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氯化钠溶液和淀粉溶液B.用重结晶法来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钾杂质的硝酸钾晶体C.分别将SO2和Cl2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验证两者的漂白性D.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 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 D.海水提溴3、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始滤液的pH=7B.试剂Ⅰ为Ba(NO3)2溶液C.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D.图示步骤中的2次过滤操作不可以合并4、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Na+、K+、MnO4-、[Al(OH)4]-B.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溶液中:Fe2+、Mg2+、NO3-、Cl-C.加入铝能产生H2的溶液中:K+、NH4+、I-、NO3-D.常温下c(OH-)=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K+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与的单体相同C.淀粉、蛋白质、光导纤维均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甲基-3,4-乙基己烷6、若要将1.6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且生成四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大0.1mol,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2.5mol B.4.5mol C.0.6mol D.1.5mol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加入试剂的顺序为:先加入浓硫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硝酸B.蔗糖和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同系物C.可用金属钠区分乙酸、乙醇和苯D.石油裂解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标况下,11.2LNO与11.2LO2混合后所含分子数为0.75NAB.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C.0.1molNa2O2晶体中含有0.4NA个离子D.常温常压下,16gO3所含的电子数为8NA9、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的芳香烃——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萘环上一个氢原子被丁基(-C4H9)所取代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A.2种B.4种C.8种D.16种10、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结构简式为,A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A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异构体的数目有()种A.9 B.10 C.11 D.1211、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白磷晶体为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B.在NaCl晶体中每个Na+(或Cl-)周围都紧邻6个Cl-(或6个Na+)C.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上有6个碳原子D.离子晶体在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被破坏12、已知:C(s)+O2(g)===CO2(g)ΔH1CO2(g)+C(s)===2CO(g)ΔH22CO(g)+O2(g)===2CO2(g)ΔH34Fe(s)+3O2(g)===2Fe2O3(s)ΔH43CO(g)+Fe2O3(s)===3CO2(g)+2Fe(s)Δ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ΔH1>0,ΔH3<0 B.ΔH2>0,ΔH4>0 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1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钠和钾的合金常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C.工业常用电解熔融态的AlCl3冶炼铝D.在船舶外壳上加一块铜,可以减慢铁的腐蚀速率14、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元素I1I2I3I4X500460069009500Y5801800270011600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B.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2C.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15、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成()A.Al3+、CH3COO-、Cl- B.Na+、NH4+、Cl-C.Mg2+、Cl-、Fe2+ D.Mg2+、Ba2+、Br-16、有机物X、Y、M(M为乙酸)的转化关系为:淀粉→X→Y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B.Y可发生加成反应C.由Y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可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17、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18、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只有一种的是()A.CH3Br B. C. D.19、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2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0.1

mol/LNa2CO3溶液:c(OH-)=c(H2CO3)+c(HCO3-)+c(H+)D.对于反应2SO2+O2

2SO3,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SO2平衡转化率21、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 B.Ds是超铀元素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 D.Ds为金属元素2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含有HCO3-的数目为NAB.78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C.常温常压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D.冰醋酸和葡萄糖的混合物30g含有碳原子数为N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B和D也属同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排布图表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__________。

