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届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届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届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届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届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届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用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不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A.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B.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mRNAC.该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D.该人肝细胞中的DNA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粒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B.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不一定增加C.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它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D.封山育林使植被恢复的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4.关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内不同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B.体内不同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各异C.各种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各种细胞都可以有选择地表达细胞中的某些基因5.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了基因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B.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检测F1的配子种类及比例C.孟德尔设计正交和反交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D.孟德尔依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判断亲本是否纯合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和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出细胞的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其它细胞是主动运输C.氨基酸进入细胞既能通过协助扩散,又能通过主动运输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是通过胞吞作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XY型性别决定动物皮毛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相关等位基因用A、a表示,但是当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B、b)中的B存在时,含A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白色。现取白色纯合品种的两只该动物甲和乙交配,得F1,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a与B、b的基因座位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亲本乙的基因型为_____,F1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_____。写出甲乙杂交产生F1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3)F2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有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令F2中的白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随机交配,生出白色雌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8.(10分)由腊梅凝集素基因控制合成的某种蛋白质能与蚜虫肠道粘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蚜虫吸收营养物质。通过基因工程将腊梅凝集素基因转入烟草,可增强其抗蚜虫的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能以腊梅凝集素基因产生的mRNA作为模板按照______________原则获得cDNA片段,以获取腊梅凝集素基因片段。为使腊梅凝集素基因在烟草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2)将表达载体导入烟草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目的是______________。将腊梅凝集素基因转入烟草细胞内并成功实现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______________。(3)将转基因烟草幼苗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隔区种植,并接种等量的蚜虫,一定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_法统计蚜虫的种群密度,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转基因烟草具有抗蚜虫能力。9.(10分)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填标号),其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_______(填标号)中。(2)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____________。(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___________有关。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可将其染成_____________(颜色)。(4)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__。(5)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___________模型,性激素通过该结构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10.(10分)美国新希望生殖医学中心张进团队于2016年10月19日在美国生殖医学学会会议上正式宣布,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男婴已于2016年4月诞生。下图是该男婴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上述“三亲婴儿”的核DNA由母亲甲和父亲丙提供,质DNA由捐赠者乙提供。由此可见,“三亲婴儿”的意义在于可以避免子代___________中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发生。(2)过程③在体外进行时需要对精子进行___________处理,卵母细胞应处于MⅡ_________期。(3)过程④是早期胚胎培养,需将受精卵移入___________继续培养。(4)过程⑤是___________技术,取_____的滋养层细胞可以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11.(15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增强、减弱、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题分析】

组成动物的任何完整的正常细胞,都具有胰岛素基因,其DNA都可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而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因此只有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可以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题目详解】动物胰岛A细胞具有该生物的全套遗传信息,因此具有胰岛素基因,其DNA都可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A错误;胰岛素基因在胰岛A细胞中不表达,不能形成能与该探针进行杂交的mRNA,B正确;胰岛素基因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可形成能与该探针进行杂交的mRNA,C错误;该动物肝细胞同样也具有该生物的全套遗传信息,因此具有胰岛素基因,其DNA都可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DNA分子杂交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C【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题目详解】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由以上信息可知: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①正确;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在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错误;

③着丝粒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

④减数分裂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也减半,④错误;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正确;

⑥染色体先复制后配对形成四分体,⑥错误;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⑦错误。

故选C。【题目点拨】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特殊性表现在:

①从分裂过程上看:(在减数分裂全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②从分裂结果上看:形成的子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只有亲代细胞的一半

③从发生减数分裂的部位来看:是特定生物(一般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特定部位或器官(动物体一般在精巢或卵巢内)的特定细胞才能进行(如动物的性原细胞)减数分裂。

④从发生的时期来看:在性成熟以后,在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3、B【解题分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演替的趋势: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题目详解】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的演替能形成森林,但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者只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A错误;在环境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自然群落才会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若环境不适宜,物种的丰富度不一定增加,B正确;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超过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C错误;封山育林使植被恢复的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4、C【解题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有全能性的原因是因其含有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题目详解】A.、体内不同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是表达全能性的基础,不是细胞全能性的含义,A错误;B、体内不同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各异不是细胞全能性的含义,B错误;C、根据全能性的概念可知:各种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C正确;D、各种细胞都可以有选择地表达细胞中的某些基因属于细胞的分化,不是细胞全能性的含义,D错误。故选C。5、B【解题分析】

