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一中2024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一中2024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一中2024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一中2024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一中2024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一中2024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可与银氨溶液反应,不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B.可以与H2反应,Imol该物质最多消耗5molH2C.1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产生2molH2D.1mol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NaOH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玻璃、水泥和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B.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熔融氯化钠C.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不反应,可用铁槽车贮运浓硫酸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其遇强碱会断路3、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L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D.1mol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4、实验室配制0.1000mol/L的硫酸溶液,下列图示操作不需要的是A. B.C. D.5、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H2SO4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用到的试剂有()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⑤BaCl2溶液A.①⑤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④6、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形状不相同,但半径越大B.在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C.镁原子由1s22s22p63s2→l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D.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5s1的元素,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K+、Mg2+、Cl-、SO42-B.加入Na2O2的溶液中:K+、Al3+、Cl-、NO3-C.含有0.1mol·L-1Ca2+的溶液中:Na+、K+、CO32-、Cl-D.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MnO4-、K+、SO42-、Na+8、含有C=C的有机物与O3作用形成不稳定的臭氧化物,臭氧化物在还原剂存在下,与水作用分解为羰基化合物,总反应为:+(R1、R2、R3、R4为H或烷基)。以下四种物质发生上述反应,所得产物为纯净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CH3)2C=C(CH3)2B.CH2=CHCH=CHCH=CH2C.D.9、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纯碱溶液遇酚酞变红:

CO32-+H2OHCO3-+OH-B.以石墨为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Cl2↑+H2↑+20H-C.纯碱溶液处理锅炉中的水垢:CaSO4(s)+CO32-(aq)CaCO3(s)+SO42-(aq)D.在Fe(NO3)2溶液中加稀硫酸有气体产生:

3Fe2++4H++NO3-=3Fe3++NO↑+2H2O10、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中的N为sp2型杂化,而CH4中的C是sp3型杂化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11、对于0.1mol•L-1Na2CO3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中水的电离程度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值也升高C.加入少量NaOH固体,c(CO32―)与c(Na+)均增大D.离子浓度关系:c(Na+)+c(H+)=c(CO32―)+c(HCO3―)+c(OH―)12、化合物丙可由如图反应得到,则丙的结构不可能是A.CH3CBr2CH2CH3 B.(CH3)CBrCH2BrC.CH3CH2CHBrCH2Br D.CH3(CHBr)2CH313、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铜粉与硫粉混合均匀加热以制取CuSB.向Cu与过量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水以观察CuSO4溶液的颜色C.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充分灼烧以制取CuO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H2SO4微热,再加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产生红色沉淀14、在由5种基团-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A.4种 B.5种 C.6种 D.7种15、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①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②取氯代烃少许,加入AgNO3溶液③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AgNO3溶液④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16、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未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过氧化钠颜色变浅B.氯水颜色变浅C.水玻璃中出现浑浊D.浓硝酸的颜色变为黄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A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其分子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为85.7%,且相对分子量小于30。A、B、C、D、E、F、G、H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B为高分子化合物,C为无色无味气体,实验室中可以通过G与大理石制取。D为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E、G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且E有特殊香味,H有香味。(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官能团的名称:A___________;E___________;(2)按要求写出下列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类型:反应④___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___。18、D是一种催眠药,F是一种香料,它们的合成路线如下:(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2)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A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3)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由C合成D的第二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①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19、已知下列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14478.00.789乙酸16.61181.05乙酸乙酯-83.677.50.900浓硫酸(98%)-3381.84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1)当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收集到较多液体时,停止加热,取下小试管B,充分振荡,静置。振荡前后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填字母)。A.上层液体变薄B.下层液体红色变浅或变为无色C.有气体产生D.有果香味(2)为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的混合物,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分离:①试剂1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操作1是________,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试剂2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操作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操作3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为下图中________(填“a”“b”“c”或“d”)所示,在该操作中,除蒸馏烧瓶、温度计外、锥形瓶,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乙酸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20、碘化钠用作甲状腺肿瘤防治剂、祛痰剂和利尿剂等.实验室用NaOH、单质碘和水合肼(N2H4·H2O)为原料可制备碘化钠。资料显示:水合肼有还原性,能消除水中溶解的氧气;NaIO3是一种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1)水合肼的制备有关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①用下图装置制取水合肼,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②开始实验时,先向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向B的三口烧瓶中滴加NaClO溶液.滴加NaClO溶液时不能过快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碘化钠的制备i.向三口烧瓶中加入8.4gNaOH及30mL水,搅拌、冷却,加入25.4g碘单质,开动磁力搅拌器,保持60~70℃至反应充分;ii.继续加入稍过量的N2H4·H2O(水合肼),还原NaIO和NaIO3,得NaI溶液粗品,同时释放一种空气中的气体;iii.向上述反应液中加入1.0g活性炭,煮沸半小时,然后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iv.将步骤iii分离出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24.0g.③步骤i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步骤ii中IO3-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步骤iii“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本次实验产率为_________,实验发现,水合肼实际用量比理论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⑦某同学检验产品NaI中是否混有NaIO3杂质.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少量淀粉液后再滴加适量稀硫酸,片刻后溶液变蓝.得出NaI中含有NaIO3杂质.请评价该实验结论的合理性:_________(填写“合理”或“不合理”),_________(若认为合理写出离子方程式,若认为不合理说明理由).21、(1)某质量数为52,核内有28个中子的原子,其价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_____,该原子中有______个未成对电子,这些未成对电子具有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自旋方向;(2)氨的沸点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膦(PH3);GaF3的熔点高于1000℃,GaCl3的熔点为77.9℃,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渡元素的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是否有颜色,与其d轨道电子排布有关。一般而言,为d0或d10排布时,无颜色,为d1~d9排布时,有颜色,如[Co(H2O)6]2+显粉红色。据此判断,[Mn(H2O)6]2+___________颜色(填“无”或“有”)。(4)Cu与O形成的某种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原子坐标参数P(x,y,z)可以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例如F晶胞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0,0)等,则c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分析: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有机物的性质,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分析所具备的性质。详解:A.含有醛基可与银氨溶液反应,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A错误;B.可以与H2反应,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4molH2,B错误;C.1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产生1.5molH2,C错误;D.1mol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NaOH,D正确;答案选D.2、D【解题分析】

