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1917~1928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年4月22日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阿曼德·哈默(美):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那一年,由于出色的经商能力,他成为了当时美国唯一的大学生百万富翁。他曾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建立了友谊;与利比亚国王是莫逆之交;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尼克松都有密切联系;邓小平曾亲自邀请他到中国访问。
材料一:当历史时针倒拨到1921年,那时的哈默年方23岁,正处于血气方刚的青春躁动期。1921年夏天,他要做一次“月球探险式的苏俄之行”。其时俄国革命的胜利才过去三年多,这个庞大国家正处于内战之后的严重伤寒和饥饿的双重灾难中,遍地的饿殍引起了这位年轻人的深切同情:俄国苦于欧洲的全面封锁,战乱使人民得不到正常的休养生息,疾病和灾害把一大片国土上的人民压弯了腰,憋得透不过气来。追寻历史哈默经历一概括1921年哈默到苏俄前,苏俄面临怎样的状况?士兵暴动了!地点:喀琅施塔得要塞
1921年2月28日,隶属于苏维埃政府波罗的海舰队的喀琅施塔得要塞2.7万名水兵发动起义。起义士兵公开提出的口号是:“拥护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起义者夺取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并发表声明,声称“统治着祖国的共产党完全脱离了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材料二:士兵暴动了!
水兵起义震动了苏维埃俄国,因为仅仅在三年前,在十月革命前夕,也是在喀琅施塔得要塞,也是这支水兵武装,也发表过一份声明,表示:“在彼得格勒苏维埃的第一声召唤下,就手执武器支援革命。”士兵的坚定支持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这支武装是苏维埃政权最坚定的拥护者。而现在,他们起来反对他们曾经拥护过的共产党。材料二:根据材料概括1921年哈默到苏俄前,苏俄面临怎样的状况?1.苏俄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中,外部形势严峻2.刚经历三年内战,内部局势不稳3.长年战争使苏俄经济面临崩溃,疾病、灾难使人民陷于痛苦中4、工农兵对苏维埃政权不满,面临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的苏俄
材料一:哈默那天夜里没有睡好。第二天一早,他去商店购买他进入苏俄国境前最后一段旅途所需的食物。他买了一整箱的干酪、黄油、果酱、沙丁鱼、面包和饼干……
材料二:卡车穿行在一个残破、荒凉的都市里。街道坑坑洼洼,一个个弹洞张开着大口,铺面被破坏得百孔千疮,没有橱窗……商店里空空荡荡的,街道上行人稀少,人们看去全部衣衫褴褛,几乎没有人穿着像样一点的鞋袜。追寻历史哈默经历二
材料三:沃尔夫领着他去财政部,把他带来的美元兑换成一张张还没来得及打排孔的配给券,他剪开就拿它们去做交易,哈默用配给券付给他们擦鞋钱……这时多亏有人告诉他,外交人民委员会将会发给他一张特种供应卡,凭卡可以从国营食品供应站领取肉类、蔬菜和面包,假如有货供应的话……结合材料,如果你是哈默的随行者,你发现哪些奇怪的现象?