(3)元素B与D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B___D(填“>”“<”或“=”,下同),E与C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是E____C。(4)写出元素E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4、(12分)PBS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可由马来酸酐等原料经下列路线合成:(已知:+)(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D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_。(3)半方酸是马来酸酐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1个环(四元碳环)和1个羟基,但不含—O—O—键。半方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4)由D和B合成PBS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能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b.能与Na2CO3反应,但不与HBr反应c.能与新制Cu(OH)2反应d.1molA完全燃烧消耗5molO225、(12分)I.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最佳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法B升华法C分液法D蒸馏法E过滤法(1)_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2)_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3)_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4)_________分离碘水中的碘。(5)_________分离氯化钠固体和碘固体的混合物。II.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____乙(填“>”、“<”或“=”)。(2)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____________结晶的方法(填“蒸发”或“降温”)。III.如图装置,按要求填空(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若收集CO2气体,进气口为__________(填“a”或“b”)(2)若瓶中装满水,可用于收集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___(选填编号)①NO②NO2③NH3④HCl(3)如果广口瓶中盛放浓硫酸,可以用作气体干燥装置,则该装置不可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选填编号)①HCl②H2③NH3④CO⑤HI26、(10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和FeO42-的性质。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将FeCl3晶体溶于浓盐酸,再稀释到需要的浓度,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2)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后,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方案Ⅰ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方案Ⅱ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Ⅰ.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Ⅱ.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K2FeO4的制备原理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得出:氧化性Cl2______FeO42-(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FeO4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7、(12分)碘化钠用作甲状腺肿瘤防治剂、祛痰剂和利尿剂等.实验室用NaOH、单质碘和水合肼(N2H4·H2O)为原料可制备碘化钠。资料显示:水合肼有还原性,能消除水中溶解的氧气;NaIO3是一种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1)水合肼的制备有关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①用下图装置制取水合肼,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②开始实验时,先向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向B的三口烧瓶中滴加NaClO溶液.滴加NaClO溶液时不能过快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碘化钠的制备i.向三口烧瓶中加入8.4gNaOH及30mL水,搅拌、冷却,加入25.4g碘单质,开动磁力搅拌器,保持60~70℃至反应充分;ii.继续加入稍过量的N2H4·H2O(水合肼),还原NaIO和NaIO3,得NaI溶液粗品,同时释放一种空气中的气体;iii.向上述反应液中加入1.0g活性炭,煮沸半小时,然后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iv.将步骤iii分离出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24.0g.③步骤i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步骤ii中IO3-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步骤iii“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本次实验产率为_________,实验发现,水合肼实际用量比理论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⑦某同学检验产品NaI中是否混有NaIO3杂质.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少量淀粉液后再滴加适量稀硫酸,片刻后溶液变蓝.得出NaI中含有NaIO3杂质.请评价该实验结论的合理性:_________(填写“合理”或“不合理”),_________(若认为合理写出离子方程式,若认为不合理说明理由).28、(14分)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装置编号电极A溶液B操作及现象ⅠFepH=2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电压表指针偏转ⅡCupH=2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无明显现象;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a①同学们认为实验Ⅰ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②针对实验Ⅱ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实验Ⅱ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仍用上述装置并用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Ⅱ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O2氧化性的因素。编号溶液B操作及现象Ⅲ经煮沸的pH=2的H2SO4溶液表面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记录读数为bⅣpH=2的H2SO4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c;取出电极,向溶液中加入数滴浓Na2SO4溶液混合后,插入电极,保持O2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cⅤpH=12的NaOH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d①丙同学比较实验Ⅱ、Ⅲ、Ⅳ的电压表读数为:c>a>b,请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②丁同学对Ⅳ、Ⅴ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O2氧化性的影响。③实验Ⅳ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④为达到丁同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下图装置对Ⅳ、Ⅴ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________;重复实验时,记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c′、d′,且c′>d′,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科学家对一碳化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已知:CO(g)+2H2(g)CH3OH(g)△H1=-90.1kJ/mol;3CH3OH(g)CH3CH=CH2(g)+3H2O(g)△H2=-31.0kJ/mol,CO与H2合成CH3CH=C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现向三个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I、II、Ⅲ中,均分别充入1molCO和2mo1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1=-90.1kJ/mol。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l、T2、T3且恒定不变。当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H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只有一个容器中的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①5min时三个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容器_______(填序号)。②0-5min内容器I中用CH3OH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当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最小的是容器___________。(填序号)(3)CO用于工业冶炼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用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到平衡后气体中lg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工业上可以通过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CO接触面积,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B.CO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Cr)时,还原效率不高C.工业冶炼金属铜(Cu)时,600℃下CO的利用率比1000℃下CO的利用率更大D.CO还原PbO2的反应△H>0(4)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2mol·L-1的KOH溶液。请写出加入(通入)a物质一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每消耗6.4g甲醇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5)一定条件下,用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合成乙酸可以消除一氧化碳污染。常温下,将amol/L的醋酸与b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中性,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题分析】A.淀粉溶胶是胶体,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故A正确;B.氯化钾和硝酸钾都溶于水,二者溶解度不同,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SO2和Cl2的水溶液均显酸性,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酸性物质可褪色,无法验证两者的漂白性,故C错误;D.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故D正确,答案为C。2、C【解题分析】

