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本试题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在音乐方面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用礼乐调整社会风气;墨子认为音乐让国君一人独自欣赏则了无生趣,让臣子一起欣赏必然耽误政事,让劳动者欣赏必然耽误工作时间。孔子和墨子对音乐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A.西周礼乐制度等级森严 B.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C.分封宗法制度逐渐瓦解 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答案】B【解析】孔子和墨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们对于礼乐制度的认知截然不同。在西周时期,礼乐制度是全社会的生活准则,结合所学可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因此孔子和墨子对礼乐制度的认知有所不同,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礼乐等级制度遭到破坏,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礼乐制度是生活准则而非艺术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2.汉代的夫余文化遗存(在今吉林省)榆树老河深遗址中,出土了铁27件、铁凿4件、铁镭8件、铁镰13件,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在老河深大、中、小型墓中均有出土。经学者比对,这些铁制农具与汉代中原地区的农具完全相同。这表明汉代()A.农耕生产区域的扩展 B.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C.存在大地主田庄生产 D.跨区域长途贸易兴盛【答案】A【解析】吉林榆树位于东北地区,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在老河深大、中、小型墓中均有出土。经学者比对,这些铁制农具与汉代中原地区的农具完全相同,说明汉代中原地区的农耕生产方式扩展至东北地区,A项正确;材料仅说明东北地区铁器使用情况,并未涉及牛耕的相关材料,同时也未说明其他地区铁犁牛耕的使用,B项夸大了范围,排除;出土铁器并不能说明当时东北地区出现了大地主田庄生产组织形式,也可能是其他的生产组织形式,C项说法不准确,排除;铁器可能是仿制或间接传入东北地区,无法说明是跨区域长途贸易,D项说法不准确,排除。故选A项。3.泰山封禅是古代皇帝最隆重的祀仪之一。皇帝登临泰山筑土建坛,向天地报告自己的功业。古代进行过泰山封禅的先后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六位皇帝。这反映()A.泰山封禅基于国家政治大一统 B.君主借助天人观念以强化统治C.泰山封禅取决于帝王个人功业 D.中原王朝的控制区域日益扩大【答案】B【解析】泰山封禅是古代皇帝最隆重的祀仪之一,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六位皇帝曾经进行过泰山封禅,结合所学可知,天人观念植根于上古时期中国传统思想,古代君主常借助天人观念以强化统治,B项正确;宋代并非大一统王朝,且泰山封禅不一定与大一统有关,排除A项;宋真宗功业一般也进行了泰山封禅,排除C项;汉唐宋统治区域不一,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项。4.北齐史学家魏收所作《魏书》记载称东晋是“僭晋”,表明北魏才是正统皇朝;称宋、齐、梁为“岛夷”,把它们视为“自拟王者”的地方势力,从政治上明确表明北魏是正统皇朝的继承者。这种表述()A.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B.体现了南北方的文化差异C.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D.反映了当时政权更迭频繁【答案】C【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动荡时期,北朝主要是少数民族政权,而南朝则是汉族政权。由材料可知,当时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史官魏收重视强调北朝的“正统性”,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历史表述体现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化认同,推动了当时北方民族交融,C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深受儒学思想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体现南北方文化差异,而是南北方正统之争,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政权更迭频繁,排除D项。故选C项。5.晚唐传奇小说《窦乂》讲述了商人窦乂致富故事,书中写道"胡人米亮谓乂曰'(长安)崇贤里有小宅出卖,直二百千文,大郎速买之。'又西市柜坊,巢(意指存蓄)钱盈余,即依直出钱市之。"以上史料可以印证,当时()A.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 B.陆上丝绸之路繁荣C.已出现资财存储机构 D.土地买卖之风盛行【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窦乂由“柜坊”取出存蓄来购买小宅,可以用于印证当时出现了资财存储的机构,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坊市制度的严格,排除A项;材料与中外经济交流即陆上丝绸之路繁荣无关,排除B项;仅窦乂购买“小宅”一事,不能说明土地买卖之风盛行,排除D项。故选C项。