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观察实验——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提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明确假说内容、演绎推理内容和测交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详解】A、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而不是基因的概念,A错误;B、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根据测交实验结果判断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B正确;C、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C错误;D、孟德尔需用豌豆为实验材料,豌豆自然状态下为纯种,D错误。故选B。6、B【解题分析】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题目详解】水、气体和脂溶性物质进出细胞均为自由扩散,所以二氧化碳和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的,A正确;葡萄糖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为协助扩散,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为主动运输,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当小肠中的葡萄糖的含量较多时,也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B错误;氨基酸进入细胞既能通过协助扩散,又能通过主动运输,C正确;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是胞吞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不同aaXbYAXB、aXB、AXb、aXb41/48【解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黑色的基因型组合为A-bb,白色的基因型为:A-B-、aa--。根据子二代中雌雄的表现型不一致可以推知,B、b位于X染色体上。故黑色的基因型为A-XbXb或A-XbY,白色的基因型为:A-XB--、aa--。甲的基因型为:AAXBXB,乙的基因型为aaXbY。【题目详解】(1)基因A、a与B、b属于非等位基因,基因座位不同。(2)根据子二代中雌雄的表现型不一致可知,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根据后代中雄性白色个体A-bb占3/8可知,B、b位于X染色体上。且根据子二代雄性中黑色即A-XbY占3/8即3/4×1/2可知,子一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XBXb,结合子二代中雌性均为白色可知,子一代中雄性为AaXBY,进而可以推知亲本中甲的基因型为:AAXBXB,乙的基因型为aaXbY。F1雌果蝇AaXBXb产生的配子为AXB:aXB:AXb:aXb=1:1:1:1。甲乙杂交产生F1的遗传图解如下:。(3)子一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XBXb,雄性为AaXBY,F2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共有3×2=6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有4种,AAXBXb、aaXBXb、AaXBXB、AaXBXb。F2中的白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AA:Aa:aa=1:2:1,XBXB:XBXb=1:1)产生的配子中:A:a=1:1、XB:Xb=3:1;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XbY(AA:Aa=1:2),产生的配子中:A:a=2:1,Xb:Y=1:1,故二者随机交配,生出白色雌性纯合子即aaXbXb的概率为1/2×1/3×1/4×1/2=1/48。【题目点拨】本题的关键点在于确定B、b位于X染色体上,且确定黑色和白色对应的基因型,进而进行相关的概率计算。8、碱基互补配对启动子终止子农杆菌转化法吸引农杆菌感染烟草细胞转化样方转基因烟草幼苗区内的蚜虫密度低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区【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信息,对相关问题情境进行解答。(1)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腊梅凝集素基因产生的mRNA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获得cDNA片段,进而获取腊梅凝集素基因片段。为使腊梅凝集素基因在烟草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2)将表达载体导入烟草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在该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目的是吸引农杆菌感染烟草细胞(因为酚类化合物能够吸引农杆菌向其移动)。将腊梅凝集素因转入烟草细胞内并成功实现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转化。(3)蚜虫的活动能力极弱,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将转基因烟草幼苗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隔区种植,并接种等量的蚜虫,一定时间后统计蚜虫的种群密度,若转基因烟草幼苗区内的蚜虫密度低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区,则说明转基因烟草具有抗蚜虫能力。9、(1)⑤rRNA(或RNA)和蛋白质②、④(2)⑤→③→①→⑥(3)a糖蛋白健那绿染液蓝绿色(4)0(5)流动镶嵌自由扩散【解题分析】

(1)由图可知,⑤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化学成分是rRNA(或RNA)和蛋白质。④叶绿体和②线粒体都有DNA,且叶绿体和线粒体的遗传不遵循遗传规律。(2)分泌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修饰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所以顺序是⑤→③→①→⑥。(3)糖蛋白质具有识别作用,⑥上的a表示糖蛋白。线粒体染色常用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4)信使RNA由细胞核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所以通过的生物膜是0。(5)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性激素是脂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对细胞结构图像的识别、生物膜系统、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知识。10、细胞质DNA获能中发育培养液胚胎移植囊胚期【解题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将两个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过程②表示将重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过程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