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检测题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得分:一、积累与应用(26分)1.请你赏读下面两幅书法作品,按要求完成题目。(1)对这两幅书法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两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B.左幅为楷书作品,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右幅为隶书作品,横长竖短,呈宽扁状。C.左幅为楷书作品,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右幅为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D.这是两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2)请用简体楷书将第二幅的书法作品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答案】(1)C(2)天道酬勤【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书法字体的辨别和欣赏。A.左幅作品字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范端正,是楷书作品;右幅作品字的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潇洒飘逸,是行书。两幅字的笔画并不符合草书“连绵省简,龙飞凤舞”的特点,因此本项说法错误;B.右幅为行书,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因此“右幅为隶书作品,横长竖短,呈宽扁状”说法错误;D.左幅作品字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范端正,是楷书作品;右幅作品字的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潇洒飘逸,是行书。两幅作品并非“篆书”;故选C。【小问2详解】汉字书写要求用正楷字工整、美观地书写。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其次要掌理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注意不要漏写、多写、错写。第二幅书法作品字的顺序是自右向左,“天道酬勤”,注意“道”“勤”字的结构。2.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近期“国潮”成为热词,国内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因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被誉为“国货之光”。一时间“国潮”新品让消费者翘①首以盼,十年间国货实现了华丽tuì②变,国风文化四处开花。“国潮”甲中国文化底色,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聆听中国潮流之声!这是令人乙的时刻。“国潮”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就是在我们的文化意识中,必须要有一种坚持,就是对本土理念的文化支持。一个普通国民具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会加深其对历史文化的觉悟,更加深沉地热爱和守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一个民族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的根,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价值。而这一切决定了这个民族拥有深厚的思想,自我超越的精神,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国力和它的未来。(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翘______首以盼②tuì_______变(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___(A.突显B.彰显)乙____(A.诚惶诚恐B.引以为豪)(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答案】(1)①qiáo②蜕(2)①B②B(3)【示例】一个普通国民具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会增强(提高)其对历史文化的觉悟。【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①翘首以盼:qiáoshǒuyǐpàn,意思是仰着脖子等待着出现,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某物的出现。比喻人们期待分别久了的亲人、朋友来到自己身边的急切心情。蜕变:tuìbiàn,发生质的变化(多指向坏的方面转化)。【小问2详解】甲处,突显:突出地显露;彰显:是显赫,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的意思。修饰“中国文化底色”,应使用“彰显”,故选B;乙处,诚惶诚恐:意思是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引以为豪:以此事为光荣。根据“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聆听中国潮流之声”这一语境可知,此处应使用“引以为豪”,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搭配不当,应将“加深”改为“增强”或“提高”,因此改后的句子为:一个普通国民具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会增强(提高)其对历史文化的觉悟。古诗文默写3.默写古诗文。(1)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2)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4)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5)《钱塘湖春行》中,表现早春动物热闹繁忙景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晴川历历汉阳树②老骥伏枥③江入大荒流④岂不罹凝寒⑤几处早莺争暖树⑥谁家新燕啄春泥⑦大漠孤烟直⑧长河落日圆【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骥、枥、罹、莺、燕、圆”等字的正确书写。4.