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旅夜书怀教案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篇1
一、背景分析。“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短暂安定下来。但不料其次年四月严武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非常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二、诵读提示。应当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缓慢、低沉的分析缘由:“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三、诗歌内容分析。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境况和感受?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好像相接了,天涯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淌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袤,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袤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袤。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淌;也只因江水的流淌,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安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查看全文
《旅夜书怀》的教案
标签:文库
时间:2023-03-25
《旅夜书怀》的教案一、背景分析:“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短暂安定下来。但不料其次年四月严武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非常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二、诵读提示:应当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缓慢、低沉的分析缘由:“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三、诗歌内容分析: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境况和感受?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好像相接了,天涯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淌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袤,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袤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袤。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淌;也只因江水的流淌,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安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查看全文
李杜诗五首:杨柳与离别诗词、峨嵋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老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化新闻
时间:2023-12-06
版权全部抄袭必究(李先慧编写邮箱xysz158@126.com)第十七课李杜诗五首(李先慧)课前导航趣味阅读李白与明月高洁不群的明月--“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凌云壮志的明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率意任情的明月--“醉月频中圣,迷花一事君”失意孤傲的明月--“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超越现实的明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仰天长嘘的明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孤独孤独的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亲可信的明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情系家乡的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旷远恒久的明月--“月出峨嵋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可赊可借的明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峨嵋山月歌》中的明月,又表达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内容精要(一)课文探究杨柳与离别诗词杨柳点缀诗词了,诗词装扮了杨柳。《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原因。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查看全文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化新闻
时间:2023-12-06
湖南隆回二中罗志辉教学目标1.驾驭诗歌朗读技巧,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2.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困难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干脆间接抒情),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意,感受杜诗的形式美与内容美。2.诗中反衬、反语和比方辞格表现出来的沉郁风格。教学方法:根据“学会诵读--理解内容--美读鉴赏”的程序学习。教具打算:杜诗的录音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诗歌背景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旅夜书怀》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四溟诗话》评此诗“句法森严,‘涌’字尤奇”。《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二、注释诗歌①危樯:危:高。樯;桅杆。危樯,高高的桅杆。②独夜舟:独,孤独。独夜舟,月夜孤独地停岸着一条小船。③星垂:星星低垂。④月涌:水中月亮,随波涌动。⑤著:闻名。⑥岂:岂止,哪里。⑦“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而得名!但我的官职倒应当因年老多病而休止了。
查看全文
《旅夜书怀》中的对比(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化新闻
时间:2023-12-06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首《旅夜书怀》即景抒怀,于细腻的绘景之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杜甫因政治志向不得实现的孤独、孤独与愤慨,感情激越,形象显明,境界宏阔。而其中刻意设置的多重对比,尤使全诗的风格跌宕起伏,为沉郁顿挫作了一个独到的注脚。对比之一:自然的宏阔与诗人的渺小之对比。在诗人的笔下,一个细草微风的“旅夜”,一叶随波飘舞的孤舟,本已显出极其的渺小,但杜甫偏偏将视野投向宽阔的平野与奔涌的大江,着力打造出一个雄伟阔大的境界:极目远眺,水天相接,天地相连,野阔星垂,江流月涌。联想到自己苦痛的遭受,面对如此宏阔无比的`境界,个人的渺小在宏阔的自然面前更显得凄凉无限,令人唏嘘!自己不正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沙鸥”吗?对比之二:壮美的乐景与孤独的哀情之对比。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写景的千古名句。地平线上,大地是那样的宽阔,星星仿佛也俯首亲吻着原野;大江之中,江水浩荡东流,一轮圆月映印其中,随着江水的流淌而浮涌着。这该是多么发人遐思的一个安静的港湾啊!可是,这一切在一个孤独的羁旅之人看来,外界环境越是宽阔,越显出自己的孤独无助;周边的情境愈是祥和,越见出自己的孤独悲伤。天地虽大,却无自己的安家之处;景色宽阔壮美,却只能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这里景与情会,在这一对比中更显出诗人的感慨,也更使人领悟到“独夜舟”的孤独孤独了。
查看全文
《旅夜书怀》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化新闻
时间:2023-12-06
《旅夜书怀》课堂实录一、导入师: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上几节课我们已领会到李白诗歌的魅力,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在54岁所作的一首诗歌:《旅夜书怀》。(二)读诗,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句读,最好能背下来。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歌。生读全诗。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生:他读得很流利,也有节奏感,挺好的。但读起来都是一个调,不好听,感情太平淡,也缺少感染力。(生笑)师:也就是说基本要求达到了,但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进一步学习。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解默读诗歌,先疏通诗意。有不懂之处尽请提出来。学生默读诗歌。生:(叫)“月涌”是什么意思?师:哪位同学可帮一下忙?生:是指月光照在江面,随波浪涌动。生:(站起来)“名岂文章著?”的意思是“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写得好而显著呢?”那言外之意是杜甫说自己的声名不是因文章而远播,但事实上他就是文章写得好而出名的,这一句我不懂。师:有哪一位同学可作出解答?生:课文下面就有注解,他没细致看。(其他生笑)这一句和后一句都运用了反语,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师:很好,你读得很细致。注解中可帮助我们读懂诗歌的关键性解说,阅读时不行忽视。但此处注解还不够详细,你能作进一步说明吗?
查看全文
旅夜书怀(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标签:教化新闻
时间:2023-12-06
旅夜书怀张慧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教学重点:1、学会鉴赏诗句;2、理解诗歌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教学方法:师预设,生探讨,师生总结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设想: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观赏量的积累,就不行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意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留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意方法的传授。教学流程:一、导学1、导入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晚年要靠挚友接济生活,最终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激情热感按摩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展会条码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购物中心店面租赁合同
- 中国空气调节器压缩机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速释制剂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19-2025年中国北京地铁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5年度茶艺馆线上线下推广合作合同
- 买文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年度猪舍租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
-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教学设计
- 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锻造安全生产》课件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 文献的载体课件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解析
-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
- 历年中考地理生物变态难题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