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体系建构】小说叙事艺术一、人称和视角(第一二三人称、全知视角、有限视角、特殊视角)二、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三、情节安排技巧(悬念、抑扬、伏笔、照应、对比、衬托、铺垫、线索、突转等)四、某一篇章独特的叙事技巧(历史/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场景集中、某种描写特别突出如心理描写或侧面描写或对话,由……切入、蒙太奇等)五、基于文体特征的艺术特色(散文化、诗化、故事与新编等)一.叙述角度也称叙述视角,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1)全知视角(上帝视角、全知叙述者、零视角)叙述者无所不知,可以不出现,也可以使用第三人称。效果是叙述全面、灵活。叙述者拥有全知全能的禀赋,不但通晓事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且可以来往于故事的任何空间;可以进入任何人物的内心,洞悉一切不管是人物自己已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的内心活动。同时,叙述者总是把他自己插进读者和故事之间,把他对事件、人物、背景的感触、分析和议论自由地介入到作品中。这样,作者完全是通过叙述者的叙述把故事传达给读者的。(2)有限视角(角色叙述者、限知视角)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中的傻子视角、儿童视角等。小说的叙述者以角色的形式参与到小说中去,比如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他始终是作品中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人,他只是在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他的叙述视野被限制在人物自己的感官世界——他作为观察者所能发现、感受到的东西。(3)儿童视角儿童视角要求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之所以要用儿童视角,是因为儿童视角有着许多成人视角无法达到的优越。总结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儿童纯洁的心灵和简单的阅历使得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②儿童贫乏的词汇和特有的语句使得叙事语言更加平易亲切;③儿童丰富的想象和无知的状态使得叙事效果更加“陌生化”;④儿童的好奇心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儿童视听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⑥用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对比成人世界的丑恶,审视人性,凸显主题,直扣人心。鲁迅《怀旧》《孔乙己》,萧乾《篱下》,萧红《小城三月》《呼兰河传》,林海音《城南旧事》。(4)女性视角女性视角,是指以女性的心理角度看问题的方式,它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来讲述故事,关注女性角色心理历程的转换过程,以人道的情怀关注人自身的生命价值,并用女性化的笔触展现出来。女性视角的特点:(1)在取材上从小处着眼;(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变化。作用:①以女性敏锐的观察力,使情感和文笔相对更加细腻,引人入胜;②以其母性情感笔触,表达对弱者的同情,抒发怜悯的情怀;③以女性口吻表达对强权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塑造了xxx女性形象,以其xxx的心理,展示心路历程,推动情节的发展。茹志娟《百合花》,杨沫《青春之歌》。超然
客公(5)老人视角作用:①以老人视角叙事多为回忆性质的,所以经常免不了会有一种怀旧情怀;②老人多是成熟的、理性的,对事情会有深入的思考,所以小说一般会有一种深沉思考意味,饱含对自身、对民族、对国家命运的思考;③老人经历世事很多,叙述的故事会有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6)动物视角作用:①以动物的眼光看世界,给读者一种崭新的体验,更有情趣,更客观冷静真实;②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③动物非人类,以动物视角来观照人类生活,所言人之所不能。二.叙述人称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外还是局内叙述的依据,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人。所有的叙述一般是由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承担。