A.海带提碘是将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答案选C。3、C【解题分析】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需要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为了提纯氯化钾,要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由实验流程可知,滤液中加试剂I为过量BaCl2溶液,然后过滤后,Y中含碳酸钡、硫酸钡,X中含氯化钡、氯化钾,向X再加试剂Ⅱ为过量K2CO3溶液,氯化钡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过滤后滤渣Z中为碳酸钡,滤液W为KCl与K2CO3的混合溶液,再向W中加入试剂Ⅲ为过量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钾,最后通过加热浓缩、蒸发溶剂,HCl挥发,最后结晶得到的晶体KCl晶体,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有上述分析可知试剂I为过量氯化钡溶液;试剂II是过量K2CO3溶液,试剂Ⅲ为过量盐酸。A.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碳酸钾是强酸弱碱盐,CO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使溶液的pH>7,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试剂Ⅰ为BaCl2溶液,若使用Ba(NO3)2溶液,会引入杂质离子NO3-,不符合除杂净化的目的,B错误;C.根据上述流程可知:X中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钡、氯化钾,步骤②向X中加入试剂II是过量K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2+,C正确;D.图示步骤中,①是除去BaCO3、BaSO4不溶性杂质,②是BaCO3不溶性杂质,也可以将两次过滤操作合并,一并过滤除去,不会影响最后得到纯净的KCl晶体,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题目点拨】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知识,注意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该类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计算和实验能力。4、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MnO4-为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由水电离的c(H+)=10-14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显碱性,酸性溶液中,Fe2+、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溶液中,Fe2+、Mg2+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加入铝能产生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显碱性,NH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I-、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常温下c(OH-)=10-13mol/L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各离子均能大量共存,D正确。答案选D。考点:离子共存5、B【解题分析】A.含有6个羟基,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二者结构不相似,一定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B.根据高聚物的结构可知,合成该缩聚产物的单体为HO-CH(CH=CH2)-COOH;根据的结构可知,合成该加聚产物的单体为HO-CH(CH=CH2)-COOH,单体相同,故B正确;C.淀粉、蛋白质均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晶体,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甲基-3,4-二乙基己烷,故D错误;故选B。6、B【解题分析】

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可知,1mol甲烷与一定量的氯气充分混合,生成几摩尔氯甲烷就消耗多几摩尔的氯气;然后根据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计算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题目详解】生成四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大0.1mol,设生成的一氯甲烷的物质的量为a,则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依次为a+0.1mol、a+0.2mol、a+0.3mol,根据碳原子守恒有a+a+0.1mol+a+0.2mol+a+0.3mol=1.6mol,解得a=0.25mol,因此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依次为0.35mol、0.45mol、0.55mol,则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为:0.25mol+0.35mol×2+0.45mol×3+0.55mol×4=4.5mol,故选B。7、C【解题分析】

A.因为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加入试剂的顺序为:先加入浓硝酸,再滴加浓硫酸,最后滴加苯,A项错误;B.蔗糖是二糖,而葡萄糖是单糖,两者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B项错误;C.钠与乙酸反应生成H2且反应剧烈,钠与乙醇反应也能生成氢气,但反应较慢,钠不与苯反应,所以可用金属钠区分乙酸、乙醇和苯,C项正确;D.煤的气化是通过化学反应使煤转化为气态燃料,属于化学反应,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D项错误。故选C。8、D【解题分析】

