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5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试卷8012807_第1页
【高中语文】5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试卷8012807_第2页
【高中语文】5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试卷8012807_第3页
【高中语文】5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试卷8012807_第4页
【高中语文】5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试卷801280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晋陵①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②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淑气③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注]①晋陵:即今江苏常州。②杜审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作此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云霞出海曙”一句写新春伊始,江南水乡临近写了江南的新春与太阳一同从东方的大海升临江春”一句写的是初春的花木,梅花柳树,同属正月初春,在北方是残雪未消,踏雪寻梅,(2)诗人惊心于水乡景色之美,联想到遥远的中原故土,充满羁旅怀乡之情。梅花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②正主张。[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诗人。②东君:司春之神。这首诗着重表现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你认为诗中梅花的形象和作者本人有着怎样的联[答案]①开花早,报春信,不畏严寒。②作者以梅花自比,梅花的形象寄寓着作者坚强的性格,高洁的品格。[双调]清江引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句句围绕秋的特征,句句紧扣秋的情怀,写得细腻婉曲、清俊芳润。其所以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无一句浮词泛语外,还在于它能融情于景,情景相生。[答案]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芭蕉雨声”烘托出作者功名未就,有家难归,辗转反侧的愁思。好事近渔父词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人坚决放弃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于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的安然心态。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应考虑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要注意联系诗人个性与写作背景。[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1)诗中“闲吟客”,“吟”的内容是“不容真”,“真”指(2)此诗描写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救物济世(忧国忧民)敢于说真话的正直之士(2)封建社会中失意潦倒而又清高悲愤的知识分子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①曹组:字元庞,北宋后期词人。早年屡试不中,至宜和三年中进士。这首咏物词勾勒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兰花形象[答案](1)幽兰的形象——生于幽径,淡雅清绝,因芳馨无人领略而寂寞自守,其幽香其高洁芬芳节操的崇敬,抒写出志节坚芳而寂寞无闻的才人怀抱。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曲尽它的情态风神;显示了荷花的幽洁高雅。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花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分析。[答案]词的上片描写了一群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逗乐的情景。在荷香飘溢、轻舟幅生动而富有乡土气息的女儿行乐图。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解析]半夜了,四野万籁无声。诗人夜不成寐,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多“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复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泉响鸟鸣,四周空旷宁静,描绘出一幅月下西园凄清寂寞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谪居僻远之地,似有自得之趣,实则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郁悒(郁闷)情怀。(描述景象,概括意境,情感理解准确。)二、比较鉴赏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③。[注]①《春思》写于作者被贬时。②历乱:花枝烂漫的样子。③洛城诗人的家乡在洛阳(1)两首诗中描写的春景相同吗?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诗都是抒情的佳作,任选其中一首,结合作品的三四两句赏析其巧妙的构思。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已经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一首美好的诗来,在这里,艺术的想象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答案](1)不同。贾诗中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的春日图:“青青”写出草色(2)贾诗抒发的是迁客之愁,被贬之恨。诗人不说自己愁浓难于排遣,却怨东风冷漠无春的情怀表现得异常浓烈。武诗抒发的是思乡之情。诗人想像奇特,将强烈的乡思形象化,仿佛“乡梦”可以象柳絮一样,被春风吹送到故乡去,“吹”与“逐”字的运用,使得本来带有惆怅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明丽温馨,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干货集锦一、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2.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3.3.抓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4.抓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5.抓结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6.抓思想内容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先总体浏览文章,边读边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内容。2.2.精读(文段)这里的“精”,不是“精细”,而是“精明”,只有精明地读,才能准确吸纳判断。什么叫“精读”呢?只读该读的读的(与选项对应的内容),紧抓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和解题无多大关系的,读过后就不再读。3.用好比对方法(1)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2)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3)比对依据和结论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