第二人称很特殊,严格说来,它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事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又略有不同,它与人物有着一种密切的对话关系。1.叙述人称分类①第一人称叙述者站在“我”“我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我”“我们”既是生活事件的观察者,又是故事的叙述者。文章的全部内容都是从“我”“我们”的角度看出、听出、叙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由于叙述者所叙的是自己亲身的所见、所闻、所历,读者读起来就会倍感真实、亲切。优点是给人以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不足是限制了人的视野,叙述的空间狭小。②第三人称叙述者站在“他”“他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这种叙述人称比较自由,叙述者几乎全知全能,人物的内心秘密、遥远的过去、未来的发展,叙述者都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灵活地进行叙述。优点是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不足是缺少真切感。超
然
客公③第二人称叙述者站在“你”“你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你”“你们”可以指代读者,读者作为听众听叙述者叙述;“你”“你们”可以指代文中的人物,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对象被叙述者叙述。优点是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不足是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2.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的注意点(1)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不可简单对应第三人称主要是全知视角,也可能是有限视角。第二人称算不上叙述视角,虽然“你”“你们”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故事的叙述者却不是“你”“你们”,而是从“我”“我们”或“他”“他们”的角度看“你”“你们”,是从“我”“我们”或“他”“他们”的视角来讲故事。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2)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是交叉而变化①人称变换:从“你”“你们”到“我”“我们”,增加真实性,使人如临其境,有时有自嘲的意味;从“我”“我们”到“你”“你们”(“他”“他们”),跳出自我,增加客观性、亲切性、说服力。②人称交叉: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人物的独白、对话,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视角并不是唯一的,可多个叙述视角交织转换(故事套故事,听他人讲故事)。多个叙述视角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但穿插起来可以使叙述立体化、更自由、有变化,能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人物和主题。叙述视角模式示例篇目全知视角可以从任何角度观察事件,透视任何人物的内心他们航行得很顺利,老人把双手浸在海水里,尽量保持头脑清醒。天空中的积云堆叠得很高……《老人与海》戏剧式或摄像式视角故事外的第三人称叙述者客观记录人物的言行。他一面注视着鲨鱼游到近前,一面准备好鱼叉,系紧绳子。《老人与海》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故事内一个固定人物的视角来观察。老人看着它张开了嘴,看着它那怪异的眼睛。《老人与海》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采用几个不同的人物的眼光来反复观察同一事件。“宝玉挨打”后,贾母、王夫人、宝钗、黛玉等人的反应。《红楼梦》第33回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
不同人物观察不同的事件,从一个人物的有限感知转换到另一人物的有限感知。第一人称叙述中主人公的回顾性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者从自己目前的角度观察往事如今,我对事实已有了足够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大卫·科波菲尔》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性视角采用当初正在体验事件时的眼光来聚焦。“这位是米考伯先生。”昆明先生对我介绍道。“啊哈!”陌生人说,“这是我的姓。”《大卫·科波菲尔》第一人称叙述中见证人的旁观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者只是旁观者。