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北青网—北京青年报8月24日,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老赖”(被执行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乘坐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此项规定出台以前,“老赖”只受乘坐飞机、火车软卧和轮船二等舱的限制,可以说,最高法新规的出台,进一步收紧了对“老赖”出行的限制,也明确地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只要厚脸皮“老赖”就可以过好日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让其行为付出法律代价,并在现实生活中举步维艰,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既是对“老赖”包括可能有潜在侥幸心理人员的震慑,也是对社会良好诚信风气的重塑和保护。对老赖的姑息,就是对诚信的线路。有了这个规矩出现,让“老赖”不敢赖、不想赖、不能赖:让讹人者,不敢讹、不想讹、不能讹。(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信之本,交友之道、经离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鉴于此,我班准备召开一次“人无信而不立”的校园主题活动,希望同学们诚实做人,讲求信用,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2)校刊上的“创建诚信家园大家谈”栏目急需稿件,你作为小记者要选取采访对象并对其进行采访,然后写一篇采访稿,请你选择采访对象并设计一个采访问题。采访对象:__________________采访问题:__________________(3)以“建设诚信学校”为主题的动员大会马上结束了,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活动结束语,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号召力,30字左右。【答案】(1)“老赖”乘高铁受限制。(2)①示例:采访对象:校长。②采访问题:您好!我是校刊的小记者,能请您谈谈我们学校在“创建诚信家园”活动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吗?(3)示例:同学们,今天的“建设诚信学校”主题动员大会至此圆满结束。让我们从自己做起,诚实守信,……【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新闻内容。概括新闻时,要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且新闻的主要内容往往在导语部分。由新闻第一段“北京青年报8月24日,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老赖”(被执行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乘坐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可知,人物是:“老赖”(被执行人)。事件是:乘高铁受限制。答案为:“老赖”乘高铁受限制。【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采访词。作答语言表达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由题意得出表达的对象是谁,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据此确定表达时的语气和表达的主题。语息要合理连续。不能有语病。答时要抓住关键词诚信,要注意采访者是学生,被采访者应是相关领导,语气要适宜。答案示例:采访对象:教导处主任。采访问题:您好!我是校刊的小记者,现在我们身边时时会出现的种种不诚信现象,请问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拟写结束语。拟写结束语时,要求紧扣“建设诚信学校”的主题,要有号召力,注意字数限制。示例:同学们,“人无诚不立”,就让我们从我做起,一起为“建设诚信学校”而努力吧!二、品味与鉴赏(34分)(一)(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6.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5.C6.诗人举目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朋友,无人分享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了诗人孤苦无依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意理解。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地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描绘出一幅静逸安闲、自然和谐的乡村美景图。结合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可知,诗人在现实中是没有知音的,是孤寂的,颈联以乐景写哀请,从反面衬托出诗人的郁闷孤寂的心境,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主旨。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意为: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引用典故,引用“采薇”中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典故,“采薇”比喻隐居不仕,抒发作者彷徨苦闷、孤独抑郁的心情以及避世退隐的愿望。全诗于萧瑟恰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和自己避世退隐的愿望。(二)文言文阅读(12分)比较阅读《三峡》《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略无阙处()②虽乘奔御风()③负势竞上()④望峰息心()8.下列加点词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水皆缥(piāo)碧 B.鸢(yīng)飞戾天者C.不见曦(xī)月 D.沿溯(shù)阻绝9.翻译下列句子。(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0.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特征。(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________,《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_____________。【答案】7.①通“缺”,空缺;②飞奔的马;③凭借,依靠;④平息,停止。8.C9.