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

八年级历史

考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3课;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1.2019年,香港地区发生大规模暴力分子乱港事件,一部分暴徒自称是英国人,却忘记了一百多年前在英

国逼迫下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B.《度辉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

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A.虎门销烟B.三元里抗英C.义和团运动D.黄海海战

3.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

D.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4.恩格斯在谈到某国对中国的侵略时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

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指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5.如图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宣传海报,其中一位屡试不第后创立拜上帝教,并最

终成为天王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A.陈胜B.洪秀全C.李自成D.李秀成

6.根据下表能够得出最恰当的结论是

时间事件

1858年4月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至白河口

1858年5月英法联车攻陷大沽炮台

1858年5月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率兵到达谖辉,与中国签订《中俄谖辉条约》

陈玉成、李秀成统领各路大军协同作战,一举攻破浦口,歼敌万余,再次击溃

1858年8月

清政府的江北大营

A.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B.外国的侵略己经深入内地

C.清政府面临外忧内患局面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7.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

局归并。这反映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实现了强兵富国的目的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技术D.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8.《南京条约》是中国被迫走上世界的开始……十年后,中国在西方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下,不得不踏

上现代化之路,在“中体西用''口号下开始名正言顺地学西方。材料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维新运动D.辛亥革命

9.“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

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应该出现在

A.1842年以后B.1860年以后

C.1895年以后D.1901年以后

10.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

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民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准确

的是

A.甲午战争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C.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1.民国史学泰斗蒋廷献的《中国近代史》以近代化的独特视角为核心,讲述从晚清到民国的百年激荡。

书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

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

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

12.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在这一过程中

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

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D.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13.干支纪年是我国发明和使用的一种纪年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任寅、癸卯、辛丑等就是19

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的《庚子国难记》写的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请判断作品记载

的是

A.旅顺大屠杀

B.台湾被割占

C.八国联军侵华

D.东交民巷被划为使馆界

14.1909年起,美国将部分《辛丑条约》的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和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925年,

法、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这一变化表明

A.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高

C.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一定成效

D.列强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

15.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

反映出三民主义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6.“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

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文中"民主革命的涛声”可能是

A.《资政新篇》的编写B.《民报》的宣传

C.《国闻报》的发行D.《时局图》的发表

17.“朕钦奉隆裕太后徽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南北睽(分离)隔,

彼此相持……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民军起

事”指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

18.张之洞的学生张继煦在谈到辛亥首义为什么成功于武昌时说:“仰知武汉所以成为重镇,实公(指张之

洞)二十年缔造之力也……精神上、物质上,皆较彼时他省为优。以是之故,能成大功。虽为公所不及料,

而事机凑泊(凑合、凑巧),种豆得瓜。”这里“种豆得瓜''是指

A.张之洞在武昌的洋务新政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B.张之洞为武昌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

C.武昌起义能成功是张之洞始料未及的

D.张之洞办洋务的本意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9.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该规定颠覆了

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20.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

共和”“维护共和”。以“构想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武昌B.南京C.东京D.广州

21.1916年孙中山针对民国社会乱象,愤慨不已地说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为

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意在说明当时

A.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B.辛亥革命没有成功,要继续革命

C.三民主义实践艰难,任重道远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势在必行

22.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

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武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

23.《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

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作者

A.倡导民主科学B.追求文学平易新鲜

C.反对愚昧迷信D.希望青年自主进步

24.以下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比较相同之处有①都发生在20世纪初②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③工人阶级都

登上历史舞台④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④B.①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5.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对这一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C.五四运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五四运动完成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第H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

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

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

洲。”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

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

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的是哪两个国家?“果园的主人”指的是哪个

国家?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4)假如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作为火烧圆明园的见证人,你将怎样用简练醒目的文字、富于感情的语言向

世人报道这段历史?

27.(10分)科技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

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二“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典型和英雄

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1971年,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失败了190次之后,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2015年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摘编自徐靖《屠呦呦:一味济世草,一颗报国心》

材料四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

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

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须具有全球视野。

——习近平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州船政局是近代中国哪次探索中创办的企业。该企业的发展有何

困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人物具有怎样的时

代精神?

(3)材料三中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用价值?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看法。

2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

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

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敲《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成

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1897年,谭嗣同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署按察使黄遵宪在长沙设立时务学堂,创办《湘学报》。1898

年,他和唐才常等组织南学会,创办《湘报》,宣传维新变法。

材料三从6月II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规

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经济和军事领域中,诏令体现了自

强运动的强化。在经济领域,国家以更大的力量促进农、工、商业。在军事方面着重训练现代化陆军,加

强海军。……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

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据材料一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如

何?

