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0/05/wKhkGWWWAKuAQ0vCAAJ-y2bcCGA640.jpg)
![平菇栽培技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0/05/wKhkGWWWAKuAQ0vCAAJ-y2bcCGA6402.jpg)
![平菇栽培技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0/05/wKhkGWWWAKuAQ0vCAAJ-y2bcCGA6403.jpg)
![平菇栽培技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0/05/wKhkGWWWAKuAQ0vCAAJ-y2bcCGA6404.jpg)
![平菇栽培技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0/05/wKhkGWWWAKuAQ0vCAAJ-y2bcCGA64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菇栽培技术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农学院
123高设农定向班
期末总结报告2013年12月15日目录一、概述二、平菇生物学特性三、平菇栽培管理(一)栽培季节(二)栽培方法(三)出菇管理(四)出菇后期管理四、栽培过程中注意事项概述:
平菇是我国食用菌栽培者惯用的名称和商品名。学名为侧耳(Pleurotusostreatus),又叫北风菌、冻菌(低温下栽培)、鲍鱼菇(味道类似鲍鱼)等。1)分类地位
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广栽品种
金顶侧耳(榆黄蘑):P.citrinopileatus
凤尾菇:P.safor-caju
阿魏蘑:P.ferulae
红平菇:P.salmoneo-stramineus2)广栽品种侧耳属中可食用的种类较多,生产中常见的除平菇以外,还有3)营养价值
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鲜菇中含水量为85.70~92.90%,游离氨基酸有23种,谷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总氮含量为2.8%~6.1%,总糖量26.8%~44.4%,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和矿质元素(P、Fe、K)等。(谷氨基酸含量特别高)4)药用价值
平菇除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之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如:
多糖蛋白:抑制癌细胞牛磺酸:降低血液中胆固醇菌糖、甘露糖、纤维素、助消化的各种酶等:用于胃肠作用,促进消化。(1)形态结构一、平菇生物学特性白色、绒毛状、多细胞、分枝丝状体。功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子实体
菌盖:呈贝壳状、舌状或扇状、丛生叠生,直径4~30cm,白色;菌柄:侧生;
菌褶:由菌盖一直延伸到菌柄上部,形成脉直纹。
平菇菌丝体平菇平菇(2)生活史(异宗配合、双因子控制、四极性)平菇的生活史:就是指从担孢子→单核菌丝→双核菌丝→子实体→担孢子的生活循环过程。1、菌丝体阶段(营养生长阶段)
孢子萌发期→多核菌丝期→单核菌丝期→双核菌丝期→结实菌丝期2、子实体发育阶段(生殖生长阶段)根据子实体形态变化可分为六个时期:原基期→桑椹期→珊瑚期→成型期
→幼菇期→成熟期
原基期:出现白瘤状。桑椹期:菌丝体纽结形成子实体原基的时期。此时,在培养料表面可见一团白色或蓝灰色小米粒的子实体原基,形似桑椹,故称桑椹期。珊瑚期:原基分化形成小菇柄,并各自伸长,形似珊瑚。有长短不齐的短杆。成型期:顶端出现小扁球。幼菇期:盖小、硬实、色深。成熟期:盖边缘薄、色深、质软、适收,孢子形成并开始脱落的时期。平菇
平菇不能制造养分,它所需要的C源、N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是从培养基中得到。C源:棉籽壳、玉米芯、麦草、稻草、甘蔗渣等都含丰富碳素物质,平菇能分泌纤维素酶、木质素酶与半纤维素酶将其分解成单糖,吸收利用。1、营养(3)生活条件平菇是一种腐生菌,生长发育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N源:一般利用各种天然含氮化合物,如:花生饼粉、豆粉、麸皮、米糠等作为氮素营养来源,它能被平菇所分泌的蛋白酶分解成可吸收的氨基酸被利用。矿质元素:P、Mg、S、Ca、K等;在实际栽培中,常常加入适量的钙镁磷肥、石膏粉或过磷酸钙以提供Ca、Mg、P等。维生素:天然培养料中含量基本上能满足需要。平菇低温、变温结实型菌丝体生长:范围5~35℃,最适24~27℃;子实体形成:范围8~22℃,最适15~18℃;2、温度:
温度对平菇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子实体的形成以及平菇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生长阶段要求的温度不同。3、水分与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70%,空气相对湿度65~70%;子实体形成阶段:要求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以80~95%为宜。
空气相对湿度过大,会导致杂菌滋生,但若太低,培养料水分会很快蒸发,影响菌丝正常生长。4、pH适宜PH是6.0左右,配料是的PH应调至8.0左右(加1~3%熟石灰)以弥补因菌丝生长引致PH下降,并减少杂菌污染。平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
菌丝生长:注意适当通风换气。据试验,平菇菌丝体对CO2有较大的忍耐性,当CO2浓度为20~30%(体积)时,其生长量比正常通气情况还提高30~40%,但CO2>30%菌丝生长量骤然下降。
子实体形成:由于旺盛的呼吸作用,对O2的要求也急剧增加,因而必须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在缺O2条件下,很难形成子实体,即使形成也往往菌柄细长、菌盖薄小、畸形或不发育。因此,出菇后要经常通风换气。5、空气菌丝体生长:不需光,强光会抑制菌丝生长,应尽量避免光照。子实体形成与发育:不需要光照。子实体形成:需一定散射光。光线过暗,菇体畸形,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但强光也会妨碍平菇的正常生长。