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例题1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答案】①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的约束;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易与心灵深处的交流;③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每点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例题2猫城记(节选)①老舍①大蝎调了五百名兵来保护迷林,可是兵们全驻扎在二里以外,因为他们要是靠近了迷林,他们使先下手抢劫。但是不能不调来他们,猫国的风俗以收获迷叶为最重大的事,必须调兵保护。兵们不替任何人保护任何东西是人人知道的,可是不调他们来做不负保护责任的保护是公然污母将士,大妈是个漂亮人物,自然不愿被人指摘,所以调兵是当然的事,可是安置在二里以外以免兵馋自乱。风稍微大一点,而且是往兵营那面刮,大蝎立刻便令后退半里或一里,以免兵们随风而至,抢劫一空。兵们为何服从他的命令?还是因为有我在那里:没有我,兵早就哗变了。“外国人咳嗽一声,吓倒猫国五百兵”是个诱语。②五百名兵之外,真正保护迷林的是大蝎的二十名家将。这二十位都是深明大义、忠诚可靠的人,但是有时候一高兴,也许把大蝎捆起来,而把迷林抢了。到底还是因为我在那里,他们因此不敢“高兴”。所以能保持着忠诚可靠。③这天大蝎为收获迷叶举办了盛大的敬神仪式。他请我这个外国人作大神的代表,在迷林中心的高架子上替他保护迷叶。大蝎告诉猫兵们,摘叶的时候若私藏或偷吃一片,大神的代表便会用张手雷劈了他们。大蝎一声令下,兵们两人一组上树摘叶。不大的工夫,我在上面已能看到原来被密叶遮住的树干。④猫人并不是不能干事,我心中想,假如有个好的领袖,禁止了吃迷叶,这群人也可以很有用的。假如我把大蝎赶跑,替他做地主、做将领……但这只是空想,我不敢决定什么,我到底还不深知猫人。我正在这么想,我看见大蝎的木棍照着一个猫兵的头去了。我知道就是我跳下去不致受伤,也来不及止住他的棍子了,但是我必须跳下去,在我眼中大蝎是比那群兵还可恶的,就是来不及救那个兵,我也得给大蝎个厉害。我爬到离地两丈多高的地方,跳了下去。跑过去,那个兵已躺在地上,大蝎正下令,把他埋在地下。一个人若不明白他人的心理,便往往会因自己的善意而有害于人。我这一跳,在猫兵们以为我是下来放张手雷,我跳在地上,只听噼咚噗咚四下里许多兵全掉下树来,大概跌伤的不在少数,因为四面全悲苦地叫着。我顾不得看他们,便一手捉住大蝎。他呢,也以为我是看他责罚猫兵而来帮助他,因为我这一早晨处处顺从着他,他自然地想到我完全是他的爪牙了。我捉住了他,他莫名其妙了,大概他一点也不觉得打死猫兵是不对的事。⑤我问大蝎:“为什么打死人?”⑥“因为那个兵偷吃了一个叶梗。”⑦“为吃一个叶梗就可以……”我没往下说,我又忘了我是在猫人中,和猫人辩理有什么用呢!我指着四围的兵说:“捆起他来。”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似乎不明白我的意思。“把大蝎捆起来!”我更清晰地说。还是没人上前。我心中冷了。设若我真领着这么一群兵,我大概永远不会使他们明白我。他们不敢上前,并不是出于爱护大蝎,而是完全不了解我的心意——为那死兵报仇,在他们的心中是万难想到的。这使我为难了:我若放了大蝎,我必定会被他轻视;我若杀了他,以后我用他的地方正多着呢。无论他怎不好,对于我在火星上——至少是猫国这一部分——所要看的,他一定比这群兵更有用一些。我假装镇静问大蝎:“你是愿意叫我捆在树上,眼看着兵们把迷叶都抢走呢?还是愿意认罚?”⑧兵们听到我说叫他们抢,立刻全精神起来,立刻就有动手的,我一手抓着大蝎,一脚踢翻了两个。大家又不动了。大蝎的眼已闭成一道线,我知道他心中怎样的恨我:他请来的大神的代表,反倒当着兵们把他惩治了,极难堪的事,自然他绝不会想到因一节叶梗而杀人是他的过错。但是他决定不和我较量,他承认了受罚。我问他,兵们替他收迷叶,有什么报酬。他说,一人给两片小迷叶。这时候,四围兵们的耳朵都在脑勺上立起来了,大概是猜想,我将叫大蝎多给他们一些迷叶。我叫他在迷叶收完之后,给他们一顿饭吃,像我每天吃的晚饭。兵们的耳朵都落下土了,却由嗓子里出了一点声音,好像是吃东西噎住了似的,不满意我的办法。对于死去那个兵,我叫大蝎赔偿他的家小一百个国魂②。大蝎也答应了。但是我问了半天,谁知道他的家属在哪里?没有一个人出声。对于别人有益的事,哪怕是说一句话呢,猫人没有帮忙的习惯。这是我在猫国又住了几个月才晓得的。大蝎的一百个国魂因此省下了。(节选自《猫城记》,有删改)【注】①《猫城记》创作于1932-1933年,老会从英国回国不久。此时的中国内有军阀割据、国共对峙,外有日本侵占东北,全国上下一片混乱,夏夏可危。情节概要:因飞机失事,中国人“我”坠落到了火星上的猫国,被一群猫人抓走。猫国大地主大蝎救了我,但他只是想利用我外国人的身份替他保护能使人上瘾又毒害精神的迷叶。我随着大蝎看到了猫国社会的种种情状,最终见证了猫国的灭亡。本文节选自第十三章。②国魂:猫国的货币。分析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的意图。