6.某史书记载:“新安朱熹,大抵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此宋儒之学所以度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欤!”该史书()A.代表了封建政府的价值立场 B.表达了心学家对程朱理学的批判C.客观评价了朱熹的学术成就 D.阐发了明清进步思潮的价值理念【答案】A【解析】由材料文本叙述可知,该史书作者对朱熹持肯定态度,将朱熹视为“度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结合所学可知,朱熹的理学思想已确立官方哲学地位,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相反是肯定程朱理学,排除B项;材料文本叙述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明清进步思想家的言论,排除D项。故选A项。7.唐代南北方多地均有制瓷窑场,河北邢窑、河南黄冶窑、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是其典型代表。宋元时期,广州、潮州、惠州、雷州、德化、晋江、福州等地制瓷窑场迅速增加,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当时广东、福建两省制瓷窑场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A.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大一统局面的出现C.南方制瓷技术的进步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答案】A【解析】唐代南北方多地均有制瓷窑场,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丝绸之路海陆并举。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陶瓷海运更趋方便等原因,南方港口附近的制瓷业迅速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广东、福建两省的制瓷业迅速兴起,并超过北方,主要是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A项正确;宋代并未出现大一统局面,排除B项;南方制瓷技术的进步也是南方制瓷业兴起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宋元时期涵盖元朝,而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完成于两宋之交,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在南宋和元朝时期更趋明显,可从时间线索上排除D项。故选A项。8.王守仁在江西镇压农民起义以后,在赣州等地制立.乡约",推行保甲之法。同时,以.民风不善,由于教化未明",在其所到之处兴建社学,延师教子。对此,下列王守仁的言论最能用于阐释上述做法的是()A.“四民异业而同道" B.“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C.“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答案】D【解析】王守仁镇压农民起义后,制立“乡约”、兴建社学、推行保甲法,加强教化和管理,体现了其“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和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感慨,D项正确;“四民异业而同道”强调的是从事士农工商的宗旨在于益于人民生活,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分析的是知、行关系,并非国家治理,排除B项;“攻吾之短者是吾师”体现的是王守仁的学习态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康熙皇帝曾谕令在乡试、会试将.浮饰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改试策、论、表、判。五年后,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乾隆皇帝时,朝臣中也有废除八股文的声浪,却也最终作罢。这表明当时()A.选官制度变革势在必行 B.西学思想的影响日益广泛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八股取士有深厚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康熙、乾隆年间都有关于科举制下八股文的存废争议及实践,但最终都只能恢复八股取土。据“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可知八股取士有深厚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选官制度变革势在必行,排除A项;西学此时在中国影响力有限,排除B项;八股文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排除C项。故选D项。10.有学者统计了以下两表(表1和表2)。观察表1到表2的变化,最合适的论文主题可能是()表1: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举例夷、红毛、藩属、西洋诏敕、谕旨、表怀柔、贸易管制理藩院、礼部三跪九叩、朝贡、跪、接见比例(%)74.9%2%0.81%2.4%19.8%表2: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举例夷、酋、洋、道歉、致电、欧罗巴函、照会、国书、咨文通商、外交外务部跪、朝觐、握手比例((%)87.5%4.7%13%08%5.7%A.《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 B.《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C.《天朝上国观念的转变》 D.《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答案】C【解析】观察表1到表2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时期随着国门的打开和国际视野的增强,晚清政府的外交策略和外交措辞逐渐有了新的变化,从原先“天朝上国”理念占主导逐渐转向接纳近现代国际法的思想,C项正确;变法维新思潮有一定影响,但在时间线索上并不能完全覆盖材料所述时间,排除A项;社会结构变迁应从阶级、阶层变动中体现,材料无反映,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接受近现代国际法和国际外交准则的外交近代化过程,并不完全体现“丧权辱国”,排除D项。故选C项。11.某时期,北京城内"凡卖洋货者均皆逃闭",人们纷纷将家里的洋货自行销毁,"各种煤油灯砸掷无数,家家户户尤恐弃之不及,致贻祸患"。时人记述,"城内商铺招牌‘洋药局'改为‘土药局',‘洋货'改为‘广货',‘洋布'改为‘细布',诸如此类甚多"。作为直接证据,该史料可用于研究()A.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民众反应 B.清末农民运动的民族义愤情绪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残酷暴行 D.反帝爱国运动中群众抵制洋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北京城内发生了严重的“排洋”现象,义和团运动期间主张“扶清灭洋”,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故义和团进入北京以后,使当时民众产生了一定的恐慌,B项正确;A、C两项都是近代北京遭受的外来侵略,并不会大规模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排除A、C项;D项主要表述的是以五四爱国运动为代表的反帝爱国运动,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抵制洋货的现象,但不会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12.1905年,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在秘密报告中说:"我仅指出两方面以提高我们的警觉:第一,日本以庞大的国库补助,促进海运繁荣,保护并奖励贸易;第二,通过东亚同文书院等机构,热心发展中国教育,锐意培养能在中国活动的自己人。"