(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有哪些?(写出两种即可)

(3)据材料三指出维新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

2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之不信任政府且怨毒政府也,其程度已日积而日深,其范国则日煽而日广,既已习闻先

圣昔贤’诛民贼、仇独夫’之大义,又熟视近世史奋斗决胜之成效,故革命思想不期而隐涌于多数人之脑际,

有导之者则横决而出焉。而其最大之起因,固无一不自政治腐败来也。

——摘自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古人不以成

败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忽视它本身的光芒,以及由它而揭开的新的斗争的序幕。”……

它将中国旧社会经营了千百年建立起来的统治秩序完全打乱了。……民众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从

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革命党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作者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是什么?从材料中归纳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以及由它而揭开的新的斗争的序幕”是什么?

3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芸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

饰,徒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

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

众服务。

材料四

图一图二图三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2)材料二中的诏书表明了一种什么态度?由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的“文”是谁?他领导的“颠覆满洲专制政府”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与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所冲破的封建思想是汉武帝采纳谁的建议而被确

立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近代化历程中学习西方呈现出什么趋势?

八年级历史•全解全析

12345678910

AACDBCBBCc

11121314151617181920

DCCDABDABB

2122232325

ABDBB

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屈辱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

辱国的不平等条约,A项正确;《谖库条约》是中国近代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割让我国东北60多万领土

给俄国。排除B项。《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排除C项;《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排除D项。

故选A项。

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A项正确;

三元里抗英是人民自发的抗英运动,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起义运动,与林则徐无关,排除C项;

林则徐没有参加黄海海战,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支持下,

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清

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两次战争都是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

权,ABD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4.D

【详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

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

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D项正确;ABC项国家与“不

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不符,排除

AB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根据“太平天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各种社会矛盾加剧,洪秀全屡试不第后,1843年,在罗

孝全的帮助下,洪秀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借用、吸收西方基督教中的平等、互助的思想,创立

了拜上帝教,利用宗教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不久,洪秀全称“天王”。1851年9月下

旬攻克永安,12月,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

王,所封诸王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B项正确;陈胜领导秦末农民起义运动,排除A

项;李自成领导明末农民起义,排除C项;李秀成是太平天国时期的领导之一,但不是“天王”,排除D项。

故选B项。

6.C

【详解】

材料中的时间“1958年”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面临英、法、俄、美等国家的

侵略和威胁,同时“陈玉成、李秀成统领各路大军协同作战,一举攻破浦口歼敌万余,再次击溃清政府的江

北大营”,说明内部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忧。所以能够得出最恰当的结论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局面,C项

正确;太平天国于1864年失败,排除A项;外国侵略深入内地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B项;八国联军发动

侵华战争是在1900年,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

根据材料“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可知,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定

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B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实现强兵富国的目的,排除A项;没有完全

掌握西方先进技术,排除C项;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抵制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

由题干信息“《南京条约》……二十年后”可知,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洋务运

动提出“中体西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

动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都不是中体西用,排除ACD项。故选B项。

9.C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方国家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开工设厂,省却了运费和关税,

得到很大便利。结合所学知识,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所以,上

述现象应该出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之后,C项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未涉及工厂和关税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未提及建工厂和关税问题,

排除B项;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未涉及工厂和关税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深重。材料中“屈辱迫使人民重新进行反思,屈

辱促使人们猛醒”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促使民族意识的觉醒,开始进行救亡图存,C项正确;甲午战争刺激列

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不符合“新起点”的含义,排除A项;“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是对于

社会性质的影响,排除B项;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不符合材料中“屈辱促使人们猛醒”的含义,

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

是民族的致命伤”,反映了不进行改革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

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反映了中国要是进行改革可能早就实现了近代化。这些都强调了作者认为

改革的重要性,认为中国现状要急需改革。D正确;根据题干内容大意,可以看出没有涉及军备、国力、

政治方面的问题,ABC排除;故选D。

12.C

【详解】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维新派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开展维新变法运动,故选C;1839年虎门销烟,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A项时

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不符合“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

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排除B;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不符合“从19世纪60年代起”,

排除Do

13.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的辛丑年指的是1901年,这一年清政府由于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失