(3分)(3分)答案示例:“我”作为猫国的外来者,天然地与猫人保持着心理和文化的距离,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述能够更好地对猫人的劣根性进行冷静审视;(2分)同时,我又不是一个彻底的旁观者,我逐渐深入猫国社会后,产生了拯救猫人的想法,作者借“我”之口抒发自身对当时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第一人称增强小说艺术真实感和批判的力度。(2分)练习题1东南亚餐厅的歌手朱宏第一次听见他唱歌就是在这家东南亚风格的餐厅。他坐在餐厅一角——那里并没有舞台——怀里抱着把吉他,悠悠地唱着歌。然而在喧闹的餐厅里,谁在认真听呢?我注意到他并不是因为歌唱得有多好。那会儿他正在唱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中式英语从音箱里发出来,像一粒粒炒黄豆击中我的耳膜。我于是去找发出这个声音的人,看见他戴着眼镜,仍凑近了看乐谱,把一首好端端的歌唱得像醉汉骑车。我以为可能是因为他不太熟悉这首歌,可是我错了,他可能根本就没有一首熟悉的歌。偏偏,他还唱了一晚上的英文歌曲。请他驻唱,不知道饭店老板是怎么想的。但是那儿的饭菜太好吃了,我舍不得因为歌手的原因而抛弃它。每次我来的时候他都在,似乎他是这家饭店里唯一的歌手。时间一长,我也就习惯了,甚至产生了一个错觉——《加州旅馆》跑调的那几处本来就应该这样唱。就这样,我听他唱歌听了将近五年。在这件事上,我最佩服三个人:①一个是歌手,坚持跑调五年不变,难能可贵;另一个是饭店老板,容忍歌手五年,足见他胸怀有多宽广;最后一个是我自己,五年不离不弃,愣是树立起了新的音乐审美标准。有一天朋友组了个饭局,我被拉去作陪。大家都坐定后,我发现有个人很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朋友介绍后我才恍然大悟:这个熟面孔居然是东南亚餐厅的歌手。他姓卢,和他一起来的是东南亚餐厅的老板西西。近距离打量,老卢略显沧桑;西西年轻,细皮嫩肉的。正是晚间就餐高峰的时候,“东南亚”那边的歌手跑这儿跟我们一道吃饭来了,我真替那边的顾客感到遗憾。老卢在餐桌上有些拘谨。西西叫他放松点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西西见我在看他俩,尴尬地抬了一下手说:“没办法,我舅是个老实人。”老卢是西西的舅舅,那自然就是我们的舅舅。在餐桌上我们纷纷给舅舅敬酒,让他成了今天的核心人物。吃完饭我们去歌厅唱歌,老卢执意要先回家,被我们拽住了。大家说:“舅舅你不能走,平时唱歌那是工作,今天要你来唱歌休闲。”老卢在大家的恭维下拿起了话筒,还是一如既往地跑调。好在我们都习惯了,西西也不以为意,专注地听他舅舅唱歌。一曲终了,接下来是一首民歌,有人把话筒递给西西。西西推托不掉,便接了。什么是惊艳?②西西一开口才叫惊艳。有人喊道:“把原唱关掉!”西西唱了一首歌就说啥也不再唱了。我说:“西西你唱得这么好,是专业的吧?”西西叹息一声,给我们道出了成长往事。西西的父母亲去世得早,他从小在舅舅家长大。舅舅老卢是个普通工人,但骨子里是个文艺青年,爱唱歌。他跟着磁带学,也学了不少外语歌,发音是用汉字注音的。他空怀成为歌唱家的理想,但却不是那块料,在一次厂里的文艺会演上惹得全场哄堂大笑,而后就偃旗息鼓了。也许是因为耳濡目染吧,西西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颇有天赋。老卢高兴坏了,发誓要把西西培养出来。西西抽了一下鼻子说:“我舅舅为了让我不再走他‘自学成才’的老路,在我上到高中后花钱请了声乐老师。而舅舅每天晚上下班后匆匆扒几口饭就背上吉他跑出去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在沿着路边的饭店卖唱。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赚外快的手段。他挣的哪儿是唱歌的钱呀?每一块钱都是失去尊严的搞笑钱。没办法,那时候家里钱不够用。”③西西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后来西西终于如愿考上了音乐学院,毕业后进了某省的歌舞团。老卢的理想终于在外甥身上实现了。为了报答含辛茹苦的舅舅,西西盘下一家饭店,改造成了东南亚风格。虽然他是出资人,但实际的经营和收益都交给了老卢。老卢哪儿懂经营?饭店有个请来的店长撑着呢。老卢最大的兴趣还是唱歌。④在自己的店里当驻唱歌手,谁还能剥夺他的尊严?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南亚风格的餐厅、外语歌曲《加州旅馆》都带有浓郁的异域格调,体现了舅舅的生活情趣,隐约透露出舅舅的年龄和性格特征。B.“我”只是因为特别喜欢东南亚餐厅的饭菜,开始才能忍受驻唱歌手跑调的弹唱,但经过五年时间,“我”却喜欢上了这种跑调。C.缺少天赋并没有阻挡舅舅当歌唱家的理想,但厂文艺汇演失败后,他偃旗息鼓,可见对自尊心的打击更容易让人受到伤害。D.小说把目光投向舅舅这个小人物,反映了舅舅曾经的追求和现状,能引发读者对以舅舅为代表的普通人生活和尊严的思考。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句“一个是歌手,坚持跑调五年不变,难能可贵”,这句话是正话反说,表面赞扬长年坚持的可贵,实际是在调侃歌手竟然总是唱不准调。B.第②句“西西一开口才叫惊艳”,既能正面体现出西西唱歌方面天赋极高,也能侧面体现出舅舅在外甥成才之路上付出的心血之多,令人回味。C.第③句“西西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单独成段,突出西西想说又不能说的矛盾心理,他不愿再回忆过去艰辛的生活经历,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D.第④句“在自己的店里当驻唱歌手,谁还能剥夺他的尊严?”说明唱歌已不是舅舅谋生的手段,他现在可以有尊严地享受唱歌带来的自由快乐。3.讲述舅舅往事的内容,小说既有第三人称转叙,又有第一人称自叙,这样叙述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4分)4.有人评价说,读完这篇小说让人感觉“笑中带泪”。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这样评价的理由。(6分)答案:1.B经过五年的时间,我只是习惯了舅舅的跑调而已,并不是喜欢,我甚至自嘲“五年不离不弃,愣是树立起了新的音乐审美标准”。