A.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为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故A错误;B.氯碱工业原理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可用铁槽车贮运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错误;D.二氧化硅能用于制光导纤维,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指的是中断光的传导,而不是中断电的传导。3、D【解题分析】

A项,反应只有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硫酸根中硫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未变,反应中硫酸体现酸性,不做氧化剂,故A项错误;B项,反应前后S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C项,因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不可能生成氨气,故C项错误;D项,NH4CuSO3与硫酸混合微热,生成红色固体为Cu、在酸性条件下,SO32-+2H+=SO2↑+H2O,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是SO2,溶液变蓝说明有Cu2+生成,则NH4CuSO3中Cu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uSO3+4H+=Cu+Cu2++2SO2↑+2H2O+2NH4+,故1mol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5mol,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4、A【解题分析】

A.实验室配制0.1000mol/L的硫酸溶液,要用浓硫酸进行稀释完成,浓硫酸是液态物质,不能使用天平称量,天平称量是用来称量固体物质质量,A符合题意;B.将溶解、冷却后的浓度大的溶液通过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中,该操作为移液、洗涤,B不符合题意;C.往蒸馏水中加入浓硫酸,为了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需要不断搅拌,也可以使溶液混合均匀,C不符合题意;D.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为准确量取其体积,最后要使用胶头滴管滴加,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5、D【解题分析】

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程度可能有三种情况:(1)水解完全,只有葡萄糖;(2)部分水解,残留物中有未水解的淀粉和生成的葡萄糖;(3)没有水解,残留物中只有未水解的淀粉。要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必须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掉做催化剂的硫酸,据此分析。【题目详解】淀粉的水解程度包括完全水解和部分水解,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但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均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检验水解有无葡萄糖生成时,应先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然后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检验,碘水可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所以需要的试剂有①②④或①③④。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题目难度不大,醛基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均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注意溶液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6、C【解题分析】

A、s能级的轨道都是球形的,且电子层序数越大,半径也就越大,故A错误;B、在一个轨道中电子的自旋方向肯定不同,但在同一电子层的不同轨道中,电子的自旋方向是可以相同的,故B错误;C、Mg原子3s2能级上的2个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3p2轨道上,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故C正确;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1的元素是Rb元素,其氢氧化物是强碱,可以与氢氧化铝反应,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原子轨道的形状与电子层数的多少无关;在电子排布中,每一电子层有s、p、d、f等七个能级,每个能级有不同的轨道,在每一轨道上电子的自旋方向不同;能量最低的能级叫做基态,其他能级叫做激发态;氢氧化铝为两性物质,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7、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Mg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但K+、Mg2+、Cl-、SO42-在酸性溶液中不发生离子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Na2O2与水反应除氧气外,还生成NaOH,Al3+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a2+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在同一溶液中,故C错误;D.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存在MnO4-,故D错误;答案为D。【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名师点晴】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解题时要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①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有色离子,如Cu2+、Fe3+、Fe2+、MnO4-;②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如Fe3+、Fe2+、HCO3-、NH4+、Al3+;③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如HCO3-、CO32-、S2-、CH3COO-、AlO2-等,本题中的隐含条件有2个:pH=1和无色,解题时就要加以注意。8、D【解题分析】分析:根据反应原理为双键从中间断开,直接接上一个氧原子,所得产物为纯净物说明产物只有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则与双键相连的碳上有氢原子,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CH3)2C=C(CH3)2与双键相连的碳上没有氢原子,得到的是酮,不是醛,故A错误;B.CH2=CHCH=CHCH=CH2中有3个双键,得到的产物有2种,分别为甲醛和乙二醛,故B错误;C.中有2个双键,且结构不对称,得到的产物有2种,故C错误;D.反应产物只有一种,与双键相连的碳上有氢原子,氧化得到醛,故D正确;故选D。9、B【解题分析】分析:A.碳酸钠的水解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O32-+H2O⇌HCO3-+OH-;B.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

