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1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2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3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4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中期测试题地理(100分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北半球为冬季B.①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C.②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D.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2.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B.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的C.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D.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答案】1.D2.A【解析】【分析】【1题详解】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可以判断,该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点图,③洋流位于印度洋北部,此时该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A项错误;①洋流常年受西南风吹拂,B项错误;②洋流是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是顺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C项错误;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季风洋流,D项正确。所以选D。【2题详解】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M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所以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A项正确;K海域的渔场是由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而形成的,B项错误;P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大陆东岸,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C项错误;Q地位于中高纬度大陆西岸,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D项错误。所以选A。【点睛】海雾是指在海洋影响下生成在海洋上的雾,它是在特定的海洋水文和气象条件下产生的,换句话说,海雾在那些经常可以满足成雾条件的海区出现的机会多,反之亦然,因而海洋上海雾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季节性。海洋上的雾绝大多数是平流雾。下图为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海水温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是()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4.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反之,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增温 B.大气温度的高低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无关C.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 D.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答案】3.B4.C【解析】【分析】【3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南美洲大陆西侧海面水温升高,在120°W—150°W之间为上升气流,水汽冷却凝结,降水增加,描述对应图中的甲和丙,B正确;乙图中降水在亚欧大陆一侧,

CD错误;丁图中在120°W—150°W之间为下沉气流,A错误。所以选B。【4题详解】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降温,A错误;大气温度的高低影响海冰的分布范围,B错误;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C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主要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是各种因素形成的,其中大气运动起了主要作用,D错误。所以选C。【点睛】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当洋流运动异常或大气环流变化而导致赤道东风和东南信风减弱时,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东低的温度分布将会被破坏,赤道逆流增强,西太平洋温暖的海水向东延伸,从而使东太平洋补充表层的下层冷海水减少,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形成厄尔尼诺。下图示意世界某局部区域,依据图示信息完成下面小题。5.甲乙自然带分别是()A.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针阔叶混交林带、温带草原带 D.针阔叶混交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6.造成图中5、6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土壤 C.热量 D.水分【答案】5.C6.D【解析】【5题详解】甲自然带介于亚寒带针叶林带和森林草原带之间,所以为针阔混交林;乙自然带位于森林草原带和荒漠半荒漠之间,所以为温带草原带,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6题详解】5、6的自然带不同,说明它们的所处的气候条件不同,据图可知它们所处的纬度相同,说明温度热量相同,只有水分差异不同,所以造成图中5、6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错误,D正确;5、6两地地形应均为平原,地形影响不大,土壤对5、6自然带分布没有影响,A、B错误。所以选D。【点睛】从赤道向两极的递变规律:各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成一定宽度的带状排列,并按经线方向有规律的南北更替的变化。它的产生,主要是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从沿海向内陆的递变规律:自然带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逐渐更替,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它的产生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必需具备一定的热量条件。“西湖龙井”(绿茶,即不发酵茶),因产于杭州西湖(西南山地)龙井一带而得名。“龙井”成为全国首批筹建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自2018年起,浙江省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选择向青川县捐赠茶苗540万株,建成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后期加工、销售由浙江省茶叶集团负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西湖龙井”茶园地属于我国综合自然区划中的()A.华南湿润热带地区 B.华北湿润、半湿润地区C.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 D.东部湿润亚热带地区8.青川县种植茶叶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地形平坦开阔 B.气温年较差大 C.春季降水丰沛 D.土壤呈微酸性9.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间具有()A.整体性 B.关联性 C.差异性 D.连续性【答案】7.C8.D9.B【解析】【7题详解】“西湖龙井”茶园地地处我国浙江省,浙江省在我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属于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C正确;华南湿润热带地区主要集中在北回归线以南广大地区,A错误;华北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B错误;我国综合自然区划中无东部湿润亚热带地区,D错误。所以选C。【8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川县位于四川北部山区,地势起伏较大,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小,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春季降水较少,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自2018年起,浙江省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可知,该地土壤呈微酸性,有利于茶叶种植,D正确。所以选D。【9题详解】图中箭头位于两个区域之间,说明两个区域之间有联系,没有体现整体性和连续性,A、D错误;材料“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选择向青川县捐赠茶苗540万株”、“建成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后期加工、销售由浙江省茶叶集团负责”、“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体现了区域间的关联性,B正确;没有反映区域差异性,C错误。所以选B。【点睛】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区域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性的基础,下图为2017年西安和成都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与成都相比,西安()A.