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零模试卷(解析版)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零模试卷(解析版)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零模试卷(解析版)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零模试卷一、本部分共12小题,每题4分.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如图所示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这说明汉武帝时()A.内侍干政,威胁皇权 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C.倚重近臣,削弱相权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3.唐甄在《潜书》中写到:“杀人之事,盗贼居其半,帝王居其半….盖自紊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以下表述与其观点相似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4.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恣者之畔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A.天朝上国 B.中学为体 C.经世致用 D.维新变法5.“皇太后和她的顽固派支持者们在1898年解除了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权力,但是1901年之后却采取行动实施他们的大部分激进的改革计划。”对于慈禧太后的这些措施,评价正确的是()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C.实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宗旨 D.起到了稳定清朝统治的作用6.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7.读如图,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表述准确的是()A.中国与①的外交谈判中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与②的交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C.③是首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成同盟的国家D.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为解决④的问题发挥重要作用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其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A.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C.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D.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9.“一个智者应当在所有正常和生活遭遇中追求道德,尽可能的了解并遵守古代礼仪.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他都应是仁慈、明智、勇敢的.他应当尊重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并期望与等级低下的人区别开来.”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A.普罗泰戈拉 B.老子 C.孔子 D.苏格拉底10.如图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人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对造成这一运动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生产能力的过剩B.工业革命激化了抢占商品市场的竞争C.工业革命中工人劳动和生活状况恶化D.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1.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 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 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1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尝试。列宁一度认为,旧的俄罗斯经济,可以直接过渡到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国家生产和分配。但实践使列宁认识到这是行不通的,于是列宁领导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这种新政策()A.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危机B.利用市场规律恢复和发展经济C.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要特点D.完成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13.医学的发展不仅与疾病有关,也与各地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伦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名医,他倡导实证医学,倾心于探索人体的结构,强调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他奠定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黄帝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提出脏腑经络、辨证治则、养生保健等学说,为中医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其影响下,中国古代医学呈现出不注重机体局部的结构与功能,而是注重从整体观出发,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动态变化。﹣﹣摘编自边海云《轴心时代东西方医学比较研究》(1)依据材料一,比较古代中西医学理论观念和临床方法的不同。材料二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人口死亡率达到30%﹣50%.大批政府官员死亡,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劳动力减少了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经无利可图,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和草场用来养羊,很多封建主从经营传统农业到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大批懂拉丁语的教授在瘟疫中死去,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的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死亡使人们一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追求现实享乐和歌颂人生成了新的社会观念。为了阻止黑死病的传播,威尼斯建立许多站点专门用来隔离从东方归来的船员。在远离城市的岛上设立墓地埋葬因黑死痛而死的人,埋葬的深度要达到5英尺。欧洲各地纷纷出台城市公共卫生法,姐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了16世纪在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关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摘编自薛国中《黑死病前后的欧洲》等(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黑死病给欧洲带来了哪些变化?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传教士将施医散药作为在中国布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开办医院、设立诊所、翻译西医书籍和兴办医学教育,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我国,至19世纪末形成了中医学与西医学并存的局面。李鸿章认为:“泰西医学有专官、有学堂,西药化学格物微眇、务尽实用,物性由尤中土医工所束速者。”时人称“西人东渐,余波荡憾,侵及医林,此又神农以后四千年来未有之奇变也”。在19世纪末,中医界兴起一股汇通中西医的潮流。医学著作《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中医学堂1885年浙江成立利济学堂;1901年,江西中医学堂开办,教授的知识包括传统医学和西方的新知新事医学研究1904年医学研究会;1905年中国医学会;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1931年中央国医馆,“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医药改良仿效西法,“讲求化学以精炮制”,用科学的新法研究中药。上海的粹华药厂、佛溪药厂,即秉此原则而开设,制成了改良的中药。(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医学面临“四千年未有之奇变”的背景。以“应对挑战﹣﹣传统医学的变迁”为主题,对上表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4.浙江乌镇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乌青镇(乌镇)地处江南水多,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四方宾客噩商贾,凡有事于浙者,率取径道,舳舻相望”。明成化弘治年间,鸟镇“宛然府城气象”,镇上汇集了各地韵商人和手工业者,而本镇“男子皆务耕桑,服商贾。’……‘里人贾鬻他方,往楚豫间贸易,四时往来不绝”。康熙年间的《乌青文献》说,若乌镇一区,市井数盈于万户,财赋所出甲于一郡。鸟镇四乡生产的湖丝,号称辑里丝,远销国内外。每当新丝上市时,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十分繁忙。清乾隆朝鸟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十里之内,居民相接,烟火万家”,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的大市镇之一。﹣﹣摘缟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乌镇成为江南大市镇的条件。