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分析进展综述报告4700字】_第1页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分析进展综述报告4700字】_第2页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分析进展综述报告4700字】_第3页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分析进展综述报告4700字】_第4页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分析进展综述报告47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综述报告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和疗效,可供中医学者参考。通过研究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学术理论、临床经验等文献资料,发现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治疗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病人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从总体上看,中医治疗慢性咳嗽有可靠的理论依据,病因病机的认识在不断的发展完善,治疗不仅方法多样化、有效率高,而且经济实惠,能够满足大多数病人的需求,值得学习和推广。关键词:慢性咳嗽;研究;疗效目录TOC\o"1-3"\h\u15249第1章引言 130779第2章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 1192732.1病因研究 1275842.2病机概述 1227702.2.1风邪致咳 2219162.2.2热邪致咳 294892.2.3湿邪致咳 2286152.2.4燥邪致咳 32069第3章慢性咳嗽的内治法 310953第4章慢性咳嗽的外治法 416643第5章慢性咳嗽的预防 432712第6章慢性咳嗽的未来与展望 52512参考文献 5第1章引言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表现,其机制是清除多余分泌物和有害因素,但咳嗽频繁或加重,会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难以正常进行[1]。咳嗽频发,会使疾病由急性期发展为慢性期。慢性咳嗽,病程超过8周,其临床表现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痰液,肺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运动、吸入冷空气或说话往往会加重病情[2]。中医认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声为咳,咳吐粘液为嗽,两者通常并存,称为咳嗽。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在此基础上后世又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近代医家对古典著作进行研究,结合实践,提出的论点各有侧重。中医对咳嗽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已经提出咳嗽这一病名。咳嗽的病机中医认为与外邪侵袭脏腑密切相关。《素问•咳论》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肺受到外邪侵袭,内部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生的病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后世又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近代医家对古典著作进行研究,结合实践,提出的论点各有侧重。但总体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为正虚邪实,痰气互结,进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且大量资料表明,祖国医学有着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治疗方法,能获得良好的疗效[3-4]。本文总结了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可为临床诊治慢性咳嗽疗法提供参考。第2章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2.1病因研究从中医上来说,慢性咳嗽发病的机制一般与风痰内伏、肺气不清、肺失宣肃、气血不通、脾胃虚寒、肺气闭阻等因素有关,所以中医针对以上症状进行治疗,通常是去咳化痰、养胃舒气、清肺固肾等多种方法,患者发病时主要的表现是咳嗽,其主要因素包括风痰内伏、肺失宣肃。进而“脾胃虚寒”“肾气不足”,痰饮内伏,很容易受到邪风侵袭导致发病。2.2病机概述根据《景岳全书》中对于咳嗽的阐释可知,咳嗽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本病四季皆可发病,以春秋季节及季节交替发病为主。其内因多为患者素体禀赋不足、病后体虚、内伤劳倦等;外因多为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不论外感或内伤,都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失宣降,引发气道痉挛,亦会伴随痰浊、气滞、血瘀产生,病情日久又反伤及肺、脾、肾,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出现以呛咳为主要表现的各种慢性临床症状[5-6]。