这份报告撰写的目的可能是()A.与日本争夺山东青岛地区 B.对中国革命形势保持警惕C.争夺对华经济文化控制权 D.争取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所述和材料作者身份可知,1905年正值日俄战争前后,日本大肆扩大在华势力范围,此时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要求本国政府警觉日本在华的侵略和文化渗透行为,从政治动机上可知,此举是德国为了与日本争夺对华经济文化控制权,C项正确;A项主要发生在一战前,时间错误,排除;中国革命此时仍处于零星状态,且与材料所述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此时中国已对外开放大量通商口岸,结合所学可知此亦非德国外交官的报告意图,排除D项。故选C项。13.欧战(一战)后,很多中国人几乎形成一种共识—世界将进人一个全新的时代,故"新文明""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人"逐渐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这种现象反映了()A.思想运动推动观念更新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泛接受C.一战成为思想变革根源 D.当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答案】A【解析】材料所述的欧战(一战)发生于1914——1918年,此时正值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推动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A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但接受者尚待增加,排除B项;阶级和经济因素的变动才是社会变革的根源,而非外部的战争影响,排除C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主要是在20世纪以前,且主要是影响当时中国人对科学的认知,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列为1926年《北华捷报》(上海租界内英文报纸)投书人的言论交锋,这反映了当时()“把洋人拉到和不受保护的中国人一样的境地,对可怜的人民丝毫没有用处!”——署名“Ajax”的读者,1926年1I月27日《北华捷报》“在中国百姓心目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才是正义和平等的象征……些压迫百姓的军阀并未骚扰享有特权地位的洋人。我以为,这将会使农民们更加憎恨洋人,而洋人显然是和这些军阀结为同盟的。——暑名“F.D.Z."读者的回应,1926年12月4日《北华捷报》A.反帝反军阀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B.租界居民积极支持北伐战争C.农民成为当时革命战争的主力 D.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力扩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26年《北华捷报》(上海租界内英文报纸)投书人的言论交锋,结合所学和时间可知,1926年正值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顺利发展时,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反帝反封反军阀的思想随着国民革命的顺利进行影响日益广泛,D项正确;当时的反帝反军阀战争并未取得完全胜利,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知租界居民对北伐的态度,排除B项;国民革命的主力是具有新思想的国民革命军,排除C项。故选D项。15.某时期,中共强调在土地政策上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地主也同样分得一份土地。一时间粮食产量提高一二成,农民生活改善,能吃饱饭,踊跃参军支前。这一举措()A.得益于国共两党的政治合作 B.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群众基础C.彻底变革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有助于团结一切力量抗击日寇【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通过发动土地革命,赢得广大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B项正确;A项是指国民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表述主要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此时已停止了土地革命,且时间不符合材料所述,排除。故选B项。16.1947年,西满地区(今辽宁锦州与河北山海关交界处)鼠疫流行,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按照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制定防疫工作计划,培养防疫人员,注意在城市清理垃圾,加强城市卫生管理,在乡村开展卫生保健和卫生清扫运动。不久后即战胜鼠疫。这反映了当时东北解放区()A.社会主义公共服务得到完善 B.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C.人民群众卫生意识普遍提高 D.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可知,此时正值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东北解放区推行一系列公共卫生管理,促进当时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D项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于1956年,时间不对,排除A项;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与材料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普遍提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尧帝时候,洪水滔天……舜举用了鲧的儿子禹来继续鲧的治水事业。