A.标况下,11.2L的NO和O2均为0.5mol,混合后NO被O2氧化生成0.5molNO2,并剩余0.25molO2;由于NO2会发生可逆反应:,所以最终容器中分子的数目:,A项错误;B.氢气是反应过程中的仅有的还原产物,所以生成1molH2,转移电子2mol,B项错误;C.0.1molNa2O2晶体中含有0.2NA的Na+和0.1NA的,所以C项错误;D.16gO3含有1NA个O原子,每个氧原子含有8个电子,所以共计8NA个电子,D项正确;答案选D。9、C【解题分析】分析:丁基有四种,萘环上的位置有2种。详解:丁基有四种,-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CH3、-C(CH3)3,萘环上的位置有2种,,萘环上一个氢原子被丁基(-C4H9)所取代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8种,故选C。10、A【解题分析】

苯环上的四溴代物可以看作苯环六溴代物其中2个溴原子被2个H原子取代,故四溴代物与二溴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由于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故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也为9种,故选A。【题目点拨】注意换元法的利用,芳香烃的苯环上有多少种可被取代的氢原子,就有多少种取代产物,若有n个可被取代的氢原子,那么m个取代基(m<n)的取代产物与(n-m)个取代基的取代产物的种数相同。11、A【解题分析】

A.白磷晶体为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A错误;B.在NaCl晶体中,与Na+(或Cl-)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或6个Na+)有6个,B正确;C.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且碳原子间都以共价单键相连,C正确;D.离子晶体在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分子不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距离,所以化学键不被破坏,D正确;故选A。12、C【解题分析】

A.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ΔH1<0,ΔH3<0,A项错误;B.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ΔH4<0,反应CO2(g)+C(s)===2CO(g)为吸热反应,ΔH2>0,B项错误;C.①C(s)+O2(g)===CO2(g)ΔH1;②CO2(g)+C(s)===2CO(g)ΔH2;③2CO(g)+O2(g)===2CO2(g)ΔH3;④2Cu(s)+O2(g)===2CuO(s)ΔH4;⑤CO(g)+CuO(s)===CO2(g)+Cu(s)ΔH5;由反应可知②=①-③,由盖斯定律得ΔH1=ΔH2+ΔH3,C项正确;D.由反应可知,由盖斯定律得,D项错误;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重点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盖斯定律:若一反应为二个反应式的代数和时,其反应热为此二反应热的代数和。也可表达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13、B【解题分析】

A.多数的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但有些金属不是银白色固体,如铜为红色,A错误;B.钠和钾的合金常温时为液态,常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B正确;C.工业常用电解熔融态的Al2O3冶炼铝,熔融态的AlCl3不导电,C错误;D.在船舶外壳上加一块铜,铁作原电池的负极,加快铁的腐蚀速率,D错误;答案为B。【题目点拨】保护船舶外壳可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14、B【解题分析】

从电离能的数据看,X元素的第二电离能是第一电离能的9倍多,所以X易失去1个电子,显+1价;Y的第四电离能比第三电离能大四倍多,所以Y易失去3个电子,显+3价。【题目详解】A.由分析知,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A正确;B.元素X显+1价,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B错误;C.从电离能的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元素Y易失去3个电子,是ⅢA族元素,C正确;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则为铝,它的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D正确;故选B。15、B【解题分析】

A.因H+和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且Al3+、CO32-相互促进水解,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Na+、NH4+、Cl-等3种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因H+和Fe2+、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因Ba2+、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16、B【解题分析】

分析上述转化关系,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和乙酸生成乙酸乙酯。所以X为葡萄糖,Y为乙醇,M为乙酸。【题目详解】A.葡萄糖分子中有醛基,可以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正确;B.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错误;C.乙醇和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正确;D.碘遇淀粉变蓝,可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正确;故选B。17、B【解题分析】

A.明矾溶液中电离后产生的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加热导致水解程度增大,但酚酞遇酸性溶液颜色不变化,A错误;B.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滴加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加热使碱性增强,因此红色变深,B正确;C.氨水为弱碱,部分电离:NH3•H2ONH4++OH-,加入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而NH4Cl=NH4++Cl-,其中的NH4+会抑制氨水的电离,使溶液碱性减弱,颜色变浅,C错误;D.加入少量NaCl固体不影响小苏打的电离和水解,酚酞溶液不变深,D错误。答案选B。【点晴】解答时注意两点,一是溶液呈碱性,二是把握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18、B【解题分析】