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强 B.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C.资金和技术实力更雄厚 D.人流和物流辐射能力更强11.为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力,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③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④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10.B11.A【解析】【分析】【10题详解】读图可知,西安的经济规模较成都小,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弱,A错误;交通通道和信息通道均是西安大于成都,所以西安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B正确。资金流、技术流、人流均是西安小于成都,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力,①②正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城市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西安技术流比较高,应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③错误;西安已经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提高城市行政等级不符合实际,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可节约建设投资)、气候(中低纬地区气候温暖,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河流(河流有供水、航运功能)、资源(工矿城市的发展依托附近的矿产资源,干旱地区绿洲城市的发展依托近的水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交通枢纽的位置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政治、宗教和军事(3)科技(4)旅游(5)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标志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下图是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县域经济增长互动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促进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主要动力是()A.劳动力数量增加 B.科技水平提升 C.政府政策支持 D.区域资源禀赋13.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就业结构改变 B.环境污染加剧 C.农业产值下降 D.自然资源需求增加14.推动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合理措施有()①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②强化传统制造业的支柱地位③建立健全绿色经济发展体系④利用县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2.B13.A14.D【解析】【12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在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研发投入增加,促进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动力是科技水平提升,B正确;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数量增加不是主要动力,A错误;政府政策支持是促进因素,但不是主要动力,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区域资源禀赋是主要动力,D错误,所以选B。【13题详解】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就业结构改变,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A正确;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环境污染会减轻,B错误;技术提高,农业产值一般会上升,C错误;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资源需求可能会减少,D错误,所以选A。【14题详解】推动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合理措施是建立健全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利用县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③④正确;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对劳动力需求会减少,故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合理,①错误;强化传统制造业的支柱地位不符合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②错误。综上可知,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国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低级结构,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高级结构调整和转变的过程及趋势。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度化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使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可见,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构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基点。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偏离程度的指标,系数越大,资源诅咒越严重,说明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下图示意1990—2007年我国部分区域资源诅咒系数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15.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利用率高 B.能源资源丰富 C.人口众多 D.气候湿润16.为改善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经济发展④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5.A16.B【解析】【15题详解】广东省经济、科技较发达,资源利用率高,A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能源资源分布较少,B错误;人口多少不是资源诅咒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气候湿润对资源诅咒系数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与山西省依靠矿产能源发展经济关系紧密,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有利于其降低资源诅咒系数,①正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节约成本,扩大经济效益,②正确;单纯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不利于降低资源诅咒系数,③错误;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带来环境效益,降低资源诅咒系数,④正确。综上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干线航道上起云南水富港,下至长江入海口,全长2843千米。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以长江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材料二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导思想下,长江沿岸的湖北荆州着重发展文化旅游、电子与电气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产业,推广稻田养鱼和稻田养虾。(1)说明长江经济带以长江水道为依托的原因。(2)说出荆州当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简述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1)长江干线航道长,呈东西向,有利于促进我国东、中、西部经济联系;支流航道多,南北大致对称,联系地区广;长江(及支流)流量大,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强;水能和水资源丰富,沿线城市密集。(2)方向:以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为主。影响:实现产业升级,增加经济效益;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城市及长江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解析】【分析】本题以长江流域示意图和荆州为材料,涉及区域因素以及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长江经济带以长江水道为依托是因为长江水道本身的优势极其突出的缘故,长江干线航道长,呈东西走向,有利促进东、中、西部经济联系;长江支流航道多,呈南北对称分布,联系地区范围广;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强;长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流速快、水量大,水能和水资源丰富,沿线城市密集。