15.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贸易与茶叶对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茶成为英格兰人普遍喜欢的饮料,而英格兰作为当时工业界、殖民界的超级强权,不遗余力地控制它必需的原料生产,却惟独没能控制茶叶生产。喜欢茶要付出代价,随着茶叶进口量剧增,而且全以白银支付,英格兰白银流失严重。英格兰开始寻找能平衡贸易赤字的商品,终于找到了他们种在印度殖民地的鸦片,这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要完全解决欧洲的需求,就需要更大面积的种植区。印度东北部人烟稀少的阿萨姆地区适合种萘,1854年殖民当局颁布了阿萨姆茶叶开垦法案,但原住民不同意:清除森林开辟萘园,将意味着他们半游牧生活方式的消失。英国当局直接动武,将他们强行迁出家园。到1900年,阿萨姆的茶叶输出量增加了19倍,西方终于可以自己满足茶叶的需求了,﹣﹣摘编自彭幕兰s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依据材料,分析茶叶的供需对英国殖民活动的影响。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零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部分共12小题,每题4分.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如图所示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考点】史料的重要作用.【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考查学生对是学基本素养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材料中的《读通鉴论》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的著作,属于第二手史料,④不符合题意,所有带④的选项都不正确;甲骨文、秦权和中书省印都是第一手资料,①②③正确,故选择A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史料的内容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史迹遗存.这类史料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尚存的各种实物.具体包括:地上和地下的遗址和遗迹.(2)传世和出土的文物.(3)历史文献.这类史料是指一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具体包括:历代史书、档案、铭刻、调查资料等.(4)口传材料.这类史料是指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民歌民谣等.2.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这说明汉武帝时()A.内侍干政,威胁皇权 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C.倚重近臣,削弱相权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考点】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汉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联系教材内容和材料信息,汉武帝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建立“中朝”来削弱相权的措施,了解“中朝”的建立的相关内容.【解答】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都在皇帝身边侍奉,位贵权重;后来卫青、霍去病、霍光也都是侍中,有权有势出入宫廷而宰相在右(古代中国有“尊左”的习俗),因此材料反映了汉武帝倚重近臣(侍中)建立“中朝”,削弱相权,故C项符合;A项在材料信息中都不能反映,故A排除;汉武帝时,放弃了汉初体现“无为”的休养生息政策,在各方面采取了“有为”措施,故B排除;汉武帝建立中朝,任用近侍参与,来削弱相权,不是分割相权,故D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汉武帝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举措.3.唐甄在《潜书》中写到:“杀人之事,盗贼居其半,帝王居其半….盖自紊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以下表述与其观点相似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联系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作者表达了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了解明清之际主要思想家及思想主张.【解答】材料中的唐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认为帝王中盗贼占一半,表达的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故D项中黄宗羲的思想与他相似,故D正确;A项是孟子的主张,提出民本思想而不是反对君主专制,故A排除;B项主张是加强君主专制,故与材料相反,排除B项;C项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天人感应”学说,强调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故C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所学知识的运用比较能力,要求了解儒家思想的演进过程,掌握明清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理解其体现的时代特征.4.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恣者之畔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A.天朝上国 B.中学为体 C.经世致用 D.维新变法【考点】“中体西用”思想.【分析】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考查中体的含义.【解答】材料“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反映了将儒家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体现了中体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天朝上国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没有反映经世致用和维新思想,故CD两项排除.故选B.【点评】中体西用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中学为体”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为根本,“西学为用”指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该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5.“皇太后和她的顽固派支持者们在1898年解除了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权力,但是1901年之后却采取行动实施他们的大部分激进的改革计划。”对于慈禧太后的这些措施,评价正确的是()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C.实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宗旨 D.起到了稳定清朝统治的作用【考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分析】本题考查清末新政.考查清末新政的评价.【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但是1901年之后却采取行动实施他们的大部分激进的改革计划”是指1901﹣1905的清末新政.清末新政奖励实业的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清末新政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故B项错误.清末新政没有实现维新变法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宗旨,故C项错误.清末新政没有稳定清朝的统治,促进革命形势的高涨,加速清王朝的灭亡,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措施.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传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而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加速清王朝的灭亡.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6.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考点】解放战争;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国统区的民主斗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1947年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解答】依据材料文字“某阶段战略失误”排除AB两项;依据材料文字“多方面发展”排除C项;根据题干材料“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可知是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由此做检讨认为是“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所以在1947年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解放战争相关史实的识记,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扩大占领地域”“失误”.7.读如图,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表述准确的是()A.中国与①的外交谈判中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与②的交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C.③是首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成同盟的国家D.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为解决④的问题发挥重要作用【考点】日内瓦会议.