2溶液,阴极产生H

2和OH

-,OH

-与Mg

2

+生成沉淀;C.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而后用酸除去;D.Fe(NO3)2溶液中含有二价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逐滴加入稀硫酸后,相当于加入了氢离子,溶液中存在了稀硝酸,稀硝酸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本身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气体,所以溶液变为棕黄色,溶液中有NO气体放出。以此解答。详解:A.碳酸钠的水解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O32-+H2O⇌HCO3-+OH-,故A正确;B.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

2溶液,阴极产生H

2和OH

-,OH

-与Mg

2

+生成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Cl-+2H2OCl2↑+H2↑+Mg(0H)2↓,故B项错误;C.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而后用酸除去,离子方程式:CaSO4(s)+CO32-(aq)CaCO3(s)+SO42-(aq),故C正确;D.Fe(NO3)2溶液中含有二价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逐滴加入稀硫酸后,相当于加入了氢离子,溶液中存在了稀硝酸,稀硝酸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本身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气体,溶液中有NO气体放出,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3Fe3++NO↑+2H2O,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0、C【解题分析】

NH3中N原子成3个σ键,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型杂化杂化,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CH4分子中C原子采取sp3型杂化杂化,杂化轨道全部用于成键,碳原子连接4个相同的原子,为正四面体构型。【题目详解】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相同,中心原子均是sp3型杂化,故A错误;B.NH3分子中N原子、CH4分子中C原子均形成4个杂化轨道,故B错误;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而CH4分子中C原子采取sp3型杂化杂化,杂化轨道全部用于成键,故C正确;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不能解释两分子形状不同,如CH3Cl是极性分子,也是四面体构型,故D错误;故C正确。【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注意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与杂化轨道理论,注意孤对电子对占据杂化轨道,但在观察分子形状时要忽略孤对电子对占据的空间。11、D【解题分析】

A.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碳酸钠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中水的电离程度,故A正确;B、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碳酸根离子水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增大,故B正确;C、碳酸钠水解显碱性,加入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进行,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钠离子浓度增大,故C正确;D、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c(Na+)+c(H+)=2c(CO32-)+c(HCO3-)+c(OH-),故D错误;故选D。12、A【解题分析】

由转化关系可知,甲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甲为醇,乙为烯烃,烯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丙,丙中2个溴原子应分别连接在相邻的碳原子上,结合C4H8的烯烃同分异构体进行判断。【题目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分子中2个溴原子不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碳原子上,不可能是烯烃与溴的加成产物,故A项错误;

B.若乙为(CH3)2C=CH2,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2CBrCH2Br,B项正确;

C.若乙为CH3CH2CH=CH2,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HBrCH2Br,C项正确;

D.若乙为CH3CH=CHCH3,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2CH3,D项正确;答案选A。13、C【解题分析】

A.由于硫的氧化性弱,所以只能将铜氧化成一价,故A错误;B.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因此观察不到现象,故B错误;C.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产生氢氧化铜的沉淀,过滤洗涤并灼烧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故C正确;D.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该反应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u(OH)2不能与葡萄糖反应,不能产生Cu2O沉淀,不能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C【解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羧酸和酚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HOCOOH为碳酸,碳酸为无机酸。详解:题给的5种基团两两组合后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有:CH3COOH,C6H5COOH,CHOCOOH,C6H5OH,HOCHO,HOCOOH共6种,其中HOCOOH为碳酸,所以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有机物有5种。故选B。点睛:本题注意苯酚有弱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是无机酸,不符合条件。15、B【解题分析】