(1)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山石树木的影子。(2)那些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10.①湍急②清澈③凄清肃杀(或:凄凉)④生机勃勃(清幽或幽静)【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②句意: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奔,飞奔的马。③句意: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④句意: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息,平息,停止。【8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水皆缥(piāo)碧——piǎo;B.鸢(yīng)飞戾天者——yuān;D.沿溯(shù)阻绝——sù;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有:(1)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2)经纶,策划,治理。世务,政务。窥,看。反,通“返”,返回。【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甲】文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乙】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也表现了水流的湍急。【甲】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和【乙】文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都写出了水清澈的特点。由此可知,两文都突出了水的湍急、清澈的特征。【甲】文的猿叫出现在秋天,结合“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山猿哀鸣,加上渔歌的内容,渲染了环境的悲凉、凄清,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可知,蝉鸣、猿叫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欢乐、祥和的世界,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点睛】参考译文:【甲】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三)名著导读。(5分)11.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带。他们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和跨过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1)上述文段中的他们是指()。选段节选自《__________》(书名)。(2)请写出这本名著中的一位人物,并简要说说他的经历。【答案】(1)①红军②红星照耀中国(2)示例:朱德朱德本来在国民党军队中拥有很高的军衔和地位,但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他选择离开,选择了清贫的、艰苦的、漂泊的道路,共产主义指引着他的人生方向,使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细节。由语段中描述的事件可知此语段出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由选文内容可知,选段出自《过大草地》,由原文内容“一九三五年八月领导红军进入川藏边界的大草地”,结合本选段“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等内容可知,选段中的他们是指红军。【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示例:贺龙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曾是土匪头子:被国民党报纸称为“劣迹昭著”;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贺龙除了在军事方面以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并不是个无知的人。(四)现代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最温暖的一片阳光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一片云。⑤母亲生在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13.品味语言,回答问题。(1)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2)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洗老”一词语的表达效果。那长裙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14.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5.文章结尾一段再次写“每天上午九点左右,正是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有何作用?【答案】12.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给我打电话以及送蒸菜的事情。13.(1)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为了给我送蒸菜不辞辛劳的形象。(2)“洗老”一词的本意是多次清洗而变旧了,这里指母亲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的老去。14.文章描写了一位理解、呵护,处处为女儿着想的伟大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无比感激之情。15.照应开头,渲染母女情深犹如早上的太阳一般,再次点题,深化中心。【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根据①段“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②段“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和③段“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等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给“我”打电话以及送蒸菜的事情。