【分析】本题考查了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苏、美、英、法、中5国外交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7月21日,与会各国签署了《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会议最后发表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解答】根据图片分析①是印度尼西亚,②是印度,③是蒙古,④是越南.根据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项排除;“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中国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亚非)会议时提出的,B项排除;苏联是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C项排除;日内瓦会议先后讨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印度支那包括现在越南、柬埔寨、老挝,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核学生分析图片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辨①②③④的国别以及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分析.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其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A.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C.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D.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①1980年,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②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④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解答】新中国成立初就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故A、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是这一时期民主建设的突出成就,故B项正确;文革结束就已经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中档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改革开放后,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是这一时期民主建设的突出成就.9.“一个智者应当在所有正常和生活遭遇中追求道德,尽可能的了解并遵守古代礼仪.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他都应是仁慈、明智、勇敢的.他应当尊重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并期望与等级低下的人区别开来.”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A.普罗泰戈拉 B.老子 C.孔子 D.苏格拉底【考点】孔子和孟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方先哲的主要思想主张.【解答】题干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仁”和“礼”的主要思想主张.普罗泰戈拉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主张是: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东西方先哲的主要思想主张的掌握.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两人都富于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分别是在学问基础上的经验主义和在思辨基础上的理性主义.孔子的是求用世的实践理性,苏格拉底的是求爱智的纯粹理性,两人都强调德性,分别志在恢复废弛的道德规范和创建崭新的生活原则,孔子的是德性伦理和美德伦理,苏格拉底的则是知性伦理,两人都注重以其伦理思想影响政治,孔子重德治和礼治,苏格拉底重理治和法治.10.如图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人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对造成这一运动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生产能力的过剩B.工业革命激化了抢占商品市场的竞争C.工业革命中工人劳动和生活状况恶化D.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先后发生了“卢德运动”、“斯温运动”、“宪章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卢德运动于1811年始于诺丁汉,在1811年与1812年在英格兰迅速蔓延.【解答】A项图片反映的是早期工人自发斗争,未反映造成了工业生产能力的过剩,故排除;B项图片未反映工业革命激化了抢占商品市场的竞争,故排除;C项图片反映的是由于工业革命中工人劳动和生活状况恶化,所以一开始工人的斗争是捣毁机器,正确;D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848年,卢德运动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故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图片分析工业革命期间,工人捣毁机器是由于工人劳动和生活状况恶化.11.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 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 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考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目的.【解答】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把“天皇重新抬出来”是为了结束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故A项正确.BD两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日本明治维新建立的是以天皇为首的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故选A.【点评】日本明治维新:1、目的: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2、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2)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3)军事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1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尝试。列宁一度认为,旧的俄罗斯经济,可以直接过渡到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国家生产和分配。但实践使列宁认识到这是行不通的,于是列宁领导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这种新政策()A.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危机B.利用市场规律恢复和发展经济C.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要特点D.完成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考点】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极其不满.所以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管理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解答】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错误;B项是新经济政策,故B正确;CD两项是“斯大林模式”,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中档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需掌握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13.医学的发展不仅与疾病有关,也与各地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伦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名医,他倡导实证医学,倾心于探索人体的结构,强调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他奠定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黄帝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提出脏腑经络、辨证治则、养生保健等学说,为中医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其影响下,中国古代医学呈现出不注重机体局部的结构与功能,而是注重从整体观出发,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动态变化。﹣﹣摘编自边海云《轴心时代东西方医学比较研究》(1)依据材料一,比较古代中西医学理论观念和临床方法的不同。材料二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人口死亡率达到30%﹣50%.大批政府官员死亡,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劳动力减少了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经无利可图,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和草场用来养羊,很多封建主从经营传统农业到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大批懂拉丁语的教授在瘟疫中死去,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的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死亡使人们一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追求现实享乐和歌颂人生成了新的社会观念。