A.CH3Br只能与NaOH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只有一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只有一种,故B符合题意;C.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氯原子相连的碳的邻碳上没有氢原子,所以C不符合题意;D.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只有两种,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B。【题目点拨】判断依据:氯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和氯代烃相连的碳的邻碳上有氢原子。19、A【解题分析】

A.碘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相同,故A正确;B.硅属于原子晶体,C60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分别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B错误;C.氯化氢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氯化钠溶解破坏离子键,故C错误;D.溴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汞气化破坏金属键,故D错误;故选A。20、A【解题分析】A、铜、铁、电解质构成原电池,铁做负极,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更容易生锈,选项A正确;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中,前者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小,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小,水的电离程度小,选项B错误;C、0.1mol/LNa2CO3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有:c(OH-)=2c(H2CO3)+c(HCO3-)+c(H+),选项C错误;D、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平衡移动,故不能提高SO2平衡转化率,选项D错误;答案选A。21、C【解题分析】

Ds的原子序数为110,D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周期第ⅤⅢ族。A、D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周期,则电子层数为7,故A正确;B、110>92,原子序数在92号以后的元素为超铀元素,故B正确;C、Ds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0,质量数一定大于110,故C错误;D、Ds为过渡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C。22、D【解题分析】

A、HCO3-既能电离又能水解,故溶液中含有的HCO3-的数目小于NA,选项A错误;B.78g苯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为一种独特键,不存在碳碳双键,选项B错误;C、常温常压下,6.72L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小于0.3mol,而0.3mol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了0.1mol一氧化氮,转移了0.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选项B错误;D、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均为CH2O,30g由乙酸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CH2O物质的量为30g30g/mol=1mol,含有碳原子个数为1mol×1×NA=N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s22s22p63s23p1><【解题分析】

A、E同族,且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是IA族,E是金属元素,5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可以推知A为H元素;B、D同族,且最外层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是第六主族元素,所以B是氧元素,D是硫元素,E是钾元素,根据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可以推知C是铝元素,总结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铝元素、D为硫元素、E为钾元素,据此分析问题。【题目详解】(1)C元素为Al,原子序数13,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答案:1s22s22p63s23p1(2)D元素为S,原子序数16,最外层有6个电子,用电子排布图表示S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答案:(3)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电负性减小,元素O与S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O>S,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K与Al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是K<Al;答案:><(4)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答案:Al(OH)3+OH-=AlO2-+2H2O【题目点拨】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B和D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推断突破口。24、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HOOCCH2CH2COOH碳碳叁键、羟基1,4-丁二醇nHOOCCH2CH2COOH+nHOCH2CH2CH2CH2OH+2nH2O[或nHOOCCH2CH2COOH+nHOCH2CH2CH2CH2OH+(2n-1)H2O]ac【解题分析】

⑴由图知AB,CD是A、C与H2发生加成反应,分别生成B:HOOC(CH2)2COOH、D:HO(CH2)4OH,为二元醇,其名称为1,4-丁二醇。。⑵由已知信息及D的结构简式可推知C由两分子甲醛与HC≡CH加成而得,其结构为HOCH2C≡CCH2OH,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和羟基。⑶根据题意马来酸酐共含4个碳原子,其不饱和度为4,又知半方酸含一个4元碳环,即4个原子全部在环上,又只含有一个-OH,因此另两个氧原子只能与碳原子形成碳氧双键,剩下的一个不饱和度则是一个碳碳双键提供,结合碳的四价结构可写出半方酸的结构简式为。⑷由题知B[HOOC(CH2)2COOH]为二元羧酸,D[HO(CH2)4OH]为二元醇,两者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BS聚酯。⑸A中含有碳碳双键,故能被KMnO4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与HBr等加成;因分子中含有-COOH,可与Cu(OH)2、Na2CO3等发生反应;由A(分子式为C4H4O4)完全燃烧:C4H4O4+3O2=4CO2+2H2O可知1molA消耗3molO2,故ac正确。考点定位:本题以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情境,考查炔烃、酸、醇、酯等组成性质及其转化,涉及有机物的命名、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多个有机化学热点和重点知识。能力层面上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准确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整合重组为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化学术语表达的能力。25、ECDAB<降温a①③⑤【解题分析】