【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1)本题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阅读句子,写的是母亲脸上的汗与凌乱的头发,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结合③段语境“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冒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分析,母亲的脸上的汗和凌乱的头发,表现母亲为“我”送蒸菜一路上的艰苦与焦急。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疼爱。(2)本题要求赏析句中的加点词,“洗”本意是“冲洗”的意思。“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作者将母亲变老,说成是如同那漂亮的裙子一样被时光“洗”老,传神地写出了岁月的无情;形象地表现出因母亲的衰老给“我”带来内心的伤感。【14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文章第①段,“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写母亲每天上午的九时左右总会打来电话,表现她对我的关爱;第②③段,由“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可知,写的是母亲不辞辛苦地去采野生婆婆丁,做成蒸菜给“我”送来,这也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第⑤段“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写母亲在父亲病逝后,拒绝与我们同住,这也可见她对“我”的理解与关爱;第⑥段,“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写母亲自己所说的话,她愿意颠倒是替我生病,替我老去,更能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爱之深。据此可概括出文章描写了一位关心理解、呵护备至,处处为女儿着想的无私奉献的伟大的母亲。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之情。【15题详解】考查对文章段落作用的分析。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思考。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与开头照应;内容上,“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点明中心,母爱如“最温暖的一片阳光”,深化主旨,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关爱和赞美。三、思辨与探究(共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材料一:①10月16日,广州市花都区报告一例境外输入关联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该名感染者为对入境人员隔离酒店工作人员的主动排查中发现,调查发现,10月12日中年12时12分,王某在协助离酒店部分隔离人员处理快递时,未按照规范开展防护,仅佩戴口罩,没有戴手套、穿鞋套,隔离衣穿着不规范,且与隔离人员有近距离的交流。②10月16日,山东者青岛市行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马立新介绍,根据调取的青岛市胸科医院监控录像证实,青岛港疫情两名感染者在市胸科医院隔离观察期间离开封闭病区到CT室检查,因防护消毒不规范,导致CT室被病毒污染,进而传染了次日上午到同一CT室检查的住院病人季某某和陪护牛某某并将病毒带入结核病区,导致这起疫情在医院内传播。(编自“央视新闻”)材料二:近日,多国政府官员对中国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表示肯定,并愿意提供协助。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推特中写道,“中国一直在非常努力地遏制冠状病毒。美方非常欣赏他们的努力和透明度,问题都将得到解决。”英国外文大臣拉布称,英方对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并取得积极成效表示高度赞赏,愿同中方加强协调与合作,尽一切可能向中方提供需要的医疗物资,法国外长勒德里昂通称,法方高度赞赏中国政府积极有力应对疫情,并致力于防止疫情蔓延,对中方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勇气深感敬佩,新加坡国家发展长黄循财称,中国正在竭尽所能,采取坚决的手段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减少疫情向中国境外扩散,新方与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应对疫情,面对新加坡国内出现的要求禁止中国旅客入境的言论,黄循财表示,新加坡政府会竭尽所能保护国民,但这不代表就得过度反应或接受排外主义,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施潘近日接受德国电视一台采访时称赞中国政府的信息公开政策,认为这一有效行动让人们可以更好地做准备。(摘编自“中国网”)材料三:①论坛上,牛津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流行病学专家陈铮鸣表示,对于新冠疫情有两个基本的科学判断。第一,这个病毒不可能消失,我们面临长期的持久战,必须与病共舞,长期作战。第二,中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病毒可防可控,今年的秋冬非常关键。②一些做得好的国家,一旦疫情管控放松了以后就会出现反弹,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英国也是上个礼拜全面开放,我可以肯定,疫情会反弹,但北京的经验非常重要,怎么让星星之火不燎原,各国可以从北京的防控当中获取非常宝贵的经验。③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防控主体坚持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协同配合,比如,救治感染患者,就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又如,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源头控制,对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无论是个人、社区,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讲究方法、注重精准施策,让各项防控举措更加有力、更加有效。