【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荆州当前“着重发展了文化旅游、电子与电气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产业,推广稻田养鱼和稻田养虾”,说明该地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以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生态农业为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实现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当地经济效益;能够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能够减少重污染企业,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城市及长江生态环境;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2年11月29日前后,中蒙两国签署了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将扩大应对气候变化、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合作。近年来,源自蒙古国的沙尘暴不仅使其国内遭受严重灾害,也波及了周边国家和地区。沙尘暴是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活动更为频繁。近些年,东亚沙尘暴活动整体上呈减弱趋势。相比于2001年,2010-2017年东亚主要沙尘源区(35°N-49°N,94°E-126.5°E)的起沙量从3.08亿吨/年减少到2.02亿吨/年,减少明显。材料二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和蒙古国主要沙尘源区主要因子变化对地表起沙量减少的相对贡献(2010-2017年相比于2001年)。(1)说出我国春季沙尘暴活动较冬季更为频繁的原因。(2)指出近年来影响东亚沙尘暴活动的主要因子变化的关联性。(3)说明中蒙两国签署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的意义。【答案】(1)春季气温回升,表土解冻,蒸发加剧,地表干燥,沙源丰富(或冬季土壤冻结或被大雪覆盖,地表沙源少);气温回升,空气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温回升,上升气流增强,易形成扬沙;开始春耕生产,对地面土层的扰动增多。(2)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粗糙度增大,降低近地面风速,产生沙尘暴的动力减弱;近地面风速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湿度增加,沙尘启动困难,沙尘暴难以发生;土壤湿度增加,植物生长的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裸地面积减少,沙尘暴的沙源减少,发生频率降低。(3)促使两国更加科学、有效地合作治理蒙古高原上荒漠化,修复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灾害;加强两国相关部门交流与技术合作,推动沙尘暴源区和路径区的旱灾防治和沙源控制,提高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能力;促进草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发展绿色产业,改善民生,减轻贫困。【解析】【分析】本题以沙尘暴为材料,涉及沙尘暴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与冬季相比,春季气温较高,沙尘暴形成的物质基础、动力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因此沙尘暴活动更频繁。物质基础:冬季土壤冻结或被大雪覆盖,地表沙尘难以启动,而春季气温回升,空气干燥,难以形成降水,且由于表土解冻,积雪融化,蒸发加剧,地表土壤干燥,沙源丰富。动力基础:春季气温回升,上升气流增强,地表沙尘物质易启动形成扬沙。人类活动:春季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增多,对土层的扰动增多。【小问2详解】由图分析可知,地表起沙量减少,影响沙尘暴活动的主要因子的变化应表现为地表风速减弱、植被覆盖增加、土壤湿度增加。其变化的关联性可从植被覆盖率提高与地表风速、土壤湿度的相互关系角度分析。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粗糙度增大,摩擦力增大,降低近地面风速,降低风的搬运能力;近地面风速降低,蒸发能力减弱,土壤水分蒸发减少,会导致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水分条件改善,植物生长的水分条件编号,有利于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裸地面积减少,沙尘暴的沙源减少,还有风力弱、土壤湿度大,都会使得地面起沙困难,沙尘暴发生的频率降低。【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沙尘暴的危害是国际性的,因此需要跨国合作治理,中蒙两国签署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的意义可从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生态:可促使两国更加科学、有效地合作治理蒙古高原上的荒漠化,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灾害,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能够加强两国相关部门的交流与技术合作,提高信息共享能力和沙漠化治理技术的进步,推动沙尘暴源区和路径区的旱灾防治和沙源控制,提高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应对沙漠化的能力。经济:促进草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发展绿色产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益,改善民生,减轻贫困,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是当地居民从环境保护中受益等。【点睛】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山西省霍州市曾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随着煤炭资源日渐枯竭,一度面临“煤竭而衰”的困境。2011年,霍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材料二:随着我国“煤改气”能源消费政策的推行,我国煤气、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城市燃气和工业用气仍是煤气、天然气消费的主力,华北地区是全国消费量最大的区域之一。材料三:割青毁粮是指小麦等粮食作物还在生长期就将其收割售卖的行为,主要用于青贮饲料。近年来,华北地区部分农民以小麦长势差、价格低、禁止秸秆焚烧等缘由割青毁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严防割青毁粮等“非粮化”短视行为。图为我国华北部分地区分布图。(1)列举霍州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表现。(2)简述我国实施“煤改气”政策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3)指出割青毁粮带来的主要危害,并提出整改建议。【答案】(1)资源枯竭,经济(产业)结构单一;替代性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失业人口增多。(2)为华北地区提供充足燃料,缓解能源短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优化华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3)危害:增加了我国粮食安全风险,危害我国粮食安全;建议:大力发展(玉米、苜蓿等)替代性优质青贮饲草的种植,缓解养殖企业青贮饲料短缺;适当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增加种粮补贴,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大对不利气象条件等预警,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保障粮食稳产;加大巡查巡视,严格执法监察。【解析】【分析】本题以霍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煤改气”能源消费政策的推行、割青毁粮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表现、“煤改气”政策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割青毁粮带来的主要危害和整改建议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长期资源消耗,资源枯竭,经济(产业)结构单一,替代性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失业人口增多。【小问2详解】我国实施"煤改气"政策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我国华北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华北地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与能源;缓解华北能源短缺问题;促进华北地区工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减少煤炭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小问3详解】割青毁粮的主要危害是减少粮食产量,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我国粮食安全风险,危害我国粮食安全。围绕割青毁粮的原因,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从发展替代性青贮饲草、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和经济手段、政策手段加以引导和约束。可以大力发展(玉米、苜蓿等)替代性优质青贮饲草的种植,缓解养殖企业青贮饲料短缺;适当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增加种粮补贴,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大对不利气象条件等预警,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保障粮食稳产;加大巡查巡视,严格执法监察。20.阅读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