2.2.1风邪致咳隋唐中医名家巢元方在其著作《诸病源候论》一书中所论述的十种咳嗽中,首次提出了“风咳”理论。但在《中医常用术语简述》中提到:风咳,因感受风邪而引起,其为外感咳嗽病候之一,其症鼻塞声重,口干咽痒,语未竟而咳”。可见风邪会导致咳嗽、鼻塞、流鼻涕、咽部瘙痒不适、无连续言语等症状[7]。2.2.2热邪致咳六邪中,热邪最为特殊。其他外感邪气季节性不强,发病时间主要在夏至和秋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太阳中喝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是热邪与湿邪相结合所致。喻嘉言又提出:“热蒸其湿是为暑,无湿但为干热而己,非暑也”,解释了热邪与湿邪的关系,即“热必含湿”。热邪也可夹虚,《内经》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邪引起的咳嗽,多是由于热邪从皮肤进入,伤肺所致。据《黄帝内经》记载:“夏热盛,金肺邪,寒使皮肤急,滕力闭,热则皮肤慢,滕里开”《脉诊辨证论》中提到:“炎暑流行,金肺受邪……少气咳喘”、“寒则皮肤急而滕理闭,暑则皮肤缓而滕理开”,总结了热邪引起咳嗽的症状。在治疗热邪时主要是调气,然后清热利便[8]。2.2.3湿邪致咳《古今医学》描述了湿邪引起的咳嗽症状,“伤湿咳者,脉细,骨节烦疼,四肢重着,或自汗,小便涩”。湿热: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二者常共同致病,具有黏性和弥漫性特点。外感湿热邪气位于中焦,循经入肺,平时不能停滞。遇到诱因时,可引起湿热郁肺、咳嗽[9]。2.2.4燥邪致咳《秋燥论》中提出“燥气先伤上焦华盖”。燥邪侵肺,它常被口鼻的皮肤和皮毛侵犯,容易损伤肺液,导致肺功能紊乱,甚至损害肺络脉。《叶门医案·咳嗽门》言:“燥气上受,先干于肺,令人咳嗽”,指出燥邪侵入人体,易伤肺而引起咳嗽。据《性理大全》记载,燥为次寒,如炎夏熏蒸,提示燥为阴邪,属继发寒。肺体清弱,不耐寒寒。燥邪袭肺,肺气郁滞,不可张扬,上半身咳嗽[10]。第3章慢性咳嗽的内治法李华[12]等认为风寒型咳嗽以止咳宣肺与疏风散寒为主要治疗原则,采用三拗汤加减治疗,配方为款冬花12g,百部、前胡、紫苏各10g,白前、紫菀各8g,甘草6g,杏仁、橘红、麻黄各5g,生姜3片。能够明显提高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这是因为该药物能够健脾燥湿,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健脾燥湿,则脾主运化功能得以恢复,而药物的祛痰平喘的作用更是直接改善了患者的肺部状态,显著的提高了主要症状各单项量化积分。王伟[13]等认为若患者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多痰且进食后痰液量急剧增加,舌苔白腻,乏力或倦怠,属于痰湿型咳嗽,燥湿健脾为主要原则,宜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配方为茯苓15g,白术12g,贝母、莱菔子、半夏各10g,杏仁、陈皮各6g,白芥子、苏子各5g。者治疗后总积分与治疗前相对比均有下降。患者咳嗽、咳痰、喘憋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治疗前。说明对于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具有显著的作用。陈庆令[14]等认为若患者精神萎靡,手心以及足心发热,逐渐消瘦并伴有盗汗,多见干咳,痰液较为黏稠或者痰液有血,舌苔较少且舌体发红,饮食偏好冷凉多津等相关症状,属肺阴亏耗型咳嗽,止咳化痰、润肺滋阴为治则,宜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配方为天花粉15g,北沙参、扁豆、麦冬各12g,知母、百部、元参各10g,玉竹、桑叶各9g,川贝6g,黄芩5g。患者的中医临床疗效,症状更为明显的缓解,以及病程缩短。且从安全性上看,患者无出现不良反应,说明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第4章慢性咳嗽的外治法中医推拿、刮痧治疗咳嗽疗效显著。大致方法如下:清补脾(患者大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自指根至指尖的距离来回行推法,推200-300次);揉板门(用拇指端在患者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200-300次);平肝经(患者食指指面,由指根推向指尖,推100-200次);清肺经(无名指指面,由指根推向指尖,推300-500次)、清大肠经(食指桡侧,由指根推向指尖,推200-300次);揉小天心(用拇指端在患者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做揉法100-200次);逆运内八卦(医者拇指罗纹面以内劳宫为圆心至中指根横纹2/3处为半径做运法,自兑卦起至乾卦止,运至离卦时轻轻而过,逆时针方向运200-300次);按揉中脘(医者用拇指指腹置于患者中脘穴处,做按揉法1-2分钟);摩腹(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掌面或四指在腹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环旋抚摩,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顺时针摩腹和逆时针摩腹的具体时间比例);横擦肺俞(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手掌置于患者肺俞穴,做来回横擦法至局部透热微红)。刮痧疗法:你首先要提及刮痧的部位,然后再说后面的注意事项。在刮治过程中可边蘸取润滑油边刮,不可平刮,而且需注重手法的调整,不可逆刮。手法用力适中,皮肤出现片状痧斑即可。刮治结束后,擦干润滑油,穿好衣物,饮温水一杯,嘱患者避风寒,注意保暖,且当日不可洗澡。