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元素,利用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或消去反应进行分析;水解反应,方法步骤是加NaOH水溶液→冷却→加硝酸酸化→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消去反应:【题目详解】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水解反应:方法步骤是加NaOH水溶液→冷却→加硝酸酸化→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消去反应:方法步骤是加入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冷却,加入硝酸酸化→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因此选项B正确。【题目点拨】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一般采用先加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冷却,再加硝酸酸化,除去过量氢氧化钠,最后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颜色,判断卤素原子;因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存在局限性,因此一般不采用。16、C【解题分析】A.过氧化钠颜色变浅,是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或CO2反应生成氧气,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氯水颜色变浅,是HClO分解生成HCl和氧气,Cl、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水玻璃中出现浑浊,是硅酸钠溶液中溶解CO2生成硅酸,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浓硝酸的颜色变为黄色,是硝酸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O2和O2,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碳碳双键;羟基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H2OH+CH3COOHCH3CH2OOCCH3+H2O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解题分析】

A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其分子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为85.7%,且相对分子量小于30,即A为CH2=CH2,B为聚乙烯,C为二氧化碳,D为乙烷,E为乙醇,F为乙醛,G为乙酸,H为乙酸乙酯。【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CH2=CH2,E为乙醇,A、E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碳碳双键、羟基;(2)反应①:为乙烯加聚成聚乙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⑤:为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⑦:为乙酸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H2OOCCH3+H2O;(3)反应④为乙烯与水加成为乙醇,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⑤为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属于氧化反应。【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有机物之间的转化,涉及考查了官能团的相关知识,有机反应,有机反应的类型,本题关键是要推断出A为乙烯。18、环己醇羟基酯化(取代)反应2+O22+2H2O9【解题分析】

由框图:知A是环己醇;由知B为;知E为:;由E+AF,则F为,由C为,CD可知【题目详解】(1)苯酚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即,则为A是环己醇,由C的结构简式:知,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答案:环己醇;羟基。(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A为环己醇,E为,A+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答案:;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A为环己醇,由A生成B即反应条件知生成B的结构简式为;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答案:2+O22+2H2O。

(4)根据已知:C为,由C合成D的反应条件:可知1)反应生成:,2)的反应为:;答案:。(5)由E的结构简式:,同时满足①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移动官能团有3种);(移动官能团有6种),共9种;答案:9。19、ABCD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分液漏斗稀硫酸蒸馏b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略高于118℃【解题分析】

分离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利用其性质不同进行分离,如乙酸乙酯不溶于Na2CO3溶液,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然后利用乙醇易挥发,进行蒸馏等等,据此分析;【题目详解】(1)A、从试管A中蒸出的气体为乙酸乙酯、乙酸、乙醇,振荡过程中乙酸、乙醇被碳酸钠溶液吸收,上层液体逐渐变薄,故A正确;B、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上层,下层为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试管A中蒸出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CO2,溶液红色变浅或变为无色,故B正确;C、根据B选项分析,故C正确;D、乙酸乙酯有水果的香味,故D正确;答案选ABCD;(2)①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之析出,然后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即A为乙酸乙酯,试剂1为饱和碳酸钠溶液;②根据①的分析,操作1为分液,所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③B中含有乙醇、乙酸钠、碳酸钠,利用乙醇易挥发的性质,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乙醇,即操作2为蒸馏,E为乙醇,C为乙酸钠和碳酸钠,需要将乙酸钠转化成乙酸,然后蒸馏,得到乙酸,因此加入的酸,不易挥发,即试剂2最好是稀硫酸;④根据③的分析,操作2为蒸馏;⑤根据上述分析,操作3为蒸馏,温度计的水银球在支管口略向下,即b处;蒸馏过程中还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乙酸的沸点为118℃,因此收集乙酸的适宜温度是略高于118℃。20、fabcde(ab顺序可互换)过快滴加NaClO溶液,过量的NaClO溶液氧化水合肼,降低产率无固体残留且溶液呈无色(答出溶液呈无色即给分)2IO3-+3N2H4·H2O=3N2↑+2I-+9H2O趁热过滤或过滤80%水合胼能与水中的溶解氧反应不合理可能是I-在酸性环境中被O2氧化成I2而使淀粉变蓝【解题分析】

(1)水合肼的制备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利用装置D制备氨气,装置A为安全瓶,防止溶液倒吸,气体通入装置B滴入次氯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水合肼,剩余氨气需要用装置C吸收;(2)加入氢氧化钠,碘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加入水合肼得到氮气与NaI,得到的NaI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NaI;⑥由碘单质计算生成的NaI与NaIO3,再由NaIO3计算与N2H4•H2O反应所得的NaI,由此计算得到理论生成的NaI,再计算产率可得;⑦NaIO3能够氧化碘化钾,空气中氧气也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①水合肼的制备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利用装置D制备氨气,通过装置A安全瓶,防止溶液倒吸,气体通入装置B滴入次氯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水合肼,剩余氨气需要用装置C吸收,倒扣在水面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按气流方向其连接顺序为:fabcde,故答案为fabcde;②开始实验时,先向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