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测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肥硕(shud)唱和(h6)惇临⑴)血气方钢
B.T于悔(qian)獴锁加包)孱头(cdn)祸不单行
C.涉足(sh。)攀萋⑹)梦赛(mJi)仙露琼浆
D.粗犷(guang)遗撼(han)迸溅(bing)盘虬卧龙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最近各地出现了不少个性鲜明的“网红书店”,但在纷至杳米的顾客
中,有不少是“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
B.因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这款SUV的地位不利于李,连续几年都是
销量冠军。
C.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
义。
D.齐白石与徐悲鸿尽管年龄悬殊,人生背景各异,艺术风格木般便
摩,但丝毫不妨碍两人成为艺术上的挚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
和制止欺凌行为。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
集中场所。
C.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
潮。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D.自共享单车在衡阳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
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
牛不相及。,,,,也因此,不少
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①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
②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
的天性。
③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一,都觉得不可思议。
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教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
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
⑤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
A.③①②⑤④B.⑤②③①④C.⑤④②①③D.③①⑤②④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B.老人、青年和孩子们,纷纷涌向那青青山坡一一几十年前革命英雄
奋勇抗战的地方。
C.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D.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
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登陇①
高适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
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
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是高适应哥舒翰的征召为
河西节度使幕府掌书记,离长安前去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今甘肃武威)上
任途中,登陇山有感而作。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以“流水”为中心,描写了诗人登上陇山的所见:孤单的行
人、绵绵的流水。
B.颈联中“浅才通一命”的意思是,我的才能微薄,只够得上做一个小官,
这是诗人的自谦之语;“孤剑适千里”,是说孤身一人持剑奔赴千里边关,
大有慷慨任侠的意味。
C.结尾两句“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说诗人之所以离乡远行,是为
了报答知己的知遇之恩。
D.诗中既有游子思乡的情思,又有仗剑戍边的豪情;既有报答知己的侠肝
义胆,又有为国效力建功的雄心壮志。思想感情如波澜起伏、变幻多姿。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陇上分流水”一句既描写了眼前实景,又巧妙地烘托出诗人远游的
孤寂悲凉心情。
B.三、四句紧承上句,运用顶真手法,进一步将流水与行人联系在一起,
以流水不尽来比喻人的行程无尽。
C.尾联运用反问,强调自己思念故乡,诗歌的感情基调由前半部分的奋发
昂扬转为后半部分的沉抑孤寂,给人以孤寂悲凉之感。
D.高适的这首五言古诗意调高远、深婉有致。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问之,亦假本①
者。翁诺之。至家,适几②上有钱数十,少年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自
如。翁谢去,竟不与贷资。更诘其故,翁日:“此人必善博③,非端④人
也。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矣。“访人果然。
【注】①假本:借贷(经商的)本钱。②几:矮小的桌子。③博:赌博。
④端:正直。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商/贾多贷其资B.有少年/从马后
C.适几上/有钱数十D.或诘/其故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适()(2)谢()(3)或()
1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
(2)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矣。
11.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荡胸生曾云,0
(2)念天地之悠悠,。
(3),柳暗花明又一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闻说鸡鸣见日升。
(6),夜泊秦淮近酒家。
(7),衣冠简朴古风存。
(8)莫言下岭便无难,o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6分)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
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
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
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的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
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
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
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
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
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
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
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
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
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
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
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
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
在哪里,妈妈说:“暧,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
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
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
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
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
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
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
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
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
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13.说说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
14.本文第①②段写了“我”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事,有人认为这
件事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3分)
15.结合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①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⑩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
太痴心”,这是为什么?(3分)
②“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
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3分)
16.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
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7—20题。(14分)
槐花
季羡林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
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
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
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
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氯①的香气
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一一,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
园。同】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
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
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
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
德拉巴看到耸人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
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⑪“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⑫“什么神奇?”
⑬“这木棉花。”
⑭“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⑮【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
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
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
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
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
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
事物吗?