材料四:在车站与村子之间的半路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茅屋,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正在院子里使劲锯松木板。“您在干什么,大爷?”我的一个朋友走上前去询问他。“锯木头呗。”老人回答得简要而干脆。“可您干嘛锯成木板呢?”另一个朋友又问道:“烧火用的木头用不着锯成这样的木板呀?”老人瞅着他,神情怪异,随后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席话:“做棺材呗!我孤寡一人,还只有三星期的口粮,吃完就得饿死啦!不过,死前我得亲手做好棺材,将来好躺在里面等死,免得像狗那样死在荒野地里!”哈默经历二结合材料,如果你是哈默的随行者,你发现哪些奇怪的现象?实行实物配给制。城市居民的口粮按等级定量供应分配贸易农业工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定商品货币关系)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特点:苏维埃国家利用行政手段掌握一切生产、生活资料,消灭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带有“共产主义”色彩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有哪些?你认为其目的是否能达到?读读想想目的:1.解决内忧外患,巩固苏维埃政权2.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国家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读读想想阅读下列表格,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余粮收集制。保证军粮供应,但严重损害农民利益。一个农民说:“在实行余粮收集中,懒汉和勤劳的人都同样摊派,这太不公平了。”另一个农民说:“要使农民看到好处。”还有农民干脆对列宁说:“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积极作用: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如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失误:1、苏俄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中,外部形势严峻2、刚经历三年内战,内部局势不稳局势不稳3、长年战争使苏俄经济面临崩溃,疾病、灾难使人民陷于痛苦中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农兵对苏维埃政权不满,面临政治危机1921年的苏俄苏俄要想摆脱危机,应该怎么办?如果你是列宁,你会怎么做?出谋划策
材料一:在去克里姆林宫的路上,哈默注意到在他离开的一个月里,莫斯科的情况已有所改善:一度废弃的商店又开张营业了,铺子里摆满了食品,连法国葡萄酒和上等的哈瓦那雪茄烟也都放上了柜台。追寻历史哈默经历三
材料二:列宁接见哈默时说:“新经济政策要求我们的经济有一个新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给予外国人以经营工商业特许权的制度,来加速这一发展进程,它将为美国提供极好的机会。”
材料三:很快,在哈默的面前,孕育了一个新机构的胚胎——后来发展为苏联特许权委员会。这里所称的特许权,指经过苏联政府的批准,外资企业可在苏联境内拥有矿山开采权、土地租借权和工商业经营权等。根据材料,看到苏俄发生了哪些变化?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实行平均的实物配给制分配贸易农业工业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余粮收集制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本国外国资本家租借国企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内容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观点一:由于这种新的经济政策深得人心,加上列宁的巨大权力和感召威力,从而大大振奋了人民的精神,使他们看到了面临的曙光。观点二:当时,很多人并不认可新经济政策,有人指责列宁是在向资本主义过渡,一位俄共元老甚至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作用农业政策工业政策贸易政策分配制度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按劳分配制减负,提高积极性,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积极性: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为社会主义建设开展创造了条件。两种政策的特点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管理方法、手段所有制形式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来管理社会经济单一的公有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进行生产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从社会主义探索角度来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来管理社会经济,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通过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社会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的评价:积极:消极:
①
实践: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为社会主义建设开展创造了条件。
②理论: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你认为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给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哪些借鉴?1、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制定政策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3、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的利益4、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敢于战胜困难5、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6、相互借鉴(市场与计划)……感悟今天各抒己见练兵1、1920年,农民契柯夫在火车站出售一小批粮食,结果应是A.他受到表彰鼓励B.他的粮食被没收上缴C.他被指定到市场出售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B练兵2、1921年冬季,农民契柯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被处以罚款C.他只能出售其中的一小部分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D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目的是什么?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马克思
1921年8月,苏俄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两句小诗:“看,莫斯科忍受饥饿,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大批共青团员退团,共青团在两年之内失去了一半团员。也有很多共产党员退党。这些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无法理解新经济政策,认为新经济政策背叛了十月革命的理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是严重的倒退。他们想不通!2012年4月4日,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俄罗斯士兵为即将到来的“胜利日”阅兵式进行彩排,阅兵式将在5月9日正式进行1.为什么把“哈默之行称为月球探险式的苏俄之行”?2.一直忠心于苏维埃政权的喀琅施塔得要塞水兵为什么要发动起义?3.由此可以看到哈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到苏维埃俄国的?1921年,列宁走进各地农民中间,倾听农民的呼声一个农民说:“在实行余粮收集中,懒汉和勤劳的人都同样摊派,这太不公平了。”另一个农民说:“要使农民看到好处。”还有农民干脆对列宁说:“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来管理社会经济,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通过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社会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观点一:在去克里姆林宫的路上,哈默注意到在他离开的一个月里,莫斯科的情况已有所改善:……原来在这段时间里,列宁倡导并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正是由于这种新的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读注册会计师考试标准化趋势对考生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运维优化面试题及答案
- 农艺师考试实战技能提升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的直接实践要求试题及答案
- 花艺师考试中实战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方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并购重组市场的现状与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新趋势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应试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模拟题目试题及答案
- 考生特质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分析
- GB/T 44744-2024粮食储藏低温储粮技术规程
- 加工制作合同(储存罐)
- DB11T 594.2-2014 地下管线非开挖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第2部分 顶管施工
- DB11∕T 1832.17-2021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7部分:电气动力安装工程
- 出租屋转租补充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4年2个居间人内部合作协议书模板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1000题
- 《2008辽宁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执行标准》大建委发200875号
-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设和配置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