平菇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光线的要求是不同的。
以上这些因素都能影响到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因而,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满足平菇在不同阶段对各种因素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稳产、高产,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6、光线(1)栽培季节
决定平菇栽培季节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人们可以根据平菇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期对温度的特殊要求,利用自然温度或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栽培期。一般来说,每年9月至次年3月均可栽培。不同品种栽培季节不同:二、平菇栽培管理
低温型品种:9月下旬至12月底(秋栽)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等;中温型品种:7~8月和1~2月底(春、秋栽)凤尾菇、佛罗里达平菇等;高温型品种:3月至7月底(春栽)如鲍鱼菇、榆黄菇等。
播种时必须根据季节选用品种,如凤尾菇属中温型,生长要求温度略高一些,春栽易获高产,一般3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出菇,6月下旬结束。低温型的可以越冬,可以从秋冬到第二年5月不断出菇,所以一般选秋栽。⑴棉籽壳85%、麸皮(米糠)12%、石膏2%、过磷酸钙1%、pH6~6.5、料∶水=1∶1.3;⑵锯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pH6.5、料∶水=1∶1.3;⑶棉籽壳82%、米糠15%、石膏2%、过磷酸钙1%、多菌灵0.15%、pH6.5、料∶水=1∶1.3;⑷棉籽壳90%、稻草8%、石膏粉1%、过磷酸钙1%、多菌灵0.1%、pH6.5、料∶水=1∶1.3;常见培养料配方
目前我国栽培平菇方法很多。按栽培场所分:有室内栽培、阳畦栽培、地道栽培、塑料大棚栽培等。按栽培方式分:有瓶栽、块栽、床栽、袋栽、畦栽、箱栽等。若按养料处理情况有:(2)栽培方法
熟料栽培:不发酵、灭菌;生料栽培:不发酵、不灭菌;发酵料栽培:发酵、不灭菌。
由于平菇生命力强,抗逆性好,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即使生料栽培也很容易获得成功。以下就以平菇菌砖生料栽培为例来说明栽培方法:制发酵料优点
原料被分解转化
杀死虫卵和杂菌
人力物力投入低
制作步骤原料
预湿拌料建堆多次
翻堆预湿提前1~2天将主料摊薄
撒石灰粉,清水喷湿拌料辅料溶于水
拌入主料中
清水调至含水量建堆宽1.5~2m,高约1m长形堆
覆盖(四周围膜,顶部盖草被)装袋外紧内松,两端扎活结,袋表面要保持清洁。灭菌土灶法灭菌,先将装好的菌袋放入后加热,水沸后持续12h。发菌放入室内,发现被感杂的菌袋要立即移出,防止感杂。接种降温30℃,灭菌灯下接种(尽量缩短袋料暴露时间,防止感杂)翻堆补氧、排废气、
调水及pH、发酵均匀作用料温升至65℃左右,维持1天时机熟料翻外,生料夹内
共翻2~3次,约3~5天方法翻堆时堆表面有菌丝,翻堆时
酸性的地方边撒石灰边翻。注意发酵质量
好咖啡色,软而有弹性
有香味和少量白粉末
pH7.0~7.5
含水量指缝泌水或手沾水印(三)出菇管理(1)调温:控制在30℃以下,尽量保持在24℃左右,方法是掀开薄膜降温。(2)保湿:控制R.H65%;(3)防杂:若菌块上出现黑、绿斑点,表明有杂菌污染,应及时用15%的石灰水或0.3%多菌灵涂抹,涂抹范围比杂菌范围大些,涂抹时应从外向内进行,防止杂菌孢子扩散传播。一般20d~30d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发菌期管理(即播种后到现蕾时菌丝生长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防杂①温度:降温诱导,控制在之间15℃~18℃(具体视品种而定)②湿度:要求的R.H升高,应保持在85%~90%,不同时期喷水方法不同。③空气:此时对O2的需求量很大,应适时通风换气,排除CO2,增加供氧量。时间一般在早晚进行。④光照:增加散射光照射,促使子实体分化。从播种到第一批菇采收大约需35d~40d(四)出菇后期管理Ⅰ适时采收即当平菇①盖充分展开②颜色由深变浅③下凹部分白色,毛状物开始出现,便可采收。Ⅱ采收方法用左手扶住整丛的平菇,右手拿刀片与培养块表面平行方向割下,不论大小,一次采完。
采收过早,菇体发育不足,产量低;过迟,菇盖干燥,边缘卷缩破裂,菇柄坚硬,质量下降,且不利于下批菇生长,弹射出来的孢子飞散到培养料表面会产生粘液引起菌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化工生产工厂技术许可合同协议
- 2025年城市管道天然气项目建议书
- 设备管理科设备维护与更新计划
- 提升仓库服务质量的个人策略计划
- 社区个人工作计划改善社区供水设施
- 2025年特种大型铝合金型材合作协议书
- 新闻媒体安全管理的必要性计划
- 社团交流合作的网络平台计划
- 2025年中大型重载轴承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理发、美容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3年高考真题-化学(福建卷) 含解析
- 天津市-2024年-社区工作者-上半年笔试真题卷
- 红色中国风2025灵蛇贺岁
- 教师校园食品安全培训
- 烈士褒扬课件教学课件
- 公务用车分时租赁实施方案
- 《论语》原文-翻译-完整版
- 退休延期留用岗位协议书
- 3.1 歌曲《音阶歌》课件(10张内嵌音频)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六三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