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02课件_第1页
职业危害02课件_第2页
职业危害02课件_第3页
职业危害02课件_第4页
职业危害0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危害02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因素分布工作场所硫化氢、酚:主要分布污水隔油池上、碱渣处理装置、浮选池上、曝气池上、浮选泵房内。噪音:污水鼓风机房、污水浮选泵房、空分空压站、空分操作室走廊、空分操作室内、冷干机厂房。盐酸、氢氧化钠:二循电絮凝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窒息性、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相对密度为1.19,易溶于水,也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机会在采矿和从矿石中提炼铜、镍、钴等,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的开采和提炼橡胶、人造丝、鞣革硫化燃料、造纸、颜料、菜淹渍、甜菜制糖,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开挖和整治沼泽地、沟渠、水井、下水道、潜涵、隧道和清除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以及分析化验室工作者,都有接触硫化氢的机会。天然气、矿泉水、火山喷气和矿下积水,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由于硫化氢可溶于水及石油中,有时可随水或油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故。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途径和毒理学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吸收,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少。误服可经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人对硫化氢的嗅觉域个体差异很大,据报道嗅觉感知的浓度在0.0007~0.2mg/m3范围内波动,远低于引起危害的浓度,因而低浓度的硫化氢存在可被敏感发现。浓度超过0.2mg/m3后,其腐蛋臭味强度与浓度的升高成正比。职业病危害因素当浓度超过30~40mg/m3,继续增高时反觉臭味减弱。吸入70~150mg/m3,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入300mg/m3,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吸入1000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呼吸麻痹而死亡。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如果了解了硫化氢的性能、存在部位,和有可能引起硫化氢泄漏超标的区域,就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有硫化氢危害的工作区域设立警示标示和防中毒注意事项标示牌。进行作业时,必须带好防护器具,必须保证有两人以上的作业人数。作业岗位上应有防护器材,并保持完好状态。职业病危害因素急救措施一旦引起中毒,要立即进行自救和互救。首先要向上风向跑离到安全地带,同时立即报警。通知其他人员立即在自我保护措施安全的情况下,关闭阀门切断气源。如有他人中毒,应立即带好防护器具,把伤者救离到安全地带,进行现场急救。车间卫生标准最高允许浓度(MAC)10mg/m3。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的危害及预防国家标准对测得8小时稳态A声级大于等于85分贝的作业环境,为噪声超标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对听觉的损伤。长时间接触噪声,还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出现头疼、头晕、耳鸣、心悸和睡眠障碍。防噪声的用品:防噪声的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声帽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防噪声用品的作用: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噪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入耳内造成损伤的,强烈的噪声也可通过头部的颅骨传导造成损伤。防噪声物品就是通过阻断噪声传导起到保护作用。耳塞是最常用的防护用品,使用简单方便,易清洗消毒,适用于大多数噪声环境。耳罩和防声帽一般用于放炮等强噪声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佩戴防噪声用品要注意:要根据不同的噪声性质和强度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佩戴时要注意耳、头部的感觉舒适严密。进入噪声现场前要佩戴好防护用品,中途不能随便摘掉。防护用品用毕后应清洗干净,保存好,不能与油类和酸碱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我厂的作业环境中没有噪声超标岗位,由于空分岗位的噪声较高,所以配备了防护耳塞,员工能够在作业时及时佩戴好防护用品,起到了预防职业病的良好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氯化氢(盐酸)的理化性质无色非可燃性气体,有极刺激的气味。分子式HCl,分子量36.47。相对密度1.268(air=1.000)或1.639g/l。熔点-114.3℃,沸点-85℃,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在空气中呈白色的烟雾状。有强腐蚀性,能与多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氰化物产生剧毒氰化氢。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后果由于盐酸具有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极易挥发呈蒸气或烟雾状,可引起人体急性中毒,氯化氢吸入后大部分被上呼吸道粘膜所滞留,并被中和一部分,对局部粘膜有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在高浓度氯化氢作用下,可使肺水肿及出血。盐酸属强酸,可使蛋白质凝固,造成凝固性坏死。其病理变化是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溃疡。严重时可引起受损器官的穿孔、瘢痕形成、狭窄及畸形。同时由于大量烟雾笼罩周围的操作环境,使操作人员无法辨明现场,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其对环境造成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职业病危害因素泄漏的处理若是泄露量较大,如酸槽泄露,应该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通知原料作业人员。泄漏物处理须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应急处理人员戴空气呼吸器,穿防护雨衣,采取关阀门、倒槽转移或堵漏的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在处理的过程中,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大量泄漏时要及时在下游堵截,防止造成环境污染。职业病危害因素若是小量泄漏,可以在消防栓处接水,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同时将片碱外包装用小刀划开,丢放在脱盐水操作室后的外排水沟内,进行中和。采用堵漏方法将泄漏处理好。职业病危害因素防范措施急性吸入中毒:立即脱离现场,除去被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盐酸烟雾所致急性气管炎时,可用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必要时给氧。如刺激症状明显,咳嗽频繁,并有气急、胸闷等症状,可以0.5%异丙基肾上腺素1ml及地塞米松2mg雾化吸入。职业病危害因素误服中毒:严禁洗胃,也不可催吐,以免加重损伤或引起胃穿孔。可用2.5%氧化镁溶液、牛奶、豆浆、蛋清、花生油等口服。禁用碳酸氢钠洗胃(或口服),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的危险。其他进行对症疗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皮肤和眼的处理:脱去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灼伤处用5%碳酸氢钠液洗涤,尔后处理创面同烧伤。溅入眼内,即以大量温水冲洗,尔后以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冲洗,最后用可的松眼液滴眼。创面较大时,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职业病危害因素氢氧化钠性质、危害、处理方法: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288K时其饱和溶液浓度可达26.4mol/L(1:1)。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与无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能产生大量热,生成相应的盐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氢氧化钠通常称为烧碱,或叫火碱、苛性钠。这是因为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会腐蚀表皮,造成烧伤。它对蛋白质有溶解作用,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由于其对蛋白质有溶解作用,与酸烧伤相比,碱烧伤更不容易愈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用0.02%溶液滴入兔眼,可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小鼠腹腔内LD50:40mg/kg,兔经口LDLo:500mg/kg。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溅到皮肤上,尤其是溅到粘膜,可产生软痂,并能渗入深层组织,灼伤后留有瘢痕;溅入眼内,不仅损伤角膜,而且可使眼睛深部组织损伤,严重者可致失明;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绞痛、粘膜糜烂、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血性腹泻,有时发生声哑、吞咽困难、休克、消化道穿孔,后期可发生胃肠道狭窄。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