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1页
第26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2页
第26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3页
第26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中易读错的字词,准确、有感情地诵读前三首诗歌,体会不同体裁诗歌的不同韵律特点。2.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3.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前三首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2.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品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体会不同体裁诗歌的不同韵律特点。2.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品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这句歌词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国家的感情。家国观念古已有之,当国家衰弱甚至狼烟四起时,人们的家国情怀更为浓烈,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道路:有的人选择了出仕参政,有的人选择了上阵杀敌,有的人选择了辞官归隐。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三种人的不同心境。新知探究《饮酒》(其五)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陶渊明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进行补充。2.写作背景。【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3.古代诗歌的分类。【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古代诗歌的分类”的内容。【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不同体裁、题材的古诗的特点,为学习诗歌作铺垫。二、诵读诗歌【活动内容】听《饮酒》(其五)的朗读音频,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尝试融入自己的情感。【设计意图】认读生字词,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三、整体感知【活动内容】1.从体裁和题材来看,本诗分别属于什么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给诗歌分类。【活动内容】2.从表达方式来看,全诗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3.怎样理解“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4.怎样理解“真意”一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结构、重点词句等方面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四、诗歌赏析【活动内容】有的版本为“悠然望南山”。你认为“见”和“望”哪个字更好?【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从用词的角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为开放性问题,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拘泥于某一种说法,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春望》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杜甫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进行补充。2.写作背景。【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为学习诗歌作铺垫。二、诵读诗歌【活动内容】听《春望》的朗读音频,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尝试融入自己的情感。【设计意图】认读生字词读音,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三、整体感知【活动内容】1.从体裁和题材来看,本诗分别属于什么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给诗歌分类。【活动内容】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联写了哪几种意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整体把握全诗意境。四、诗歌赏析【活动内容】本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如何完美结合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突出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雁门太守行》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李贺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进行补充。2.写作背景。【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为学习诗歌作铺垫。二、诵读诗歌【活动内容】听《雁门太守行》的朗读音频,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尝试融入自己的情感。【设计意图】认读生字词读音,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三、整体感知【活动内容】1.从体裁和题材来看,本诗分别属于什么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给诗歌分类。【活动内容】2.红旗为什么是“半卷”?【设计意图】从一处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整体把握全诗意境。四、诗歌赏析【活动内容】1.赏析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赏析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诗中大量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诗句,感悟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感情。课堂小结《饮酒》(其五)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农村自然风光的优美和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以及作者厌恶官场生活,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春望》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乱中作者被困长安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雁门太守行》描写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们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全诗表现了将士们为朝廷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教学反思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