2.C并不是体现想说又不能说的矛盾心理,而是因为说到这里,西西再次体会到舅舅曾经的不易,而难过地说不下去了。
3.①使用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视角客观冷静地转述舅舅年轻时的人生经历及外甥的报恩,行文简洁,详略得当。
②使用第一人称自叙舅舅不顾个人尊严挣钱培养外甥的内容,真实,感染力强。这样能突出舅舅的可敬形象,体现外甥的感恩之情,使后文为舅舅盘下饭店的情节显得顺理成章。
③两种叙述方式交织穿插,使小说行文灵活自由,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
(答出一条给1分,答出两条给3分,答出三条给4分)
4.①“笑”一是体现在小说的语言幽默风趣,语带调侃让人会心微笑。比如写驻场歌手唱歌跑调是“把一首好端端的歌唱得像醉汉骑车”,生动形象地写出他音调的飘忽不定。(调侃自己五年来能够一直忍受跑调的歌曲,“五年不离不弃,愣是树立起了新的音乐审美标准”。)
②“笑”还体现在唱歌常年跑调的老卢形象让人好笑。作为驻唱歌手的他唱着中式英语的歌曲,常年跑调,年轻时的他因为跑调还引起厂里人的哄堂大笑。
③“泪”一是体现在老卢为了培养外甥成才,自己宁肯放弃尊严,唱跑调的歌去挣搞笑钱,这种对外甥无私的大爱令人感动流泪。
④“泪”还体现了外甥西西在成才后为舅舅盘下饭店,既保证舅舅的生计,又能让他自由歌唱,对舅舅恩情的回馈和孝心令人感动流泪。
(每点2分,任答出3点可得6分,抓准要点,表述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练习题2那个年三十安石榴①我睁开眼睛就看见奶奶的脸朝我俯下来,手里擎着长烟袋。“翻车了,是吧?”她说。我这才算醒过来了,就知道我被姐姐从被窝里抖落到炕上去了。不知道是大姐干的还是二姐干的,也许合伙干的,反正她们总是这样。奶奶把我的棉袄棉裤从她的被窝里拽出来,它们已经被焐得热乎乎的了。这时候,我哥哥拉开门,扔过来一个小鞭儿,一声炸响,炕上叠被子的大姐和地上梳头的二姐一起尖叫起来,屋子里立刻飘满了硫黄味儿的烟尘。二姐大喊一声:(1)“妈,你管不管他!”②奶奶坐在烟云当中纹丝未动。走廊里的尿盆已经不在了,我只好去外面的厕所,摔门出去时,听见奶奶叫我戴帽子。我从外面回来看了看厨房,门紧闭着,我知道我妈在里面。我推门进去,蒸腾的烟雾中,我妈和我哥哥回头张望,一脸惊恐的样子。哥哥两只手
正抓着大块骨头,上面的肉可多了。我扑了上去,我妈飞快地从一个大白瓷盆里拿出另一块肉骨头,递给我说:“赶紧的,悄没声地跟你哥哥去小屋吃。”③我和哥哥爬上炕,哥哥又跳下来把小屋门插上了。二姐又在尖叫:“妈,你快把门关上啊,臭死了!”“砰”的一声,厨房门重新关上了,二姐就是闻不了煮肉的味儿。哥哥咽了一口肉,缩了下脖子,笑了,说:“傻,太傻了。”④妈妈忙着准备年夜饭,那每年一次满满一桌子的好饭菜,得忙乎整整一个白天,黑天了才能吃上,为了这一顿饭,别的事儿都乱套了。我们一家人(爸爸除外,他在林场还没回家呢)一起吃早饭的时候可能都十点了,大姐说:“妈,这是啥时候饭啊?早饭还是午饭?”妈说:“饿了就吃呗,管它啥时呢。”她的围裙都没解下来。哥说他不饿,我说我也不饿。二姐看看哥哥又看看我,说:“不对呀,这里面有事儿!”妈说:“吃你的吧,别巴巴些没用的了,吃完了,你和你姐去仓房把灯笼找出来,擦干净。还有电线。”奶奶说:“你俩找出来就妥,我擦。”妈吃了几口忙不迭又去厨房了,妈刚一离开,哥哥就从炕上站起来,转了个身,屁股对着饭桌,“噗”的一声放了一个屁,跳下炕跑了。大姐二姐扔下筷子追了出去。哥哥冲进爸妈的小屋,跳上炕,推开窗户,跳到他自己住的偏厦子,然后关上窗子并用身体顶住。奶奶听见姐姐“噼噼啪啪”敲玻璃的声音,叫道:“哎呀,还愿的,你俩赶紧给我回来,玻璃敲碎了!”她们冲进厨房,问我妈:(2)“你管不管他?”我妈问了问原因,说:“等会儿,我腾出手揍他。”⑤姐姐找到大灯笼交给奶奶,开始给我糊小灯笼。空罐头瓶子都准备好了,把彩纸裁剪成红花瓣绿叶子,扎成几朵花儿,用细铁丝固定在瓶口,围绕瓶底,粘一圈粉色黄色相间的流苏穗子。大姐剪了几个藕荷色的小雪花,贴在玻璃瓶身上,二姐拴了根细麻绳当提手,又绑上一根细棍儿,这只灯笼就是我的了。哥哥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突然冲进来一把夺走,我“嗷”的一声哭了。大姐翻身从后面抱住哥哥,二姐劈手夺了过来,还给我。我还在哭,二姐牵着我的手去厨房,趴在我的耳朵上说:“你再大点声哭。”二姐站在妈身边说:(3)“妈,我就问,你到底管不管,你到底打不打他!”妈没说话,拿着一把剔骨尖刀从白瓷盆的骨肉山上割下一块肉塞到二姐嘴里。我也张开嘴,妈就给我也添了一块,然后把我们俩推出厨房。⑥奶奶说:“让石榴自己玩儿,你俩都十好几岁了,去帮你妈干活。”二姐说:“奶,你说谁呢?我只有九岁。我哥十一岁了,我就问,你为啥不让他干活?”大姐说:“我去。”