为了阻止黑死病的传播,威尼斯建立许多站点专门用来隔离从东方归来的船员。在远离城市的岛上设立墓地埋葬因黑死痛而死的人,埋葬的深度要达到5英尺。欧洲各地纷纷出台城市公共卫生法,姐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了16世纪在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关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摘编自薛国中《黑死病前后的欧洲》等(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黑死病给欧洲带来了哪些变化?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传教士将施医散药作为在中国布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开办医院、设立诊所、翻译西医书籍和兴办医学教育,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我国,至19世纪末形成了中医学与西医学并存的局面。李鸿章认为:“泰西医学有专官、有学堂,西药化学格物微眇、务尽实用,物性由尤中土医工所束速者。”时人称“西人东渐,余波荡憾,侵及医林,此又神农以后四千年来未有之奇变也”。在19世纪末,中医界兴起一股汇通中西医的潮流。医学著作《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中医学堂1885年浙江成立利济学堂;1901年,江西中医学堂开办,教授的知识包括传统医学和西方的新知新事医学研究1904年医学研究会;1905年中国医学会;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1931年中央国医馆,“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医药改良仿效西法,“讲求化学以精炮制”,用科学的新法研究中药。上海的粹华药厂、佛溪药厂,即秉此原则而开设,制成了改良的中药。(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医学面临“四千年未有之奇变”的背景。以“应对挑战﹣﹣传统医学的变迁”为主题,对上表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考点】材料解析题;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中西方文化交流.【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医学及其成就.考查古代中西医学理论观念和临床方法的特点、黑死病给欧洲带来的影响、传统医学面临巨变的背景.【解答】(1)本小问的不同,“盖伦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名医,他倡导实证医学,倾心于探索人体的结构,强调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他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体现了西医理论上重视实证性、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和临床上注重解剖学、生理学与疾病的局部定位与治疗,“《黄帝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中国古代医学呈现出不注重机体局部的结构与功能,而是注重从整体观出发,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动态变化”体现了中医理论上注重天人观念和阴阳五行和临床上注重辩证施治和整体性治疗的特点.(2)本小问的变化,“大批政府官员死亡,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体现了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劳动力减少了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经无利可图,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和草场用来养羊,很多封建主从经营传统农业到经营商业性畜牧业”体现了劳动力减少,农业转型推动商品经济发展,“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的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体现了民族语言得到发展,“死亡使人们一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追求现实享乐和歌颂人生成了新的社会观念”体现了宗教观念受到冲击,追求现世生活的观念出现,有利于文艺复兴的开展,“欧洲各地纷纷出台城市公共卫生法,始建市政健康委员会”体现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努力推动公共卫生领域的进步,综上所述,黑死病加速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3)第一小问背景,“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传教士将施医散药作为在中国布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开办医院、设立诊所、翻译西医书籍和兴办医学教育,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我国”体现了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将西方近代医学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西医并存的局面,再结合19世纪的西方列强入侵,西学东渐即可回答;第二小问解读,首先应从时代背景中解读中国传统医学面临的挑战,其次需要对表格的挑战表现进行说明,包括办中医学堂、创办学会、改造传统医药理论和方法、仿效西医药物方法改良传统医药等应对挑战,最后对这种挑战进行总结,近代中国传统医学的变迁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传统中医在继承、吸收的过程中艰难发展.故答案为:(1)西方:理论上重视实证性、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临床上注重解剖学、生理学与疾病的局部定位与治疗.中国:理论上注重天人观念和阴阳五行;临床上注重辩证施治和整体性(系统性)治疗.(2)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劳动力减少,农业转型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宗教观念受到冲击,追求现世生活的观念出现,有利于文艺复兴的开展;民族语言得到发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努力推动公共卫生领域的进步;黑死病加速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3)背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的科技文化对传统的“中学”形成冲击.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将西方近代医学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西医并存的局面,传统医学面临严峻挑战.解读示例:随着西方文化不断的传播发展,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西方医学在医疗制度、医学研究、治疗和药物等方面居于优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也遭遇到挑战.针对挑战,如何吸收西方医学优点适应社会需要成为中医亟需解决的问题.近代以来,传统医学提出中西汇通的思想;中医积极吸收西方医学的优点,借鉴西方医学弥补不足,开办中医学堂培养中医人才;创办学会并借鉴西方近代科学研究方法改造传统医药理论和方法;仿效西医药物方法改良传统医药.通过上述方式,传统中医在吸收西方近代医学新知识新方法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近代中国传统医学的变迁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面对近代文化的冲击,传统中医在继承、吸收的过程中艰难发展,对保存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点评】中国的医学及其成就: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就有很高成就,有了医学分科;扁鹊提出了四诊法;《内经》提出了病理学说.秦汉时期医学有重大发展,“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刊《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实的药物学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14.浙江乌镇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乌青镇(乌镇)地处江南水多,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四方宾客噩商贾,凡有事于浙者,率取径道,舳舻相望”。明成化弘治年间,鸟镇“宛然府城气象”,镇上汇集了各地韵商人和手工业者,而本镇“男子皆务耕桑,服商贾。’……‘里人贾鬻他方,往楚豫间贸易,四时往来不绝”。康熙年间的《乌青文献》说,若乌镇一区,市井数盈于万户,财赋所出甲于一郡。鸟镇四乡生产的湖丝,号称辑里丝,远销国内外。每当新丝上市时,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十分繁忙。清乾隆朝鸟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十里之内,居民相接,烟火万家”,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的大市镇之一。﹣﹣摘缟自樊树志《晚明大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绘画夏日雪糕课件
- 沈阳市地图课件
-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 上海大学通信学院复试专业课英语
- 企业管理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 清明节传统文化知识主题班会184
- UL987标准中文版-2019固定和固定电动工具第八版
- 自考《英语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 2024年河北高中学业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新材料领域新型建筑材料研发及市场推广计划实施
- 胃癌患者的营养及饮食护理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第八章坚持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