I.(1)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2)水和汽油分层;(3)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4)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5)碘易升华;II.(1)据t2℃时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2)据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分离提纯的方法;III.(1)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使用排水法收集时,气体不能与水反应、难溶于水;(3)浓硫酸为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强还原性气体。【题目详解】I.(1)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则利用过滤法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故答案为E;(2)水和汽油分层,则利用分液法分离水和汽油,故答案为C;(3)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互溶但沸点差异较大,则选择蒸馏法分离,故答案为D;(4)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利用萃取分液法从碘水中提取碘,故答案为A;(5)碘易升华,可加热,用升华法分离氯化钠和碘,故答案为B;II.(1)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小于乙,故所得溶液的质量是甲<乙;(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III.(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若收集CO2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采用长进短出方式,即从a进气,故答案为a;(2)若瓶中装满水,可用于收集的气体不能与水反应、难溶于水,选项中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用排水法水解,而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一氧化氮只能使用排水法水解,故答案为①;(3)能够使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不能具有碱性,不能具有较强还原性,选项中氯化氢、氢气、一氧化碳都可以用浓硫酸干燥,而氨气为碱性气体,HI是还原性较强的气体,不能使用浓硫酸干燥,故答案为③⑤。【题目点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①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②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分液,萃取,蒸馏;③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④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26、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抑制铁离子水解Fe3+4FeO42-+20H-=4Fe3++3O2↑+10H2O排除ClO-的干扰>溶液的酸碱性不同【解题分析】

(1)氯化亚铁易被氧化生成氯化铁,因此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的目的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则将FeCl3晶体溶于浓盐酸,再稀释到需要的浓度,盐酸的作用是抑制铁离子水解;(2)I.方案I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a中含Fe3+。但Fe3+的产生不能判断K2FeO4与Cl-发生了反应,根据题意K2FeO4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自身被还原成Fe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能的反应为4FeO42-+20H-=4Fe3++3O2↑+10H2O;II.产生Cl2还可能是ClO-+Cl-+2H+=Cl2↑+H2O,即KClO的存在干扰判断;K2FeO4微溶于KOH溶液,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KClO、排除ClO-的干扰,同时保持K2FeO4稳定存在;制备K2FeO4的原理为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在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1价,Cl2是氧化剂,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至+6价,Fe(OH)3是还原剂,K2FeO4为氧化产物,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得出氧化性Cl2>FeO42-;方案II的反应为2FeO42-+6Cl-+16H+=2Fe3++3Cl2↑+8H2O,实验表明,Cl2和FeO42-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对比两个反应的条件,制备K2FeO4在碱性条件下,方案II在酸性条件下;说明溶液的酸碱性的不同影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27、fabcde(ab顺序可互换)过快滴加NaClO溶液,过量的NaClO溶液氧化水合肼,降低产率无固体残留且溶液呈无色(答出溶液呈无色即给分)2IO3-+3N2H4·H2O=3N2↑+2I-+9H2O趁热过滤或过滤80%水合胼能与水中的溶解氧反应不合理可能是I-在酸性环境中被O2氧化成I2而使淀粉变蓝【解题分析】