大姐开门,一声炸响,一只拉炮拴在门鼻子上。二姐直接跑到厨房:(4)“妈,你到底打不打他?他把大姐炸了。”妈妈问:“炸到没有?”大姐回道:“没有。那种小不点儿的拉炮。”⑦天黑了,我哥灰头土脸地回来了,奶奶给他弄了一盆热乎水,把他脑袋直接摁水里去了。大姐二姐和我——我提着我的小灯笼,一趟趟出门去接爸爸,奶奶说:“这顿折腾啊,把屋子都折腾凉了。”又说,“一会儿你那点儿蜡烛就烧没了。”⑧我们终于把爸爸迎回来了,爸爸说先竖灯笼杆。哥哥说:“我们四个人就行。”爸问:“哪四个人?”哥哥说:“我姐,二丫,石榴,我们四个。”二姐跳了一下,挽着哥哥的胳膊说:“哥,真是个好主意!”(5)妈说:“不对呀,我还忘了打他呢。”二姐又跳了一下,大叫道:“妈!”她不让我妈说。⑨爸妈看着我们把一根长长的松木杆竖起来,木杆顶头有一个三脚架,灯笼就挂在那儿。爸爸帮哥哥固定好了木杆,对我们说:“让妈妈点亮吧,你们的妈妈一年可辛苦了。”妈妈笑着想往屋里跑,我们上去截住她,把她带到仓房,爸爸握着妈妈的手,把电推上去,啊,灯笼亮了,我们欢呼起来。⑩年夜饭终于开席了,我们一家子团团围坐在炕桌周围,爸爸问:“到底有多少个菜?”哥哥姐姐就开始数,有说十个的,有说十一个的,他们争论不停。我爸说:“你们瞧瞧,石榴吃得小猪羔子似的。”他们哈哈大笑起来。⑪我偷偷盯着箱盖,一直盯着。因为那上面整整齐齐摆着我们的新衣裳新袜子。爸妈奶奶没有新衣裳,他们每人一双新袜子。奶奶的新袜子上面还放了一只红色的绒花儿,那是妈妈给奶奶买的头花。(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18期)1.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部分。(3分)2.细读五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3.小说以“我”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孩子的视角来展开叙事,有何妙处?(4分)4.本文和下面材料在刻画人物群像时有共同特点,请对此加以探究。(6分)(贾母)吩咐道:“咱们也把烟火放了解解酒。”贾蓉听了,忙出去带着小厮们就在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黛玉禀气柔弱,不毕驳之声,贾母便搂他在怀内。薛姨妈便搂湘云。湘云笑道:“我不怕。”宝钗等笑道:“他专爱自己放大炮仗,还怕这个呢。”王夫人便将宝玉搂入怀内。凤姐儿笑道:“我们是没人疼的了。”尤氏笑道:“有我呢,我搂着你。也不怕臊,你这会子又撒娇了,听见放炮仗,吃了蜜蜂儿屎的,今儿又轻狂起来。”凤姐儿笑道:“等散了,咱们园子里放去。我比小厮们还放的好呢。”(节选自《红楼梦》第五十四回)(16分)1.(3分)参考答案:环境描写:蒸腾的烟雾是过年时厨房真实(典型)的场景;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妈妈惊恐的表情写出偷偷给哥哥肉吃被发现时的尴尬、慌乱;“我”扑上去的动作写出了我的嘴馋;妈妈飞快的动作和叮嘱的语言写出她怕被别的孩子发现的担心(对“我”的宠爱、急于息事宁人);概括总结:一系列描写真实地反映过年时一个普通家庭热闹和谐的生活场景(富有生活气息)。【评分标准】环境描写1分;人物描写1分(任选一个角度且分析完整);总括1分。2.(3分)参考答案:二姐多次提到“管”“打”表现了哥哥的调皮、二姐的强势、妈妈的袒护;由“管”到“打”体现二姐越来越生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二姐的制止和妈妈的调侃,表现了兄妹情深和家庭的和谐。【评分标准】人物特点1分;推动情节发展1分;第五句体现的家庭氛围1分。3.(3分)参考答案:“我”是第一人称视角,是见证者、亲历者,显得亲切、真实(身临其境、代入感);“我”是家里最小的,关注的是吃喝玩闹及过年的热闹氛围;女孩子的视角关注的是小灯笼、衣服的各种色彩,以及扎灯笼的过程,反映女孩子的独特兴趣点(关注点)(爱美心理);富有童趣、童真。【评分标准】第一人称、“家里最小的”、“女孩子”三处分别分析各1分,效果1分。4.参考答案:①本文和材料都选定了一个特定的(典型的)场景来刻画人物群像:本文是一个家庭在年三十在家准备过年的热闹场景,《红楼梦》中贾府元宵节夜宴的场景。②本文和材料都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肖像)描写来表现人物及人物关系。如“你管不管他?”“你打不打他?”生动凝练地刻画出二姐直率(强势、泼辣)的形象;“湘云笑道:‘我不怕。’”则写出了她豪爽胆大。③本文和材料中的群像都是眉目分明,性格各异的。本文中调皮捣蛋的二哥、老实本分的大姐,《红楼梦》中柔弱的黛玉、八面玲珑的王熙凤等,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④以人物间的互动(衬托),表现出彼此亲疏远近的关系。如偷偷给儿子塞肉吃的妈妈,把宝玉搂在怀里的王夫人,都表现出对孩子的偏宠。(能够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每个角度3分:概括角度1分,本文和材料各有一例具体分析2分。内容分析和需和角度相应。)【评分标准】每个角度2分:概括角度1分,具体分析1分,内容分析需和角度相应。练习题3牧归刘国星①夕阳斜坠荒原,草场、牛羊、蒙古包被蓦然涂抹上一层橘黄。爷爷和我走出包外,他拉响了马头琴。牧羊犬趴卧在不远处的勒勒车旁,歪愣着脑袋打量我爷爷,黑漆漆的眼珠子一动不动。我爷爷银须飘飘,抿一口酒,捻弦,运弓。