禹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山……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舜帝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据韩兆琦主译文白对照版《史记·夏本纪》材料二考古学证据表明距今4000年前后黄河发生大规模的改道,气候重建表明约4000年前气候好转的开始阶段恰好对应于夏朝的始建时期,这证实夏朝建立前夕的大洪水是真实发生过的,而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成功可能主要得益于4000年前的气候好转而并非人力之能所为。——据吴文祥、葛全胜《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整理材料三大禹信仰的产生基于其治水实践及其对传统社会的影响。秦始皇是第一位祭祀大禹的帝王。北魏孝文帝在大禹治水之地龙门用最高祭祀礼仪祭祀禹庙。唐宋元君主多次重修、新修大禹庙宇,希望大禹护佑国祚绵长,家国安福。明清两朝对于大禹的信仰与册封达到鼎盛。这与黄河屡次冲决运河,阻碍国家漕运的现状密不可分。——摘自郑民德《大禹治水:历史变化中的国家信仰与社会崇拜》(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你认为可信的部分,并说明你的依据。(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大禹信仰的历史原因。【答案】(1)可信部分之一夏朝建立前夕曾发生大洪水。依据《史记》关于大禹治水传说的记载与现代学者关于黄河改道、夏朝前夕大洪水的考古学研究成果相互印证。可信部分之二∶夏朝建立前夕洪水的问题得以解决。依据∶《史记》关于大禹治水,疏导河道,治水成功的记述和现代学者关于4000年前的气候好转,洪水消退的研究成果相互关联。(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2)原因∶黄河水患频发,黄河治理成为古代封建王朝兴衰的关键小农经济占主导,封建统治者重视治河与水利;专制皇权强化,构筑社会稳定的现实需求;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统治者重视建构文化信仰。(考生答出小农经济、专制皇权、儒家思想、政治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等信息可,任答3点;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解析】【小问1详解】部分及依据:根据材料“尧帝时候,洪水滔天……舜举用了鲧儿子禹来继续鲧的治水事业”“考古学证据表明距今4000年前后黄河发生大规模的改道”可知,可信部分之一是夏朝建立前夕曾发生大洪水。依据是《史记》关于大禹治水传说的记载与现代学者关于黄河改道、夏朝前夕大洪水的考古学研究成果相互印证。根据材料“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成功可能主要得益于4000年前的气候好转而并非人力之能所为”可知,可信部分之二是夏朝建立前夕洪水的问题得以解决。依据是《史记》关于大禹治水,疏导河道,治水成功的记述和现代学者关于4000年前的气候好转,洪水消退的研究成果相互关联。【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材料“这与黄河屡次冲决运河,阻碍国家漕运的现状密不可分”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小农经济、专制皇权、儒家思想、政治稳定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等角度进行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的六大方面特点一、大一统的一元行政思想与措施自春秋战国后,以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为标志的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中央集权是封建国家治理的最基本理念和制度要素二、“民惟邦本”的思想与措施民本思想强调国家治理要亲民、重民、顺民。君与民、政与民的关系如何,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三、选贤任能思想与措施选贤任能的思想和措施在春秋战国之际兴起,在秦汉以后日渐成熟,完善吏制、德先才后、人尽其才是显著特点四、社会治理思想与措施社会治理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基本内容,涵盖了乡村治理、知晓民情、社会救助五、德法相依思想与措施“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思想,具体表现为律令制定、“法”通过律令表现出来、慎用刑罚、权力制衡、礼乐教化六、“治安中国”与“华夷一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边疆与民族治理的许多具体措施,如边疆开拓与移民实边、因俗而治与移风易俗——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的任意三个方面的特点,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选取的国家治理的特点∶①大一统的一元行政思想与措施②选贤任能思想与措施③“治安中国”与“华夷一家”对应历史时期∶汉武帝时期。(考生能按材料选取3个国家治理特点且与选取的历史时期相匹配可。)史实论证∶①在一元行政方面,实行“推恩令”、设置刺史、打击地方豪强、盐铁官营、重农抑商、尊崇儒术等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说明∶考生选取的特点与史实论述相关联,且考生叙述史实准确可,如示例答案中考生能列举“推恩令”、刺史、打击豪强、盐铁官营、重农抑商、尊崇儒术的其中一项且与选取特点相契合)②在选贤任能方面,汉武帝推行察举制,依据品德、才能、名望等因素选拔人才,推动官僚政治的发展。(考生选取的特点与史实论述相关联,且考生叙述史实准确可。如示例答案中,考生能列举出察举制或征辟制且与选取特点相契合)③在开疆拓土方面,汉武帝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如示例答案中,考生能列举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等其中一个史实且与选取特点相契合)(考生论述过程结合材料可如示例。考生论述逻辑清晰,关系语恰当,举例有说服力,如示例。)【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需要选取材料中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的任意三个方面的特点,如可以选取:①大一统的一元行政思想与措施②选贤任能思想与措施③“治安中国”与“华夷一家”。然后明确历史时期,结合所学可知为汉武帝时期。