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白质转译后的剪接机制信号肽的切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高遄2120422TEXTTEXT新生肽链的折叠新生肽链穿越粗面内质网系膜蛋白质的定位、分拣和投送蛋白质翻译后肽链加工与修饰新生多肽链(蛋白质前体)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翻译后加工11971年,G.Blobel和D.Sabatini首先对此提出了有关分泌蛋白合成机制的信号假说(signalhypothesis)。21975年,Blobel成功地破译了第一个信号肽序列。同时还提出在内质网膜上存在允许多肽链通过的通道,证实了那些被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都将经过通道进入内质网腔。31980s初,又发现了信号识别颗粒及其受体。信号肽的发现信号假说信号肽的发现发现了“信号识别蛋白”199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信号肽之父信号肽(信号序列)信号斑信号肽引导蛋白质到达正确的地点(1)一般带有10-15个疏水氨基酸;(2)在靠近该序列N-端常常有1个或数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3)在其C-末端靠近蛋白酶切割位点处常常带有数个极性氨基酸,离切割位点最近的那个氨基酸往往带有很短的侧链(丙氨酸或甘氨酸)。信号肽的特点分泌蛋白质转运进入内质网腔条件:6种大分子化合物核糖体信号肽识别颗粒信号肽识别颗粒受体信号序列受体信号肽酶复合物核糖体受体AUGSRPSRP受体信号肽酶5’CapAAA3’内质网腔信号肽酶内质网膜细胞质核糖受体分泌性蛋白质转运的信号假说信号肽酶(signalpeptidase)一种蛋白质类型在不同的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识别信号肽上的识别序列切除和降解信号肽的酶。信号肽酶复合体(SPC)由多种蛋白组成的复合体。实际上只有其中的1或2种蛋白具有酶的活性。位于内质网内膜的内表面上。表明信号肽在被切割前必须穿过膜。将进入内质网的蛋白前体切去信号肽,使其能够成为成熟的蛋白质。12000u(SPC12)23000u(SPC22/23)25000u(SPC25)21000u(SPC21)18000u(SPC18)人体信号肽酶复合物15号染色体18号染色体起到修饰作用或者与在膜上的定位或形成膜上的通道有关。具有酶活性信号肽酶种类信号肽酶类别识别信号肽类型信号肽酶I型典型分泌型信号肽信号肽酶II型脂蛋白型信号肽ComC型(III型)类前菌毛蛋白专化型信号肽细菌素-信息素型(IV型)细菌素-信息素型信号肽信号肽酶I的切割实例宿主:毕赤酵母载体:pPIC9K信号肽酶切割序列:
Glu-Lys-Arg-Glu-Ala-Glu-Ala信号肽酶:KEX2,STE13信号肽酶I的切割实例Glu-Lys-Arg-Glu-Ala-1.信号肽酶去除前肽2.Kex2内肽酶在精氨酸和谷氨酸间切割3.STE13蛋白对谷氨酸-丙氨酸重复序列切割Glu-AlaN-端C-端前肽序列-小结有一些肽段的存在与含该肽段肽链的降解有关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和发生残基的修饰密切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盐城管道清淤合同协议
- 电路线路改造合同协议
- 电厂高硫煤采购合同协议
- 独栋酒吧出售合同协议
- 生鲜水饺售卖合同协议
- 环卫人工劳务合同协议
- 电子门锁维保合同协议
- 电梯主板买卖合同协议
- 生活驿站转让合同协议
- 电子宠物领养合同协议
- 线组长培训课件
- 2025年广东省中考总复习·数学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13课时 反比例函数
- 食品销售提成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水利建设行业经营形势分析及未来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助残委托服务协议
- 自制结婚协议书范本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自测卷(含答案)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答案
- 2025年医院员工满意度提升计划
- 学会自我保护课件
- 政府会计实务(第六版)课件 3.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