琴声似水,随风荡溢。牧羊犬伸出红红的舌头,舔舔嘴,也学着我双手支下巴的样,把头抻在前爪上,神情悠闲专注。②草场的牛羊听到琴声,仿佛听到了号令。三三两两停住嘴,抬起头,往营盘聚集。牛走一条线,头牛领队,后面的牛就码着蹄印回来了。羊走一大片,头羊打头,身侧却是前呼后拥,一团一团走过来。那天我问爷爷,咱家有牛羊,咋没马和驼?爷爷说,牛羊恋家,养活它们天天能看到,心就踏实。马和驼就不行了,它们白天黑天都在草场里,你不寻,它是不回营盘的,像是野牲口!听了这话,我心里有点走神。③除夕那天,阿爸和额吉才急急地赶回家,是坐汽车回来的,“突突”的马达声和尖锐的喇叭声惊得牛羊四散奔逃,牧羊犬也围前绕后地狂吠。阿爸和额吉都没穿蒙古袍子,穿的是短短的棉裤羽绒服。阿爸和额吉热情地来抱我,我怯怯地打量他们,脚却不由自主地往后退。熟悉又陌生啊!我爷爷却打起我的哈哈,你呀,你不是想他们吗?咋还躲呢!我一下子窘迫得脸红起来,流出了泪。④第二天,阿爸和额吉趁我熟睡时就返回城里了,说是去挣钱,耽误不得的!接下来,又是一年没有露面。⑤营盘里一阵慌乱,牛羊都争先恐后地奔向长长的水槽子,低头喝水。一排一排的犄角碰得噼啪作响。眼前的牛羊皮毛厚实,被风梳理得熨帖闪亮。可我还是看出来,它们骨子里的那种冷。它们是害怕这冬天的。我感叹地说,爷爷,要是没有冬天多好!牛和羊就不冷了!爷爷说,不行,那样牛羊肉就不好吃了,它们只有经过冬天的掉膘,再上膘,肉才瓷实,才有嚼头。要不就全是些水肉。还有冬天草干,没有水分。牛羊吃一天,口干舌燥,不饮水,会生病的。倒是那骆驼,几天几夜不喝水,也能撑得住,真是个野骨头!⑥除夕夜,阿爸和爷爷一起饮酒,阿爸喝了两杯就放下了,说是长时间不喝酒,一喝就头疼。爷爷就嗤嗤笑着,自斟自饮,说,你真是退化了,草原汉子不能喝酒?我们年轻那会,几个人纵马草原,酒袋子满天飞,哪有个醉啊!我听了爷爷的蛊惑,偷偷抱过酒袋灌一口,却呛得我咳嗽出了眼泪,惹起一包的哄笑。⑦夕阳坠下去了,牛羊喝完水,在爷爷的琴声里走进围栏。虽挤搡却不喧闹,都寻到自己的位置停下来。大地慢慢被暮色包围,终于黑下来了。牧羊犬却噌一下站起身,一溜小跑,巡视营盘去了。爷爷频举牛皮酒袋,琴声不歇,若断若续。牛羊在栏里传来反刍声,我偎依着爷爷,似睡似醒。阿爸和额吉睡了吗?还有三天就过除夕了,他们又该回来了。这回我要扑进他们的怀里,赖着不出来。想到这里,我涌起一丝忧伤,一丝甜蜜。⑧牧羊犬悄没声地返回来了,四周一切都静下来了。爷爷抱起我走回包里,燃起灯烛。爷爷细细地看着我,我微闭着眼,装睡。可爷爷仿佛看出了我的秘密,说,这孩子,是不是又想阿爸和额吉了。我没有做声,但我分明看到,有一串闪亮的水珠子,从爷爷皱纹纵横的脸颊滚落……1.第⑤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2.标题“牧归”蕴含着丰富的情思,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分析。(3分)3.文中两次描写夕阳,分析这两处环境描写对展开情节的作用。(4分)4.本文的叙述视角比较特殊,请赏析其效果。(4分)1.(4分)答案示例:牛羊皮毛的“厚实”“熨帖闪亮”与“骨子里的那种冷”对比鲜明,其外在表现与内在感受差异明显,这颇有象征意味,与“我”的生活状态有相似处。“冷”“害怕”等词赋予牛羊以人的情态,表现出“我”对牛羊的理解之深、与其关系之亲,有力衬出“我”没有父母相伴时的孤独。画线部分话语蕴藉、耐人寻味,很有表现力。评分说明:一个角度2分,整体评价1分,给满4分为止。2.(3分)答案示例:“牧归”勾勒出日暮时牧人归来牛羊回圈的画面,蕴含着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对“我”父母归来的期盼,传递出亲人两地分隔(牧归而亲人未归)的感伤,并传达了对草原传统生活形态的留恋和对其回归的渴望。3.(4分)答案示例: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傍晚,渲染了日暮牧归的气氛,为写“我”怀念和盼望父母回归的情节作了铺垫。第二处对夕阳的描写将小说叙事从回忆再次拉回现实,使情节的展开既有波澜又衔接自然。4.(4分)答案示例:本文以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叙述者,也是小说中的人物,而且是个儿童。运用这样的限知视角,写“我”这个留守儿童的所见所闻所感,便于揭示人物内心活动,使内容更集中地表现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影响。运用这样的叙述视角,还有助于消释读者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陌生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更容易引发读者对小说所描述的社会底层人物的理解、同情和对小说所反映的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农牧民外出务工现象的深入思考。练习题4雅
