合血栓C.红色血栓D.透明血栓E.疣状血栓2024/1/749第四节

栓塞学习目标:1、掌握栓塞的概念和类型;2、熟悉栓子运行的途径;3、了解栓塞的后果。概念:

在血液循环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堵塞血管的现象称为栓塞。

堵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522024/1/7

一、顺行性栓塞:1、左心和体循环动脉系统的栓子,

常见栓塞于脑、脾、肾、四肢。2、体循环静脉系统和右心的栓子,引起肺栓塞。3、门静脉系统的栓子,

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交叉性/逆行性栓塞

交叉性栓塞:指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时,心腔内的栓子偶可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缺损进入另一侧,再随动脉血流栓塞相应的分支;也称反常栓塞。

逆行性栓塞:指在罕见的情况下发生的如下腔静脉内的栓子,在剧烈咳嗽、呕吐等胸、腹腔内压力骤增时,可能逆血流方向运行,栓塞下腔静脉所属分支。口诀:左心动脉到全身

右心静脉到肺脏

胃肠系统流到肝

逆行交叉也莫忘栓子运行途径口诀二、栓塞的类型及后果▲

血栓栓塞气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其他栓塞

(一)血栓栓塞最常见的类型,占栓塞的99%以上。

1、肺动脉栓塞2、体循环动脉系统栓塞肺动脉栓塞栓子小且少,肺动脉小分支栓塞,无明显后果栓子小,数目多,大量肺A小分支栓塞,肺循血量锐减,引进右心室压力上升和右心衰竭中等大小栓子栓塞叶及段肺A,慢性肺淤血时,局部肺梗死大栓子栓塞主干或肺循环血量减少50%以上栓子来源:95%来自下肢深静脉后果猝死取决于栓子大小、数目和心肺功能情况动画¨肺动脉血栓栓塞肺动脉栓塞2024/1/764肺动脉血栓栓塞(镜下)体循环动脉系统栓塞栓子多来源于左心栓塞部位:多见于脑、肾、脾和下肢后果栓塞较小A且有足够侧枝循环建立时,无严重后果栓塞较大A无足够侧枝循环建立时,局部组织发生梗死重要脏器梗死,后果严重2、体循环动脉栓塞脂肪栓塞原因:长骨骨折,严重脂肪组织挫伤和脂肪肝挤压伤后果:取决于脂滴大小和量,以及全身受累情况

(二)脂肪栓塞

脂肪栓塞(肺,HE)脂肪栓塞(肺,油红)2024/1/770脂肪栓塞空气栓塞多发生于静脉破裂后空气进入少量时,不引起严重后果,偶有脑栓塞后果超过100ml时,猝死(三)气体栓塞

减压病又称沉箱病,或氮气栓塞后果影响心、脏、肺、肠等器官时,可缺血、梗死,严重者危及生命骨骼肌、关节、韧带受累明显,可有肌肉和关节疼痛骨受累,缺血、坏死,引起痉挛性疼痛羊水栓塞分娩过程中发生,罕见子宫强烈收缩,尤其在羊膜破裂逢胎儿头阻塞出口,可将羊水压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内肺循环栓塞患者突然严重呼吸困难,紫绀、休克、抽搐和昏迷,多数死亡。

(四)羊水栓塞动画:羊水栓塞2024/1/778羊水栓塞(肺毛细血管内见角化上皮)⒌其他栓塞:瘤细胞栓塞;细菌栓塞;寄生虫栓塞D患者,女,25岁。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突然呼吸困难,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血压测不到,抢救无效而死亡。尸检结果发现肺小血管内有角化上皮等。此患者死亡原因是A.血栓栓塞B.气体栓塞C.脂肪栓塞D.羊水栓塞E.瘤细胞栓塞2024/1/780B脂肪栓塞易发生于A.输血时B.外伤骨折时C.静脉注射时D.潜水作业时E.分娩时2024/1/781D潜水员从深水中快速升到水面易发生A.氮气栓塞B.脂肪栓塞C.异物栓塞D.空气栓塞E.血栓栓塞2024/1/782B左心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

A.门静脉栓塞

B.脑动脉栓塞

C.肝静脉栓塞

D.肺动脉栓塞

E.股静脉栓塞

2024/1/783A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A.下肢静脉B.门静脉C.下腔静脉D.上腔静脉E.胸壁静脉2024/1/784患者,男,20岁,建筑工人,某日施工中不慎被铁锈钉扎伤,逐渐出现伤腿红肿,并蔓延到右下肢,以后又反复发作多次,一个月后,在厕所内排便中突然一声口吐白沫,抽搐多次。

讨论1.此患者死亡的原因是什么?2.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3.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案解析3.(1)静脉炎及早治疗,防止血栓形成

(2)如果血栓形成,绝对卧床休息并及早溶栓2024/1/785小结1、栓塞的概念?2、栓子的运行途径?3、栓塞的类型?五、梗死

概念:组织或器官因血流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梗死。(一)梗死的原因1.血栓形成(最常见)2.动脉受压闭塞3.动脉栓塞4.动脉持续性痉挛(二)类型和病理变化1.贫血性梗死2.出血性梗死3.败血性梗死:含细菌栓子引起的梗死(化脓)贫血性梗死

⑴心肌梗死:见于冠心病,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呈不规则形或地图状。⑵脾、肾梗死:多因栓塞引起,呈灰黄(白)色,锥体形,周围有明显充血带。⑶脑梗死:常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或栓塞,因脑组织含有多量类脂质和水份,故多发生软化、液化而形成囊腔。

心肌梗死

(梗死灶呈不规则形)贫血性梗死

⑴心肌梗死:见于冠心病,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呈不规则形或地图状。⑵脾、肾梗死:多因栓塞引起,呈灰黄(白)色,锥体形,周围有明显充血带。⑶脑梗死:常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或栓塞,因脑组织含有多量类脂质和水份,故多发生软化、液化而形成囊腔。2024/1/7脾梗死(梗死灶呈锥体形)贫血性梗死

⑴心肌梗死:见于冠心病,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呈不规则形或地图状。⑵脾、肾梗死:多因栓塞引起,呈灰黄(白)色,锥体形,周围有明显充血带。⑶脑梗死:常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或栓塞,因脑组织含有多量类脂质和水份,故多发生软化、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