爸般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
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
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
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
片生机,融融氤氤。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
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
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氤氤(yinyu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7.文章③〜⑮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4分)
18.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19.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2
分)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B.[B]处C.[C]处D.[D]处
20.“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
才能达到这种效果?(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一座山,叫钟南山(节选)
在千街万巷空无一人的新年
在各色的口罩百花盛开的春天
在病毒比春天来得更快的中国
有一座山,叫钟南山
听,这座名叫钟南山的大山
又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声音
“武汉是能够过关的
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这视频在每一个手机上传播
为什么,他讲话时眼含热泪
为什么,我们听后紧握拳头
全身充满了战斗的力量
战“疫”期间,网上涌现出许多致敬医护人员的作品,上面是同学朗
诵的一首赞美“逆行者”钟南山的诗歌节选,请欣赏诗歌,并尝试从“抒
情方式”的角度解读诗歌。
提示: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有一座山,
叫钟南山》(节选)主要采用的是哪种抒情方式,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我的解读:
(二)写作(50分)
22.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那一刻,我懂了
题二:我和父母之间、我和邻里之间、我和书之间、我和自然之间……我
和他人(或事物)之间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理不清的情感。
请以“我和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选题二,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1.C【解析】A项,“和”应读“呜”,“钢”应为”“刚”;B项“忏”应
读“chdn”;D项,“撼”应为“憾”,“迸”应读“bOng”。
2.B【解析】B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
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根据句意此处可以用“不可撼
动”。故选B。
3.C【解析】A.动宾不搭配,把“成立”改为“建立”;语序不当,把
“干预、发现和制止”改为“发现、干预和制止”。B.主谓不搭配,“刻
文”和“集中场所”不搭配,“石碑上的刻文”应改为“有刻文的石
碑”。D.缺少主语,册IJ掉“自”或在“因”前加上“它”。
4.D【解析】根据空格前提示现象“哲学”与“儿童”的关系“风马牛不
相及”,接着说出结果:③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
时.,都觉得不可思议。然后论述:①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
就更没办法学。解释说明:⑤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
智慧的热爱与追求。②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
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④句紧承②句,最后得出:儿童天生就是哲
学家。故顺序为:A.③①⑤②④。
5.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
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
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使用标
点。c项使用错误,“坐一坐”和“躺一躺”两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隔
开。
6.D【解析】诗歌首联中“远行客”是诗人自称。
7.C【解析】高适对哥舒翰的荐举是非常感激的,当时世风,要做官除考试
一途外,若无人荐举是做不成官的,因此高适说“从来感知己”,大有“士
为知己者死”的慷慨之情;更深层的原因则是高适想借此荐举机会,入幕从
戎,一展身手,实现他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抱负。正是这种内在的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奠定了诗歌后半部分昂扬的基调。所以诗歌的尾联强调知
己之恩,感情基调由前半部分的沉抑孤寂到后来转为昂扬奋发,给人以奋发
向上之感。
8.B【解析】A.商贾/多贷其资(主谓之间);B.有少年/从马后(两个
动宾结构)C.适/几上有钱数十(句首副词);D.或/诘其故(主谓之
间)
9.(1)恰巧(2)拒绝(3)有人
10.(1)有一天,(富翁)外出,有一个少年跟随在他的马后面。
(2)赌博中熟悉的手法,会不自觉显露在手上。
11.一个人如果沾染上不良习气,就会不知不觉之中流露出来。
【译文】
有一个富翁,很多商人都向他借贷资金。一天富翁外出时,有一个少
年跟随在富翁的后面,也是向他借做生意的本钱的人。富翁答应了。少年
跟到了富翁家里,恰巧看到桌子上有数十枚铜钱,少年因为没有事做,用
手把钱自下而上垒高,手法很熟练。富翁拒绝了他的要求并让他离开,最
终没有给他钱。有人问富翁为什么不借钱给他,富翁说:“这个人肯定是
好赌而不是行为端正的人,赌博中熟悉的手法不自觉显露在手上。”问那
个少年,果然是这样。
12.(1)决眦入归鸟(2)独怆然而涕下(3)山重水复疑无路(4)化作
春泥更护花(5)飞来山上千寻塔(6)烟笼寒水月笼沙(7)箫鼓追随春
社近(8)赚得行人错喜欢
13.“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1分),用“痴心”修饰
“石头”,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2
分)。意近即可,共3分)
14.不应删去(1分),理由:(1)通过对拖树根后父母的一系列动作描
写,表达了父母对“我”的包容和理解;引出“我”后来的种种怪癖,袭
现了父母对我的包涵(1分)。(2)为下文父母在海边为“我”寻找“痴心
石”打下伏笔(1分)。(意近即可,共3分)
15.①作者一方面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
给“我”(1分);另一方面因为父母为“我”付出太多而愧疚,“骂”
实际上是反语(2分)。(答出大意即可,共3分)②作者描写“我”的
心理活动(或: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1分),细腻地表达了
“我”对父母“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2分)。(答出大意即
可,共3分)
16.提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4
分)
17•【解析】本题是对主要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第③〜⑨段写印度朋友
参观北大校园,对槐花感到惊奇;第⑩〜⑮段,写我在印度看到木棉花感
到惊奇的事。
【答案】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或:印度
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引起我对槐花的注意。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
印度朋友迷惑不解。(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印度朋友闻到
槐花清香飘拂、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时的动作和惊诧的表情。(共4
分。描写方法2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是对优美语句赏析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购物合同范本
- 2025年新余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新题库
- 上海卖房定金合同范本
- 仪器采购合同范本模板
- 农业打药合同范本
- 第五章 第二节 一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 业主安装电梯合同范本
- 全国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代理经销产品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范本担保人范本
- 变电站电网侧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版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4.2 同学相伴 第二课时 课件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城市开放空间-课件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表(完整版)
- 湖南2024年湖南省水利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调频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4年加氢站技术规范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4 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
- 小学思政培训
- 电气化基本知识-岗培教材编写86课件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