盗孙方友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风雪图》。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整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起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房围了个严实。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说说这幅画好在哪里?”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周家主人只是个富豪,对名画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自然说不出个道道儿,禁不住面红耳赤。这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地炫耀道:“这幅画的作者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普通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露出的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那画,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周家主人和诸位家丁都听得呆了,个个木然,目光痴呆,被盗贼那临危不惧的执迷而叹服不已。赵仲说着取下那画,对周家主人说:“此画眼下已成稀世珍品,能顶你半个家产!你不该堂而皇之地挂它,应该珍藏,应该珍藏!”周家主人恭敬地接过那画如接珍宝,爱抚地抱在了胸前。赵仲拍了拍周家主人的肩头,突然挽过周家主人的胳膊,笑道:“让人帮我拿着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周家主人这才醒悟已被赵仲做了人质。万般无奈,他只得让一家丁拿起赵仲起初包好的银钱,“送”赵仲走出了大门。三人走进一个背巷,赵仲止了脚步,对周家主人笑道:“多谢周兄相送,但有一言我不得不说,你老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骂名而舍不得出手啊!”那周家主人这才恍然大悟,一下把画轴扔得老远,忿忿地说:“你这贼,真是欺人太甚!”赵仲飞前一步,接了那画,连银钱也不要了,双手抱拳,对着周家主人晃了几晃,然后便飞似地消失在夜色里……从此,赵仲再不行窃,带着全家躲进偏僻的乡村,用平日以前盗得的银钱买了几亩好地,白日劳作,夜间读画——读那幅《灞桥风雪图》……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仲不仅是雅盗,而且是智盗。他先后抓住夫人和周家主人当人质,以便自己脱身;后来又设计骗得《灞桥风雪图》,故事情节峰回路转。B.作者紧紧抓住“盗”这个特征,分别从赵仲的衣着、作案手法和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把赵仲与众不同的“盗”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C.多用细节描写,如“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等突出他的“智”。D.结尾很有韵味,既强调赵仲为盗实在是生活所迫;还照应了题目,又突出他的“雅”是深入骨子中的;更激起人们对他有志难伸的境遇的慨叹。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雅盗的“雅”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3.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B【小题2]①行窃前一定化装,穿戴整齐,外表风雅。②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房地产开发精美合同协议范本(品质保障版)3篇
- 2024版幼儿娱乐场所承包合同条款汇编版
- 二零二五版租赁住房合同纠纷调解规范3篇
- 2024版汽车租赁委托付款协议书
- 2025年度版权监测合同标的:盗版监测与维权3篇
- 二零二五版劳动合同主体变更与员工培训补贴协议3篇
- 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金融合同履行与跨境支付服务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环保库房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协议3篇
-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 新大《新疆地质概论》教案第6章 矿产资源
- 七年级下册《Reading 1 A brave young man》优质课教案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教案
- EGD杀生剂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MSDS)zj
- GB/T 12229-2005通用阀门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
- 超分子化学-第三章 阴离子的络合主体
- 控制变量法教学课件
- 血压计保养记录表
- 食品的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本范文(通用3篇)
- 初中中考英语总复习《代词动词连词数词》思维导图
- 植物和五行关系解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