推拿过后行刮痧疗法,依据痧印的消退以及咳嗽的好转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刮痧。吴杰妍[15]等人研究指出,小儿推拿中平肝清肺法可清肺热;揉小天心、清补脾既可清肺热又可以通瘀散结、消积,健脾和胃、消胀助消化;擦肺腧可豁痰利肺,止咳平喘;揉板门可清泻脾土湿热,健脾和胃;逆运内八卦可以止咳平喘,理气消食,同时逆运内八卦还可调节胃的功能状态;清大肠可清泻肠腑湿热而通便;点中脘可调理脾胃,理气助消化;摩腹可消食化积,健脾通便;根据临床不同的症状,可以进行辨证加减穴位。第5章慢性咳嗽的预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慢性咳嗽容易复发,所以本病在缓解期的预防尤为重要。生理需求对患者来说必不可少,饮食、睡眠、日常活动等方面都会有所涉及,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则直接影响患者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正确评估患者生理需求后,发现患者存在明显咳嗽,对此应当从饮食上给予调整,保证食谱由60%碳水化合物、15%蛋白质及25%脂肪构成,通过与研究对象以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推荐一些增强体质以及补充营养的膳食搭配。进食频率以少吃多餐为主,每次使用量不宜过饱,进食速度适宜减慢,适当降低食物温度,进食温度掌握在25~30℃,可多吃些青菜和水果,每天维生素的摄入需符合规定;结合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血糖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患者饮食结构,膳食结构以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LGI)膳食为主,如荞麦、玉米面、猕猴桃、黄瓜等食物,减少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HGI)膳食如米饭、白馒头等的摄入,每餐摄入量严格按照食谱进行摄入。对于病情不严重患者来说,应该减少对于含糖量更大水果的摄入,并尽量不让吃水果的时间与正常吃饭时间有所冲突,最好将食用时间控制在下午或晚上准备入睡前,尽量督促患者参与到不同类型的活动中,且单次活动时间不能过于短小,从而提升心肺耐力,增强抵抗力。第6章慢性咳嗽的未来与展望近些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与尝试,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为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与手段,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病痛。但目前中医治疗慢性咳嗽仍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也缺乏中药疗效机制的实验室研究,随访时间过短,随访的项目没有系统化,有待于后世学者进一步研究。综上,优化中医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方案,对于其治疗方法的多样化、治疗效果的提高、治疗效果确定性的论证、促进中药医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应用、减轻患者和社会医学负担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马丛丛,张立山。慢性咳嗽辨治撷要[J]。江苏中医药,2021,53(02):4245[2]邹佳佳,孙子凯。从“内外合邪”论治慢性咳嗽[J]。中国民族民间医[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1):16-18[3]苏天生,罗继红,陈志斌。陈志斌教授运用咳平汤治疗慢性咳嗽经验总结[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5):180-182+186[4]谭弘珍,郑远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39(12):1920[5]匡奕亮,叶雄誉,刘健芳,等。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药,2020,27(32):152-154[6]祁向荣,彭江云。彭江云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6):2830.[7]刘钰斌,温玉玲,吴湘,等.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8):78-79.[8]俞晓滢,孙晋营,孔伟.老年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浅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1):131-132.[9]彭劲,王志兴,梁云武,等.浅析《黄帝内经》对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和针灸治疗方法[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1):115-116.[10]朱金凤,洪玲玲,侯海慧,等.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策略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8):1301-1303+1324.[11]王春辉.祛风法在儿童慢性咳嗽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20,52(5):72-74.[12]李华、李颉、李飞飞.三拗汤合六君子汤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