接下来要结合所学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选官制度和边疆举措等展开阐述,如①在一元行政方面,实行“推恩令”、设置刺史、打击地方豪强、盐铁官营、重农抑商、尊崇儒术等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说明∶考生选取的特点与史实论述相关联,且考生叙述史实准确可,如示例答案中考生能列举“推恩令”、刺史、打击豪强、盐铁官营、重农抑商、尊崇儒术的其中一项且与选取特点相契合)②在选贤任能方面,汉武帝推行察举制,依据品德、才能、名望等因素选拔人才,推动官僚政治的发展。(考生选取的特点与史实论述相关联,且考生叙述史实准确可。如示例答案中,考生能列举出察举制或征辟制且与选取特点相契合)③在开疆拓土方面,汉武帝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前后,督理台湾军务的沈葆桢向清廷提出了在台湾联外交、储人才、储利器、通信息的方略,得到清廷采纳。随后,在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等洋务派官员的主持和推动下,在台湾实行了加固城防、兴建炮台、增调舰船、整备军械、奖励移民、开山抚番、修建道路、开通电报、整顿吏治等措施。台湾也迈出了经济技术向近代化转轨的脚步,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矿企业、第一条铁路、第一条电信线路、第一所新式学校……成为中国各省中建设和发展成就较突出的地区之一。1885年,清政府下诏在台湾建省,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第20个行省。——摘编自汪广仁、王雯妹《台湾近代早期技术发展略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后期清廷重视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中后期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历史意义【答案】(1)背景:政治上:①西方国家的海上威胁和侵略,使清政府重视台湾的海防价值和战略位置。②日本侵略台湾,推动清政府重视台湾近代化国防建设。经济上:①近代工业化进程(洋务运动)逐渐深入,清政府开始重视台湾的内部治理与近代工业的发展。②经济结构的变动,清政府开始关注台湾的经济价值。思想上:①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清政府“师夷长技”加强对台湾的建设。②“天朝上国”观念受冲击,逐渐以国际战略眼光认识台湾的地缘政治意义。③随着国际意识、海洋意识增强,清朝统治阶层逐渐认识到台湾是国家的战略优势。(2)意义:①促进台湾的经济开发和近代化进程。②密切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③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治理,为日后的台湾地方行政区划奠定基础。④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⑤增强了统治者的海洋意识。⑥有利于拓展统治者的国际视野。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主权意识)。⑧有助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解析】【小问1详解】背景:根据材料所给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政治(如民族危机加深、日本侵略台湾、清政府助推国防现代化等)、经济(如洋务运动的开展、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发展等)及思想(如西学东渐的影响、“天朝上国”观念受冲击、海洋主权意识等)等角度作答。【小问2详解】意义:根据材料中建设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推动台湾近代化、巩固清政府对台湾的管理、抵御侵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海洋意识及促进祖国统一等角度进行分析。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2年10月,抗战后方的《大刚报》举办了一次民意调查,探究国人对战争形势及国内外重要政治问题的意向,收到了主要来自湘、桂、粤、赣四个省区的民众回信。以下为该民调的部分材料:表1:《大刚报》1942年民意调查部分结果统计(有删节)序号问题及结果统计你认为中国抗战,究竞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能:占99.5%未置可否:占0.5%2你主张联合国家,应该先以全力解决德国,还是先以全力解决日本?日本:占69.4%德国:占30.6%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要:占50.8%不要:占48.2%未置可否:占1%表2:调查结果之分类统计(有删节)性别男:占94.6%女:占5.4%年龄20岁以下20—30岁30—40岁40岁以上占52.5%占26.8%占14.1%占6.6%职业学生公务员商人军人工人自由职业农民其他39.6%19.9%14.8%14.6%7.7%1.27%0.8%1.33%——据杨天宏、宋仕宏《抗日战争转机与社会心理变化—以1942年(大刚报)民意调查为中心的探析》整理(1)根据材料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刚报》民意调查反映的民众对抗战前途走向的认知,分析这种认知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表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大刚报》调查结果的史料价值。【答案】(1)认知:绝大部分民众认为抗战能够取得最终胜利。(考生能答出大部分民众认为抗战胜利、民众对抗日战争胜利充满信心、民众对抗战前景看好等信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原因∶①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华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强化了团结抗战的决心(或第二次国共合作,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②百团大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③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增加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④《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形成了全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⑤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坚定鼓舞。⑥反法西斯阵营扭转不利局面,轴心国集团进攻势头被遏制。⑦对日作战的持久战战略获得民众广泛认可。(考生能答出民族危机加深、民族国家意识觉醒、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