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新中国外交》_第1页
《课新中国外交》_第2页
《课新中国外交》_第3页
《课新中国外交》_第4页
《课新中国外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70年代外交重大开展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新中国外交

〔根底〕〔突破〕〔调整〕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总结60年代恶化中美关系紧张中苏同盟破裂“两只拳头回击〞改善“一大片〞70年代突破和转机关键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国合法利的恢复推动建交热潮80年代调整无敌国外交“不结盟〞50年代根底参加两次国际会议同17国建交一边倒.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抗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阔开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历届联大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票数增长示意图请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我国第一颗氢弹东方红一号南京长江大桥.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抗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阔开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2007年1月12日,联合国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举手投反对票,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1〕从美国方面看〔2〕从中国方面看①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时间事件意义1971.4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7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2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1978.12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1979.1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材料一: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局部。———?中美联合公报?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成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成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局部。———?中美建交公报?材料三:中美建交三原那么: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

阅读材料.4、中日关系的改善〔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2〕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2〕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3〕日本经济开展的需要;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978年10月23日上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在日本首相官邸举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继续和开展。.当前中日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中日关系开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突出特点: 政治——“冷〞; 经济——“热〞最大障碍: 历史问题思考.2007年5月30日至6月9日,李登辉再访日本,日本媒体表示大肆欢送;对于李的演讲内容,日本政府还表示不作限制。.各国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依据: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单边主义意味着冲突和对抗,是强权政治表现。多边主义是多元、平等、互利和合作,是当前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那么。.胡锦涛会见安南强调中国将加强国际多边机制

2000.9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1996年9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圆桌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上海APEC会议.〔2〕活泼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2、十分重视与东盟的关系;3、与欧盟各国的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开展势头;.新时期外交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