败,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年,即庚子年,C项正确;旅顺大屠

杀发生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日本割占,排除B

项;东交民巷被划为使馆界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列强不直接向中国退还赔款余额,而是充作留美学习基金或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

业。结合所学可知,列强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进行文化侵略,D项正确;“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教

育的重视“说法错误,排除A项;“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高”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中国人民反

帝斗争取得一定成效,,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三民主义适

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勒虏,恢复中华,创

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导辛亥革命的理论旗帜是三民主义,A项符合题意;B项三

民主义没有体现明确的反帝口号,排除;C项维新派的政治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而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

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排除;D项与题干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16.B

【详解】

依据题干“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

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反映了“民主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结合课本所学可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出现了很多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号召人民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

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三民主义,成

为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B正确;《资政新篇》的编写是在太平运动后期,19世纪中期,A排除;

《国闻报》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C排除;《时局图》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发生在19世纪末。D排除;故选B。

17.D

【详解】

根据题干”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民军起事''指的事件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S,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经过一

夜激战,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起义军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

仅一个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与“各省响

应……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不符,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

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与“各省响应……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不符,排除B项;黄花岗

起义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但起义失败了,与题干“各省响应,九夏沸腾……”不符,

排除C项。故选D项。

18.A

【详解】

依据题干的“仰知武汉所以成为重镇,实公(指张之洞)二十年缔造之力也……精神上、物质上,皆较彼时

他省为优。以是之故,能成大功。虽为公所不及料,而事机凑泊(凑合、凑巧),种豆得瓜。”的信息可知,

材料大致内容是武汉成为辛亥革命的首发地,是与张之洞分不开的,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他在武昌

开展洋务运动,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B项说法不够准确,武昌只是比别处发达,但不

是崛起,排除B项;CD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19.B

【详解】

根据题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观念,否定了主权在君、君主专制的思想,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也”体现君主专制,B项符合题意;“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的言论,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排除A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体现了民本思想,排除CD项。故选B项。

20.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缔造共和''指的是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I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中华民国,B项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其中包括武昌起义,排除A项;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排除C项;广州是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所在地,排除D项。故选B项。

21.A

【详解】

根据材料“1916年“可知,当时处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时期。据材料“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为毒之烈,较

前尤甚“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当时军阀割据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故选A;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的革

命,与材料1916年时间不符,B错误;C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时提出的,排除。

22.B

【详解】

根据材料“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

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15年底,蔡镑、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

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爆发的护国战争,故B项正确;“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

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武昌起义是在武昌爆发的,

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黄花岗起义是在广州爆发的,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23.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必须使自己充分发展,这反映

了作者希望青年自主进步,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倡导民主科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追求文学平易新

鲜,排除B项;“反对愚昧迷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4.B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都发生在20世纪初,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辛亥革命

发生在1911年,所以①符合题意;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五四运动反对的是帝国主

义支持的北洋政府,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政府,所以④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④均符合

题意,B项正确;五四运动没有经过长期准备,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一传回国内,五四运动就爆发

了,所以②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都登上历史舞台,这与辛亥革命不同,所以③不符合题意,

排除A、C、D项。故选B项。

25.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B项正确;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

间不符合,排除A项;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排除C项;五四运动后,中国仍

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排除D项。故选B项。

26.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中国;帮凶

(3)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席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

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4)一是揭露列强的暴行,再就是从中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开放性试题,言之

有理即可得分)

【详解】

(1)根据材料“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

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

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一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因此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

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2)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

出兵,英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因此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的是英国和法国;“果

园的主人”指的是中国;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帮凶角色。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1856年10月,英国为了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炮击广州

城,重新挑起了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相继攻陷广州、天津,进而攻占北京,闯入北京西郊的皇家

园林——圆明园,纵火焚烧园林,使宏伟华美的圆明园顷刻变成一片废墟。这种践踏人类文明的野蛮行径,

必将受到全世界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人们强烈的谴责。落后必遭挨打,作为青少年一代,不能忘记国耻,

一定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27.(1)探索:洋务运动。

困难: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等。

(2)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

时代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等。

(3)医用价值:青蒿素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

(4)看法: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根据材料“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

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可知,当时面临的困难是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有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为了治理

盐碱地坚持工作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浩站在雷锋等。他们身上具有时代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为国奉献。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蒿素医用价值是青蒿素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

(4)根据材料“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

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

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须具有全球视野“可知,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

28.

(1)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改革封建专制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

端。

(2)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兴办学堂。

(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

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可知,梁

启超认为洋务运动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改革封建专制制度;根据

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