(摘编自“青春北京”、“人民网”)1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中国疫情防控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在部分地区疫情仍时有发生,不可掉以轻心。B.新加坡禁止中国旅客入境是过度反应和排外主义。C.新冠病毒防控是场长久战,需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今年秋冬季节尤为关键。D.疫情防控不是单个人或是单个部门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17.阅读材料一,概括两例感染者感染的原因并说明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18.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哪些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19.根据材料三,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面对疫情防控,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答出三点即可)【答案】16.B17.①两例感染者感染的原因是防护、消毒不规范。②我们应该增强防范意识,严格按要求进行防护、消毒。18.①面对疫情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防治疫情扩散。②向世界公开疫情进展,透明度高。③与其他国家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应对疫情。19.①坚持科学的态度,相信科学的方法,做好协同配合。②加强自我保护,做好个人卫生工作。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④坚持晨午检,检测好体温。⑤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不聚集,不扎堆。【解析】【16题详解】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B.有误,根据材料二中的语句“面对新加坡国内出现的要求禁止中国旅客入境的言论,黄循财表示,新加坡政府会竭尽所能保护国民,但这不代表就得过度反应或接受排外主义”,可以判断题干“新加坡禁止中国旅客入境是过度反应和排外主义”理解有误;故选B。【17题详解】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解答此题学生要了解材料,并对每则材料内容进行提炼总结。根据材料一第①段“王某在协助离酒店部分隔离人员处理快递时,未按照规范开展防护,仅佩戴口罩,没有戴手套、穿鞋套,隔离衣穿着不规范,且与隔离人员有近距离的交流”可知,王某感染的原因是未按照规范开展防护,且与隔离人员有近距离的交流。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因防护消毒不规范,导致CT室被病毒污染,进而传染了次日上午到同一CT室检查的住院病人季某某和陪护牛某某,并将病毒带入结核病区,导致这起疫情在医院内传播”可知,青岛感染者是因为防护消毒不规范导致传染。从这两例感染者是因为防护、消毒不规范而导致,因此规范开展防护,严格消毒规范很重要。【18题详解】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解答本题要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进行概括归纳。由“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推特中写道,‘中国一直在非常努力地遏制冠状病毒。美方非常欣赏他们的努力和透明度,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可知,美国特朗普赞赏中国面对疫情所做的努力和透明度。由“英国外文大臣拉布称,英方对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并取得积极成效表示高度赞赏,愿同中方加强协调与合作,尽一切可能向中方提供需要的医疗物资”可知,英国外交大臣赞赏中国面对疫情采取的果断、有成效的措施。由“法方高度赞赏中国政府积极有力应对疫情,并致力于防止疫情蔓延,对中方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勇气深感敬佩”可知,法国赞赏中国应对疫情防治蔓延的手段,对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勇气表示钦佩。由“新加坡国家发展长黄循财称,中国正在竭尽所能,采取坚决的手段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减少疫情向中国境外扩散,新方与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应对疫情”可知,新加坡表示与中国共同应对疫情,德国称赞中国政府的信息公开政策。【19题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与生活经验分析即可。防疫知识已经从各种渠道不断推广,具体的做法有:坚持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协同配合;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信谣,不传谣,弘扬青春正能量;出门戴口罩;多关注疫情发展,关心时局等。四、写作与表达(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守护,大概是世界上一个最美好的词语。它是坚定的选择,也是无言的陪伴。为有效排除风险隐患,尽快阻断疫情蔓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8月10日,海口市秀英、龙华、琼山、美兰四个区对城乡全域范围组织实施第三轮核酸检测,受台风“木兰”影响,海口风雨交加,医护人员、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成为雨中温暖人心最坚实的抗疫力量,医护人员核酸检测时,温柔靠前服务,弯腰、半蹲、……重复了无数遍的动作,隔着防护服和面罩,虽看不清他们的脸,但依旧能看到那坚毅的目光。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他们有序组织市民排队,积极维护现场秩序,使整个采样过程既流畅又高效。(《海口日报》2022-08-11)手指上磨出的新茧、防护服上的汗水、方舱医院内不断变长的出院患者名单,都是他们在海南留下的“印记”。近一个月时间里,来自天南海北的援琼医疗队队员,与海南结下不解之缘。共克时艰的患难之情,让每一个离琼返程的援琼医疗队员对海南充满不舍,9月6日,广东援琼医疗队516人、辽宁援琼医疗队23人、上海援琼医疗队9人离琼,至此已有19000余名援琼医疗队员带着海南人民的感恩与祝福返程或转战下一个抗疫战场……(《海南日报》2022-09-06)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认识和感悟?请任选一题作文。