(1)水合肼的制备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利用装置D制备氨气,装置A为安全瓶,防止溶液倒吸,气体通入装置B滴入次氯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水合肼,剩余氨气需要用装置C吸收;(2)加入氢氧化钠,碘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加入水合肼得到氮气与NaI,得到的NaI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NaI;⑥由碘单质计算生成的NaI与NaIO3,再由NaIO3计算与N2H4•H2O反应所得的NaI,由此计算得到理论生成的NaI,再计算产率可得;⑦NaIO3能够氧化碘化钾,空气中氧气也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①水合肼的制备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利用装置D制备氨气,通过装置A安全瓶,防止溶液倒吸,气体通入装置B滴入次氯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水合肼,剩余氨气需要用装置C吸收,倒扣在水面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按气流方向其连接顺序为:fabcde,故答案为fabcde;②开始实验时,先向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生成氨气一段时间后再向B的三口烧瓶中滴加NaClO溶液反应生成水合肼,水合肼有还原性,滴加NaClO溶液时不能过快的理由:过快滴加NaClO溶液,过量的NaClO溶液氧化水和肼,降低产率,故答案为过快滴加NaClO溶液,过量的NaClO溶液氧化水和肼,降低产率;(2)③步骤ii中碘单质生成NaI、NaIO3,反应完全时现象为无固体残留且溶液接近无色,故答案为无固体残留且溶液接近无色;④步骤iiiN2H4•H2O还原NalO3的化学方程式为:3N2H4•H2O+2NaIO3=2NaI+3N2↑+9H2O,离子方程式为:3N2H4•H2O+2IO3-=2I-+3N2↑+9H2O,故答案为3N2H4•H2O+2IO3-=2I-+3N2↑+9H2O;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脱色,通过趁热过滤将活性炭与碘化钠溶液分离,故答案为趁热过滤;⑥8.2gNaOH与25.4g单质碘反应,氢氧化钠过量,碘单质反应完全,碘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则生成的NaI的质量为:×5×150g/mol=25g,生成的NaIO3与N2H4•H2O反应所得的NaI,反应为3N2H4•H2O+2NaIO3=2NaI+3N2↑+9H2O,则6I2~2NaIO3~2NaI,该步生成的NaI质量为:×2×150g/mol=5g,故理论上生成的NaI为25g+5g=30g,实验成品率为×100%=80%,实验发现,水合肼实际用量比理论值偏高是因为水合肼能与水中的溶解氧反应,故答案为80%;水合肼能与水中的溶解氧反应;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少量淀粉液后再滴加适量稀硫酸,片刻后溶液变蓝,说明生成碘单质,可能是NaIO3氧化碘化钾反应生成,也可能是空气中氧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不能得出NaI中含有NaIO3杂质,故答案为不合理;可能是I-在酸性环境中被氧气氧化成I2而使淀粉变蓝。【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设计,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评价、氧化还原反应、产率计算等。本题的难点为⑥,要注意理清反应过程。28、2H++2e-=H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在H后,Cu不能置换出H2O2+4H++4e-=2H2OO2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使电压值增大溶液的酸碱性排除溶液中的Na+(或SO42-)对实验的可能干扰排除Cu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其还原性不同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溶液酸性越强,O2的氧化性越强(介质或环境的pH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解题分析】分析:(1).①.I中的铁主要发生析氢腐蚀,铁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②.铜与氢离子不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乙同学认为实验Ⅱ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则在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2).①.实验Ⅱ、Ⅲ、IV的电解质相同,不同的是氧气的浓度,出现了电压表读数不同,根据数值的相对大小可知,氧气浓度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高;②.实验Ⅳ、V是利用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来判断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③.实验IV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排除溶液中的Na+(或SO42-)对实验的可能干扰;④.为达到丁同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如图装置对IV、V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排除Cu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其还原性不同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重复实验时,记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c'、d',且c'>d',说明溶液酸性越强,O2的氧化性越强。详解:(1).①.I中的铁主要发生析氢腐蚀,则铁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答案为Fe-2e-=Fe2+;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在H的后面,铜与氢离子不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乙同学认为实验Ⅱ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则在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4H++4e-=2H2O,故答案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在H后,Cu不能置换出H2;O2+4H++4e-=2H2O;(2).①.实验Ⅱ、Ⅲ、IV的电解质相同,不同的是氧气的浓度,出现了电压表读数不同,根据数值的相对大小可知,氧气浓度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高,所以O2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使电压值增大,故答案为O2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使电压值增大;②.在实验Ⅳ、V中是利用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来判断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所以Ⅳ、V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O2氧化性的影响,故答案为溶液的酸碱性;③.实验IV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排除溶液中的Na+(或S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