(1)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由于疫情的缘故,今年暑假生活与往年不同,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感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给远在外省的朋友写一封信。(3)每个人都有梦想,作为“追梦少年”的你,面对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疫情,你的梦想是什么呢?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答案】范文任务一:不期而至的温暖当初疫情来势汹汹,令人手足无措,随即武汉封城,我与母亲被困在家里,小区的大门被落锁封闭。一栋楼就这样被困在了一起,再也分不开。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毕竟我与母亲都不是什么会做家务的人,与邻里街坊也不甚熟络。平日里与邻居打成一片的外婆,此时在城市的另一边,鞭长莫及。封城至今已一月有余,这一个多月以来,最不缺的便是邻居的关照。母亲的料理水平不高,每天除了面条还是面条,幸好楼上的婶婶心灵手巧、热心快肠,时常下来帮忙做饭。如果下午时听见有人敲门,那就是是婶婶熬了牛肉汤,盛一碗送下来,或者是她最拿手的干煸藕丝,因为我很喜欢,所以也会端整一大盘。我听见母亲欣喜地道谢,婶婶便会笑着说:“都是住一栋楼里的人,谢什么,不用谢”。然后门轻轻合上,脚步声转上了楼。小区中有集中订菜的微信群,而居民大半是独居的老人,不会下订单,于是居委会、以及常受老人们恩惠的年轻人,便力所能及地教他们用支付宝和微信,帮忙拼团分菜和代下单。母亲也会帮些忙,她自己说是“人家天天帮我们,我们也得回报点什么”,我便看着母亲帮领居拎了两大袋面粉,一口气爬上三楼,再浑身是汗地跑下去拎自己家的那些。次次都是如此。居委会无疑是最令人敬佩的。挪个板凳,搬张桌子支一个小棚,从早上八点坐到晚上八点,守在小区门口登记出入,偶尔还会帮行动不便的老人跑腿买些菜。晴天倒还没什么,但逢阴天雨天,位于风口的棚子便起不了作用,风冷雨凉,某日还下了大雪。雪融化时气温骤降。但居委会的叔伯阿姨们都风雨无阻地坐在那里,如同坚定的雕像,守我们一隅安定无忧。从前小区左邻右舍总是恩恩怨怨,扯分不清,谁占了谁家门口的半块地都要吵上一架半年不来往,当下不得不被疫情相守在一起。反倒不计前嫌,亲密无间了。是的,没有人能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脱离社会独来独往。只有守望相助,才能纾难解困。这是这场疫情教会我的人生至理。任务二:静待花开再相聚我的好友小林:近来好吗?不知不觉,我已踏入初中四个月了。时间无情地在往前走,带动了我们的生活。时间的流逝,使我不知所措。回想起我们在小学的生活,那是多么的快乐。回想起我们孩时的样子,一脸的稚嫩与天真。如今我变得成熟了。是的,我们正在长大,不再是从前那个任意妄为、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了。从小学走到初中,学科增加了,压力自然而然地也就变大了。这无疑是在我们单薄的肩膀上放了一个重担子,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若是在从前,我必定是吃不消的,甚至让别人帮忙去挑这沉重的担子的。今非昔比了,我已经成长,学会了坚强,“担子”压弯的腰,渐渐地挺直了。进入初中后,我认识了许许多多新朋友、新同学。也许,你会很惊讶。也许是因为我过去的性格:文文静静的,不爱讲话,在课堂上发言也会脸红耳赤的。你不必惊讶。我经过“风雨”的“洗刷”已经蜕变成一位活泼可爱的女孩子了。现在的我爱发言,胆子也大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羞涩了,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我。进入初中后,我的“海拔”也高了许多,性格也变了不少,或许这就是成长吧!虽然苦涩,但结果却是甜的,可谓是“风雨过后见彩虹”吧!我犹如一只蚕蛹,慢慢地蜕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但我不会骄傲,我会更加的努力,因为我要走完这属于我的精彩的成长历程。小林,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你一定要做好防控,保护好自己,防止疾病扩散传染。我们都要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复习功课,好好锻炼身体,总之,我在这里都挺好的,请你放心吧!期待疫情早日结束,花开之时我们再相聚!好友:小王2022年10月任务三:我有一个梦梦想,是人生中最华美的篇章。梦想,究竟是什么呢?有的人可能会说:梦想是儿时天真的梦,是纯真美好的愿望。在我的眼中,梦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未来前进的方向!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有过很多梦想:看到花店就想去当花店老板;看见蛋糕店就想做蛋糕师;每次生病了,去看医生,就想做一名“白衣天使”……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当这场来势汹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山鸟语说课课件
- 二零二五版非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项目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进出口合同履行中的市场调研与操作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害虫防治技术专利授权与实施合同
- 2025版城市绿化项目管桩供应与安装合同规范
- 2025版煤矸石环保工程承包购销合同在线版阅读
- 二零二五年度模特经纪公司兼职模特签约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LED广告屏安装与广告内容更新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保修管理合同
- 2025年度面包砖工程合同标准及服务承诺
- 介绍正畸课件教学课件
- 新修订反洗钱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 译林版(2024新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s 1~2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注意事项课件
- 2024-2030年陕西省天然气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DL∕T 1881-2018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 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探究进展文献综述5000字】
- 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的个案护理(精制手工图文)
- (高清版)JTGT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